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必备13篇)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必备13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必备13篇)

微信扫码分享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1篇

课题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供参考)

(注意:不同的课题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报告,如实验报告、研究报告、调查报告等,一般有比较通用的格式,但不应完全受到束缚,此格式供主持人在撰写课题研究报告时参考)。

一、题目

要求明确、鲜明、简练、醒目。一般不用副标题,字数不宜过长。

二、摘要

要求准确、精练、简朴地概括全文内容。

三、引言(或前言、问题的提出)。

引言不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因此要简明扼要。

内容包括:

1、提出研究的问题;

2、介绍研究的背景;

3、指出研究的目的;

4、阐明研究的假设;

5、说明研究的意义。

四、研究方法

不同的课题,有不同的研究方法。这是研究报告的重要部分,以实验研究法为例,

其内容应包括:1、研究的对象及其取样;2、仪器设备的应用;3、相关因素和无关因素的控制;4、操作程序与方法;5、操作性概念的界定;6、研究结果的统计方法。

五、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这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要求现实与材料要统一、科学性与通俗性相结合、分析讨论要实事求是,切忌主观臆断。

其内容:

1、用不同形式表达研究结果(如图、表);

2、描述统计的显著性水平差异;

3、分析结果。

六、讨论(或小结)

这也是研究报告的主体部分。

其内容:1、本课题研究方法的科学性;2、本课题研究结果的可靠性;3、本研究成果的价值;4、本课题目前研究的局限性;5、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七、结论

这是研究报告的精髓部分。文字要简练、措词、慎重、严谨、逻辑性强。

主要内容:

1、研究解决了什么问题,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2、研究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是否实现了原来的假设;3、指出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八、参考文献

九、附录

如调查表、测量结果表等。

[小学生小课题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2篇

论文题目:关于泰勒公式的应用

课题研究意义

在初等函数中,多项式是最简单的函数。因为多项式函数的运算只有加、减、乘三种运算。如果能将有理分式函数,特别是无理函数和初等超越函数用多项式函数近似代替,而误差又能满足要求,显然,这对函数性态的研究和函数值的近似计算都有重要意义。那么一个函数只有什么条件才能用多项式函数近似代替呢?这个多项式函数的各项系数与这个函数有什么关系呢?用多项式函数近似代替这个函数误差又怎么样呢?

通过对数学分析的学习,我感觉到泰勒公式是微积分学中的重要内容,在函数值估测及近似计算,用多项式逼近函数,求函数的极限和定积分不等式、等式的证明等方面,泰勒公式是有用的工具。

文献综述

主要内容

Taylor公式的应用

Taylor公式在计算极限中的应用

对于函数多项式或有理分式的极限问题的计算是十分简单的,因此,对一些较复杂的函数可以根据泰勒公式将原来较复杂的函数极限问题转化为类似多项式或有理分式的极限问题。 满足下列情况时可考虑用泰勒公式求极限:

(1)用洛比达法则时,次数较多,且求导及化简过程较繁;

(2)分子或分母中有无穷小的差,且此差不容易转化为等价无穷小替代形式;

(3)所遇到的函数展开为泰勒公式不难。

当确定了要用泰勒公式求极限时,关键是确定展开的阶数。 如果分母(或分子)是,就将分子(或分母)展开为阶麦克劳林公式。 如果分子,分母都需要展开,可分别展开到其同阶无穷小的阶数,即合并后的首个非零项的幂次的次数。

Taylor公式在证明不等式中的应用

有关一般不等式的证明

针对类型:适用于题设中函数具有二阶和二阶以上的导数,且最高阶导数的大小或上下界可知的命题。 证明思路:

(1)写出比最高阶导数低一阶的Taylor公式;

(2)根据所给的最高阶导数的大小或上下界对展开式进行缩放。

有关定积分不等式的证明

针对类型:已知被积函数二阶和二阶以上可导,且又知最高阶导数的符号。

证题思路:直接写出的Taylor展开式,然后根据题意对展开式进行缩放。

有关定积分等式的证明

针对类型:适用于被积函数具有二阶或二阶以上连续导数的命题。

证明思路:作辅助函数,将在所需点处进行Taylor展开对Taylor

余项作适当处理。

Taylor公式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利用泰勒公式求极限时,宜将函数用带佩亚诺余项的泰勒公式表示;若用于近似计算,则应将余项以拉格朗日型表达,以便于误差的估计。

研究方法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3篇

(一)研究课题题目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典型案例研究

(二)研究内容

1.解决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善于评价的基本现状,以城市学校与城镇学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评价的现状作比较,分析异同,制定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2.制定调查问卷,做好调查问卷发放,回收,分析,为解决我市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依据。

3.通过听评课活动,总结、提炼、分析善于评价的优秀小学数学教师优质课例。把典型的规律找出来,加以总结和提炼形成经验交流材料。

(三)研究方法

1.问卷调查法:对课堂教学评价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研究,建立课题实验的现实基础。

2.文献法: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查找和研究,建立有效课堂教学评价的理论支撑,并在各实验阶段指导实验工作。

3.行动研究法:及时记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来自教师、学生在相互评价过程中的典型案例。

4.经验总结法:运用经验总结法来构建开放的、多元化的、有效的课堂评价实施策略,并总结出一些具有普遍认同的评价经验和典型案例。

(四)课题组织机构、人员分工及进度安排

1.课题组织机构。

(1)课题指导组由五位专家组成:赵晓云 程玉林 王斌 王能举 刘廷琴。

(2)课题研究组:主持人:李 志

成员由10位有过课题研究经历的一线骨干数学教师组成:罗龙飞,吕蒙,何昌斌,徐新勇,王家强,王晓君,张远珍,梁言,郭良,贾从先。

2.课题参研人员分工。

(1)划分5片区协同研究。为便于开展课题研究工作,提高工作的实效性,将参研主要成员划分为5个片区,分片区开展教学、教研活动。

安康城区组组长:徐新勇 副组长:王家强 成员为曹永波、赵亚梅、梁言、郭良和市一小、汉滨小学、安康高新一小骨干数学教师。

平利片区组长:吕 蒙 副组长:熊芳,成员为平利县城关一小骨干数学教师。

旬阳片区组长:罗龙飞 副组长:何昌斌,成员为夏正军、旬阳县城关小学、白河县小双小学优秀数学教师。

石泉片区组长:张远珍 副组长:贾从先,成员为石泉县城关一小,城关二小优秀数学教师。

岚皋片区组长:王晓君 副组长:叶青,成员为岚皋县城关一小优秀数学教师。

(2)明确片区课题组长及组员工作职责。

①自己做好研究工作。

②指导组员做好研究工作。

③组织片区教师定期开展与课题相关的教研活动。

(3)制定片区课题组长及组员工作要领。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组建课题小组,建章立制,合理分工,召开开题会,进行开题论证,完成开题报告。(20xx年11月-20xx年12月底前)

①制作问卷。第一、第二片区制作教师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调查问卷;第三、第四片区制作学生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调查问卷;第五、第六片区制作学生家长关于课堂教学评价方面的调查问卷。其中教师问卷不少于40道题,学生问卷和家长问卷题数不少于30题。所有问卷内容均涵盖教师课堂教学评价的全部,但要能够体现当下课堂教学评价的基本现状。同时为了方便被调查对象答题,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适当涉及简答。

②发放问卷。12月20—元月1号为集中发放问卷日。要求向所属片区全体数学老师及学生和学生家长各100名发放调查问卷。

③分析问卷。元月10日之前完成。

④根据问卷分析确定研究主题,修订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实施阶段(上)。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分析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评价,确定中期研究的课题目标,召开中期课题研究反馈会,为撰写中期报告做准备。(20xx年2月底前完成)

①每人提交一篇高质量的有关课堂教学评价前后对比方面的论文。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4篇

课题名称

XX市基础教育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开题报告)

课题研究的背景

初中学生年龄小,心理不成熟,思维和生理发展较快,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障碍并举,如何在教和学两个层面上使初中数学的全过程教学,在课前的学法指导、课中的学习体验过程、课后的深化提高,及课后学习的延伸等过程卓有成效,要让每一个学生的数学得到发展,如何重新建构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行为,如何在创新高效教育策略,改革教与学的方法、更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全过程质量?如何高效提升全过程学习的有效性?有效教学这种教育理念,这种教学策略和行为,就是我们着力追求和研究的一种教育

(1) 双峰青树坪中学开展“小组合作有效性校本教研月”活动;(2)甘州区新墩镇双堡小学举行“有效课堂教学大比武”活动,,盱眙县黄花塘镇新街中学召开了以“实施有效教学,打造高效课堂”为主题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会议;

(3)眉山市小学校本教研共同体音乐、美术研讨活动“如何提升艺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全国专家在蓉研讨高中新课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及校长作用”为主题,举办中外八国校长论坛。

就数学教学而言,还未有进行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的案例。

课题研究的意义

学习罗增儒老师《数学教学论》---21世纪高等师范院校学科教学论教材,使我们认识到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因为这种有效性的研究,就是让学生在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锻炼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有效性,因其而受益。学课程与教课程与教学的变革和发展,需要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教师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是决定课程与教学改革成败的关键。新课程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及课程管理等方面都发生了重大变革,较原来的课程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它既有教师培养过程中融入新课程理念,了解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又要求一线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改进原来习以为常的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重新确立和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课堂教学组织方式,提升课程意识,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

教师的教学的具体方法、过程,展现是多层次的、多种类的设计和方案,如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和科学性,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其有效性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这种有效性的研究,可以根据数学教育研究的新成果和中学数学教学的新形势,对中学数学教育方面的.教材加以充实、更新。就社会责任而言,不仅要主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而且要在理论上、在对中学教师的教育中发挥出推动或牵引的作用。实现我们对数学学科教育转型的自觉启动。

本次申请小课题《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这种有效性的研究,我们力图做到以下几点:

(1)总结初中数学教材教法经验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理论提升,既在操作层面上介绍初中数学教学“教什么”、“怎么教”、“怎么学”等问题,又在理论层面上提供现代教育学、数学学习心理学的依据。

(2)在努力继承数学教育传统优势的同时,着力吸收国内外数学教育的新成果,特别要体现当前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内容、新框架,反映教师角色和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新视野。

课题名称的界定和解读《关于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关键词界定:

1、全过程是指:

在教和学两个层面上使初中数学的全过程教学,在课前的学法指导、课中的学习体验过程、课后的深化提高,及课后学习的延伸等过程卓有成效,使每一个学生在数学各个全过程的学习中得到发展。

2有效性是指:

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至关重要。这种有效性的研究,就是让学生在汲取知识,学习技能,锻炼思维,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各个环节中感受到课程目标中的知识的理解性、应用性、活动的可操作性、评价的激励性等过程中有效性,教师因其而受益,学生因其而受益。如何重新建构符合教育规律和学生发展需求的“教”、“学”行为。

课题研究的步骤和举措

1、组内成员共同参与,研究各有侧重。

张传敏、郭琳靖(教学过程设计的有效性)

陈文涵 (课前教学学法指导的有效性)

李整社、熊敏(基本技能训练的有效性)

耿艳萍、赵方(精选例题习题的有效性)

贾金博(学生数学思想引导的有效性)

白小朋 柴璐(课后学习延伸、拓展的有效性)

2、阶段划分

初一第二学期结束:

第一阶段小结,成文《初一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

初二第二学期结束:

第二阶段小结,成文《初二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

初三第二学期结束:

第三阶段小结,成文《初三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

3、总结《初中数学教学全过程的有效性的研究》

研究的主体部分:分类一:用于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学法指导

分类二:用于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教法法指导

课题成果的预期和呈现课题成果的主件为结题报告,附件为研究中产生的相关论文、随笔、叙事、设计、课件、教具等,这里的预期主要是对附件的成果表述)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5篇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课堂教学过程本是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认识和成长的过程,是学生由不理解到理解,此间经常会有错误产生,尤其在高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知识的加深,学生出错更是正常现象。很多学生把错误和耻辱联系在一起。在老师眼里,学生出现错误时常常避之唯恐不及,课堂教学追求的效果是“对答如流”、“天衣无缝”。当学生发言出现错误的答案时,老师当即快刀斩乱麻,或以一个“错”字堵上学生嘴,紧接着换学生回答,直至正确答案出现为止;或以执牛耳者的姿势亲自加以纠正,把正确答案双手奉上。尤其是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即使是一些容易产生典型错误的问题上,老师也总有办法让学生按其设计的正确方法给出答案,这样就掩盖了错误的出现,更不用说纠错的过程了。恰恰因为如此,学生会非常担心自己回答问题出错,甚至有的学生会对错误产生恐惧,也很多学生担忧出错会受到同学当作笑话,因而不敢在课堂上举手发言,失去了许多学习的机会。面对课堂中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老师最看中那些准确无误的资源。而对学生的错误资源想方设法加以躲避,更不要说去寻找、利用、开发这些错误资源。在新课程的大背景下,认为课堂原本就是学生出现错误、纠正错误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来利用出现的错误。在教学中,把学生出现的错误看成是难得的资源,并且加工利用,我们课堂也因“错误”而变得有意义,有活力。并且在这一个过程当中培养学生和老师的纠错能力,甚至可以达到规避同类错误的功效,使知识掌握更加牢固,并且有如下作用:

(1)在教学中捕捉学生出现的错误、加工错误、利用错误、纠正错误,以达到规避同类错误的效果。

(2)针对高年级数学学科的学习,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不同错误,研究各种错误作为教学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的效果,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提高学生课堂捕捉错误的能力,使学生在课堂错误中成长。

(4)培养学生思维判断、纠错能力,拓展思维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1)深入研究教学中学生产生错误资源的原因,确定错误的类型。

(2)错误资源对教学的影响及其地位的研究。

(3)对错误资源的利用及对策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方法

(1)观测法:观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哪些知识类型易现错误,并且记录下来。

(2)教学反思法:通过听课、教研学习或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捕捉出现的各种错误,反思错误资源的利用情况。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6篇

一、课题的提

(一)当前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现状

传统数学教学普遍存在强调单 一的知识与技能训练,忽视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忽视数学的实际运用的现象。小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淡薄,亟待提高,成因分析a、课堂上数学内容脱离实际是造成 学生数学应用意识淡薄的原因之一;b、让学生多做应用题以为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c、对数学的价值认识不足;d、用数学的意识差;e、数学的能 力弱。这是由于受苏联模式的影响,我国数学教学内容的选择,直到今天仍以在体系结构上追求严格的理论推导和论述为主的“理论型教材”占多数,

课程内容的选择在极大程度上反映了数学应用的程度和水平,理论型教材对实施数学应用教育是不利的,这是造成学生缺乏应用意识的主要原因。

(二)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的必要性

(1)《全国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2) 注重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我们普遍认识到大多数人学习数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领会或理解数学,更主要是为了使用 数学,同时,为了培养具有数学化素养的跨世纪人才,当前数学教学正在从以传授知识,技能和培养“三大能力”(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为主 要目的,转变到以培养数学观念,培养运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创造精神和培养广泛的数学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可见,发展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是数学教 学的一个重要课题。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界定

1、应用意识: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的提法,应用意识的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 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的意识,寻找解题策略的意识与他人交流的意识;面对新的 数学知识,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

2、学习能力:简单地说,就是获取知识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最基本的学习能力,就是听、说、读、写、计算、思考等学习课业的能力,学习能力涉及的心理过程十分复杂,其中任一方面发展不足,都可能导致儿童学习思维或生活技能出现问题,影响学生的学习表现也在情理之中。

三、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与研究价值

1、国内外同一研究领域现状

目 前,国外的研究者对学生解题时缺乏真实性意义,考虑的问题进行更多的是理论分析解释,关注较多的是标准应用题模式对学生的影响,对于如何促进学生对数学问 题进行真实性意义思考的实证性研究较少,国内很多研究者对小学生解决应用题进行了研究,包括如何由一步应用题移到两步或多步应用题等,但是针对数学应用意 识缺乏问题的研究还不多,目前还没有开展比较系统和深入的研究,通过上述分析,有必要对数学应用意识本身进行深入研究。

2、研究的价值

(1)开展此次研究对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起到积极的作用。

a、充分调动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动手能力,充分弘扬学生个性

c、培养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学会数学思维,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周围世界。

(2)加强数学应用的教学研究有助于构建新的数学教学理念

a、让学生在现实中感受数学知识;

b、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

c、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会数学知识。

四、本课题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1、主要观点:

(1)教学内容生活化。传统的数学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我们开展本课题的研究,首先要解决这个问题,要使我们的数学内容是充满生活气息的,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自然与社会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

(2)教学过程生活化。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要使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现成结论的过程,而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的充满丰富生活体验的活动过程,是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3)教学评价生活化。评价内容给予解决现实中的实际问题,探索科学的生活化的评价方式,为教学行为进行科学的、生活化的导向。

2、创新之处

在于从教学内容生活化,教学过程生活化,教学评价生活化三方面去重建数学课堂,来培养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通过教师课堂教学方式的这一变革来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促进我们小学教师更新并建构自己的数学思想和教学方式。

五、研究的目标、内容

1、研究的目标

(1)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形成“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人人都在用数学”的数学意识;

(2)在生活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应用意识;

(3)在对数据、信息分析和处理中,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样性;

(4)引导帮助学生从观察、探索、讨论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以教师实实在在的教学行动研究为途径,切实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2、研究内容

以研究和充实小学生数学应用意识与能力培养策略为主线,制定各子课题研究内容: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学”的行动研究;

(2)培养学生收集、应用数学信息的能力研究;

(3)创设问题情境,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六、研究的思路、过程与方法

1、研究思路

本课题研究主要通过以课堂为主的实践研究,为此我们将整个课题研究安排为三年,从20xx年9月至10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1)研究准备()

调查摸底,提出实施方案,加强理论学习

(2)研究实施()

a、讨论修订方案,明确本实验目的、意义、内容、方法及操作步骤

b、每学期初学习钻研、制订计划,探讨全学期实验目标及重点方法等

c、以学习、讨论、个人尝试、研究课、相互交流为主要形式,边学习、边实验、边研究。

(3)研究总结()

a、资料积累;、b、写总结报告;c、自测、讨论、总结;d、结题鉴定e、总结推广

2、研究过程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课题组成员一方面要认真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解读》等有关理论材料,了解课程改革的新动态,了解现代化的人才观,另一方面要随时记录和整理自己在平时教学中积累的一手资料,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展开调查,摸清学情。设计一些调查问卷,在学生中了解目前学生在数学应用水平的现状,摸清他们应用数学方面的一些想法,以便课题组老师作出对策,考虑将学生按数学知识应用水平的不同发展程度进行适当分类,便于针对性地进行实验研究。

(3)制定目标,加强指导。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教学总目标和各分层次的目标,设计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的指导步骤,以使课题组老师在实施过程中有的放矢,多出成果。

(4)突出目标,优化教学。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利用数学和意识,感受数学创造的乐趣,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对数学教学的全面体验和理解,促进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培养。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搜索储备相关的学术理论及科研信息,用于学习、运用和借鉴。

(2)问卷调查法:在实施课题阶段,对被实施课题之前的本校的三至六年级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进行调查研究,用以了解学生的数学发展现状与发展需求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根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策略与手段。

(3)行动研究法: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环节中,通过个案分析和作品等,对个体的发展进行跟踪调查,及时改进研究措施。

(4)经验总结法: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实践能力的方法。

七、课题组人员分工

组长:朱万松校长全面负责课题研究工作

副组长:虞传荣教科室主任负责课题研究的分工与协调。

成员(课题具体实施者):赵国清李桂华殷娟李青青潘金水胡德华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7篇

数学小课题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

在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大背景下,关注儿童精神生活,赋予教育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已经成为当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面对充满灵性的儿童,我们的课堂教学却显得是那样的苍白!前些年以传授知识为中心的课堂一直占主流,非灵动的课堂是“教师主宰,学生被宰”,“教师主讲,学生听讲”,“教师主问,学生主答”的课堂。没有学生的内心体验,没有情感,品不出浓厚的参与味道,使学习成为一桩苦差使而索然无味。自新课程改革以来课堂教学受到许多专家的广泛关注,打造灵动课堂又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如孙双金、薛法根、张齐华、虞大明等特级教师都有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他们围绕“鲜活的理念、诗意的课堂、灵动的对话”、“灵动课堂的特征”、“教育灵动的内涵及生成的途径”、“灵动课堂的打造”等话题展开多层次多角度的探讨。迄今为止,国内整本的论著尚未见到,表明这一领域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化。

在推进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各地中小学对“教育灵动”和“灵动课堂”的讨论也越来越热烈。小学主要以苏州工业园区星海实验学校、如皋市黄浦小学、泰州市塘湾中心小学为代表,都以“灵动教育”为切入点,组织论坛、案例讨论,深化了对“灵动课堂”基本特征的认识,特别对教师“课堂教学实践灵动”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还没有形成系统研究灵动课堂的先例,还没有归纳出对“灵动课堂”的共性与个性特征。另外,对教师在课堂中构建灵动的方法介绍较多,对学生灵动学习的介绍尚不多见,且很少提及生命成长的关怀。针对这一现状我们提出了“生命灵动的'数学高效课堂模式构建”,我们的课堂模式研究将实现人文性和灵动性的有机融合。

二、研究目标、现实意义

研究的目标:

1、促使教师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观念。倡导接受与主动体验、探究和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2、课堂模式是在实践过程中经由一定的教育思想或教育理论的指导构建的。我们以先进的教育理论为指导,学习成功的教学经验,从学校的实际出发,根据每位老师的教学内容与授课对象分块研究,加以提炼最终形成普适性的课堂模式,以便于教师掌握和操作,使素质教育的要求落实在每一节数学课上。

3、以课堂教学的个性化为突破口,全力打造高效课堂。在课堂模式的构建过程中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力争跳出基本模式,向更高层次——“无痕”的课堂模式发展,形成符合素质教育要求,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

4、以课题研究为平台,提升学校的软实力。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校办学层次,使岔河小学成为在如东县域有重要影响的中心小学。

现实意义:

学校是温馨的家园,课堂是生命的摇篮,教学不应是简单的知识传授和刻板的解题训练,而应是智慧碰撞、心灵交流的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只有构建起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才能引领学生徜徉在知识的海洋中,体验到学习的价值和乐趣,从而使学习成为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

现在的孩子都是充满灵性的儿童,构建灵动的课堂,应该成为我们共同的追求和使命。灵动的课堂是智慧的课堂,是和谐的课堂,是充满活力的、激情奔放的课堂。儿童本是小精灵,童年本当充满乐趣,学习活动在儿童看来应当是一种美差,把学习看成是一件乐事,当成是一种享受。教师在教学中要积极构建灵动的课堂,关注学生主体的情感需求,着力建构开放的、充满灵动的课堂运行体系,以激发学生求知欲,开启智慧,激发潜能,使数学课堂成为焕发小学生生命活力的殿堂!

鉴于以上两点,我们将数学课堂定位为生命灵动的数学课堂。

我校对灵动数学课堂的研究将从以下两点展开:一是探索如何通过关注学生的生命体验来有效促使数学课堂具有人文色彩和个性化;二是扎根一线教学的层面探索灵动数学课堂的一些具体的操作范式,我们的研究更多的是案例性研究,是实证性研究。

三、研究的基本原则

1、课堂中心性原则:以课堂为立足点和归宿,通过课堂教学过程的逐步优化,推动课题研究的全方位开展。

2、全体参与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提供有效的途径。

3、主体性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激发学生潜在的学习动机,保持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4、启发探索性原则: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索者,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新事物。教师的启发,目的在于引起(而不是代替)学生探索。

5、民主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要平等对话,相互尊重,相互启发,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学生有良好的心境和愉悦的情绪。

6、实践性原则:加强数学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动脑、动手、动口,深刻体会生活是数学的唯一源泉,在实践中构建自己的数学思想、数学方法和认知结构。

7、评价激励性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关注学生情感,对学生创新学习的态度、方法和成果,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帮助学生不断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习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8篇

题目:初中数学主体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究开题报告

一、本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理论意义:国家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关心学生需要,以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为落脚点,强调课堂教学要联系学生生活,强调学生要充分运用经验潜力进行建构性学习。同时《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从而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够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由此可见在数学学习中合作这种学习方式的确很重要。

应用价值: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够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主体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在新课标下已成为数学课堂教学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有利于充分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建立各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彼此协调、取向一致的关系;使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指导方式得到有效的改善,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数学教学 学习快乐、快乐学习的目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创新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省内外同类研究现状述评:我国自90年代初期起,开始探讨合作学习,出现了合作学习的研究与实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少学生从中受益,教师们在实践中也开发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但是目前国内对合作学习的研究主要是在高等学校,中学阶段的合作学习刚刚起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初中阶段需要进一步开展合作学习,小学阶段尚未看到数学与合作学习整合的研究课题。因此现在进行初中数学与合作学习整合的研究带有前瞻性。国内目前的合作学习研究比较多的是提出一些原则,而对实践的、具体层面的、可操作的方式与途径的研究则比较少,本课题注重合作学习方式的探索,可以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二、研究内容、目标、思路

什么是主体合作学习形式就是通过小组目标 、小组分工、角色分配与转换 、集体奖励等形式,激发每个学生 荣辱与共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道德情感,通过感染舆论,集体荣誉体验等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感悟到只有自己努力对小组做贡献,人人都能够获得必需的数学。

学习方式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目前数学教与学形式上存在着种种弊端,要么是学习没有目标,或目标不能落实;要么教师责任心不强,对学生的问题不闻不问,要么是教师主观臆断,脱离学生实际,总之数学学习形式亟待改变。

主体合作学习在学习数学中的作用。

高效率地利用时间,使学生有更多主动学习的机会。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社会合作精神与人际交往能力。能使学生互相取长补短,缩小两端学生的差距,双方都能获益,尤其对后进生有很大的帮助。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师在主体合作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

转变观念是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下,教师的地位和角色也发生了改变。教师在小组中不是局外人,而是学习目标的制造者,程序的设计者,情景的创造者,讨论的参与者,协调者,鼓励者和评价者。

如何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引导学生合作学习关键在于精心设计讨论话题。从教师这方面看,设计话题应突出趣味性、情景性、可操作性、创造性。

小组学生合作学习评价对象和方法。

评价的对象包括评价自己、评价同学等。评价的内容主要是学习态度、合作精神、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等几个方面。合作学习作为系统的学习方式,必须具备相应的评价机制,建立合理的合作学习评价机制能把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变为小组间的竞争,把个人计分改为小组计分,把小组总体成绩作为评价依据,形成一种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格局。把整个评价的重心由孤立的个人竞争达标转向大家合作达标。

本课题试图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转变的实践过程,把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让学生真实地感受、理解、掌握数学思想、知识技能的形成过程,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进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生活能力协同发展,培养学生能数学地分析、解释、解决现实生活问题的能力及运筹优化的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逐步养成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的能力。真正的实现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学习相融合转变观念是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在开放的教育环境下,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发生了改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应该转变为学习者学习的向导、参谋、设计师、管理者和参与者。通过课题的研究,培养出一支具有先进教育理念,有一定教科研水平的教师队伍。

研究视角 本课题从新课标合作学习的角度出发,以小组活动为基本方式,建立合作研究的多元互动,注重开放的合作过程,强调合作方式的建构。

研究方法:

1、调查法:运用座谈、问卷等方式,向学生了解数学学习的现状,并对此作出科学的分析。

2、实验法:在学习方式的实验阶段,通过实验班与对照班比较分析的方式,研究这一学习方式的实践操作效果。

3、行动研究法:在课题实施研究过程中,通过学习、实践、反思、评价分析,寻找得失原因,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

4、经验总结法: 在教学实践和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课题研究重点,随时积累素材,探索有效措施,总结得失,寻找有效的小组 合作 的途径、方法和原则。通过各种方式全面搜集反映小组 合作 学习中事实材料,经过分析、整理和加工到理性认识的高度,作为 合作 学习方式的理论依据。

研究阶段

⑴准备阶段(20xx年4月— 20xx年5月):

⑵实施过程(20xx年6月— 20xx年1月)

根据课题设计方案,有计划、有步骤进行行动研究。不断实践,定期总结,每学期都有阶段成果。

⑶总结阶段(20xx年2月—20xx年5月)

在以上成果总结的基础上,对课题进行全面、科学的总结。写出结题报告,召开成果汇报会。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9篇

数学小课题总结

本学期,我们初三数学组的小课题研究内容是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的探索。我们四位老师在前一阶段的教学和教研中,时刻关注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体会,现总结如下:

《新课标》中强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合作学习的主体小组合作探究,它作为一种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中已逐渐被广泛运用。但是反观自己身边数学的课堂,小组合作大多是形式大于实效,课堂气氛表面上热热闹闹,但小组活动并没有进入实质性的探究,而是形式上的简单应答,活动的效益很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也只是流于形式,失去了真正的意义。而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掌握可能还不如以前简单的目标教学效果好。所以说,小组合作要的并不是一种热闹的表象,而是一种实质,是需要学生真真正正的能力的提升来证明的。如何使小组合作更加有效,真正达到《新课标》提出者的初衷是我们实施小组合作探究教学的目的所在。一、数学课堂上的合作和思维冲突怎么办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重思维的学科,学生通过数学的学习不光要学会常用的知识,而且要学会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出灵敏的思维。可是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激烈的讨论环节可能会中断学生的思维,减少学生思考的时间,激烈讨论的内容往往是一些皮毛的东西,无法深入探究出题目的本质,对学生思维的的培养,和能力的提升都不太有利。所以,在数学课堂中,讨论环节一定要求教师控制好,该思考的内容一定要留给学生一个安静的思考环境,让学生充分吃透知识点。对于该讨论的环节再要求学生讨论,并交流方法,相互学习,以达到知识的提升。二、分组的策略:

分组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学习态度、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以组间同质、组内互质的原则,将班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4-6人,并选好组长负责组内分工、组织纪律、监督和保证每个成员都有参与机会。组长还需要汇集本组的讨论结果、结论,代表小组在班内交流。控制好每个组员发言的时间,保证组内讨论按时有序完成。组长可以将责任分配给组员,让每个组员负责一个环节。教师负责课堂教学中设立组间竞争机制,把竞争引入课堂中去,并根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组员进行必要的重复调整。三、对合作环节的调控。

合作并不是说在班里沸沸扬扬才是好的课堂,也未必是要把合作贯穿于整个课堂,还是要有效率的保障,应该有选择的进行小组合作,比如在新旧知识衔接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在动手操作、探究问题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在教材中的重点难点中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在课堂练习出现普遍性错误时设计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内容。

数学课堂有他自身的特点,数学作为一门思考性很强的学科,是需要留下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思考的,所以如何安排合作是很重要的,教师一定要对课堂进行良好的控制和设计,提升合作的效率和有效性,这样才能做到一节高效的数学课。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10篇

1、数学新课标理念的驱动 随着2011版新课程标准教材的陆续使用,我们一线老师已经明显感觉到“四基”和“四能”等新理念在新教材中的显现或隐现。特别是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新教材内容更加贴近孩子的“基本活动经验”;此外,还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就是:新教材的教学内容加重了学生获得“数学思想方法”的份量。像六年级上册增加了一个新的数学广角——“数与形”;六年级下册在总复习阶段增加了一个复习单元——“数学思考”。其目的都在于向学生渗透“转化、分类、推理、等量代替、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南京师范大学刘云章教授在谈到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时说到:“不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课,不是好课。重视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将唤起学生潜在的数学天赋,提高其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益和质量。”日本数学家米三国藏也曾经说过:我们在学校学过的数学知识,长大踏入社会如果很少使用,不久,就淡化忘记了。但是,隐含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却能转化为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中创造性能力。新课标课题组组长史宁中教授也大声疾呼:“数学思想很重要!我们过去的数学教育不注意思想是不行的。老师必须在脑子里形成思想,必须在教书的过程中把应该贯穿的思想贯穿。不然,创造性思想怎么培养?谈创造性,思想方法一点儿没有是不行的!”

2、实践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亟待我们研究“数学思想”。 虽然我们在新的一轮新课改之前,已经进行了为期10年的一轮课程改革。在老的一轮课改中,有很多新理念像“三维目标”、“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等不同程度地走进了我们的课堂教学中。但是,不可否认是走进许多数学老师的常态课,比较多的还是注重知识表面的教学,没有挖掘数学知识深层次隐含的“数学思想”。我们在教学生解决数学问题时,大都是就题论题,没有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我们觉得这就是造成学生“高分低能”,缺少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真正原因。 2.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 一、研究目标 、使“数形结合思想”显性比,案例化,让老师更好的吃透教材,在课堂上渗透“数形结合思想”。并以此为突破口,在课堂上教学中渗透更多的“数学思想”。使老师的教学水平有一个大的提升。 、培养学生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去认识数学。使学生由低层次的直观感知,发展到高层次的直观洞察。 、通过“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真正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潜在天赋”。使“数形结合思想”真正融进学生的“血液”中,成为学生一生的“数学素养”。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11篇

总的说来我们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研究、实验研究和个案研究等方法。

1、首先所有课题组成员要认真研读新课标及有关小学数教学的研究期刊,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吃透该课题研究的核心内涵。我们称为文献研究。

2、教学与教研相结合,把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数学问题的解决作为我们课题研究的土壤。我们称为实验研究。 每个参加研究的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制定出自己的“小课题”。如“数形结合思想”在概念教学中的应用;“数形结合思想”在分数应用题中的应用。使“数形结合思想”真正与数学知识的学习相结合、使学生感悟到数学的精妙。我们称为个案研究。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12篇

1、准备阶段(2021年11月10日-31日)

课题申报,成立课题组,学习课题立项申报书,统一认识,明确分

工,课题组成员,明确各自的任务。制订课题的实施方案。

2、课题研究实施阶段(2021年12月1日-2023年4月30日)

3、成果展示、推广阶段(2023年10月1日-10月31日)

整理分析原始数据资料;撰写结题报告;整理论文,课例汇总成集,将课题研究成果在全校展示、推广。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 第13篇

一、课题提出

1、研究背景

(1)地理因素

本课题组所在学校——乐善学校是武胜县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地处乡镇,属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系列中,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前列,但与县城学校相比,教学质量仍有一定差距。因身处农村,见闻、资讯相对闭塞,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效率低下,老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慢,课堂教学仍属“教师中心式”模式,学生参与度低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未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差。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教学因素

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城市数学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师生由此而受益的报道、案例层出不穷。但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这种“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少之又少,课堂沉闷,缺乏生机与活力,效率低下。对于农村的数学教师,应尽快更新相对滞后的教育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让数学课堂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3)科研因素

长期以来,我们农村的老师习惯于教学,习惯于教书育人,却很少思考,很少研究,只满足于学习现有的理论,很少理论联系实际,很少进行理性思考,更不要说进行教学研究,这种状况长此已往,我们农村学校的数学教学不落后才怪。提高教学质量,就得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下手,还课堂于学生,学生活动、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做主人,对于数学,让他们携手合作,去观察、去发现、去归纳、去探究、去应用,从而认识数学、感悟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

2、教育现状

教育发展到现在,教育专家和教育部门提出了许多课改意见、方案。然而多年的教育传统使学生、教师都习惯于传统教育方式:“老师习惯于教,学生习惯于学”,不断出现“学而不思”、“高分低能”的现象。

国家教育部20xx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于

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能力。”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三个重要方式之一。《数学课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数学学习只有引导学生开展“做”、“议”、“探”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协调发展。

二、课题的目的意义

1、对于学生

在数学课堂中,广泛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类似,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小组合作中探究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技能,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有科学学习方法、有理性思维、有丰富情感、善于沟通、长于交际的社会人,而不是拥有满脑子数学知识的书呆子。

2、对于老师

理论及理念要求,要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学习教育理论,更要学习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实践要求,彻底转变“以教师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观,为适应“学生中心式”的课堂模式,老师要提升课程开发改编能力、课堂的随机反馈能力、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能力,形成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

1、理论价值

(1)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课题,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旧教学观对“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的不同看法,通过比较,便于对两种教育观做出取舍。

传统的教学观认为,“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是精通数学知识的老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老师的数学知识、教学技能和学生的数学能力。时至今日,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小学数学个人课题申报范文(必备13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