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合集8篇)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合集8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合集8篇)

微信扫码分享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 第1篇

比赛结果可想而知,前三名里没有我,优秀奖里没有我。我获得的是纪念奖,倒不如叫做安慰奖。那一次,我输的很彻底,很没面子。

另一件残酷的事情发生在两年以后。那时,我疯狂地迷上了读书和写作。就在看了几本小说之后,我心潮澎湃地开始了“文学创作”。那时我心里多么激动啊,我决定,并且很快,就要成为一名作家啦!在中考前的复习阶段,我偷偷摸摸地写完了20页稿纸的“长篇小说”,用挂号信邮寄给一家我仰慕的文学杂志。

多年过去了,今天,我还能清楚地记得这些曾经的失败,可见当初对我的打击是多么刻骨铭心。可是,当一个人敢于也乐于对你说出他人生中的失败经历――特别是当他还不是一位“成功人士”的时候,你知道,他一定已经对那些失败释然了,对那些经历微笑过了。甚至,说不定,他从这些失败里,得到了一些特别的收获。

其实,我能参加那场朗诵比赛,仅仅是因为我的学习成绩还不错:初中入学时,我是新班级里的第一名。于是,刚刚做了我们班主任不到一个月的语文老师为我报了名。

可是,老师根本不了解,那时,学习成绩优秀的我,其实是一个多么腼腆内向又胆小的小男生啊!我连见到生人都不敢说话,更别说要当着几百人的面朗诵诗歌。那次朗诵比赛,我怎能不“输得很惨”呢!?

原来,有些失败,其实是在告诉你:虽然在某些领域你很优秀,可是你很难做到事事优秀!知道了这一点,你就可以据此调整和确定你的方向和目标,并且在日后的实践里扬长避短,发挥出你最有力的优势,创造出属于你人生的最大价值。

还有那场少年时的文学梦。那时,我所有的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逃不过家乡的山村、学校,超不出课本和其实少得可怜的几本课外书;而且,我远没有今天的韩寒蒋方舟那么早慧。在那种思想、阅历、知识、经验等都毫不具备的条件下去写“长篇小说”而遭遇退稿,如今看来,实在是再正常不过。

原来,有些失败,是在一些客观和硬性条件缺乏下的必然。这样的失败是在提醒我们:人生须要不断积累和努力,只有让自己变得越来越丰富和强大,才能慢慢靠近成功所需的条件,才能不断缩短抵达成功的距离。

可是,你知道多年来,我觉得我做过的最正确的一件事是什么吗?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 第2篇

中学语文教学随着课程体制的改革,面临许多亟待解答的新问题。语文活动课(课外活动)怎么教,正是人们在教改中探索着的一个问题。我认为,讨论会、辩论会、演说会、故事会、诗歌朗诵、课本剧编演等,是几种较为优化的语文活动课形式,现试就此作一评介。

一、讨论会组织学生就某一问题各自发表意见,以探讨问题的解决。

组织该活动的意义在于:

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口头表达的能力与当众说话的习惯;

第二、可以训练学生运用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讨论会摘要:

1.讨论会须有议题,参与讨论必须围绕中心,不能漫无边际地脱离议题,不然就达不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讨论什么题目可先让学生提出,再经筛选确定。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能接触他们生活的热点,也就容易引起讨论的兴趣。

2.讨论会须作好充分的准备。可事先把讨论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搜集材料,思考问题,写出发言提纲。

3.讨论会要引导学生:第一、提出看法要有针对性,第二、发表意见须有根据,第三、要有虚心学习、追求真理的态度。4.讨论会要让学生掌握。教师在讨论会中,只起参谋作用,要放手让学生动脑、动口,锻炼口才,训练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辩论会由正、反两方就某一论题展开争论。

组织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与口头表达能力;第二、可以提高学生的论辩能力,特别是驳论的能力;第三、可以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与求异思维;第四、可以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辩论会指要:1.要向学生传授辩论会的有关知识。明确:要辩论,就必须抓住对事物认识的分歧点,辩论双方如不在分歧点上交锋,各说各的,就不能称之为辩论。这就要求在辩论过程中,认真听取对方的发言,记住要点,抓住矛盾,找出破绽,立即予以针锋相对的反驳。辩论是一个动态概念,辩论中双方都会遇到需要答辩的新问题,这就要求论辩者头脑清醒,反应灵敏,善于思考,巧于言辞,这样才能随机而应变。辩论须有良好的气氛。在辩论中,要积极发言,勇于交锋,敢于坚持真理,但不强词夺理,体现实事求是的学风。论辩交锋,要讲求礼节,相互尊重,互相学习,不感情用事,不讽刺挖苦,从而能使论辩产生积极的效应。

2.要选好辩论题目。辩论题目,应选择存在认识分歧,大家感兴趣,并有争论价值的论题。题目可事先公布,意在作好准备;亦可临时宣布,旨在训练学生敏捷思考与表达的能力。

3.要确定辩论会成员。辩论会由主持人、正方反方的辩手以及评委三种成员组成。主持人1名,两方辩手各三名,分为一、二、三号,其中一号辩手是主辩,其它是助辩。评委会一般设3—5人,可全由学生或师生共同组成。

4.要作好辩论的准备。正反两方,都须以对方为论敌,估计对方会在辩论中摆出怎样的理由,提出什么根据,作好反驳准备,并写下论辩发言的提纲。主辩与助辩在辩论中如何协力配合,亦需未雨绸缪。

5.要安排辩论会的程序。辩论会的一般程序是:主持人宣布辩论的题目与规则后,先由正方一号辩手发言,次由反方一号辩手反驳,而后正反方自由辩论,这时各号辩手均可发言,但必须依次而行。自由辩论后,依次由正反两方的三号辩手对自己一方的论点、论据进行系统总结。论辩的程序,由主持人控制。主持人要作到客观、公允、对双方辩手发言的次数、时间应予均等,不能偏视一方。辩手发言的时间不宜过长,应予限定。论辩中如出现偏离中心的现象,主持人应予提醒,必要时还可作适当引导。最后由评委会对辩论会进行评估,并宣布获胜的一方。

三、演说会组织学生针对某问题或事件,当众发表见解。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训练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与习惯;第二、可以训练学生综合运用立论与驳论的能力;第三、可以训练学生的体态语言。

演说会指要:1.要指导学生写好演说稿。演说,当众发表对某问题或事件的见解,不消说,是自己的见解。因此参加演说,应该自己动手写好演说稿。写演说稿的要求是:第一、演说题目,要切合听众的要求与兴趣;第二、演说材料,要切合实际,并有新鲜感;第三、演说顺序,要有纲有目,层次分明,重点突出;第四、演说语言,要简洁明快,并有感染力与鼓动性。

2.要从易到难,分步实施演说训练。第一步,先让学生选用别人的文章,加以修改后作为演说稿,在小组内演说;第二步,待学生有了一定基础,就要求他们自己写演说稿,而后在班上举行演说会。

3.要重视演说的体态语言训练。讲求演说的手势表情,提高演说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与鼓动性,增强演说的效果,并使学生受到美的教育。

4.要对演说会进行讲评。

四、故事会组织学生编讲故事。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当众说话的能力与习惯;第二、可以训练学生文艺创作的能力;第三、可以训练学生形象思维的能力。

故事会指要:1.组织学生编写故事。学生编写故事,内容不限,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编,可以根据听说传闻编,也可以利用课文的情节编,等等。在学生编写过程中,指导他们学习设扣子、解扣子的方法,讲求故事的连贯性、曲折性、感染性、趣味性与教育性。文字应力求生动形象,简洁明达。

2.组织学生在小组评选较佳故事。学生编出了故事,在小组内试讲,选出效果较佳的故事向班级推荐。

3.举办班级故事会。各小组评出的故事,再进行筛选,确定故事会演出的节目。故事会举行前,可由教师会同学生中的文娱积极分子,一起对节目进行演出辅导。故事会举行时,可邀请其他班的教师与学生观摩。故事会结束,可进行评比奖优。

4.要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编故事、讲故事,要有文艺素养,因此组织活动时,要看对象条件。比如,有的学生不会编写故事,就让他学讲故事;有的学生能编故事,不善于讲故事,那就不要勉为其难。

五、诗歌朗诵会组织学生写作、朗诵诗歌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培养学生表情朗读与写作诗歌的能力;第二、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并使他们受到审美教育。

诗歌朗诵会指要:1.要向学生传授朗诵诗歌的有关知识与技能。明确:朗诵诗歌与朗诵其他作品在重音、停顿、语调的掌握上有不少一致的要求,但从诗歌的特点出发,尚需处理好两个方面的工作:(1)深刻领会并深入诗的意境。诗的意境是诗中的思想、感情与形象的统一体。它是借助诗歌的艺术语言来表现的。因此,只有吃透诗的语言,才能理解、深入诗的意境,也才能用朗诵的语言艺术把听众带入意境,使之受到感染,产生共鸣。(2)掌握朗诵的方法。一是定准音调。音调又称基调。是全诗的声音给人的基本感受。它是根据诗歌的思想内容来确定的,颂歌的音调必然高昂,哀曲的基调定趋低沉。二是区分语气、语调。这在叙事诗的朗诵中尤显重要,要在叙事、对话、句型上读出不同的语气、语调。三是把握节奏。诗歌的节奏,是由一定的轻重高低的声音与一定时间的间歇所形成的。朗诵一句或一行诗,每个基本单位的词组之间,总要略加停顿。每一句或每一行诗里,顿数有一定的规律,每顿所占的时间大体一致,每顿之间的间歇相等,这样读起来就形成一种节奏感。格律诗各句各行的节奏顿数要求一致,自由诗则不作严求。至于朗诵节奏的快慢应视作品思想感情的起伏灵活掌握,只要念去和谐即可。四是传达感情。朗诵传情,首先靠对诗的深刻理解,使自己的感情与诗歌的感情融为一体,同时也要求朗诵者善于把诗作为感情传达出来,这就要求朗诵者必须具有善于用带感情的语言(音调、声调、语调等形式)并配以恰当的手势、表情的艺术素养。

2.要提倡朗诵自己写的诗。指导学生朗诵诗歌,要强调自己写诗,自己朗诵。开始这样作,学生可能会感到困难,权宜之计,暂时允许他们朗诵别人的诗。在课内则向学生传授写诗方法,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练习写诗。一待学生写诗入了门,就可举行赛诗会,这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促进他们的发展都是不无意义的。

3.要指导学生把朗诵诗歌与生活联系起来,歌颂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以丰富他们的精神文明生活。

4.要引导学生经常从音像设备中收听、收视诗歌朗诵的节目,从中汲取营养,以不断提高他们朗诵诗歌的水平。

六、课本剧编演组织学生编写并演出课本剧。该活动的意义在于:第一、可以培养学生编写剧本与戏剧演出的能力;第二、可以训练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的能力与体态语言的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学生运用创造想象与再造想象进行艺术构思的能力。课本剧编写与演出指要:1.向学生传授课本剧的有关知识。明确:课本剧,是根据语文课本中的题材编写而成的剧本。它具有剧本的一般特点:一是舞台性。剧本受舞台演出的时空限制,在剧情、时间、地点上都要求高度集中。二是戏剧冲突。剧本因受舞台的制约,戏剧冲突必须集中、尖锐、激烈。三是戏剧语言。剧本的语言,分为说明语言与人物语言两大部分。说明语言为人物提供活动环境,并提示人物的动作、神情、心理和性格。人物语言,包括对话、独白、旁白,而对话则是主要成分。剧本对人物语言不只要求性格化,而且富有动作性与潜台词。

2.组织学生人人参与课本剧的编写活动。这样,既可为挑选演出剧本提供有利条件,又可以从中发掘编剧人才,组成课本剧的写作小组。

3.组织学生讨论准备在班内演出的剧本,而后由创作小组根据讨论意见对剧本进行修改、加工、润色,最后交教师审定。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 第3篇

博泸小学:苏晓珊

学校组织的“”诗歌朗诵比赛要在下周星期五隆重举行,我们的班主任周老师推举我作为学校小学部的代表参加比赛。我得知后那是相当的兴奋和激动,因为我从来没有上过这么大的舞台。但是在爸爸妈妈以及老师的大力帮助下,我还是得到了第二名。我想这就是我一次非常难忘的课余生活吧!

老师给我朗诵的题目是舒婷写的《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在家里妈妈耐心的教我认识生字,教我如何掌握节奏,教我如何读出语感,教我如何配合音乐,教我如何做动作;爸爸则马上去打稿子,又去借文件夹;而我呢就埋头苦读,按照妈妈的要求来朗读。第一遍朗读没有感情,第二遍没有节奏感,我又试了第三遍,第四遍……练得我是口吐青烟,喉咙都要说哑了。但我却越练越有精神,越练越起劲,而效果就越来越明显了。

在头一天的晚上,妈妈又给我借来“小蜜蜂”扩音器,我按照老师的指点,在爸爸妈妈的鼓励下又练习了几遍,我的紧张慢慢消退,变得就自信多了,爸爸妈妈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第二天,诗歌朗诵比赛终于开始了,我梳了个大辫子,穿了件整洁的衣服,戴上了红领巾,手里抱着文件夹,戴着“小蜜蜂”,大步流星的走上了舞台……

宜宾市兴文县博泸小学校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 第4篇

她原是小学初中时校广播站的中流砥柱。众所周知初中小学阶段,广播站普遍官僚得不得了,只能读各班样板戏似的来稿,实在没稿了就求助于各种心灵鸡汤,音乐万年不更新,“爱来爱去”全部枪毙。向晚其实也不爽,做节目简直侮辱自己。但做久了,一切其实也得心应手。不过心中总是默默期待着一个很自由的广播站。

上了高中,似乎机会就来了。这里的广播站,架势别提多自由,内容别提多丰富。音乐爱放哪首放哪首,稿子爱读哪篇读哪篇。学校几乎撒手不管。向晚如同一尾鱼从池塘跃进江海,激动得手舞足蹈简直都手足无措了。

不过时日一久,她终于看出这丰富和自由背后的贫瘠与拘束。

那么广大的天地,竟然能被一群人播得了无生趣:要么是初中的加强版,不过音乐丰富了一点,还是拼命灌鸡汤,照本宣科念稿子,声音僵直得不得了,还拼命卡壳;要么就是完全商业化成××音乐台那样的,港台腔狂侃,明星八卦和情感话题齐飞。

向晚第一次发现这一点的那天,不是她值班,她下了自习急匆匆赶往食堂,路上猛地听到广播里一男声:“其实某某明星童年很悲惨。”然后一女声非常突兀而感慨、又激动地立刻接上:“啊?真的吗?那他也太可怜了呀!”说“他”这个字的时候,还明显咬到了自己的舌头。当时向晚僵直着身体就在奔向食堂的人流中站住了,打了个寒噤。

有了第一次,就数不清后来的第N次了。广播站每周例会征求大家的意见,向晚也提过一两次。她第三次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向温和的站长终于沉不住气对她说:“我们都是这样做的。所有的高中广播站都是这样做的。这种事不重要。再说了,你以为有几个人在认真听广播?”她被这看似“理所当然”的理由惊得目瞪口呆。她环视四周,发现大家都和和气气地沉浸在这种鸡汤和八卦的广播氛围中,突然什么也说不出来了。

她再没有在例会上提过建议。站长说的人各有志,也许有道理。别人的事她管不着,做自己的节目就好了。可事情没能平顺下去。她最后终于忍无可忍,是因为自己的搭档。

搭档制度是社里规定的,因为“一般电台都这么做”。且一定是一男一女。搭档可以自选可以组织分配,向晚这个就是组织分配的。

向晚一直认为广播站不应该只是一个情感宣泄的途径,更不是自娱自乐的场所。广播嘛,得有点实际效应。所以周一到周五所有的节目里,只有向晚的节目有“时事新闻”板块。她其实还是个不大不小的文青,也想在节目里读点美文影评书评之类的。

可是向晚的搭档是一个感情细腻到……有点过了头的男生。一开始向晚和他讲自己的设想时,他还频频点头,但几期节目下来,他简直走到了和向晚对着干的地步。他要求讲情感话题,说这样才会有听众。向晚权衡利弊答应给他时间,但他仍然拼命地和向晚抢麦。向晚的最终爆发,是因为那男生又一次抢走她的话,然后叹了长长长长的一口气――大约五秒,最后用台湾腔感慨地说:“大家造不造,人的感情,真的好脆弱……”

她努力克制一下自己,然后猛地从主播台前站起来,走出了播音室。

“他起码应该等我把一句话讲完!我上一句才刚说‘今年十月我国CPI比去年同期……’几个字!他给我一点衔接的时间好吧!”向晚忍不住在课间对好友林勤咆哮。

林勤努力安抚她,末了义愤填膺地对她说:“把那人踢掉!他也太娘太烦人了!”向晚奋力点头。到了周五例会,她没想到被踢掉的是自己。理由是工作时间早退。

向晚觉得这个广播站简直坏掉了,气得噎住,起身要离席。但几个社员觉得向晚条件确实很不错,拼命_挽留她。不过她不能再回到原来的所谓“傍晚播音黄金档”了,她的新节目会在中午午休的惨淡时间,那会儿大家要么去吃饭,要么回宿舍睡觉,几乎没什么人会留在校园里。

但向晚最终答应了这个安排。首先因为她确实很喜欢播音,其次在于,这个节目的主播将只有她一个人。也就是说,这个节目虽然绝对荒凉,但也真的将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节目。

尽管节目在十二点四十五开始,也就是说向晚其实有四十五分钟时间吃午饭。虽然这是她从小学到现在主持过的听众最少的节目,但她对这个节目比以往任何节目都要认真。她总是选择在节目当天带着盒饭早早到空无一人的播音室,一边吃饭一边确认今天要播出的稿子和音乐。

这天她哧溜哧溜吃完面,拎着袋子去外面扔掉,却在开门的一刻差点撞上一个人。定睛一看,是个戴着眼镜的高瘦男生,面上没什么表情。她猛地退后一步,瞪大了眼睛――这是做梦也想不到的运气:居然差点撞上郑观火!

郑观火和向晚同年级隔壁班。刚开学时,向晚进出教室的时候常常看见一个男生站在走廊上,身边没什么人,几乎不说话不打闹,只是沉默地站着,眼神看不出焦距不知道锁定在哪一点,似乎有特殊的含义。久了向晚就觉得好奇,因为隔壁班,略一打听就知道他叫郑观火。

这名字多么棒啊,观火,洞若观火。向晚觉得他像个遗世独立的人,有同龄人不及的心事,对世事洞若观火。尽管他只是站着什么也不做,而且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挺普通的,但向晚还是默默关注了他,并且久而久之任由一种莫名的心事泛滥成灾了。

居然在广播站门口撞到他,真是奇遇!

她赶快稳定身形,心中闪过一百种如何面对的方式,最终还是决定说声对不起就走掉算了――毕竟节目开始的时间要到了。

但她没想到郑观火竟然拦住了她,然后在口袋里摸索了一会儿,掏出一张小纸条。此时向晚的心脏跳得都要吐出来了,直愣愣地瞪着那张纸条简直不敢抬头看他的脸。然后她听见郑观火说:“你是广播站的吧。我点歌。”

幻想的泡泡碎裂的时候,她也感觉到自己一颗心算是放了下来。她连忙接过纸条,然后不由自主地目送郑观火的身影远去消失在楼道尽头。

扔了垃圾赶回来,节目正好要开始了。熟练地打开音响广播设备,报出栏目名和自己的名字,点开今天的第一首歌。她才终于松了口气。展开那张纸条,是男生说不上优美但结构清晰的字迹。

一首歌。

她最终没有在当天的广播中播送那首歌,鬼使神差。大约抱着一种“这样的话他就会一直关注我的广播了”的幼稚心理。

转眼阳春三月,向晚的日子过得简单而平静,总让她想到“日长飞絮轻”这样的句子。她完全适应了一个几乎不存在听众的播音节目。她仍然对节目认真严谨,但在内容上却完全随心所欲。开心的话,甚至用一整周来介绍一部电影,从情节到演员到幕后故事到影评影响。很多年后向晚偶尔客串一些电台的时候,总是想感叹,那样自由的时光,果然只属于高中时代。

郑观火的那首歌始终没有播。但她一直没忘,始终在琢磨这事儿。放着那么多节目,为什么非来这个节目点歌?不过他也没要求哪个节目,说不定是自己领错了情。又看看纸条,猜这首歌是什么意思呢?

每周的节目是她最开心的时光。结束了节目,她就要脱下女DJ的皮回到琐碎的学习生活中去。向晚不是理科思维强大的姑娘,在数理化的世界里多少有点苍白。这天她仍然艰难地刷着物理题,好友林勤突然从天而降,冲她说:“你怎么还不去比赛?”向晚莫名其妙,“比什么赛?”

一来二去才知道,原来是个朗诵比赛。林勤打从初中和向晚同班,对她在大小朗诵比赛上的英姿历历在目。但向晚上高中前就决定一心向学,除了广播站什么活动也不参加。没想到任职于学生会的林勤非常一根筋,在统计名单时没看见向晚的名字,就一厢情愿地认为是向晚忘记了,顺手把向晚加了上去。于是向晚直到比赛当天下午才知道这事,急忙忙被林勤赶到现场。

向晚去比赛其实也是因为觉得缺席不太好,只是想混个到场而已。可朗诵比赛是自己准备稿子,这当儿让向晚去哪里找稿子。她只能在脑内回忆了一下,略略想起一首诗来,想应付着上算了。

向晚的名字排得又前,第二个,转眼就轮到她了。上了台,她略微有点紧张,但很快就放松下来。她在脑海中回忆着,朗诵出她挺熟悉的句子:

“就让那些从未找到幸福爱情的人/不断去说世上没有这种东西/这信念会让他们活得较轻松死得较无憾。”

她下台后看见台下旁听的林勤惊诧的眼神才出了身冷汗。林勤说,你没病吧竟然公然朗诵什么爱不爱的,这不是大毒草嘛!向晚下意识地嘴硬说,真没文化这可是辛波斯卡的……林勤打断她道,总之是毁了真真可惜了我一片苦心。向晚恨得想要打她,说,到底是谁要来的?但也心想是完了,不过也不太当回事,扯着林勤就回教室自习了――还惦记着那两道匀速圆周。

所以当向晚在第二天课间和林勤去走廊上散心的时候,看见公告栏的通过名单里赫然有“高一(20)班向晚”的时候,她的眼睛都要瞪出来了。当然让她的眼睛真的差点夺眶而出的,是紧挨着她的那个名字――高一(19)班,郑观火。

她不太相信自己的眼睛。郑观火?就是那个天天面瘫着看远方一言不发的郑观火?他去朗诵比赛?是同名同姓?可是连班级都一样啊!问号在她的脑内咕噜咕噜地冒,一时间也忽略了林勤在耳边没停的“谢我啊”之类的聒噪。

郑观火的力量是巨大的。广播一通知通过朗诵比赛的同学到报告厅开会,向晚就一改第一轮吊儿郎当的态度振作精神冲到了报告厅。

负责的老师一说向晚才知道,这次朗诵比赛是为市里一个比赛做选拔。最后得提一男一女出来。环顾四周看表情大家应该都知道,懵然不觉的只有向晚一个。

于是接下来又是一轮筛选加一轮培训,最后又一轮筛选。向晚多少有点完美主义的倾向,既然做一件事情一定会努力做好,无论多困难,只要不被淘汰自己都不会主动放弃。于是走到最后的两个人中一个就是向晚――对这个她其实不意外。

然后另一个人选在旁观的我们看来应该就呼之欲出了。

但在故事里的向晚对这个结果确实瞠目结舌。她对这个没有意料到。首先是因为她不大敢相信这种狗屎运会降落在她的头上,其次是因为培训和筛选除了第一次外都分男女展开,而她第一次又偏偏早退,所以她至今都未曾听过郑观火的朗诵,对他的印象仍然是那个沉默寡言的面瘫。

很快她就如愿了,并且一直如愿。在冗长的每天下午的陪练过程中,她始终与郑观火的朗诵相伴。之前她唯一一次近距离听到郑观火的声音,就是那次点歌。他说的话又实在太少,几乎没有印象。排练过程中,她才终于发觉郑观火的声音其实很难得。音色淳厚而不低沉,还带着点少年的清亮但又不过于轻浮。而他的朗诵则好在“恰到好处”这几个字,不像一些少年人朗诵总是做作得要喊破喉咙后往地上跪。他即使在感情激动处也几乎不形于色,这反倒使他的情感显得很真。

郑观火朗诵时唯一的小动作就是激动处身体会微微向前倾。这天郑观火单独排练一段,向晚在旁边看。看他要读到那一段全是感叹号的地方了,她屏息凝视,等着他身体向前倾。这么等着,她不觉间身体也向前倾,并且幅度比郑观火还大得多。于是在他念出那几句之前,她突然重心失衡,平衡了一下才避免摔在地上。

这一下动静有点大,老师和郑观火都看了过来。向晚觉得十分丢脸,几乎落荒而逃。

向晚和郑观火在朗诵方面都颇有天赋,很快就驾轻就熟。这天排练效果不错,老师高兴得在晚春四月给了他们五块钱买冰棍。他们面面相觑,但童心大发的老师执意坚持,硬是把他们赶出排练室。

去小卖部的路上两个人都很沉默。其实已经持续一周的训练对他们的关系进展简直没有任何作用。郑观火沉默,向晚又拘束,除了排练对词外他们讲过的话竟然不超过十句。

到小卖部,郑观火总算开口:“你吃哪种?”向晚目测了一下,五块钱分两份,只能要便宜的了,于是随便指了个不起眼的。结果一问才知道,向晚同学实在目力非凡,一指指了个正好五块的。向晚一时尴尬,连说换一个换一个。郑观火却直接把五块钱递给老板,然后拿起了那支冰棍给了向晚。

向晚完全不知怎么推辞,只好一边心中大骂奸商,一边接过昂贵的冰棍,心中自然一阵小鹿乱撞。回去的路上自感气氛有点缓和,她终于问出那个问题:“郑观火,你怎么会想要来参加比赛?”

没想到郑观火淡淡反问了一句:“那你呢?”

向晚只好把林勤搬出来解释了一通,然后才发现郑观火还没回答呢。又要再问,已经到排练室门口了,只得悻悻作罢。

又过了一周,市里比赛的日期就要到了,老师决定让他们在校内先试一次。于是学校五四演出的时候,压轴的节目就是他们的朗诵。

学校的制服只有在大型活动的时候才穿。于是演出当天,向晚一边努力让自己适应好久不见的制服,一边从更衣室赶到后台。看到换好制服的郑观火已经坐了下来,她也就坐到他身边,手中端着林勤给她倒的半杯白开水。

偷眼打量,终于不知道第几次感叹学校实在重男轻女。女生的裙子过膝像个筒似的,几乎毫无美感,而男生的长裤则笔挺得英姿飒爽。郑观火穿上制服实在非常和衬,眉宇间少年的英气真可谓锐不可当。

她正走神,却听见有一个女生的声音冲进耳膜,抬眼一看,发现是10班的宁闲。宁闲也算是这个学校的风云人物,这次也参加了朗诵比赛的选拔,不过最后差了半分惜败向晚,其实力在年级里也是名声在外。她还是学生会的骨干,所以这次五四演出也是她的工作范畴。此刻她正扎着高高的马尾在后台翻云覆雨,指挥场务把道具搬来搬去。这时宁闲也看见了比赛中结识的向晚,向她和郑观火友好地笑了笑,做了个加油的手势,然后无奈地摊手示意自己很忙,又走开了。

向晚目送宁闲,转头看郑观火时,却愣在原地。此时郑观火的眼神让她感到十分熟悉。那不是他与人交谈时的敷衍,也不是朗诵时的内敛,而是让她注意到他的,在走廊上远眺的眼神。

那不过是一个眼神,但电光石火之间,向晚却突然敏感地知晓了一切。它们铺排出来,像侦探小说的线索一样不受控制地并句成章。

她的手晃了一下,那半杯挺热的白开水倾泻出来,浇到她的腿上,烫得她龇牙咧嘴,连忙找纸巾擦制服裙。而在最狼狈忙碌的时候,她的余光仍然没有忘记郑观火。他的眼神,终究向着那个方向,慢了一秒,才收回到身边被烫到的女孩。

她突然带着遗憾明白了,观火或许不是洞若观火的睿智,而只是聚焦之外,对多余事物的漠不在意隔岸观火。

――10班,正好是19班对面那栋楼的那间教室。

――如果不是那半分,现在坐在郑观火身边的,不会是向晚。

校内的演出大获成功。闪耀的聚光灯下,没有人注意到朗诵的女主角眼底一点黯然,也没有察觉出女主角制服裙上一块略暗的痕迹,当然更没有人感觉到肩并肩站着的两个人之间吹过的萧瑟的风。然后就是市里的比赛,这对组合顺理成章地斩获了第一名。

庆功宴上其乐融融,连郑观火都略带笑意。最沉默的人反而成了向晚,只是应和,吃菜。

朗诵的事情在学校大肆宣传后停歇。向晚重新回到学习和广播的两点一线中,一切似乎没有变化。但林勤察觉到,向晚之后再不曾提起过郑观火的名字。问起,她也避而不答岔开话题。

转眼之间,五月过了,六月过了,夏天彻底来了。六月的结束也意味着,向晚的高一要结束了。这也同样意味着,向晚的高中播音生涯要结束了。

学校的规矩是长江后浪推前浪,高二一切为高一让路。高二的人虽可以留在社团,但只管理事务,而播音的具体事业则几乎全部交由高一的新人。只有高二的骨干社员,才可以保留节目中的席位。而向晚在主持中午档后几乎就淡出了主流视线,自知留下的人中定然不会有她。

六月底,她最后一次播音。这也是她单纯的学生时代的最后一次播音。她精心准备了满满的内容,挑选了自己最爱的歌曲。当她准备好一切带着稿子和午饭进入播音室的时候,她被自己的心绪撞击得差点潸然泪下。

她被这一刻的感情警醒,连忙回过神来把东西放好,迅速地吃完了饭。

这天时间还很早,她打算把播音室来个比较彻底的大扫除。

在桌子底下、电脑后面、柜子夹缝中,她发现了很多各栏目的播音笔记。一一翻过,忍不住微笑。继续打扫,她掀起电脑键盘,发现了那张离开她视线很久的纸条。

打开,是男生曾经烂熟于心的字迹。

她看到这字,大脑一时间空白,竟然呼唤不出任何有关的记忆。于是她放下纸条,想要去掀开播音台前的那条窗帘――她从未打开过的窗帘,因为播音室需要阴暗宁静的氛围。但此刻她突然兴致大发。

唰。

她被掀起的灰尘呛了几口,然后看见窗外纯粹干净的阳光。是夏天最初的样子,不知伤春悲秋为何物的盛大。

然后她发现,原来这么久她都不知道播音室的窗外,可以看到楼下近在咫尺的小操场。小小的灰色水泥地的篮球场,旁边种了几棵绿得发亮的树,围绕着场边,在阳光下郁郁葱葱。水泥地上篮球场的白色痕迹都有些模糊,白色线条断断续续地反射着盛夏的柔光。夏天的风缓缓地吹。

她的视线突然凝滞得挪不开。是因为她发现操场上篮球撞击地面的声音,来自于此时视野里唯一的一个身影。那篮球撞击地面,一下一下,沉稳的节奏,就像那人的声音。仿佛是有波纹,从中心蔓延开,让整个操场在夏阳中微微荡漾。

绝不会错。

此时手机的定时提醒她已经12点40了。她长舒一口气,把窗帘彻底掀开到一边。

5分钟,她第一次坐在充斥着盛夏阳光的播音台前。

4分钟,她把那张纸条郑重地在桌上展平。

3分钟,她开始下载音乐。

2分钟,正在下载。同时,她重新安排了自己所有的节目内容。

1分钟,老旧的电脑终于叮咚一声下载完毕。

12点45分,音乐翩然而起。

与此同时,向晚的声音回响在校园寂静的上空――沉默的大操场、停歇的喷泉、空荡的教室、长长的台阶、无人的走廊,最高点是钟塔的顶端。气氛那么安静,似乎所有事物都在聆听唯一的声源――

“欢迎大家收听今天的‘在你向往的未来’,我是主播向晚。”

“这首《卡农》,给高一19班的郑观火同学。”

她为此刻这机缘、这情景,深深深深地动容。这一刻,她突然觉察到了迟来而不必要的原谅与和解。

郑观火,是洞若观火还是隔岸观火,究竟有几多重要?他的视线为谁而停留,又为什么而为谁而停留,又究竟有几多重要?最重要的是,她的视线,曾经为他而停留。

曾经朗诵的辛波斯卡呢,那么还是要决定相信,在未来吧。

梦醒了,河渡了,事情完结了。那只蝉要飞走,就请放掉它吧。

此时她只想把欠他很久的《卡农》,献给他。同时一并献给自己的有关他的岁月,有关广播站的岁月,有关朗诵的岁月。献给那走廊,那冰棍。献给那话筒,那制服,那台上的聚光灯和背后的冷汗。

有比在这样晴朗的夏天里放《卡农》,更相宜的吗?

她发现这一刻自己突然拥有了超群的视力。她可以看见楼下的少年,在听见自己的声音后,手臂微微颤动,但还是在惯性作用下投出了一个漂亮的空心三分球。流畅的抛物线后,球落了地,他直起身迟疑地抬头寻找声源。这一刻,她甚至能看见他被阳光烫金的睫羽。

她从播音台前站起身来,向窗外探出去。当郑观火的目光终于找到她的时候,她露出一个最完美而饱满的微笑,然后用力向他挥了挥手。

这是对他的,也是对这间广播站的。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 第5篇

一.激发学生兴趣――根据学生个体条件准备稿件

诵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常见,最重要的训练之一,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如何让学生喜欢上朗读,这是每个语文老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朗读兴趣,激发他们的热情。在平时的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欣赏声情并茂的朗读录音,使学生们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并体味朗读对表情达意的重要作用。另外,我还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社会时事热点问题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赛诗会”等活动,评选出“最佳演讲”和“朗诵之星”等荣誉称号,并颁发证书和奖品,给予他们精神和物质的奖励。这样充分地调动了学生朗诵的积极性,并发现和挖掘了一些学生在这方面的天赋。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熟悉的诗文作品。教师之前可适当指导建议,如材料稿件长短应以3―5分钟为宜。原因是对于一个作品来说,要想完整地表达它的意境,感情,思想等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时间太短,朗读者自身的感情都来不及表达,意犹未尽之时已经结束,而对于听众来说,也只是浅尝到辄止,来不及品味;相反,如时间太长,激情难以保持,对于观众来说也会审美疲劳,产生反感。在内容的选择上应是健康积极向上的,高年级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相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来说都是渐渐增强,对作品能有一定的理解,加上音色相对成熟,所以应选择一些能体现主旋律,比较昂扬大气,句式有长有短,情感起伏较大的作品。就男女生性别来说,应根据学生各自声音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文本。男生音质雄浑低沉,适合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李白的《将进酒》;女生音质尖细清脆,适合朗诵李清照的《声声慢》,舒婷的《致橡树》。此外教师还应根据学生自身情感表达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文本,如害羞内向的同学对于表演激情的文本如《大堰河,我的保姆》,《满江红》在情感把握上就不容易抓住文本神韵。

二.挖掘学生潜质――围绕“内三外四”具体指导

一旦稿件定了下来,接下来围绕朗诵的基本内容进行详细指导。主要包括“内三外四”。“内三”主要指情景再现,内在语和对象感;“外四”侧重于停连,重音,语气和节奏。在学生总体把握诗歌的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思想感情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帮助他们综合感知,进行情景再现,可以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时间觉,空间觉,运动觉等角度进行细化指导,以艾青的《我爱这土地》为例:

假如我是一只小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

首先,教师根据学生确定的文本,让学生熟悉作品,查阅艾青的资料,诗人的经历以及写诗的背景,明确:当时28岁的诗人在抗日战争爆发,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借一只小鸟对土地的眷恋,抒发自己对祖国的深情。确定诗歌朗诵的感情基调:深沉的爱。接下来,具体细化指导:学生对诗歌内容进行详细分析理解,感知到全诗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到“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和黎明---”第二层从“然后我死了”开始到最后,划分的标准是由生到死。进一步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安排停连,重音,节奏等。如“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应指导学生模拟嘶哑的音乐,缓慢低沉的语调;接下来三个以“这”开头的句子应快速连读;最后一句“因为”开头二字要包含感情,一字一顿读。总之,整首诗要让学生明确的基调是:深深的爱――这一大方向不变。

三.调动学生感情――选择合适音乐,锦上添花

诵读,不仅要做到正确,流利,更重要的是要有感情,真挚的感情是诵读的生命。语速的快慢,重音与强调,停顿与连接,语调的抑扬等都可以表达出不同的感情。选择合适的音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借助选定的音乐,以声传情,渲染气氛,指导感情朗读,使学生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之中,丰富感性认识,深入领会诗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这样就会读得有声有色。通过营造这种富有感染力的语感氛围,使学生与文章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共鸣。指导学生选择音乐背景要注意两方面:一是要与内容相和谐,二是要注意音乐出现的时机,要么在朗诵开始出现,以营造气氛,引领朗诵者和欣赏者入情入境;要么在朗读进行当中,感情渐渐饱满趋于爆发之时音乐出现,以烘托与渲染,将朗读者与欣赏者的感情推向高潮。当然,配乐所需要的音乐一般选取没有歌词的纯音乐、中国古典乐,要避免对朗诵本身造成干扰,音乐的选择相当重要且必须慎重,应该把握好一个原则: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否则不如不用。音乐作为一种辅助朗读的工具,一旦选定了,就要保证它的音响效果。根据室内外场地的大小来调整好音量,一般低于40dB,会让部分观众无法感受音乐所营造的情境氛围;如果高于70dB,就会干扰朗读者本人的朗读效果。总之,对于配乐朗诵的每个细节都必须经过再三的推敲以求精益求精,真正做到锦上添花。

四.配合学生表达――辅佐肢体语言,心有灵犀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 第6篇

出镜人/艾伍(32岁,电台主持)

我们一行人,辗转了3条线路,展开了1个多小时的诗歌朗读。这项“特别”的举动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我们朗读的有席慕容、海子、徐志摩的诗,中途常常有人跟着轻轻地背诵。那个时候的车厢,很像过去校园里的晨读课,有希望,有力量,也有一种质朴的年轻以及几分诗意。

好吧,我承认,这是我32年来最“出格”的一次了!当着这么多陌生人的面,把一首首诗歌高声地朗读出来。这是很奇妙的一次活动。在最让我忐忑不安的时候,我发现,人群中有个女孩羞涩地朝着我笑了,然后,她走来,接过我手里的稿纸,跟着一起念着顾城的诗。

这是一次很令人回味的活动。我甚至在第二天的晚报上看到了自己抬头挺胸、朗诵诗歌的身影。原来有好奇的市民,把这一盛况拍了下来,作为新闻发给了报社。于是,我们的闪读之旅有了珍贵的镜头记录!

对很多人来说,欣赏诗歌是需要时间的,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这个“闪读”小组的所有人都希望,能通过在地铁上朗读诗歌,在周日休闲时光里,让人们放慢脚步,回到曾经的时光,唤起一些回忆,感受一些温情。

广场上的“闪读”派对

出镜人/孙美美(29岁,色彩咨询师)

计划一次“闪读”,是一件很诗意的事情。

这周的“闪读”主题很好玩,就是在万人大广场上朗诵“捡到诗”。我们十几个人,设置了不同的主题,串成一个别开生面的“闪读”派对。我选定的主题是幸福,选的是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丁当的《房子》;一个20岁出头的男子,用顾城的《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来讲述童年;此外,还有徐志摩、叶芝、舒婷等关于爱情、生活等的主题。

服装是最让人头疼的事,幸好我们小组里还有从事造型专业的人才。我们想过几个方案,结果还是决定统一穿上海魂衫,配短裙长袜,而且有专业化妆师小熊打造个性装扮。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没有介绍和铺垫,有些纤弱的女声在广场上响起,诗稿同时被递到一些路人手中。瞬间,坐着的、站着的路人全瞪大眼睛,望向我们这群年轻人。

在朗诵了半个多小时后,不断有粉丝加盟,“闪读”者的阵容扩大到了近20人,基本上都是“80后”,主要是女孩,男孩只有三五个。

在城市生活中,我们是多么缺少诗性的心灵,从现在开始,用“闪读”去找回生活中的诗意吧!

链接

如何组织诗意“闪读”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 第7篇

1、语音宣传活动,将文学社的文学活动用海报的形式展出,和广播站的同学合作,用优美动听的语音宣传;

2、读书交流活动,由指导老师列出书单,每月投票,选出本月同读的书目,开始为期一月的阅读,并设置记录员两名,记录社员的优秀语录;

3、引发刊物的活动,社刊的印发,要做到广征校内文,能够设置社员专栏,但要发挥社团的辐射带动作用,为了鼓励稿件的投递,能够设置一项基金,给予相应的稿费;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 第8篇

初二那年,学校组织开展一个诗歌朗诵比赛。我们班上必须得上一个节目,上语文课的时候,语文老师宣告了这件事,并且指明了一些学生参加。没想到我在其中,虽然我的龙城记,还不错,可是这种朗诵比赛,我还真的没把握。上课的时候我就在想,要不要告诉老师我不参加呢?后来想了想,还是算了吧。就用这次比赛让自己大胆的展示一下也是可以的。

离比赛还有一个星期不到的时间。语文老师每天的早读、中午吃完午饭之后还有傍晚的课外活动都会陪着我们练习朗诵。我们努力地练习了两天之后,在老师的要求下,我们脱了稿子,开始真正的练习朗诵了。

距离比赛的最后一天,必须选出带读者,开始我还想千万别选我啊,我是一点经验都没有啊,到时候别出丑了。我还逃避性的低着头, 不去看老师,就以为她没看到我,谁知道,真的选中了我。那时候我的内心可是无比复杂的……

是福不是祸,是祸逃不过。关键这个还不是祸,我就更不用担心了!我表面上装的镇定,其实内心是无比激动的。这是我第一次上台朗诵,希望不要怯场,才可以呢。

比赛当天,我竟然一点都不紧张,内心那种无比平静的感觉,我现在还记得无比的清楚。想我没有?哪一天比那一天的心情更加平静了。这是什么原因?我如今也不知道。

最后在我们一同努力的一个星期里,我们荣获了三等奖,看到同学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也跟着笑了。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个人朗诵优秀稿件范文(合集8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