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通用7篇)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通用7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通用7篇)

微信扫码分享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 第1篇

收入来源单一

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土地流转收入、村集体资产出租收入、村集体土地征用补偿、服务收入。村集体资产出租、土地征用补偿、服务收入多存在于区域位置比较优越的少数村,多数村特别是纯农业村的集体经济来源主要为土地流转。

发展极不平衡

2015年全区217个村村集体经济收入最高超过700万元,最低的仅20万元,集体收入最高村与最低村的差距超过680万元。

增长空间狭小

2015年,全区超过60个村的集体收入同比下降,降幅最高的接近80%。除城关村和镇关村外,绝大多数村集体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

缺乏制度保障

全区村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往往与“能人治村”紧密相连,村集体经济发展对村带头人的依存度高,缺乏相对稳定的村集体经济发展保障机制。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 第2篇

1.依法经营土地资产。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社,依法兴办二三产业(经营性项目用地除外),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积极探索宅基地使用和管理新机制,提高宅基地节约集约程度,筹措村庄建设资金;允许有条件的村,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依法征收为国有土地后公开出让,获取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净收益。

2.完善村级留用地政策。对留用地使用范围、对象,留用地指标经济补偿价格等问题予以调整。对原留用地采用货币安置所欠的款要抓紧兑现到村。对不能落实资金的单位,可采用土地入股的方式,落实留用地政策;对不能落实资金、土地尚未使用的单位,要督促进行留地安置,返还留用地,鼓励村级组织自主开发,也可把土地租赁给用地单位,保障村级组织的权益。同时在留用地开发建设时,通过置换土地折扣的方式,对村的发展留用地,经价格评估后,以一定的土地面积折抵小区已建的三产营业用房,营业用房转让给所在的村,由村经营、出租,使村级经济获得经济收益,扩大收入来源。

3.推进村级股份制改革。坚持把股份合作制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加以突破,对即将撤村建居村及符合条件的城中村、近郊村、镇中村和经济强村经济合作社全面推开股份合作制改革,充分调动广大股民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构建集体经济稳固增长机制。

4.深化“三资”管理。认真执行《关于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规范村级集体经济管理;进一步完善村级集体经济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完善财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村级会计代理制;加强村集体经济审计监督的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建设,强化事前监督。

5.切实减轻基层负担。在全市村级深入实施基层廉洁工程,大力压缩非生产性开支,严控管理费、招待费等支出,对非生产性开支超出规定幅度的,按比例扣减村干部报酬。严禁盲目举债、高息借债办实事,同时要整合各类评比,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 第3篇

一、工作思路

以“增收冲刺年”活动为主题,健全工作体系,强化分类指导,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化经营水平,深化农村改革,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确保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

二、工作目标

计划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370元,达到10161元以上,较上年增长。

三、工作举措

(一)注重产业发展,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以现代农业重点乡、现代畜牧业重点培育乡为依托,推进现代种养业、农产品初加工及营销服务业、旅游休闲农业发展,力争实现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性收入增加670元以上,达到4660元,增长。

1.抓实种植业生产。在粮油产业上,稳定播种面积,大力开展“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扎实推进优质粮油订单生产,积极推广机耕、机播、机收等省工节本增效新技术,充分运用科技手段防灾减灾,努力提高粮油品质和产量。实现全年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9356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5872吨以上,油菜种植面积达到2085亩,总产达到312吨。实现粮油种植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40元以上;在脐橙产业上,加强老果园改造,调优品种结构,突出抓好现有果园的管理,全力提升果品质量。着力抓好标准化示范园和生态循环果园等基地建设,建设一批标准高、质量好、管理规范的脐橙产业基地。实现投产面积5000亩,年产脐橙7500吨,脐橙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80元以上;在蔬菜产业上,重点抓好两袁快速通道“果+菜”基地500亩、大石大棚蔬菜100亩,黄金大棚蔬菜基地100亩,示范带动全乡大面积发展蔬菜4000亩,实现蔬菜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40元以上。

牵头部门:乡农技站,责任单位:各村

2.抓实畜禽养殖。以畜牧业为重点,深入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质发展生猪产业,加快发展小家禽。突出科技创新、服务到位两个重点,加大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着力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畜禽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实现年出栏生猪19000头、家禽23万只、肉兔3000只。实现畜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185元以上;狠抓天然水域和水利工程水产养殖,积极开展渔业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名优特新水产养殖,实现水产养殖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20元以上。

牵头部门:乡畜牧兽医站,责任单位:乡水务站、各村

3.抓实林业生产。强化资源保护管理,夯实林业发展基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快兴林富民步伐。完成林业育苗50亩,巩固提高1个示范苗圃;营造林750亩;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8000亩;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0万元;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开展森林生态旅游。实现林业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5元以上。

牵头部门:乡林业站,责任单位:各林区村

4.做好休闲农业。大力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主的休闲农业,依托新村、产业基地、自然风光建成黄金-庙堡-大石、石板-合堂-大桥2条乡村旅游线。延伸农业产业链,促进一、二、三产业互动发展。

牵头部门:乡党政办,责任单位:乡农技站、林业站、各相关村

(二)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加强劳务技能培训,加速发展助农增收小微企业,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力争实现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600元以上,达到4720元以上,增长以上。

1.深化劳务开发。以强化技能培训为重点,围绕市场需求,实施劳务培训,整合农民工培训教育资源,重点强化转移就业前职业技能培训,把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到村到户,使接受培训的劳动力掌握1—2项实用技能,实质性提升农民工务工本领,增强就业竞争力。认真抓实劳务输出工作,加强劳动力市场的培育,拓宽农民工就业渠道,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地区间合理有序流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实现农民县外务工收入增加490元。

牵头部门:乡劳保所,责任单位:乡涉农部门、各村

2.培育助农增收小微企业。加快乡域经济发展,培育小微企业带动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加大优惠政策的扶持,巩固壮大现有的小微企业规模,着力培育一批实力较强的农业产业化重点小微企业。建立健全小微企业发展长效机制,促进小微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促进本地农民就地就近就业,实现农民县内务工收入增加200元以上。

牵头部门:乡经发办,责任单位:各村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 第4篇

1、加大政策保障、资金扶持力度。一是各乡镇党委要积极部署,成立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将各村领导干部纳入领导小组,认真调研,总结经验,制定方案。要充分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特点的实施方案,明确目标,扬长避短,稳步发展。切实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一项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任务,投入到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事业中来。二是根据各村实际,按照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支持,同时各金融机构特别是农村信用社要把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担,不断加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金融支持。

2、完善领导班子建设。认真做好村干部的培养使用工作,把实施“三培双带”活动作为加强新时期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提高农牧区党员干部带头致富的本领,实现农牧区经济快速发展。各村要形成在村党支部领导下,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合理分工,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的组织管理体系。发展集体经济,做好发展项目管理,村党支部书记是第一责任人,抓好村“两委”班子成员对市场经济、法律法规等相关知识的学习,增强市场观念和创新意识,提高调整市场经济结构、指导生产经营的能力,努力建设一支懂经济、善经营、会管理、能力强、能带领农牧民群众致富的村级干部队伍。

3、强化各部门协调服务。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面通力协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一是各地组织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综合协调、检查督办和安排部署;乡镇党委要根据各村实际进行监督指导,帮助各村理清工作思路,解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难点问题,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搞好指导和协调;各村党支部要明确支部书记作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直接责任人的工作职责;各村委会要充分认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科学制定本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迅速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工作班子,细化各项目标任务,组织发动广大党员干部和致富能手积极投入到壮大集体经济中来;各村务监督委员会要发挥好监督检查作用,定期对村财务实行检查监督,并公开监督结果。二是将村集体经济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中,作为各地党政领导班子对乡镇、村社目标责任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农牧部门要加强对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加强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检查指导,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并为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各种技能和经营管理服务;扶贫部门要结合实际实施扶贫开发规划,帮助重点贫困村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要将建设发展资金集中向有造血功能的项目倾斜;民政部门要加强对村级组织开展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管理;财政部门要整合有关涉农资金,建立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专项资金,做好各项惠农补贴,重点贫困村补助等有关财政资金的拨付和落实工作,加强对各乡镇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向领导小组提出政策建议,指导各乡镇做好农村集体“三资”规范管理工作,加强村级集体财务审计监督,防止集体资金流失。要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服务、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服务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做好村级集体经营经济发展的有关统计工作。各单位各部门要强化参与意识,保证相关工作切实有效的开展。

4、落实督查考核机制。今年,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将被列入各单位领导干部任期目标管理责任制,把村集体经济发展状况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实绩的一个重要内容,与评优评先挂钩,年终按考核实绩进行奖惩。同时各乡镇也要向下抓好落实,采取相应的考核奖惩机制。对村集体经济发展实绩突出的要给予表扬和奖励,对责任心不强,不能开拓进取,致使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的,要给予批评教育,村党支部不能评选先进。进一步激发领导干部抓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村级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引入外力,探索村级集体资产增值新路径。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要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凭借自身资源与地缘优势,引入工业资本、外来资本,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在广大农村,集体资产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2、产业融合,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业态。农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必须突破单一农业发展限制,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拓展经营性收入来源。村级组织应整合自身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探索生产服务、电商、旅游、健康、物业等产业与集体经济融合发展的新型业态。在土地、林地、滩涂、水面等资源优势村,以集体经济组织为主导把农民有序、合理地组织起来,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特色农业,形成规模优势,通过“集体+生产服务”模式。3、模式再造,探索村级集体企业经营新模式。要真正把集体经济搞好,实施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很有必要。股份制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该模式通过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文化资源,以及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除外)等,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盘活各种资源要素,形成资源叠加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

一、村级集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缓慢、不平衡、模式单一、管理粗放、效益低下,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具体表现为一下几个方面:1.集体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一些乡镇企业改制成为民营企业,使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环境出现了改变。

另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的支持,因为大多年轻人和有知识的人脱离了农村,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缺乏人才,特别是村级集体经济带头人年龄较大,知识老化,缺乏创新能力和经营意识,造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着生产缺技术,决策缺能人,产业缺项目的局面。2.集体土地产权关系不清。农村土地是农村集体经济中的主要资源。虽然采取联产承包重新赋予了农民土地使用权,但是农民并不能以产权主体的身份行使职能,集体资产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共有的产权关系并没有从本质上改变。突出表现在为一是土地所有权现行的代理人权属不清,造成产权主体错位。二是土地所有权归属不清,所有权主体缺位。3.思想落后。有的村干部文化水平较低,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不善于因地制宜发展本村的集体经济;有的村干部忙于“中心工作”,还要顾及自家的生产和生活,很少把时间和精力用于发展集体经济上;有的村干部“等、靠、要”的思想严重,对发展集体经济不热心,不主动去想点子,找路子;有的村干部目光短浅,只顾眼前利益,容易满足于出租房屋、土地、林地等微小的租金收入,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思路。4.缺少政策支持和扶持集体经济发展不仅缺乏总体规划,而且有关集体经济发展状况的基础数据也模糊不清,给政策制定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前农村集体资产管理比较混乱、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规范指导等问题。

当前,农民群众迫切希望政府给予土地使用、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落后的,因资金短缺,普遍感到起步难;发展到一定规模的村级集体企业,因建在集体所有土地上的房屋没有产权,面临随时拆迁的窘境,对今后的发展感到很困惑。5.管理不规范。个别村组集体经济的合同签订不够规范,发包费、租金回收不力,造成集体虽有经济收入,但收入太低,有个别承包者长期拖欠承包费,村、组收取承包费困难。个别村委会只考虑当前,对长远发展考虑不够,土地低价出租等资源长期发包、收入提前消费等情况突出,缺乏具有“造血功能”的集体经济项目、收入,造成后来班子无可开发利用资源的被动局面。

二、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和措施1.拓宽思路,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新途径各级党委政府要制定出台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优惠政策,设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专项资金,村“一事一议”公益事业奖补和村级组织正常运转专项资金。优惠政策要体现村级集体以土地为主资产的所有权、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鼓励村集体将合法的存量非农建设用地,以使用权入股、租赁等形式与其他所有制经济合作,依法兴办二、三产业,获得稳定的土地收益。要加强支农资金整合,加大扶持力度,建立公共财政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

要充分发挥各行政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行一村一策;充分发挥各地的山林资源、农业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等优势,发展特色经济;采取集体投资、农民入股和吸引工商资本投资等方式,科学开发优势产业,着力培育高效生态农业块状经济,大力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旅游,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不断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要综合利用区位经济和产业人口集聚优势,鼓励兴建标准厂房、民工公寓、商贸、酒店、商铺等物业经济,通过物业出租等方法,获取稳定收入。结合县域产业发展,为现代服务业提供仓储场地等服务,开辟集体经济新的增收渠道。要与农业龙头企业、农技组织等合作,牵头兴办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和乡村休闲旅游业发展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实现集体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的延伸和扩张。要盘活存量资产,提高资产的利用率。有条件的村要实施资本经营,努力从单一资本增值转向多种资本增值,提高集体资金利用率。

2.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区乡村组各级领导干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自觉性。尤其是乡(镇)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把如何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加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资本积累、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增强农村发展后劲,推动“三农”工作健康发展,作为当前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基层执政能力的重要课题,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通过抓创新、抓发展、抓项目、抓效益,不断增强农村集体经济的“造血”功能,并从信息、资金、政策、人才、技术等方面给予帮助,真正实现农村基层组织“有钱运转、有钱办事”。

农村村级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重要载体,是坚持和完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制度基础。发展壮大农村村级集体经济,需要在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解放思想,打破旧有思维桎梏,通过开放共享、产业融合、模式再造等,积极探索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特别要积极探索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多种途径。

引入外力,探索村级集体资产增值新路径。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村级集体经济要坚持开放共享的理念,凭借自身资源与地缘优势,引入工业资本、外来资本,实现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在广大农村,集体资产包括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资源性资产,用于经营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工具器具、农业基础设施、集体投资兴办的企业及其所持有的其他经济组织的资产份额、无形资产等经营性资产,用于公共服务的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方面的非经营性资产。上述三类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由于多种限制,农村集体资产不能向资本转化,无法与现代资本市场体系有效对接,成为无法利用或利用成本很高的低质资产。从资产价值来看,目前村集体最具利用价值和增值空间的资产当属土地资产。应抓住目前窗口期,大力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使村集体在农业土地流转中发挥主导作用,实现资产盘活和资本增值,不仅可行而且很有必要。大城市周边农村通过现代化农场经营发展果树、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等高附加值农业经营,在经济上比较可行。村集体代表村民与现代农业企业签订土地流转协议,代表村民监督企业运营,索取并分配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年度收益。村集体的主要收益来源有:一是零散土地在规模化平整经营后,原有田边地头、边界小路、沟坎渠道等非耕作土地均可实现耕作利用,一般可较原耕地增加10%~20%的面积,这部分土地可作为村集体资产获得收益;二是原有水井、池塘、沟渠、道路等公共基础设施可作价出售、出租或入股新进企业,实现资本收益;三是作为全体村民代表,可与农业经营企业谈判,雇佣村民作为农业工人以及获得部分产品、下脚料的处置权,村集体可获得部分中介收入。

模式再造,探索村级集体企业经营新模式。要真正把集体经济搞好,实施集体经济产权制度改革很有必要。股份制是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模式。该模式通过整合农村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劳动力资源、旅游文化资源,以及财政投入到村的发展类资金(补贴类、救济类、应急类除外)等,采取存量折股、增量配股、土地入股等多种形式,推动农村资产股份化、土地股权化,盘活各种资源要素,形成资源叠加效应,提高资源利用率。由此获得的经营性收入以股份的多少向全体村民提供各种福利待遇,按约定留存部分可作为村级组织公共支出经费。土地股份合作社在工商注册登记,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原则,农户以土地经营权折资入股成为合作社社员,可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成为经营管理的实际决策者和控制者。土地股份合作社构建“理事会+农业职业经理人+监事会”运行机制。理事会代表社员决策“种什么”,公开招聘农业职业经理人,与其签订经营合同,对产量指标、生产费用、奖赔规定等进行约定。农业职业经理人负责“怎样种”“如何种”,实行科学种田。生产成本由社员出资,理事会统一经营管理,收支和分配及时公示,接受社员和监事会监督。该模式既能通过适度规模化破解“谁来经营”难题,又能通过培养农业CEO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同时还能通过构建综合服务体系破解“谁来服务”问题,成为农业产业规模化经营走向现代化发展的示范样本。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城镇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如何更好的解决农村、农民和农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进行深化改革的过程当中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而村集体经济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同时也是提高农民群众经济收入水平,改善农村生活环境的基础。随着城市化不断向村集体蔓延的大背景下,农村的很多土地被政府征用作为建设用地,很多农民群众失去了生存的唯一资源,农民群众的生活负担和养老负担不断加重,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就成为我们需要重点探讨的内容。本文主要结合实际工作经验,首先分析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现实意义,然后论述了壮大村集体经济的举措,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广大同行有一定帮助。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 第5篇

井研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县集体经济基础薄弱,收入来源单一,总体水平不高,发展不平衡。据2016年村社换届离任审计统计结果,2016年底我县农村集体固定资产万元,村平万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截止2018年3月,全县199个村级组织,其中“空壳村”58个,年收入1万元以下的90个,年收入1—5万元以下的49个,年收入5万元以上的1个,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1个。全县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存在有资源但盘活不多,有资产但管理不佳,有资金但使用不良,有经营但效益不高的“四有四不”现象。如何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突破、发展、壮大,是对各基层组织新形势下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挑战和严峻考验。为此,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全县相关部门及镇(乡)、村等各级组织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示范引领、成效显著,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一)“挂图作战”定目标。全县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工作,今年初,县委、县政府出台了《井研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五个一”工程实施方案》,从组建一个集体经济组织、制定一个科学发展规划、探索一条有效发展路径、配套一批有力扶持政策、建立一套激励惩戒措施五个方面,明确了促进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组织保证、实施主体、发展规划、方法路径、政策支撑。成立了以县委书记和县长为组长的全县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领导小组,要求2018年全面消除“空壳村”,2020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市场主体地位基本明确,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人均15元以上。实行县、乡、村三级“挂图作战”,县、乡、村都将工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重点工作,明确目标任务,确定完成期限,健全考核体系,实施挂图作战。

(二)积极探索重示范。由于全县村级组织点多面广、分布分散,各村自然条件、经济条件、区域条件参差不齐,集体经济发展底子厚薄不均。为此,全县结合县情通盘考虑,按照全面启动、重点安排、典型带动、示范引领的原则,将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实行先试点、后推广的模式,确定宝五乡曙光村、纯复乡田家沟村、金峰乡战斗村为试点村。为全县稳步有序推行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多种符合实际的发展模式,盘活集体资产,壮大集体经济,全面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提供成功经验,树立示范“范本”。

(三)创新模式拓路径。试点村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践中,结合实际因地制宜,积极思考拓宽思路,动员群众勇于参与、利益联结共促发展,在寻找发展路径方面探索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做法,总结出了以下几种模式:一是资产盘活型。金峰乡金峰村对原村闲置的果场30余亩进行土地整理,培肥地力,另外流转土地40亩,组建金峰村集体农场,发展规模特色种植(地瓜育种),预计2018年村集体收入可增加5万元以上。二是服务创收型。宝五曙光村成立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开展土地预流转,加大对业主的服务力度,与流入方协商每年按每亩20-40元收取公共资源使用及服务费,至今已协调流转土地1200亩。三是产业带动型。纯复乡田家沟村利用“奕嘉怡”公司落户该村流转1000余亩土地发展现代特色种养业,实施种养循环发展的契机,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将集体土地120亩流转给公司,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可增加5万余元。四是股份合作型。三教乡瓦窑村利用企业产业转型后闲置的村集体建设用地作价入股公司生产生物燃料,每年可获得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万元。五是利益联结型。柑橘产业环线建设乡镇抓住现代农业“百里产业环线”建设的机遇,调动村民的参与积极性,积极实施土地预流转,提升土地的集中度,大力引进业主发展优质晚熟杂交柑橘。如三教乡流转的5000余亩土地所涉及的村皆与业主达成协议,柑橘投产后按纯收益的10%分红,村集体和流转土地农户各占5%。建立稳定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了村集体经济收入和土地流转农户的双赢。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 第6篇

2017-2019年,着力实施六大工程:

1.经营平台打造工程。全力推进村级经营平台建设,增强镇村两级资产管理、资本运作、投资发展功能,打造对接政府和市场的桥梁。到2018年,实现镇级经营平台全覆盖。搭建村级平台,推动有条件的村开展集体资产公司化运作。规范乡村经营平台运行管理,建立资金管理、监督和使用等制度,积极探索村级经营平台参与政府小额工程建设办法,依法依规扩大经营范围,提升经营效益。

2.集体股份改革工程。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合联”实体运作,全面探索推广村集体经营增收新机制。重点实施“四大计划”。“项目入股计划”,推动村集体以资金入股、资产资源折价入股等方式,参与经营性项目建设发展,获取盈利分红。“帮扶享股计划”,以“一对一”或“多对一”形式,与企业结对,开辟村集体资金入股绿色通道,帮扶村集体每年具有稳定收入。“滚动增股计划”,将用于改善项目基础配套的财政投入按比例纳入投资总盘,合理增加村集体股权。“集体合股计划”,推动多个村集体共同出资组建经济联合体,抱团发展集体经济。

3.集体资产盘活工程。坚持清查和盘活两手抓,彻底摸清村集体资产家底,做足闲置低效利用的减法,做优盘活造血的加法。2017年10月开始,实施“村集体资产清查月”专项行动,全面梳理山塘水库、山林耕地、办公用房、集体厂房等村级资产,落实水资源、山资源、地资源和固定资产“四张清单”,建立镇村两级数据库,为精准盘活打实基础。2018年,全面实施“集体资产盘活年”专项行动,推进集体资产分类分别处置,重点实施“三个一批”。即:对现有利用低效的,依法处置、重新使用一批;对单体规模小、无法连片开发利用的,通过自主经营、股份合作、使用权有偿转让、租赁、公开招投标等,由村集体盘活一批;对跨行政村域、可连片开发利用的,通过项目包装、对外招商等,由镇统筹重点建设一批。到2018年底,实现经济薄弱村集体资产全部盘活。

4.民宿旅游发展工程。制定村闲置房产资源收储计划,由村集体按照有偿流转、征用回收、折价合股等方式收储有开发价值的旧宅或宅基地,集中开发发展民宿。完善村级民宿运行管理机制,依托美丽村庄、美丽田园、美丽庭院,鼓励村集体牵头,融合资本、民间力量,整合资金、土地、山水等资源,全面参与乡村休闲旅游发展。

5.光伏经济扩面工程。大力实施光伏发电项目,联合优质光伏企业,整合利用村部大楼等村集体建筑屋顶进行光伏发电。加强农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建设,增加村集体租金收益。全力推进光伏小康项目,实行村级投资与省市县配套捆绑补助,力争将杞梓里镇镇等列入省级结对帮扶重点村光伏项目建设,增加相关村集体经济收入。

6.经营队伍培育工程。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强化党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领导,把集体经济薄弱村发展集体经济作为村党组织书记领办的党建项目。全面实行村党组织书记经依法选举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向集体经济薄弱村全面派驻工作指导员,并兼任第一书记。加大从能人、大户、科技致富带头人中选配村干部,储备后备干部。开展集体经济发展专题培训,突出经济发展路子、项目管理、经营管理实务等内容,提高村干部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发展经济的能力水平。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 第7篇

【关键词】禹城市小农水重点县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S27文献标识码: A

禹城市2010-2012年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建设范围涉及禹城市的莒镇乡、伦镇镇、李屯乡等3个乡镇, 70个自然村,控制面积106183亩,其中末级渠系改造自流灌区7处,控制面积万亩,高效节水管道灌溉万亩;新建扬水站7座,新打维修机井689眼;支、斗、农渠衬砌 km,新建维修各种建筑物665座,共建设测水量水设施271座。铺设低压输水管道,安装配套射频卡系统管理机40套,控制器689套,射频卡1062张。项目三年共完成投资万元,中央补助资金1900万元,省级补助资金4050万元,德州市补助资金119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905万元,折资万元。

1禹城市小农水建设主要做法

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因地制宜精心编制规划设计

禹城市水务局在工程人员对规划区进行详细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委托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按照“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建管并举”的原则进行了系统科学的规划,并编制 “2010-2012年山东省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方案”,此方案在山东省小农水重点县方案竞争中获得全省第一名;委托山东省海河流域管理局勘测设计研究院编制了详细的实施方案和单项设计方案,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强化组织领导,建设严格程序,确保工程质量

成立由市长任组长,市财政局、水利局、农业局、国土资源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在市领导小组领导下,成立技术指导小组,主要进行工程规划设计审查,技术咨询、技术指导。项目区成立技术小组,负责本项目区的工程设计、施工等现场技术指导。聘请省内有关专业设计队伍,对大型工程进行规划设计、技术指导,保证工程科学规划设计。

项目建设按照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要求,组织专业技术队伍,科学规划设计、精心施工,加强资金监管,确保资金专款专用,不断提升工程质量。

大力坚持系统化、规模化建设。

禹城市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符合系统化规划的要求,建设的任务和内容与“县级农田水利建设规划”和“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相一致。建设方案遵循“布局合理,集中连片,因地制宜,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还积极整合农业综合开发、国土整治等部门用于本次建设项目和资金,统一规划,做到集中连片治理,形成了规模效益。

、不断创新,切实提高工程标准质量

工程规划设计坚持高标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符合《节水灌溉工程技术规范》和《山东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技术手册》的有关要求,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和亩均投资标准,努力打造“三十年不过时,五十年还能用”的精品工程。同时,在项目区采用了“土壤墒情、灌溉水量、预收水费等水情信息自动化监测控制系统” 等新技术,井灌区采用IC卡技术。

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实现工程良性运行

按照上级有关政策文件和“补偿成本、维持运行、受益负担、逐步到位”的原则,协会参与,物价、水利两部门共同编制《农业供水终端水价测算方案》,供水价格按补偿生产成本费用的原则核定,不计利润及税金,积极推进农业水价改革,科学测算农民水费承受能力,推行农业终端水价制度,完善计量设施,推行计量收费,整顿水价秩序,降低农民用水成本。农民用水户协会负责水费收取、管理和使用,水费征收一票到户,专项用于灌区的工程建设与管理,做到水价、水费征收和使用管理定期公示、规范使用、民主理财,促进了用水户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良性循环,结束了水利工程有人用没人管的时代。通过这些政策措施,逐步建立农田水利良性运行机制,进而实现保障粮食生产安全、促进农业节水、减轻农民负担、工程良性运行的目标。

、不断完善工程运行管理机制

规范档案管理

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农民用水户协会成立及管护运行、水价改革方案及水费收缴情况等资料,做到了收集及时、资料齐全、整理规范、分类科学、查阅方便。

健全管理机制

创新“灌溉服务中心+协会+农户”管理模式,成立了由水务局和乡镇水利站为成员的农村灌溉服务中心,对农民用水协会进行业务指导、监管、协调和人员培训。每个协会设会长1名,领导协会日常工作,设管委会成员6人,分别负责工程、灌溉、财务等工作。协会全部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

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

按照协会章程建立了独立的供水管理、工程维护、水费收缴、财务管理等运行管理制度。竣工后,及时将工程设施、设备等产权移交给用水户协会,建立“产权明晰、责任明确、管理民主”的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双方签字,产权属协会所有。协会负责水利设施的管理使用和维护,各项工作分工到人,相互监督。

强化工程运行

工程完工后,由建管处组织监理、施工、协会人员代表对工程进行试运行。产权移交后,由协会人员到协会信息中心查询数据,为用水户提供统一供水、统一灌溉、统一收费、统一管理“四统一”服务

引导、发动受益群众全程参与

项目申报前,在项目区进行公示宣传,宣传项目建设的重大意义,宣传项目建设的好处,提高群众参与和支持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组织、引导受益农民从项目筹建、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到运行管护全程参与。

2 综合效益

项目投入运行后,工程、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十分显著,特别是节水效益明显,基层群众非常认可,示范带动作用十分明显。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农民增收工作方案范文(通用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