首页 > 范文 >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精选26篇)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精选26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精选26篇)

微信扫码分享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篇

一、创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是教师的教学要有所创新,没有创新的教学就没有创新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对学生的学习影响极大。所以,教师要具备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能够应用新颖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比如在教学中,通过变换文字的颜色和形状,给学生一种新奇感,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神奇,这样就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就如同具备了动力,动力是学生获得学习能力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通过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给学生布置一个小任务,教师不限制学生的思想,任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和想象,学生肆意发挥自己的思绪,就可以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灵活应用教材有效延伸和拓展

新课改实施后,一个很创新的教学理念就是要用教材,而非教教材。这样,教材中内容的应用可以由教师灵活掌握,适当地延伸和拓展教材,使学生在学习中不那么僵化。信息技术课程是灵活性、实践性、综合设计性较强的课程。教学的关键是要学生获得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发现能力,学生能够提出问题才能具备创新的动力。信息技术的教学实践性很强,在实践中,教师要发散学生的思维,给他们足够的创造空间。将教学内容适当地与学生的认知基础结合起来,与学生的实践能力结合起来,分层次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树立学生的信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摸索,最后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2篇

一、音乐或时政热点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否新颖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成败。例如,讲《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时,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爱我中华》导入新课,可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积极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全心投入到课堂学习,真正实现乐学、易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而把时政热点带入课堂,将时政热点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融入到教学中,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漫画、视频等创设情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展现漫画、图表等,形象、直观、生动地创设情景,辅助教学的开展,既拓展了知识,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讲《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时,播放视频《扁鹊见蔡桓公》,学生很轻松地就掌握了量变达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质变这一知识点。讲理财投资方式时,可将储蓄存款、股票、债券、保险等列表比较记忆,做到理性理财。也可以图画形式将各种投资方式放在不同的篮子里呈现出来,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深奥的问题浅显化,让学生注意到收益和风险同在,不把鸡蛋放在同一篮子里,分散投资,实现利益最大化。

三、习题反馈,检测课堂教学效果

多媒体课件展示练习题,习题要由不同难易程度的题组成,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当堂独立完成,让学生知道自己本节课学得怎么样。这与以往的方式比较起来,既省时省力又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巩固课堂知识。另外,这个环节中还鼓励学生把自己仍然存在的疑难问题或典型习题,以题目的形式直接提交给老师,主动请求老师的帮助,师生可以共同探讨完成,以提高课堂质量,反馈课堂教学效果。例如,讲《新时代的劳动者》时,可师生共同探讨“如何实现自主就业”,强化课堂知识,提升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任何事物都有其利弊,我们要在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教学整合的实践中趋利避害,才能将信息技术与中学政治教学整合的优势发挥到最佳状态,最大程度地服务课堂教学,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3篇

一、信息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整合的必然性

1.现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适应发展着的时代,适应社会的需要,在教育改革方面就提出了高要求。而传统的教学方法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一需求,所以转变教学方式已经迫在眉睫。此时,将快速发展着的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课堂教学是很有必要的。不仅能够支持新教学方法和新教学模式,还能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使教师教学更加形象化、直观化。

2.学生学习的需要

高中化学课程内容十分丰富,很多内容是学生已经无法通过单纯的书本学习能理解领会的。要提高教学效果,应该充分加强对学生的直观立体教学展示,利用信息技术向学生综合讲解。而诸如音乐、动画、图片等信息也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二、在化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

在化学课堂中融入信息技术,能够极大地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还原高危化学实验情景,从而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在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为社会培养出高智商人才的过程中提供良好的手段,具有其他教学方式无法比拟的优越性和技术性。

1.创设问题情境,增进学习动力

信息技术能够提供全方位的感官体验。声像、视频、图片、音乐等能够极大程度地为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提供情景化再现。例如,在讲到金属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的课程时,可以向学生展示几张金属在氧化前与氧化后的对比图片,以及一段对于金属氧化的加速视频,再配上一段轻音乐。学生看完视频之后,就会十分好奇金属为什么在空气中由崭新变成布满锈斑的。在学生好奇心高涨的时候,教师向他们讲解氧化反应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而在空气中金属会发生缓慢氧化反应。信息技术能够形象生动地辅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吸收新鲜知识。长此以往,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力与想象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与巩固。

2.优化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难点

化学教学内容大多数都是抽象的,一些分子之间的微观运动是无法直接展示给学生看的,这就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理解消化造成了极大的困难,而有了信息技术的辅助,可以变微观为直观。通过计算机模拟,能够形象生动地展现出微观运动的运动方式。如,在讲解“氢气还原氧化铜”时,可以在讲台前做完实验后,播放一段氢分子夺取氧原子的微观过程运动图。让学生不仅知道氢气还原氧化铜的直观过程,也可以了解原子分子之间的微观运动,在微观方面加深了学生对于还原反应的理解。形象地展现出了化学反应的实质,直接突破了化学教学的重难点。

3.将不可见转化为可见

化学教学内容基本以实验为主,虽然能够形象生动地展现学习内容,但也由此产生了一些弊端。一些高危实验和实验错误操作是无法向学生直接展示的,给学生的理解吸收造成了困难。而利用信息技术就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给教学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如,在加热试管时,试管外壁有水珠会造成试管炸裂。利用动画向学生展示这一错误操作,可以化不可见为可见,加深学生的印象;也让学生在自己动手做实验时,提高了警惕性,阻止实验受伤的发生,极大地提高了安全性。

4.突破时间、空间限制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4篇

一、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作用及优势

(二)运用信息技术,可以扩充高中英语审美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在过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老师每天讲解的主要内容都要在黑板上进行板书,这样一来浪费了老师大量的精力,同时也花费了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然而把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英语教学中,通过集声、文、图等多种教学信息于一体,通过这种形式来吸引更多的学生,让学生们坐在教室里就能达到身临其境的感觉,以传递声音和视频的方式,轻松地接收更多的教学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另一方面,为老师和学生节省了大量的课堂时间,可以把节省下来的时间多讲一些难点和重点,增加学生的课堂教学内容,大大地提高了的教学效益,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英语口语能力。语言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通过一定的情境中进行交流活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提前设计在相应的情景中所适用的交际内容。所以语言的表达形式在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然而在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中要想学生更好地学好英语口语,则需要在真实或假设的语言情境中不断的重复,不断的练习,才能触景生情,把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语言的形式表达出来。在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学生带入真实的语言情景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看、听、说等等不断地练习中让英语口语能力达到更高的水平。

二、高中英语审美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意义

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来发现美、自由想象的延伸美、入情入境地传输美,这样的一个过程就叫高中英语审美教学,目前很多学校都开始运用信息技术,让更多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进入上学生的课堂上,让信息技术由开始的辅助地位慢慢变成的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把高中英语审美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有效结合,来达到以美育人、以美促学、以美促教的目的,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脱离传统教学的方式,让新型的课堂教学成为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这种有效的整合后,可以有效地改善高中英语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为高中英语审美教学的改革作了铺垫,为实现更好的教学目标打下了基础。

三、结语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5篇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电子学科教学整合的模式

基于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学模式

计算机是教学的辅助工具。在教学的过程中运用计算机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活动的教学质量,还可以促进教育的改革开展[1]。经常运用的计算机教学模式是操作和练习、演示教学等。操作和练习课件主要是运用在复习已经学过的物理知识课上,学生在运用操作和练习的课件时可以深化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在物理教学中运用演示型的课件可以将抽象的物理过程具体化,是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了解,如在演示电磁振荡这一物理的现象时,可以让学生通过演示的课件更加理解电磁振荡的周期和规律,和在黑板上老师画的图相比更加的动态,教学的成效也更好;它还可以将微观的现象放大,让学生能够在课件上看到自己无法看到的现象;也可以将完成过程很快的实验进行放慢,让学生进行仔细的察看。还有游戏型的课件可以增加课堂的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

基于信息技术的探究式教学模式

学习是一个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习的方法有很多,可以是教师教授的,也可以是通过他人的帮助,还可以是自己阅读学习的资源。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可以更大的发挥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作用。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目的是发展探索性的思维,以学科的知识结构为内容,再次发现新的知识的教学方法,它的主体是学习者。

二、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整合的方法

注重物理学科特点的整合分析

在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过程中,应该重视课程的学科特征,在物理学特点的基础上进行整合。物理的实验性很强,所以,在对信息技术与物理学科进行整合时,要注重物理实验和物理现象的察看,将数据整理和使用的方法理解透彻,再依据计算机对数据的检测和处理,发现物理实验的规律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过程的设计

综合学习的方法

综合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自己主动研究和设计的能力,同时也是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主要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设计可以依据综合学习的学习过程来进行。学生在物理问题的环境中,可以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对自己的所学的知识进行小结和整理。

重视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指学生处于问题的环境中,学生和问题进行相互的作用,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信息技术可以为体验学习构建一个虚拟的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的环境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体验学习的设计过程的依据是学习的内容和学习的目标,也可以依据综合学习的学习过程。

基于信息技术的学习

在对信息技术与课程进行整合时,要注重设计信息技术的学习过程,设计的依据是课程的内容,在设计的过程中,主要是设计学生获取、分析及处理等信息的方法。

协同学习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6篇

幼儿信息技术教学研究论文

一、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的优势

(一)优化问题构思。幼儿的思维是形象的,离不开具体实物的参考,多媒体教学恰好符合幼儿的思维特点,它能够通过图片、视频等多种形式创造逼真的问题情境,使孩子们如临其境,直观的感受,进而促进孩子们做出更好地思考、回答。多媒体还具有方便快捷等优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掌握主动发挥主导作用,解决困难问题,着重对重点难点的讲解,提高教学质量。

(二)优化教学效果。在幼儿教学中,老师有时很难描述出一张图片或者一段视频所表达的美感和意境,那么这时的课堂就会略显枯燥、乏味。如何能使孩子们体会到诗歌散文的优美意境是幼儿教学的一个大的问题。利用多媒体教学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技术可以讲声音、画面、美感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老师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再现文章的动感画面,如临其境,从而优化了教学效果。如《采蘑菇的小姑娘》是一首优美的儿歌。在教学过程中,随着音乐和视屏的播放,给孩子们带去灿烂的阳光和明亮的天空,孩子们可以通过视屏看见一个蹦蹦跳跳的孩子,背着一个大大的箩筐,欢快地采着蘑菇。这种气氛不仅充分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还调动了孩子们的情感体验。

二、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一)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可以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是幼儿获得知识的重要前提。兴趣可以创造一个快乐和光明的教育环境。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充分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提高孩子们的主官能动性。多媒体技术通过声音图像将客观事物形象化、具体化,直接作用到幼儿的感官。还以《采蘑菇的小姑娘》为例,这首歌琅琅上口,通过声音直接作用到幼儿的耳朵,孩子们可以很轻松的就记住这首歌的旋律,从而激发唱歌的兴趣。再者,幼儿通过观看视频可以清晰明白的的看到小姑娘的动作,这种直接作用到视觉的效果是幼儿在不知不觉中伴着音乐翩翩起舞。在幼儿教学中,老师还注重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调动幼儿情感。情感是伴随着一定的认识过程,依据认识过程产生。当老师通过图片赞美一件事情或是赞美一个动物时,幼儿可以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其中。

(二)多媒体技术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凭借自身优势,可以将教学内容生动、鲜活地表达出来。以图、文、声等多角度、多层次地呈现,深奥的内容也易于幼儿掌握。要想使多媒体在幼儿教育中发挥更好的作用,教师就应注重自身素质的培养和观念的更新,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幼儿。如在讲解食物是如何消化时,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的功能,展示食物是如何经过口腔直到排除体外的整个过程。这本来是晦涩难懂的,可是通过多媒体技术,将教学内容变得可见、可体会,这不仅使幼儿直观的获得知识,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探索食物的发展变化。

(三)多媒体技术可以促进幼儿主动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计算机具有高效灵活的特点,教师在幼儿教学中可以利用它的存储功能实时地根据需要主动调控、快捷操作。这样可以避免传统教学在使用录音机等旧的设备带来的麻烦。同时,多媒体技术还有人机对话功能,这样就改变了过去教师单一讲述的状态,幼儿与计算机的双向交流,可以调动孩子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信息技术在幼儿教学中势在必行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7篇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式就是互动教学。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互动教学的关键要素进行确定,根据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目标,从而提高互动教学的教学效果。互动教学不仅能够丰富课堂的内容,活跃课堂的氛围,还能够张扬学生的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因此,教师需要对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

一、让小学生在互动教学中自主探索

在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中,教师应该将信息技术教学的特点作为互动教学开展的前提,将信息技术的优势与环境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互动教学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个互动平台,让学生能够在平台中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动研究。互动教学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通过互动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教师和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互动教学时,需要注意任务驱动与能力培养两方面的内容。在进行信息技术的互动教学时,教师需要通过任务驱动开展互动活动,从而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任务驱动能够将信息技术的知识与问题进行有效的结合,通过互动活动将其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信息技术互动教学中的任务驱动环节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信息技术互动教学需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掌握信息技术的操作,才能够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为以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在信息技术互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将任务驱动和能力培养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使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的开展更加顺利。

二、让小学生在互动教学中激发兴趣

在信息技术互动教学中,影响学生学习的关键因素就是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互动课堂具有很大的趣味性,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这一特点进行合理的运用,通过信息技术互动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信息技术互动教学时,需要对互动活动的趣味性进行准确的把握,在课堂活动中实时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信息技术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对互动活动充满兴趣,从而自主地进行互动活动。在信息技术互动教学中,教师应该对教学的关键进行准确的把握。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的知识点较多,教师应该提前对教材进行研究,从而把握好互动教学的关键,在教学中能够分清主次,使得互动活动目的更加清楚。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开展互动活动,从而使得互动活动的形式多种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信息技术互动教学的质量。在信息技术互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提高处理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并且在互动活动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感受教学带来的乐趣。

三、让小学生在互动平台上高效学习

在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中,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一个互动平台,通过互动平台的应用开展互动教学。教师应该对构建互动平台的要点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需要把握好互动平台教学的维度。在信息技术互动教学中,学生应该能够对信息进行自由的选择,教师结合教学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合理地选择信息。在互动教学活动中教师还应该保证学生的思想具有一定的开放度。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容易对键盘上的关键功能键混淆,为了避免学生混淆信息知识,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质量,就需要通过互动活动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准确地分辨信息技术的知识。在互动活动中,学生不仅能够通过互动活动提高信息技术能力,还能够发散思维。另一方面就是掌握提供平台互动式教学信息的原则。在开展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时,教师应该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从而提高互动教学的教学效果。首先,互动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互动活动中教师需要鼓励学生进行开放性的学习,从而发散思维,快速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但是又需要确保互动活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教材进行教学。其次,互动教学应该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最后,互动教学应该控制好教学内容的难度。互动活动是互动教学的关键环节,只有确保互动活动符合小学教学的要求,才能够提高教学的质量。综上所述,在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中,为了提高互动教学的质量与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就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开展互动教学。在信息技术互动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互动教学的原则,把握构建互动平台的要点。此外,互动教学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也需要根据这一特点进行信息技术的互动教学。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需要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合作,教师需要对教学方法不断地进行摸索,从而提高小学信息技术互动教学的质量。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8篇

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1.思维导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学习阶段

众所周知,在学习中学生要记录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可以通过做笔记来完成,另外在学习中他们也可以收集其他同学的想法和意见,然后形成自己的观点。例如,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使用绘图程序时,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能够很好的提高学生在编程中的效率以及精度。另外,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帮助学生利用多媒体进行更好的思想写作和作品开发。当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时,学生可以通过图形的记录来记住操作复杂化的操作步骤。此外,在进行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思维导图的运用可以让学生参与课堂对话,而不仅仅是作为知识单方面的接受者,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对信息加以分类、组织,然后进行深入的思考,了解知识之间的关系结构等等,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有着很大的作用。

复习阶段

在学生学习的复习阶段,思维导图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时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他们重新整理和建立知识结构,以此来不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进而进行长期的知识保留。另外,在思维导图的`审查过程中,学习者还能对已有的知识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系统化的结构和记忆。当一个人学到了很多知识时,我们希望能够通过思维导图来获得知识的提取,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他们通常会把学习到的知识来运用,并将学习到的新知识进行概括,学生在知识的复习阶段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2.思维导图在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师生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传统的教学方法是将知识以几乎纯文本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这种做法既不生动,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又由于不能让学生更直观地的了解知识的结构,更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疲劳,因此,心灵地图的构建是很有必要也很有帮助的。将思维导图应用到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之中可以将知识转化为一种可视化的理解,通过导图的展现让学生轻松的理解其中的含义,同时也更容易明白教师自身的思维过程,即所谓的“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也从而达到师生之间的无声交流。所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师生之间知识的传递出现一定困难的时候,教师应适时的应用心智地图来解决问题,发挥出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实际用途和价值。

进行高级思维的工具

在日常的教学和学习过程中,总是困扰师生的一个问题是“主体”的轨道偏离,这是指在信息技术的教学过程中思维很容易跑向其他方面。这时思维导图就能够很好地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可以让关注者知道焦点在哪里,然后围绕着这以问题进行学习、讨论,最终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率提高和质量提升。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引导是教师一个首要责任之一,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和老师都容易发生方向迷失的情况,在教学和学习中常常把重点弄混淆。这个时候心智地图的作用就更加的凸显出来了,根据心智地图的引导可以引导师生遵循良好的思维安排过程,不仅能让学生很容易理解老师所要表达的内容和重点,而且教师也能够通过对学生思想设计图的观察,了解到他们的内在心理活动和外在的学习情况,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加以调整和改善。

对信息进行整理加工的工具

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材、教师等都向学生传达着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如果信息是无序的就很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不能引导他们进行深入的思考。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和课程设计,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完成整合和管理知识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少能够学习和了解到课堂以外的知识,在新课程下,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应用,教师应该更新教学理念,学会应用思维导图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通过有效的设计提高教学和学习效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实践和理论都已经证明思维导图对中学信息技术的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不过我们也应该注意到的是其在促进教师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同时并不能保证教师一定能做出最优的教学设计,思维导图能否发挥出作用有一定的前提条件。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思维导图的作用并不能取代教师教学设计本身。因此,在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教师积累起丰富的理论和实际教学经验,这样才能将思维导图更好的应用于中学信息技术教学之中。

3结语

总而言之,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仅是教师的一种教学技能,同时也是一种教学艺术。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最终目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在学习中进行主动的探索,并最终通过思维导图的应用促进学生的知识学习和能力提高。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9篇

一、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辅助音乐教学,以趣味性极强的动态画面,激发学生的视听感觉,进一步激发学生运用计算机的广泛兴趣,提高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音乐教学的实践能力。无论干什么事情,兴趣是最重要的促进力量,对学习音乐艺术同样能够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远远超过教师的主观说教,能够使学生愉快地自觉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营造能够触动学生心灵深处的文化理念,最大限度地激发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源于对充满人文情趣的文化内涵和艺术境界的好奇与向往,在具体教授歌曲时,首先请学生欣赏与之相关的民族文化内容,目的是通过对相关文化的欣赏与了解,让学生对音乐及风土人情有进一步的理解,为学习歌曲做铺垫。因为针对课本的单纯教学不足以帮助学生理解所听的音乐,必须充分利用计算机声像同步特点,设计将歌曲与民族风景图片融合在一起的课件,以便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的感受音乐作品的魅力。教师可结合生活实践设计一些同学们相对比较熟悉的情境,然后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其中的核心问题,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同学们围绕音乐作品大胆想象,从艺术欣赏到文化品味畅所欲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获取信息的优势,广泛而深入地探索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话题,以利于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根据某一阶段音乐教学的需要进行有效的信息资源收集,设计同学们感兴趣的优质音乐教学课件,培养全体学生学习音乐的信心,想办法突破教学重点和难点,能尽可能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勇气,鼓励同学们尝试创作音乐作品,使他们知识积累由教科所转向实践应用。在音乐教学实践中,经常以趣味性极强的动态视听画面、音乐旋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重视学生对音乐作品中民族文化精神的抒写,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必须重视具有民族特色音乐作品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力和浓厚兴趣。

二、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音乐教学与信息技术结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探索勇气和创新精神,在音乐欣赏和习作实践中强化学生的创新意识,是集科学性、系统性与连续性的教学改革任务。有效激发学习兴趣,正确引导学习方法,强化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培养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带领学生欣赏多种音乐作品,让学生模仿音乐作品中的声音,进行音乐创作实践训练。信息技术辅助音乐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心智发展水平和情感需求,应有各自明确的目标,并要体现出各阶段的教学侧重点,支持有创新的推断和结论,促进学生求异思维,教师要根据所听音乐,用指定音符创编节奏,再用打击乐器选择节奏。恰当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活动往往是激发学生探索精神和培养创新意识的主要动因,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给学生带来了更大的创新机会,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和音乐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内容,深刻分析当前影响音乐教学的客观因素,有的放矢地做好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活动,科学把握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每一个细微环节,认真做好教学研究工作,弄清问题的根本原因,才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才有益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音乐素质。创设环境让学生进行有创新性的实践和发挥,除了让学生可以提出有创新性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外,各阶段都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有效音乐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声音来辅助音乐教学,为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习作能力,需要对音乐学科与信息技术进行有效整合,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已有的.音乐知识进行组织和归类的能力。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让学生尝试去利用电脑软件创作音乐作品,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音乐实践能力。

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的美感情趣

四、结束语

现代信息技术与音乐教学的结合是随着教育教学改革步伐不断深化的,需要广大师生在音乐教学实践过程中深入研究不断探索,尽可能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智能化优势,为学生提供适宜的教学环境,再现历史背景和人文情境,扩大与音乐作品教学相关的信息含量,对实时完成教学任务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是值得探索和推崇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开阔学生适应,提高音乐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0篇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基准键,知道基准键是指哪些键,在什么位置,是怎样排列的,在学生头脑中建立清晰的基准键表象。

2、过程与方法:正确掌握基准键的操作方法,基准键的手指分工、打字姿势,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键盘的能力、探索自学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在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探索自学能力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学欲望,培养他们的学习浓厚的兴趣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设想

键盘是计算机最基本、最常用的输入设备。以前老教材一般在学会开关计算机后就先学习键盘的操作,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限止,以及实践操作时间较少,在学习键盘操作后就会使学生减少对信息技术课的兴趣,觉得枯燥乏味,而新教材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鼠标操作的方法,并学习了用鼠标画图后,安排学生进行键盘操作,这节课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以及以后的指法练习和文章排版等课程的学习。根据教学重难点,建议分二节课来教学。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对键盘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键盘的操作。这一堂课学习任务是学习基准键的操作,包括基准键的手指分工击键方法,培养正确的打字姿势,养成良好的键盘操作习惯,初步形成键盘操作能力。键盘操作中,小拇指又细又短,操作能力相对较弱,应该加强练习。

四、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按键的方法;

2、组合键的正确使用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练法

六、教具准备

键盘分区表、键盘图片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一组键盘的图片,让学生了解键盘有多种式样。

2.说说我们的键盘是怎么样的?可以数一数有多少键?这些键上有什么标记?它们是怎么排列的?

3.现在市场上的键盘种类很多。我们使用的键盘有104个键,是标准键盘

4.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键盘(板书:认识键盘)

欣赏键盘图,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观察键盘,然后说说自己认识的键盘。汇报认识情况,知道自己使用的键盘是标准键盘。激发学习兴趣,用自己的方式去认识键盘

二、教授新课:

1、出示键盘分区图,分别说明各个分区的名称:功能键区、主键盘区、光标控制键区、小键盘区。

2、要求学生观察主键盘区有哪些键?(板书:字母键、数字键、符号键、特殊控制键)

3、认识字母键。请学生按二十闪个英文字母的顺序一一指出各个键的位置

提问:为什么不按二十六个英文字母的顺序排列?

小结:键盘上的字母键的分布跟英文打字机上的安母键类似,是为限制使用者的输入速度这样安排的。所以对我们记忆这些字母键的位置有些困难。按键盘的位置识记字母键,并认识字母的大小写。

4、数字键:请学生一一指出0—9十个数字,比较0和O有什么不同。

5、认识符号键:包括数学符号和标点符号。观察有些字符键上有两个符号,这样的键叫双字符键。

6、通过演示,介绍常用的控制键:空格键、回车键、退格键、大小写字母锁定键、shift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7、对照自己的键盘,认识键盘的各个分区,并知道分区的名称

【信息技术融合语文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1篇

一、创设和谐情境,激发学习动机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故事是小学生最喜欢听的,它伴随着学生的成长。运用故事导入新课,使学生感到亲切、生动和有趣,能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欲望。故事能紧扣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处在惊奇、猜想和期待的最佳学习状态。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计算机的历史、计算机人物与计算机界有关的大事,让学生感到学习信息技术既新鲜、有趣,又很实用。如在介绍WPS之父—求伯君的时候,教师可以把WPS与Word进行比较,然后分别介绍WPS与Word的主要开发者—求伯君和比尔盖茨。教师向学生介绍求伯君开发WPS软件的经过,学生从WPS艰难的成长历程中,了解到国产软件的开发所需的大量精力与财力,从而增强小学生应用正版软件的意识,使学生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再讲解微软和比尔盖茨,学生了解了比尔盖茨的求学经历,知道比尔盖茨非常敬业,他们的兴趣一下子就全被调动起来了,课堂上充满了快乐的氛围。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学生知道了微软公司全线产品(DOS、Windows、Office等),他们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中了叶鹏和谐情境快乐课堂——浅谈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解了一些软件的历史,激发了学习计算机的欲望。

2.巧设悬念,点燃激情

问题是信息技术的心脏,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问题是求知的动力。教师应巧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点燃学生的探究激情,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自己解决问题。在信息问题的引领下,学生会积极探索,讨论交流,和教师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对所学内容形成知识的建构,享受学习信息技术之乐。例如在学习“金山画王”旋转图片时,教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鼠标从图库中拖出了一张鲤鱼的图片,因为系统默认鲤鱼是向左游的。教师说:“这条鲤鱼在游玩时遇到了一条小鲨鱼,鲤鱼就要向右游往回逃跑。谁能帮帮小鲤鱼,怎么向右转啊?”顿时,学生兴奋起来,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对图片旁边的六个按钮进行尝试操作,通过教师指导,最终学生掌握了旋转图片的方法,能够自如地把图片上下翻转、变大变小。这样就消除了计算机的神秘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打造快乐课堂,彰显信息魅力

1.快乐游戏,张扬个性

游戏是小学生最喜欢的一种活动,是学生获得信息技术知识最好的途径。小学生上课注意力易不集中,教师应积极创设电脑游戏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减少其学习的疲劳感,让学生在玩中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如在教学键盘指法要领时,教学内容特别乏味,教师给学生讲解手指摆放要求和指法要领,强行让学生去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学生注意力不集中,也不愿意练习,课堂上一片混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如果教师把各个字母的位置和小键盘的作用讲解完后,设计游戏,并把指法练习融入“跳青蛙”游戏中去,学生会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而在游戏中掌握指法要领。游戏时,教师让学生用鼠标点青蛙的头部,它就会向前跳,每次只能跳过一个青蛙。学生为了在游戏中取胜,积极练习指法,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要领,课堂其乐融融。运用游戏教学法,充分发挥了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学习中敢于表现,积极参与,把“学计算机”变成了“玩计算机”,最终实现了教学目标。

2.注重实践,品尝乐趣

实践操作是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俗话说熟能生巧,勤能补拙,就是让学生要多练习,在练习中掌握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从中品尝到学习的乐趣。上信息技术课时,教师要创设快乐情境,可以把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搭配编组,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做组长,在动手实践时由组长负责指导、检查组员的学习情况,让学生动手实践,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让他们明确目标,自主探究,获得成就感。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要创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充分吸引小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在轻松愉快的实践氛围中去探究、去发散自己的思维,从而形成和展现个人观点,培养积极探究的品质,让小学信息技术课堂变成润物无声的沃土,变成趣味盎然的乐土,使学生真正地喜欢信息技术课,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学习,茁壮成长,实现提高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最终目的。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2篇

幼儿教学和信息技术的融合的论文

在课件中添加丰富的教学素材

课件制作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教学的第一步。教师在制作、选择课件时,应考虑不同层次幼儿智能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及个性心理特征,设置相应的个别化教学措施,使每个幼儿都能得到发展。例如制作小班的课件,界面要精美有趣、鲜艳活泼、图像大而清晰,浅显易懂,短小精悍,利用软件中设计的作图功能编制出一些“动画式”的教学软件。而大班的课件则要求动手操作强,知识性强,多一点想象的空间,运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教学能同时呈现文字、图形、声音、动画等。以全方位的立体方式传输信息,可以增大集体活动传输的信息量,让幼儿多重感官同时感知,使幼儿进行完整学习,提高学习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大班因为要注重知识性,在整个教学过程将图片和动画并举,声情并茂,视听结合,使幼儿多种感官受到刺激,能够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充分调动幼儿内在的求知欲望,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苦学”为“乐学”。例如,在教学“统计”时,我就利用了人机交互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使之产生学习动机。在教学活动中,我设计了一些有游戏情节的教学软件,让幼儿动手操作,通过故事导入,然后联系实际来统计一下全班幼儿喜欢小动物的情况。屏幕上出现三种小动物,幼儿分别选择自己喜欢的小动物,电脑会将全班幼儿的选择结果显示在屏幕上,那么该怎么样来统计呢?幼儿学过简单的分类,于是马上会想到把它们分一分排一排来看结果。这时幼儿就可以将屏幕上面的小动物,用鼠标进行拖动来完成分类排列的工作。我们还可以用符号来把它们统计下来,在电脑中准备一张表格,幼儿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符号来统计各种小动物的个数。这样通过人机互动,让幼儿产生了极其浓厚的学习欲望。

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增强课堂趣味性

有时为不让我们的教学活动枯燥无趣,为幼儿营造如临其境的情感氛围,多方位地刺激幼儿的感官,使幼儿在特定情境中,不但能获得大量生动、形象、具体的表象,而且能感受到特定的气氛的感染。如,在教学“认图形”时,老师可以制作这样的课件,配合精彩的声音效果,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一个个都跟真的飞到了我们面前似的展示在了屏幕上,幼儿们兴奋不已地报着这些图形的名称。接着可以运用信息技术动态地显示四个图形给小朋友们带来的节目,在乡村的小屋上烟囱里正冒着烟,有正在发动的`小轿车,有嘎嘎直叫的鸭子,还有快速行驶中的火车。然后图片全部消失,请幼儿回忆刚才看到的东西分别是由那些图形组成。幼儿回答十分积极踊跃。简单的图形拼组出了的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幼儿觉得既新鲜又好奇。

多媒体在幼儿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优美的语句配以生动的画面,引起幼儿丰富的想象,幼儿的回答也如同画面展示那样斑斓多姿,很快在他们笔下展现出一副副多彩的春天画卷。利用多媒体,还能很好地激发幼儿的美术创造力。如活动《画太阳》,通过轻移鼠标,给太阳装扮成不同的角色,一会儿带上博士帽,一会儿又成了可爱的太阳宝宝。幼儿在画面的变化中,不断地体验着新奇与快乐,这样拓展了幼儿作画的思维定势,他们就不会将太阳画作一成不变的“太阳公公”了。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幼儿不易理解和掌握。传统教学中,我们多半会用一些图片和教师的口头讲解来完成教学,效果往往不佳,无法让幼儿理解。而利用FLANSH可以很好地反映一些难以看到的或者是微观的现象,揭示事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及本质属性,使许多抽象和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真正做到化繁为简,形象生动,便于理解。比如“毛毛虫怎样变成蝴蝶”,如果没有课件的展示,很难把毛毛虫是怎么变成蝴蝶的这一过程讲述清楚,光凭老师借助图片来讲解很单一,幼儿也不感兴趣。这时我们可以制作毛毛虫转变成蝴蝶这一过程的课件,从卵―――虫―――结茧―――咬破茧飞出变成蛾子―――蝴蝶,并配上解说,生动、形象的画面就会牢牢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他们会很清楚地了解这一过程。在这里多媒体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多彩、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总之,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前景,我们只要适时、适地、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一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多媒体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将会更好地被应用。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3篇

一、当前音乐课教学的必要性

为了达到教学目的,教学活动通过课程科目的设立,教师通过对于教学大纲以及课程目的的把握设计,通过良好教学方式的实现,不仅能够保障学生学习到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同时能够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求,让其主动寻求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承担教学活动开始之前的教学筹备,另外要熟悉和掌握教学知识,并能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实现课程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教师将准备好的教学内容通过课堂“面对面”的方式传授,不仅要使学生学习到教学大纲的内容,而且能让其将精力集中到教学课堂之中,实现高质量的教学效率。对于教学活动,教师是组织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同时也要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使其对课堂内容有所把握。课程结束后,要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对于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必须结合音乐科目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需要传授的音乐知识,通过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良好的教学目的,这是音乐课教学活动中需要掌握的重点。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对于教学要求也逐渐实现科学化的教学方式,注重对于学生学习兴趣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尤其注重素质的全面培养,综合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建立,对于教学科目,不会出现重视程度上的偏差;对于音乐课教学,也要逐渐提升重视程度,改变以往观念,要清楚在当前的教学活动中,音乐教学活动不仅能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同时对其自身潜在兴趣的培养也是非常有好处的。音乐课教学活动不仅够培养学生的基础音乐知识,而且能培养其音乐的节奏、乐感以及演唱能力,激发并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而这些在学生的综合能力中是不可缺少的。通过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学生可以提高对于美的认识与追求,并能产生积极向上的生活、学习的态度。

二、信息技术在音乐课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随着国家以及社会各界对于教育行业的重视,在学校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较多的信息技术以辅助教学活动。这不仅改善了教学环境,同时对于开阔学生的视野起到了辅助作用。通过教学中教学设备的逐步完善与多样化,使得音乐教学中知识形象表现的方式更多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带动了音乐课教学形式的变化,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对于音乐课的教学活动,如果没有形象的信息技术展示音乐知识,只能依靠学生发挥想象,不仅与实际教学活动有所偏离,而且容易减弱其音乐学习的兴趣。而通过信息技术中的图像以及视频展示,可以使学生更形象地了解音乐知识即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可以运用游戏的方式,实现教学活动中的良好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能够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对于教学媒体而言,可以通过制作教学课件,在课堂上让知识与教学趣味相互结合,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方向。教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掌控,能够实现更好的教学方式转换。

三、寻找信息技术与音乐课教学活动结合点

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课堂教学目的,通过在教学活动中对于学生学习特点的把握,对于教学环节的设计依据音乐内容的特点,实现教学环节的设计。如可以将歌词用投影方式呈现出来等,这样不仅能方便教学活动,而且能以最直接的方式体现教学内容。对于舞蹈姿势的传授过程,可以通过视频展现使学生掌握舞蹈知识的具体情况,通过快慢反复放映,将音乐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展现,而教师也能以更多的精力把握教学活动内容,实现课堂内容控制,以及对于学生不规范的动作能够依照视频对学生进行辅导。音乐教学中,要想将抽象的音乐知识进行传授,必然要依靠信息技术中的教学媒体,以及音乐视频资料,这样能够实现知识趣味性以及可操作性的转化。通过对于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展现,依照知识特点,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方式,能够将枯燥的知识点进行转化,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精力更加集中。让信息技术与音乐课教学活动有效结合,必然推动音乐课教学活动高速发展,实现良好的素质教育形式。而对于信息技术而言,也只有逐渐发展,适应音乐课教学活动,才能够在音乐课教学活动中更广泛的应用。

四、结语

当前教育发展过程中,素质教育正在逐步进行,应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正在融入到教学课堂之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教学效率的提高。而对于音乐课教学而言,在教学过程中找到信息技术与音乐课教学的结合点,能够培养学生对于音乐课的兴趣。国家对于教育方式逐渐重视起来,在音乐课教学活动中,如何能够运用更有效的教学方式,实现音乐课教学活动的有效性,这是当前音乐课教学需要面对的问题。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找到促进教学目的实现的信息技术,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效率的教学方式,这对于音乐课的教学有着重要的保障作用。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4篇

21世纪,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学习化社会,为适应知识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体育教育的价值取向、功能定位、内容和发展时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教育也呈现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的趋势,体育教育与艺术、人文和信息技术相整合的趋势,注重能力培养的趋势,与多学科综合的趋势。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以“学科整合”为抓手,为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的步伐,使信息技术更好的融入体育教学,那么,如何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地融合,就成为了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

一、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融合的意义

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融合是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超越不同知识体系,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体育课程内容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兴教学方法。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融合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体育课程,应用于教学,它有利于突破体育传统教育观念,促进素质教育的开展,它丰富了体育教师课堂教育手段,有利于突破体育教学重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教与学主体的创造性,促使师生信息化水平提高,有利于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融合,有利于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对教材的选择,不再局限于自己喜欢的、擅长的内容,这样就可以使得体育教师能够全面积极的发展、锻炼学生。

二、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的作用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现代化技术下的教育方法,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克服了过去老师边示范、边讲解的体育教学模式;影视、录像、VCD等视听媒体载有活动的带感情色彩的教学信息,能够直接以鲜明、直观生动的画面和明快简练的语言传送给学生。篮球战术教学中,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可以组织学生看录像,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战术配合上,分析篮球进攻防守战术、队员跑动路线、传球时机等,使得学生对篮球战术有个大致印象。进行理论讲解时候,我们可以采用“NBA”篮球游戏软件,在竞赛规则允许的条件下随意设置比赛环境,可以毫不费力地将基本战术配合一一表现出来。伴随着有声有色的动画场面和软件强大的“3D”比赛录像功能,学生能表现出极高的兴致。

2.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观念,统一规范技术动作,突出技术动作的重点和难点

3.分析正误动作对比,提高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动作质量

使用信息技术分析和研究动作技术,将运动员和优秀运动员标准化动作进行对照分析,发掘运动员动作技术不足之处,帮助教练员、运动员改进和提高技术动作。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把学生的运动技术录像或图片和优秀运动员的技术录像或图片通过多媒体技术处理和加工放在一起进行对照分析,找出学生动作的差异与不足,帮助学生改进动作。这一技术以往运动队应用较多,应用于体育教学对身体本体感觉较差、不能很好感觉自身动作的.学生尤为有效。例如,在操场教学中,我们先用摄像机,摄下运动员或学生体操动作,再把这些动作录像输入计算机里就能够知道运动员或学生运动轨迹,与同样条件下优秀运动技术进行比较,为运动员训练中改进动作提供依据。

4.改变学习方式

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处理,体育教材变得形象、直观、易懂,加上多媒體自身操作简单易行和广泛普及,特别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以按照学习者的要求,在学习内容、学习方式、学习程序、重现次数等各方面都可提供自由选择、自主控制的条件,它大大的提高了教学内容的重现力和自主性,有利于学生或者教师自学,无师自通,有利于因材施教和个别化教学。

5.动作创新

我们可以运用计算机研究运动员的基本动作,设计出该运动员高、难、新的创新动作。例如,在体操教学中,我们先把运动员基本动作用摄像机摄下来输入计算机相应的软件中进行研究,得出该运动员动作速度、加速度、角速度、绝对速度等数据,再根据这些数据科学地、合理地设计出运动员高、难、新的创新动作。由于多媒体计算机可以提供大量文字和图象信息、处理信息能力既快又准,在健美操、武术、艺术体操等体育项目的动作创编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利用多媒体技术把大量有关的图文资料以不同文件形式输入计算机内存储起来,在备课中可随时查询和筛选,以利于套路不断更新以及动作分解、组合、修改等。

总之,“信息技术与体育课程融合”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一种以工具的形式与体育课程融合,使学生能够以现代科学技术进行自主的学习,而且只有当学生能够利用工具帮助自己及时地从外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并应用这些信息的时候,才能适应当前提出的终身教育,适应当前飞速发展、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才可以说信息技术融合于体育课程是有效的。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5篇

随着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项目的实施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颁布,以及_《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中提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每一所学校符合国家办学标准,办学经费得到保障;教育资源满足学校教育教学需要,开齐国家规定课程;教师配置更加合理,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使广大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现代化如沐春风,对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如何开展好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教学自己作了以下几点思考。

一、面对现实,正确认识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现状

农村地区由于受地理环境偏远、经济文化发展滞后的制约,学校信息技术的硬件环境建设与发达地区存在着较大差异,师资队伍的专业发展和信息素养方面的差距尤为明显,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农村地区整体信息素养较低,尤其在农村地区更是呈现出与时代发展脱节的状况。

(2)师资队伍建设落后,学历与学科不配套,导致教学水平较低。

(3)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受应试教育现状制约,信息技术教学处于敷衍应付检查的状态。

(4)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未能落到实处,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5)许多教师在教学中生搬硬套,不加创新地将课本知识照搬给学生,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地区和学生差异,使教学效果不理想。

(6)学校层面管理理念落后,教育信息资源库建设滞后,设施设备闲置现象十分普遍,影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二、多措并举,全力提高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效益

1.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喜欢上信息技术学科

信息技术课是一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知识性很强,操作性更强。时代在不断进步,可是很多偏远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大多数家庭没有电脑,很多小学生入学没有接触过计算机,教学中要以此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农村小学的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易上手、趣味性强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爱上信息技术课堂,更重要的是把课堂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动脑动手中亲自体验信息技术的乐趣,使他们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自然而然地爱上信息技术课堂,从而使学生形成主动参与信息技术学习的原动力。

2.提高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加强信息技术资源的建设,注重师资水平的提高

学校首先应本着为学生终身发展负责的态度,按照相关要求开足开齐信息技术课程,不得挤占信息技术课时,鼓励信息技术教师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从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同时学校应该对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在个人待遇上也有所体现,调动农村信息技术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其次,学校要引导和鼓励有一定能力的农村信息技术教师尝试自己的资源库建设,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整合的途径,加强研究、大胆尝试,让学校教育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发挥更大作用;最后,学校打造一支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计算机师资队伍,考虑小学低段语言障碍的难题应注重培养本民族的计算机教师,适时开展信息技术的双语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同时也打造一支既与时俱进又有民族特色的教师队伍。

3.充分利用政策支持,管好、用好信息技术设施设备

随着国家对基础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和对教育发展的大力支持,农村小学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已经基本实现,同时借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东风,学校信息技术设施设备的配备已日趋完备,为学校更好地开展信息技术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如何管好、用好这些设备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学校应完善相关设施设备的精细化管理,做到制度健全、管理规范、使用充分,最大限度地发挥它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提升作用;其次,结合国家开展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工程”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加强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让多数教师具备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活动的能力;再次,加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研究力度,转变教学理念,突破常规教学模式,不断提高学校课堂教学的效率;最后,让信息技术更好地为传承民族文化服务,积极探索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民族文化传承的学校模式,赋予民族文化更多的时代气息。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学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我们在教学中只有本着“以生为本”的理念,才能激活小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动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实现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并为他们今后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传承本民族文化奠定基础。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6篇

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普及,小学阶段也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是其他学科学习和学生学习能力素养提升的'重要辅助课程,我们要利用好信息技术课中的知识性和技能性相联系,工具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中获得知识提升,从而在动手动脑的操作时间中获得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质疑并分析解决疑难的能力。那么,我们怎么让学生快乐学习,快乐提高,快乐成长呢?

一、游戏教学,激发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上信息技术课,几乎所有同学都是乐意的。因为,一方面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比较简单的,另一方主要是孩子的心理使然,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动手操作,喜欢展示自己。可以说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因此,我们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兴趣的激发,而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学生“使乐其业”,也就是将游戏融入到教学中。如在基础的打字学习中,我们运用“金山打字游戏”进行教学和练习,这样我们孩子就能在玩中学会打字,提高打字的准确率和速度,这与教他们背熟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效果要好得多。另外,我们结合教学内容设计一些计算、拼图、赛车等游戏。这些富有童趣的游戏很适合小学生,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就不能不知不觉地把指法练熟了,这比我们枯燥的教他们认识、掌握回车键、空白键、换档键、光标键、退格键、功能键的作用与使用要有效的多。有人说,电脑游戏是通往电脑世界的捷径。只要我们注意学生课堂上利用电脑游戏学习的时间,精选很适合学生的游戏。那么,我们这样的教学方式就会更有趣味、益智、学习的功能。信息技术知识不但化难为易,而且能够加深印象,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升学习效果。

二、营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学习情趣

我们的信息技术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能够进行一些基础和简单的操作,能够让电脑成为自己学习和成长的媒介。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在和谐的学习氛围和情境中保持浓厚的学习情趣。我们的学生在学习和接受的上存在差异,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和大胆尝试方面需要我们去培养,就信息技术课程而言,有些学生还会存在担心、畏惧等心理的。我在教学中,注重形式多样的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如《走近计算机》这一内容的学习,我就以调查的方式进入课堂,问学生自己家有没有电脑,自己有没有操作过电脑,对电脑有哪些认识?这样,喜欢表现的孩子们都七嘴八舌、争前恐后的说开来。然后,我事物展示计算机各个部件,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有什么作用?然后和学生一起观察认识计算机的微课。然后在进行猜谜语、快速抢答等形式让学生记忆硬件、软件并说说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如此的趣味引导、任务驱动、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让学生感到学习的轻松、学的愉快,在课堂学习中交流踊跃,学习很有情趣。这样的教学训练了孩子的听说能力,提高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他们丰富了知识,获得了学习的动力。

三、动手操作,实践操作中提高运用能力

信息技术课程要培养学生信息意识、信息处理能力,也只有学生会学习会运用,他们才能真真获得信息技术课程的价值,能够让信息技术为自己学习和生活服务。因此,让学生大胆的动手操作,在实践操作中提高运用电脑的能力,才能让他们的智力和学习能力提升。如在《初识Word》学习中,我让学生先自主学习,让他们先阅读教材,对教材上的相关内容有初步的认识。然后,就让他们合作在电脑上找工具,操作中感受用法。如此,Word工具和简单操作在一个个任务的解决中获得,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当然,在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我是小老师”环节,让学生展示自己对新的内容的学习情况,并让他们帮助那些在操作中有困难的学生。这样,培养了他们的互相协作的团队精神,又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还能促进整个班级学习效果的提升。另外,我们还要注意让学生通过自主实践,品尝学习的乐趣。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可谓博大精深、浩瀚无边。小学阶段的信息技术虽然只是基础,但是我们学生学习的潜力却是不断激发和提升的。因此,我们要鼓励和引导学生自主实践,让他们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逐渐培养学生的成就感和荣誉感。如《画多边形》教学中,我们先出示“三角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思考并小组合作画出“三角形”,并在不断操作中获得多边形的画法,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总之,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也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也是一种很有学习意义的学科。这一课程容量大,任务多,但是我们的学生只是学的粗浅知识和简单的运用,如果我们不重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情趣。只要我们注意寓教于乐,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在学习和操作中获得智力水平的提升。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7篇

一、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重要性

首先,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学习状态,难以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但是,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使信息技术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其次,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弥补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缺陷,促使小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应用在实践训练中,从而提升教学效率。

二、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翻转课堂的必要性

一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前学生可以通过多个渠道进行学习,以此培养他们获得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知识;二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新时代的教育目标应该是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如果一直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综合型人才的效果有限,而使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与探究能力。

三、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翻转课堂的具体应用

(一)教师充分备课,以学定教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在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时,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教学环节变化较大。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需要提前充分备课,而且备课的要求更高,不仅需要熟悉掌握教材内容,还应该精心设计教学流程,根据教学重点、难点和对小学生的预设,制作教学视频编制测试题。特别是讲解计算机操作步骤和技巧的视频需要规范化,最后根据学生对测试题的完成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进行特殊讲解,随时调整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因此,完美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于教师的精心预设,学生在课前可以学习到部分课堂上的教学内容,而他们在有目的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技能与知识短板能够有效暴露,教师的教学重点更加突出。

(二)利用教学视频,学生先学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是教师为学生提供导学资料,然后让他们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则从旁辅导学生学习。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主要区别在于导学资料的运用和课堂教学环节的变化。在传统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预习环节一般只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导学环节则对教师与学生提出更明确、更高的要求,学生在阅读导学资料之后,应该完成配套的'测试题,并且对于不解的地方提出质疑。以问题为引领进行更加深入的思考,或者尝试运用相关的知识进行计算机操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而困难能够促使他们深入思考,进而产生打开教学视频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动力,然后根据视频内容有针对性地学习。

(三)自主选择学习,提升成效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由于采用先学后教的策略,可以把大量的学习资料上传到服务器上,让学生一边观看,一边操作,以此提升学习效率,以便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对优等生来说,可能无需教学视频的帮助就能轻松掌握学习内容,完成教学任务;中等生则可能需要看完教学视频,在视频的引导下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掌握操作计算机的技能;对待优生来说,即使有教学视频辅助,对于一些较难的知识点也难以理解和掌握,此时,教师与同学应该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为前提,突出先学后教,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起到主体作用。

(四)教师精准引导,科学评价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8篇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A、学会用电脑听CD。

B、能熟练的使用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按钮。

C、了解菜单栏、工具栏的位置以及各个按钮的提示。

2、过程与方法:正确掌握基用电脑听CD的操作方法,能能熟练的使用最大化、最小化和关闭按钮,学会探索自学能力。

3、情感与价值观:通过到专用教室上课,进一步养成爱机护机的良好习惯,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设想

用电脑听音乐,这是学生最喜欢的。由于我们学校的学生,个个家里都有电脑了,对电脑的掌握比别的学校的学生来讲是比较好的,但是他们必竟是个低年纪的学生,对电脑还是很好奇的。所在在教授这一课时,我选用了让学生先听音乐,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教材分析

《电脑和音乐》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四课的内容。这一节课主要使学生学会用电脑听CD,还使学生认识最大化、最小化、关闭按钮,菜单栏、工具栏的位置以及各个按钮的提示。使学生能够感觉到学电脑有趣,也很好学

四、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用电脑听CD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练法

六、教具准备

PPT、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一张CD,想让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欣赏欣赏音乐(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好听吗?(生:好听)哪位同学知道,老师把CD拿入哪里才使它放出优美的音乐呢?(小组互相交流)想不想知道在哪里放入CD的呢?(生:想)。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电脑和音乐”。(板书:电脑和音乐)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18页,自己先在下面操作,遇到不懂的,问小组长或者老师。

倾听、思考、回答老师的提问。

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教授新课

1、演示用电脑播放CD

①(讲解并示范)在光驱中放入CD唱片,电脑就能自动播放出美妙的音乐。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电脑上怎么没看到它呢?(生:它“最小化”了)真聪明,是的,它“最小化”了,用“鼠标”单击任务栏里的Windows、Media、Player,Windows、Media、Player的播放界面就显现出来了。Windows、Media、Player的播放界面分为三部分,一部分为“任务栏”,一部分为菜单栏,另一部分是状态栏了。

②学生自由活动:学生自已在下面操作,遇到不懂的问小组长或老师都可以(生:如果Windows、Media、Player不是自动打开的,那要到哪儿去打开它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请同学们看着课本第19页,按着课本要求自己操作。

2、合作探究

学生在下面操作,遇到不明白的问题可以请教老师或小组长都可以。在操作的过程中,声音要放小点,不要影响别人学习。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19篇

浅谈幼儿信息技术教学论文

摘要:儿童的认知活动总是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的。然而,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结合让儿童的学习活动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让知识的呈现更加生动、新颖,从而更有利于幼儿的接受。本文围绕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教学进行阐述,旨在让幼儿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园;活动;教学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走进了课堂,并且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信息技术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它对儿童的认知活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技术被用于教学课堂上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图片,动画,视频,歌曲等等,尤其是针对幼儿教学。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趣味性和直观性,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一、借力信息技术营造课堂氛围,实现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教学效益是指一堂课带来的教学效果,学生能否从中有所收获。对于幼儿来说,教学效益取决于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他们能否取得进步,即使只是行为习惯上的一点点改变,这也是取得了教学效益。为了取得幼儿课堂教学的最大化效益,教师必须利用信息技术为幼儿创设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景,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利用幼儿的随意注意,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课堂中。例如,中班有一个《折纸船》的手工课,如果教师一开始就直接教他们如何折纸船,这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且幼儿会失去兴趣,丧失信心。因此,教师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小小的船》这首儿歌,为课堂营造浓郁的教学氛围,然后播放图片展示各种船的造型,最后再让幼儿尝试动手创作,折出自己心中的小船,这样会取得更佳的教学效果。随着这样一步步的教学,幼儿的注意力得到了集中,他们沉浸在歌曲和图片中,他们被激发了好奇心和创作欲。整个教学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耐心,创新精神等各方面素质都得到了增强。

二、借助信息技术优化教学情境,刺激幼儿多种感官参与

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他们随时会被各种事情干扰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他们集中在课堂上的时间比较有限,因此教师要利用信息技术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教学环境。幼儿只要对这节课堂产生了学习兴趣,他们就会投入其中,自然而然就能学到东西。尤其是数学方面,如果教师一味地让幼儿背诵枯燥无聊的定理或者做大量的题目,他们会失去学习这门课的兴趣,同时他们也会负荷不起这么重的学习任务。因此,最直观最省力、最有效率的教学方式就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来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进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投入到课堂中。例如,在进行大班学生《5的加法》的学习的时候,如果一开始就教学生如何计算,通过做题目来巩固,过了一段时间幼儿们又会忘记这个知识点。因此,只有通过多媒体播放演算过程,再现抽象的加法概念,给幼儿直观的视觉感受,让他们理解了其中的含义,他们主动地去接受了这个知识点,他们才能正确算出来并且不会忘记演算过程。

四、巧用信息技术开展直观教学,激活幼儿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幼儿思维发展的一大特点,教师要把握好幼儿思维发展的关键期,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来活跃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教育学上把幼儿思维发展的关键期称为“最近发展区”,在这个时期,教师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多采用幼儿们喜爱的多媒体教学来激发幼儿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教师通过用多媒体设备为幼儿创设直观生动的教学情景,把抽象化为形象,用启发式教学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锻炼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教师在创设教学环境的时候,应该多模拟幼儿所熟知的生活情景,这样可以引起幼儿的共鸣,促进幼儿发散性思维的培养。例如,在学习诗歌《家》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年龄小,思维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他们需要直观形象的事物来引导他们思考。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制作有关动物的PPT,让学生通过图片来获得初步的了解。接着播放相关视频,真实生动地再现诗歌中的情景,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接着教师让幼儿们表演诗歌内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利用信息技术来开展幼儿教育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为幼儿呈现了直观有趣的教学内容,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把幼儿好动的天性转化为学习的热情。只要教师能够合理正确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幼儿教学,一定可以优化教学质量,改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杜春霞.蒙养玉成必作于细———幼儿园信息化教学[J].新课程,2015(6).

[2]王丽姣.论幼儿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24).

[3]张丽君.浅谈幼儿园多媒体教学方法使用原则[J].学周刊,2016(30).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20篇

1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诸多问题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味追求技能技巧方面的学习,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实际上,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人文修养、人格塑造。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确保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重视信息技术技能的应用

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的,社会已经进入信息时代。在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信息技术技能越来越重视。因此,要想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就需要掌握信息技术。小学阶段是学习信息技术的启蒙阶段,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了解信息技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在以往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不符,一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低下;另一方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淡忘所学知识。但是,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将“学”与“用”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

课堂导入中引用生活案例

从儿童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要想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就需要找到“兴奋点”,而这个“兴奋点”就源自于生活,比如生活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导入中,教师就可以结合生活案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对所学知识进行类比,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比如在讲解《计算机病毒》这节课时,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有限,在课堂导入中,教师就可以引入以下生活案例:教师:今天小明同学请病假了,流鼻涕、头痛、发热,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病吗?学生:感冒了。教师:非常正确,感冒主要是由流感病毒传染导致。那么,电脑会不会生病呢?是不是也像人一样感冒、发烧?通过上述生活案例的引用,可以让学生基本了解“计算机病毒”这一概念,并且进一步启发学生描述遭遇计算机病毒的经历,激发学生的兴趣。应用生活化教学模式后,可以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

设置简单的任务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所教授的内容,给学生设置比较简单的任务。比如在讲授Word时,通过课堂教学,指导学生如何新建、命名、使用Word文档等,并且对学生进行上机指导,同时耐心指导,学生基本了解、掌握Word的知识。完成教学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任务:用Word写一篇生活日志,描述某一天发生的事情、感悟等。这样一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在使用的过程中熟悉对Word的使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融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生活规律

小学生极易忽略生活点滴中的规律,但实际上,这些点滴的规律有可能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因此,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知识与生活点滴联系起来,既提高学习效果,同时让学生了解生活规律。比如在讲授《我给文件找个家》中,教师可以应用生活点滴中的案例:教师:每个人家里都有衣柜,那有谁可以发现其中的规律?学生:衣柜就是用来放衣服的呀,好像没什么规律。教师:其实,衣柜是有规律的。我们的衣服分很多种类,衣柜也有很多抽屉格档,方便我们存放不同种类的衣服。比如穿衣服的人(爸爸、妈妈、小孩)、穿衣服的时间(春天、夏天)等。学生:原来就这样啊。教师:是的。在《我给文件找个家》也是一样。比如上次小红同学存在学校微机房电脑中的文件不见了,而且也找不到了,主要是小红同学自己随意安放文件。因此,当我们以后建文件夹时,一定不能随意摆放,要有一定的条理和规范。通过上述案例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指导按照规范来安放文件夹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向学生讲解建立分类文件夹的概念,学生可以了解其中的道理。与此同时,还能让学生了解生活的规律。

引用生活案例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其中,应用生活案例,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比如在“画图”工具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跟同学玩一个小游戏: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作画,然后将学生的画组合在一起,让学生“看图讲故事”,或是“看手势猜图”的游戏。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还能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记忆,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

根据学生的生活兴趣加强引导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21篇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计算机组成各部分的名称和作用

(2)了解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3、情感与价值观

二、教学设想

本节课中,我采用讲练结合、小组探索、个别指导的方法,通过教学,学生知道了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也知道了计算机的组成以及它们各自的用处

三、教材分析

《爸爸书房的“情报站”》是海南出版社和三环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三年级(上册)第二课的内容。这一节课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信息和信息的处理工具以及计算机的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四、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各自的用处

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练法

六、教具准备

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电脑小专家》这一课,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电脑,也了解了电脑的作用,那么同学们知道电脑是由那几部分组成,它们各自的作用是那些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这篇课文。(出示课题)

倾听、激起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新课:

1、师:你知道电脑的组成有哪些吗?

学生先小组说说,然后交流一下。

当全班交流后,教师播放PPT展示计算机的图片结合图片讲解:从外观上介绍计算机的四个主要组成部分:主机、显示器、键盘、鼠标。

2、师:我们已经知道了电脑的组成部分,那么同学们知道它们有什么作用吗?

学生先小组说说,然后交流一下。

当全班交流后,教师播放PPT展示计算机的图片结合图片讲解:(播放PPT展示主机内部的零件,并出示实物让学生近距离观察)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22篇

一、以游戏激发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获得一切真知的源泉和动力。学习应该是兴趣为基础的,这样,学习的效果才会好,学起来才有积极性和动力,对于小学生而言更是如此。信息技术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并不算陌生,信息技术教师也可以发现,在刚开始接触信息技术知识时,大多小学生也是非常感兴趣,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难度的提升,一些小学生就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那么,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如何更好地激发小学生的兴趣,使其能够以较高的热情来学习呢?小学生年龄较小,大都对游戏比较感兴趣。小学信息技术及时就可以抓住小学生这一特点,再结合信息技术自身具有的游戏功能来展开教学,以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而且,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如果可以很好地将游戏寓于教学中,可以有效促使学生更好更快的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例如,关于指法的学习既要求学生能保证指法正确,又要求学生能规范使用。而且,关于指法练习的理论知识非常枯燥,此外,键盘字母排列、键盘功能等又要求学生熟记硬背。这些都导致学生对于指法学习提不起兴趣。为此,关于这部分的教学,很多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也感到非常棘手。在充分了解小学生的兴趣点后,关于指法的教学,小学信息技术教师就可以结合《趣味指法》《金山打字通》《青蛙过河》等几款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教学软件在开展。这样,学生通过这些打字软件可以在有趣的游戏环节中一边享受游戏带来的愉悦,一边可以在无形中练习指法。而且,这些打字软件都自带鼓励和安慰的语音提示,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通过结合游戏打字,学生会意识到,要想得到高分、得到鼓励就必须要练习好指法。学生自己意识和认识到了练习指法的重要性后,教师再适时加以讲解,会使学生学起来更有兴趣、更加认真。

二、结合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兴趣

小学生由于各方面原因,在信息技术学习上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对于学生的这种差异,信息技术教师一定要给与充分的重视,而且要对此有正确的认识,要懂得结合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不论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是在作业布置中都要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要给学生平等的学习机会,以充分调动不同学习水平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能够有所提高。尤其对于后进生,教师要特别关注,要给予他们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只有他们在学习上取得进步,教师就要及时给予表扬,以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例如,在教学关于表格制作的内容时候,其教学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表格的制作方法:插入表格、在单元格中输入数据、修改单元格中的错误数据、调整表格等,最终学会独立制作。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布置不同的表格制作要求:让基础差、速度慢的学生完成表格掺入、数据输入即可,让中等水平的学生完成数据输入、数据修改等,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完成更多的目标要求。这样的学习安排目的是为了让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能感觉到自己有所收获,同时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促进教师课堂时间的合理组织。

三、注重自主实践,使学生品尝到学习的乐趣

多动手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各种基本操作,所以,在教学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你要将探究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给他们多一些表现的机会,使他们能多一份创造的信心,多一份成功的体验,给学生一种到达成功彼岸的力量。如教学《画多边形》一课时,教师不要直接讲解画法,而是可以先出示“三角形”图让学生观察,然后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根据自学要求,学生会一步一步操作,最后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看。“三角形”会画了,对于其他五边形、八边形等,学生同样可以很快画出来。这样,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仅学会了“多边形工具”的使用方法,而且逐渐学会自学方法,每完成好一个操作,学生就会获得一份成功的喜悦,就会从中品尝到收获的乐趣。总之,小学信息技术教师要时刻注意激发、保持学生的兴趣,要结合实践教学多总结、思考、探索、研究,以使得小学生能够在快乐中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和技能。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23篇

一、转变信息技术的教学理念

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活动能够在兴趣的驱动下完成,那么其效果是无法估量的。信息技术比较枯燥,学生学习起来不容易激发其兴趣,所以教学中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根本和关键。学生有了兴趣,其学习互动就会变得积极和主动。教师在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把信息技术的优势推荐给学生,让学生看到信息技术的魅力。比如教给学生处理文本内容时,尽量将教学内容安排得生动有趣,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主动去获得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实践内容安排得丰富多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适当给学生提高上机操作的时间,让学生多动手,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更具有实效性。

三、答疑解惑,帮助学生掌握技能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原因出现操作不当的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处理,往往就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劲头和学习效率。高中生处在青春期,他们对一切新事物都会有好奇的想法。作为计算机课程的专业教师,一定要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备课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要有空白,给学生一定的创新机会,让学生体会到这种创造的快乐,那么就会增加学习的信心。例如,在讲授Word、Excel等Office软件的基础知识时,许多学生都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安排学生上机操作,让他们进行自我摸索探新,锻炼思维和学习方式。给学生一定的自由创造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对Word、Excel等Office等基本软件应用提出他们自己独特的想法。对于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教师要给予正确的指导,答疑解惑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核心内容。学生遇到的问题,教师不要急于和盘托出,而是要循序善诱,引导学生尽量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同时要让学生明白,遇到问题不可怕,这是正常的,问题解决了,那么知识和能力就获得了。

四、布置独特作业,检测学习效率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24篇

幼儿教学信息技术的论文

摘要:信息技术的运用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让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更加精彩。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能够实现幼儿课堂教学效益、效率和效果的最大化。

关键词:信息技术;幼儿教学;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它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能够让幼儿清楚地看到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化静为动,化繁为简,化虚为实,使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抽象的语言形象化,深奥的道理具体化,有利于幼儿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和记忆,而且能激活幼儿的创造思维,锻炼幼儿的动手、动口能力,使幼儿能积极、主动全身心地投入活动,能获得全面的发展。

一、运用信息技术激发幼儿的创造性

信息技术作为一种现代教学手段,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特点,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与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可以使幼儿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激发创造性。比如,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单调、刻板的“口传身授”的传统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抹杀了幼儿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限制了幼儿主动性的发挥,从而也压抑了幼儿的创新精神。有了信息技术在其教学活动中的运用,就能更快速、更准确地传递教学信息,使幼儿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相适应。如大班创编舞蹈《小兔子和小青蛙》的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可以先放青蛙呱呱叫的录音引起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知道是小青蛙在叫,然后演示投影让幼儿欣赏兔子图,让幼儿通过看投影了解青蛙各种动态,同时播放音乐《小兔子》给幼儿留下想象的空间和时间。幼儿边听歌曲边看兔子图,在教师的启发下编出青蛙跳时各种不同的动作和小兔子可爱的样子。小朋友们想出了双脚跳、单脚跳、扭动身体、拍拍头、晃晃手等,想象力是那样丰富,足以说明孩子们创造性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运用信息技术直观演示,突破难点

三、借力多媒体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四、引起共鸣,发挥想象,让音乐教学生动有趣

运用多媒体手段,让幼儿在音乐欣赏时,很方便地对图像、声音、色彩等信息进行存储、加工、变换,更好地将各种信息结合在一起,在一定画面的引导下,在完整的音乐声中,自由地发挥想象,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音乐艺术是以声音为载体塑造形象,需要欣赏者具备各方面的知识,在聆听音乐时自发地产生联想。所以在幼儿园里,音乐欣赏课一直是让教师头疼的课,尽管教师费尽口舌,那些无法捉摸的音乐形象也令小朋友如坠入云雾之中。而多媒体技术进入音乐欣赏的课堂教学中,能迅速将抽象的音乐通过图片、动画转化变得通俗易懂、形象直观,使原来许多抽象、难以理解的内容变得生动有趣,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吴秀梅.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刍议[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19).

[2]武爱红.现代教育技术与幼儿教育改革初探[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

[3]范丽娜.现代教育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9).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25篇

一、设疑激趣,创新教学方式

在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同样的课程,有的教师可以让学生听得津津有味,而有的教师则会让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原因不在于课本的内容,而在于教学的方式,这也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必须创新教学形式,不能拘泥于“一言堂”,一定要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结合多年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有两种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一种是设疑,一种是激趣。如在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时”,笔者提问学生:“同学们,在人类历史上发生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你们知道是哪五次吗?让我们带着问题学习,谁最先找出答案,可以举手回答”,通过这种设疑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提高了教学效率。此外在教学中,笔者还非常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如经常在学生之间进行分组比赛,针对课堂知识点进行提问,得分高的小组会得到奖励,得分低的小组则要接受惩罚,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比拼意识。此外,我还经常采取游戏教学法、对比教学法等,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效率。

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

教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一种行为,必须兼顾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必须了解学情,因材施教。对于高中学生来讲,由于家庭环境的不同,学校教育的差异,其信息技术的基础也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学生能够熟练地运用信息技术,而有的学生则完全一窍不通。作为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前,首先要在班级内进行摸底调查,了解学情。笔者就是这样做的,在每个学期开始前,都会针对本学期要学的知识点,制作问卷,进行调查,掌握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然后根据学生的情况,对学生进行分层,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

三、温故知新,巩固知识要点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其实,知识就像刻在木头上的痕迹,刻的次数越多,刻得就越深。因此,学习必须举一反三,才能温故知新。在教学中,很多教师一直追求教学的速度,但是有速度并不等于有效率。教学必须注重效果,而确保效果的关键在于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就非常注重对已学知识的温习,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每堂课开始时,会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带领学生对上节课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二是在讲解新的知识点时,会与学过的知识进行联系和比较,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如在学习对音频、视频信息进行加工时,我会引导学生回顾图片信息加工的相关知识,比较不同软件的区别,引导学生掌握知识学习的重点。作为教师,只有不断地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复习,才能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知识只有在实践中得到应用,理论只有真正的联系实际,才能体现其价值。要提高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应该注重学以致用,作为教师不能单纯的、一味的宣传理论,应该让学生在实践应用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在教学中,笔者经常采用任务教学法。所谓任务教学法,就是通过布置实践任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完成,从而促使其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比如,在学习图像信息处理时,我经常在课堂上展示一些有瑕疵的电子照片,让学生运用photoshop等软件,对照片进行处理,并鼓励学生对自己的照片进行处理,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实践练习,学生在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中,逐渐掌握了信息技术的知识点,也看到了信息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

高中信息技术虽然不是高考的必考课程,然而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应该认真学习信息技术,作为高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也应该认识到教学的重要性,积极动脑筋、想办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确保课堂教学的效果。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 第26篇

一、实际操作课程的教学

新课程课改中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实际操作(即上机)课程所占百分比有明确规定,其所占课时必须要达到总教学课时的75%或以上,正是因为信息技术课程的特殊应用性,所以只有通过课堂上大量的操作练习和实践才能使得教学质量有所保证,进而达成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的教学目的。笔者在对新课程课改的教学规划进行分析研究以后,发现其规划中比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因此,“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被广泛应用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之中。信息科技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促使计算机行业在软硬件更新方面都十分迅速,其课程内容所涉及的知识层面也越来越广。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显然在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上是行不通的,要想与信息时代保持一致的进步速度,可以布置给学生适当的“任务”,让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完成。在这个“任务驱动”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将一些较为抽象化的应用知识转换为实际行动,并在学习目标的驱使下去加以实践,最终利用这一系列学习行为来巩固自己的学习能力,逐步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提升自我信息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应用的能力。据不完全的统计数据可以知道,“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笔者通过亲身的教学实践体验到,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对学习问题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都有所增强,以下是笔者对“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一些体验心得。

1、课前设计要考虑到学生的基础差异。虽然计算机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然而在信息技术的掌握上,同年级的学生个体之间还是存在着较为明显的个人差距。由于这种差距的存在,所以决定了他们的信息技术学习能力表现也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在对“任务”进行设计时,应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掘一些他们比较感兴趣的任务内容来引导教学,循序渐进和由浅入深是设计规划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主体性质和学习积极性得以激发。

2、“任务”目标的明确。“任务驱动法”的教学方式在实际应用中,稍不注意就会偏离教学方向。因此,教师应该把握教学目标的总体,并将其进行分拆,细化成一个个的小型“任务”,在逐步引导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课程知识。像多媒体音乐播放的教学任务,笔者就从复习文件的复制粘贴开始着手,一步步地引导他们掌握音乐播放的步骤和技巧,然后让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达成教学目标。信息技术的知识掌握是一个不断累积的过程,所以在“任务”规划布置时,不要急于求成,要让学生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学习,进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率。

二、课外实践课程教学

作为课程教学的延伸部分,课外实践教学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而言,能够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培养,并在亲手实践的过程中提高自我的创新能力。而课外实践教学的设计上,还是要注意几点要求:1.要紧密结合生活实际。无论是应用软件的操作还是简易程序的设计,信息课程的实践必须要让学生体会到知识的应用成效,继而发掘他们的创新潜能;2.要求设计要以学生的能力具备为基础。人类的学习能力只有在能够解决问题的情况下才能够得以激发并提升,信息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也是如此,实践要求要以调动学生的认知兴趣和好学心理为原则,再在实践的过程中夯实学生的技能掌握能力。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教师群体要依据教学要求的不同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实际来设计或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为首要目标,让学生在充满学习热情的状态下进行知识学习,进而达成新课程课改的教学要求。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幼儿园信息技术论文范文(精选2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