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通用7篇)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通用7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通用7篇)

微信扫码分享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 第1篇

关键词:教育游戏;叙事;交互

教育游戏的开发者可以根据游戏的需要增删情节,而学习者则通过参与游戏过程来推动故事的发展。简言之,教育游戏叙事是一个从创造故事到寄情游戏表达教育意义的过程。

一、教育游戏叙事模型设计的叙事

1.叙事在游戏设计中的作用

学习者是第一人称的视角置身于一个问题情境中,以推动情节的发展。在整个游戏中的各种场景,学习者与系统角色(NPC)交互,从不同的渠道收集的对象,完成学习过程以获取信息。然后,学习者利用这些信息解决他们所遇到的问题。学习者结合各种对象制定过程中形成的解决问题方案。叙事故事是按照故事发生的时间过程、逻辑顺序、因果关系,推动情节的发展,引导观众理解故事的本质内容。

2.叙事分析与问题解决

教育游戏中故事主要有两种叙事类型:线性和分支。线性叙事是一种传统的叙事形式,故事按照一定的事件的顺序从开始到结束,学习者不能改变故事的结果并统一体验一系列故事的事件。分支叙事允许学习者在每次玩游戏的时候都有一个不同的体验。故事不提供一个情节线,而是根据用户的行为改变了叙述过程,即互动的叙事环境,安排多个情节和为学习者交互行为提供一系列选择。游戏的特点是解决问题的环境,把学习者放置在游戏场景中,他们必须综合分析各种信息和策略。叙事提供了两个主要功能:动机和解决问题的认知框架。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也强调了动机对解决问题的重要性,而角色的叙事过程可以推动故事的情节发展,进一步激励学习者融入游戏环境中。

3.融入学习环境叙事游戏

在学习环境中,游戏的最终挑战可能是一个问题或任务,都是吸引学习者跟随游戏故事线前进的动力,是完成最终学习目标的要求。首先学习者需要挑战的任务目标,然后完成游戏体验也就是环境的设置,它包括有时间、环境、情感以及道德等多维度因素。依据要完成最终的目标在游戏过程中设置规模较小的障碍或最小化的挑战任务。确定并建立角色,并虚构一个背景故事,切换不同的场景以提供持续的叙事环境,学习者根据场景中反馈的重要信息或情节环完成学习任务,或者设立另一个问题冲突或挑战进入下一个场景。

二、教育游戏叙事模型设计

1.教育游戏叙事设计的构成因素

教育游戏叙事的构成因素是在分析计算机游戏的关键结构因素基础上结合教育功能概括以下构成因素有:叙事规则、学习目标、交互和反馈、故事。

叙事规则:人物、动画、行为与环境元素相协调,游戏世界与现实世界保持相应的一致性。针对不同的主题内容,叙事规则应有所不同。

学习目标:教育过程以目标为导向,而教育游戏的目标应随着教学需要的变化而变化,嵌入游戏化过程中。

交互和反馈:交互性和反馈是游戏中一个重要因素,及时反馈可以修正学习者的行为,帮助学习者做出正确的判断。

故事:故事分为两个层面,即故事内容和故事结构。故事内容是人物、情节、地点、事件,它主要描述事情的发生。每个事件都有其相对固定或持续一定时间,故事结构描述的是事件在时间上的相互关联性。学习内容通过合理的安排,巧妙地渗透于故事情境当中,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环境。

2.教育游戏叙事模型

教育游戏必须呈现一个完整的故事,教育游戏应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游戏应该有评估机制,有利于总结教育成果。为了给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游戏化的学习体验过程,设计如图所示的教育游戏叙事模型。该模型由两个独立却相互联系的两层组成:教学层和叙事层。

3.教育游戏叙事模型分析

(1)教学层

学生模型是教育游戏叙事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模型使每一个学生拥有自己独特个性的角色名称。学习模型还应该包括,如姓名、性别、年龄、爱好等数据,为以后的教学分析提供有效的数据。

教学模型的主要功能是按照教学要求选择教学目标任务,建立教学区,提供学习帮助、选择帮助的类型等知识模型,平衡学习动机和认知目标,让学生建构新的知识并获得迁移。

用户界面是处理学习者与游戏之间的相互关系。

(2)叙事层

游戏叙事即在游戏过程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必须包含事件,而事件中又包含发生地以及原因。游戏叙事中三个重要的叙事元素:角色、交互、场景。

角色:教育游戏中主要有学习者和系统角色(NPC)两种角色,每个角色都赋予一定的特征。交互:一个是学习者和系统角色(NPC)之间发生交互,学习者从NPC中获得信息和任务。场景:教育游戏的故事情节包括目标(教育目的)、任务(学习活动)、背景故事、场景(有不同难度的学习单位)。任务中包含问题发出时间和原因,学习者需要解决任务。一个场景可以是有一个或者多个任务。

叙事元素是教育游戏的素材准备阶段,制作游戏的前期准备工作。然后根据教学需要创设叙事环境,设计学习对象与情节的关系。最后,学习者对通过游戏交互进行学习内容的知识建构,达到最终的教育意义。

总之,教育游戏叙事模型研究是为实现教学内容向游戏情节、场景的有效转化提供一种可能。通过背景故事为学习者提供事件叙事语境,学生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嵌套在事件当中,让学习者在不断的挑战中完成任务,学习者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获得知识技能的提升。如何把教育游戏叙事模型真正融入现实的教学设计当中,则需要依据现实教学目标对学生模型、教学模型和叙事发生器三部分进行分别设计,利用教育游戏叙事设计中的构成因素,结合教育游戏叙事模型形成教育游戏叙事脚本设计,最终形成教育游戏叙事的教学流程。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 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高职机电专业 高等数学 应用

案例教学法就是为了一定的教学目标, 围绕选定的问题,以事实为基础,而编写成的对某一实际情境的客观描述,以此来促进受教者学习的一种方法。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结合专业,引入典型案例,将实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学习相关的数学知识,从而达到教与学的目的,提高教学质量。

1 开展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高职培养目标的要求

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利用已经发现的规律、定理为经济社会提供直接服务。案例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应用意识、有助于学生可持续发展、有助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最终实现高职培养目标。

机电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

本专业面向机电设备制造及使用企业,培养掌握机械装调、电气装调及机电联调技术,具有机电设备操作、安装调试及维护维修能力,能从事机电设备的操作、安装调试、维护维修、机电产品设计及销售、售后服务等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精湛的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的学习与适应能力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根据高职机电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高等数学是机电专业的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主要讲授极限、一元函数微积分、常微分方程、行列式和矩阵等专业所需内容,以“必需、够用”为原则,作为一门素质课和工具课,体现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精讲专业典型案例,围绕中心问题分析、讨论、交流,归纳和总结出数学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使数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适应职业岗位的需求。

高职高等数学教学的需要

在高职高等数学教学中,严重存在着理论和实践分离的现象,高职高等数学教学往往远离专业与生活实际,教学中过多注意运算技巧,忽视了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以至于学生在学过数学知识后,却不会应用,教师的教学设计很少考虑学生的专业需求,因此必须对高等数学在内容、方法和模式上进行改革,而案例教学法是改革教学方法和模式的有效途径。

随着高职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等数学教学从原来的过多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的合理性和思维的严谨性,转变为重视高等数学的应用性,注重解决专业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的应用性已经渗透到工程技术的各个领域,高职院校机电专业课程几乎都离不开运用高等数学知识,采用案例教学法能更好地发挥高等数学在职业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发挥数学工具的作用。

2 案例教学法在机电类专业中的实施策略

精选案例,发现问题

数学教师针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色,精选案例,如在机电专业高等数学课程教学中,在函数部分,引入电学中几个常用的函数,如单位阶跃函数、简谐波及矩形波等;在导数部分,引入电学中电流强度、电动势等常用的变化率;在导数应用部分,引入最大输出功率的计算,电镀工件所用材料的计算;在积分部分,加入了整流平均值以及功率的计算等;在常微分方程部分,选择R-L-C电路作为案例引入常微分方程;在行列式部分,引入支路电流法,利用行列式求支路电流和结点间的电压;将相关专业的数学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数学案例跟学生的专业联系起来,学生认识到数学与所学专业有着紧密的关系,意识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

案例驱动,探究问题

在主题切入时启动案例教学法,提出问题,在主题展开时深化案例教学法,在主题展开时,教师可以先认真分析案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相互启发,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最终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应用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讲授常微分方程时,选专业相关的案例:在回路中有电源伏,电阻欧姆,电感L亨利,无初始电流,求电路中的电流。

根据基尔霍夫第二定律得方程:

,与专业相关的问题归结为高等数学中的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要想求出电流,就必要会解一阶线性微分方程,进一步引导学生学习一阶线性微分方程概念与解法。学生自己就会意识到微分方程的应用价值,继而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探索知识。

3 案例教学法运用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教师观念的转变

教育观念是教师行动的指南,教师的教育观念影响其教学行为。数学教师在教育观念上要发生根本性的转变,根据高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要求,逐渐形成新的高职教育理念,不能认为数学教师的任务就是传授知识和技能,固守数学理论体系,而忽略应用能力的培养,数学教师必须突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是实现教学方式转变的一种有效途径,案例教学法对数学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学术水平,善于挖掘典型案例,把数学理论蕴含于案例中,为此,数学教师应多方面提升自己,要经常与专业教师和学生进行切磋,探讨和研究,寻求数学与专业的切入点,把专业知识与数学知识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打通数学与专业之间的壁垒,架起数学知识与专业知识间的桥梁,发挥数学建模的作用。

建设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资源库

案例库资源匮乏,质量不高。虽然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收集和整理了一些案例,建立了案例资源库,但许多案例陈旧、缺乏典型性和代表性,与学生所学的专业脱轨,不能发挥案例资源库实质性的作用,案例要适时更新,要紧跟时展的步伐,要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和实用性。

总之,通过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为高等数学与专业需求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对提高高等数学教学的效果提供有效的方法,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的目的,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案例教学法的应用还处在探索阶段,随着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与深入。

参考文献

[1] 李华塘.高职数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探析[J].经营管理者,2010(3):361.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 第3篇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 教学模式改革 课程体系建设 供用电技术

课程是构成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的基本单元,课程教学质量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课程体系建设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加强我校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环节。我校课程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在以能力为本位的现代职业教育思想指导下,开发和构建新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以项目课程开发为中心,重点研究课程的综合化和模块化,强化实践教学,重视职业素养养成,充分体现职教课程的特色。

教学模式改革是供用电技术专业建设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顺利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为了加大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力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以职业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强实践教学,促进知识传授与生产实践紧密衔接。

一、以满足岗位需求为宗旨.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明确学生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通过市场调研,我地区供用电中职毕业生的就业以操作岗位为主,主要在生产一线操作、安装、调试、维护与维修电气设备等岗位工作,也有部分在建筑电气领域和电气销售领域工作。供用电相关企业对中我校职学生的要求,概括起来有以下三条:综合素质高;学生要有团队协作精神;学生应掌握一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因此,我们确定我校供用电技术专业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具有较高综合职业素养、具有一定提高能力、掌握一定知识和技能的技能型人才。要求供用电技术专业学生德、智、体、美、劳要全面发展,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文化基础,掌握供用电技术必需的应用电气知识,对掌握典型电气产品设备及元器件结构与工作原理较为了解,具有电气产品的生产、安装、调试、运行和维修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开展课程体系改革,教育理念首先要转变。就是要打破传统教育观念,以就业为导向,树立人才培养目标适应生产一线需要的观念,立足为生产一线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体现在课程教学内容上,就是要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实用性。针对传统职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的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相脱离、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状况,以新型教育理念为指导,为优化课程结构与实践环节,提高教学效率,现从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实践课三方面对供用电技术专业进行改革。

1.文化基础课程改革遵循“服务素质、服务技能”的原则,分为基础性和应用性两个模块,一方面重视文化课提高学生基本文化素质的功能,另一方面强化文化课为专业课服务的功能。

2.专业基础课改革遵循综合化原则,以技能为中心,以够用为原则,开发适应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综合基础理论课程。

3.专业实践课改革遵循“宽基础、模块化”原则,既夯实基础,又突出专业方向。实践内容紧扣当前企业所需求的专业技能而设定。

二、以工学结合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工学结合是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也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目标。以能力为本位,创新教学理念。以任务为引领创新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法。深入开展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和岗位教学。通过多媒体、虚拟现实等信息化方式,在教学中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多渠道系统优化教学过程。通过综合、具体的职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

依据“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想,供用电技术专业依据各门课程性质、特点,分别执行岗位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之一 项目教学

项目教学是让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解决一个问题的教学方式,项目可以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学生自己提出。项目教学的重点在于通过项目在应用中学习知识与技能,而不是简单的间接经验的传递,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信的品质和岗位职业能力。项目教学特点:以项目为主线、教师为引领、学生为主体。

项目教学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工作任务的确定

3.编制项目计划

4.项目实施

5.检查评估

6.项目展示

教学模式之二 岗位教学

岗位教学是特定的模拟或真实工作环境条件下,分岗位模拟或实际处理该岗位的基本业务与事务,在教学中根据本专业的岗位,选择几个主要典型岗位,进行分岗位轮换教学。

实施步骤

1.教学目标的确定

2.在岗位群中选择几个岗位

3.编制岗位工作、岗位职责、轮岗计划

4.编制岗位任务

5.编制任务书(分组)

6.岗位教学实施

7.检查评估

8.岗位轮换

教学模式之三 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以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为主线,根据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素材,将学生引入真实情景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互动、积极参与平等对话和讨论,重点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意识及团体合作能力,并促进学生充分理解问题的复杂性,变化性和多样性等特性。

案例教学的实施步骤:

1.确定教学目标

2.案例编写或选择

3.制定案例教学计划(包括分组等)

4.案例实施阶段(案例阅读分析、案例讨论)

5.案例总结和反思

6.案例学习报告

三、以能力培养为主线.改革成绩考核管理制度,激发学生动力

改革过去只重视理论考核,忽视实践教学考核;重视阶段考核,忽视过程考核;重视教师评价,忽视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重视校内考核,忽视社会评价。积极探索与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阶段与过程相结合、教师与学生相结合、学校与社会相结合的考核办法,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通过供用电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模式改革,树立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新理念,构建了适应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摸索了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形成了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方法,不仅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还带动了整个专业课程建设,提升了专业整体教学水平,对供用电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 第4篇

[关键词]教学改革;典型生产事故案例;校企合作;案例库

学做一体、产教结合是加快现代职业教育建设与发展的核心。事实上,高职院校近几年都在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体现,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要求[1]。包头钢铁职业技术学院依附包钢等大型国有企业,在加强学做一体、产教结合上下工夫,形成了企业典型生产事故案例教学模式,并且在探索实践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形成了企业典型生产事故案例库。

一、企业典型生产事故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意义

根据“由理论到实践,由实践到理论”的职业成长规律,加强企业典型生产事故案例的教学模式改革,学生的学习从单一的学校转变为学校与企业的双校,环境从单一的课堂转变为课堂与车间的双课堂,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学生的角色从单一的学生转变成学生与员工双重身份。对学生,通过转变学习方式,在主动积极的学习环境中,激发好奇心和创造力,培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教师,通过对学生的指导,转变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从单纯的知识传递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深化校企合作关系,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2],培养实践能力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化验员、化工专业生产人员以及管理人员等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

二、企业典型生产事故案例教学模式的研究内容

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对职业行动领域工作过程的跟踪调研,并吸收企业分析专家的建议,基于工作过程重新整合、序化教学内容。以现场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为主线、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分别设计相应的学习任务,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将相关能力培养要求转化为学习项目,形成课程的典型学习项目,通过现场教学和实践操作,将学校所学知识转化成能力,实现贴岗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三、企业典型生产事故案例教学模式的课题研究方法

(一)构建有学校特色的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框架

结合学校特点,构建有本校特色的实训教学运行模式,研究模式运行保障机制,形成教学管理框架。通过调研包钢焦化厂,包钢技术中心,包钢化检中心,确定以备煤、炼焦、转鼓、小焦炉、煤质化检验为载体,构建教学、实训框架。

(二)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主线,开展课程研究

根据职业能力培养中担当的作用不同,开展课程研究,文化课要以基本素质形成与专业够用为原则,体现为专业服务的属性,精简理论性强的内容。

(三)遵循职业学生职业能力的形成规律,构建职业能力递进上升式运行模式

第一阶段:基础课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的学习。第二阶段:走岗实习。见习性质的了解工作岗位。通过置身于化工企业的生产、管理的第一线,亲自了解企业的现实运行状况,对化工企业生产过程、主要设备、布置方式等有一个总体了解,增强感性认识。第三阶段:贴岗实习,开展解决企业实际问题技能提升课。以企业典型生产事故案例为依托,分别设计相应的实习任务,在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带领下,了解事故经过,进行原因分析,确定原因,最终采取相应措施的方法,把课堂教学搬入工厂,研究案例所涉及的知识点,案例所涉及的技能点,进行案例工作任务的分解,独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使学生成为真正的职业人,实现贴岗和就业的无缝对接。

四、形成案例教学库

企业典型生产事故案例对应教学目标,从生产案例归纳提炼出所包含的知识和技能点,弱化与教学目标无关的内容,使之与课程学习目标、学习内容一致,成为一个承载了教学目标所要求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案例,因此可形成教学案例库,它可把工厂搬入学校,在《煤质分析及煤化工产品检测》《炼焦生产操作》《工业分析》或相似的综合性课程教学中使用。案例的编写包括以下几个内容:案例说明、案例背景、案例经过、案例的原因分析、确定原因、采取措施、分析路径、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方法、思考题及考评等内容。企业典型生产事故案例教学模式可实现现场案例与所学理论知识的有机结合,通过理论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提高学生对工作结果评价与反思的能力,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培养当今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张继学.案例教学及其在国内的发展现状[J].职业教育研究,2004(11):60-61.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 第5篇

走进八1班的教室,我似乎又找到了自己第一次登上讲台的感觉,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充满好奇的脸,心中有着一丝激动与不安,在简单的自我介绍后,我开始讲课。一张张地图,一个个知识点,反复地讲解,生怕学生听不懂,更怕自己讲错哪一个知识点,还好有了课前的充足准备,这节课比较顺利地上完了。

接着在二班上课,有了在一班的经历,再讲起来显得驾轻就熟了一些。在接下来的四个班的教学中,我不断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教学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更加容易被学生接受。课后反思自己的授课,还是显得肤浅了一些,不能很好地与学生学过的知识相联系,做到温故而知新,在以后的教学中还要继续加强自己的专业修养,尽快成为一名优秀的地理教师。

10月教育叙事今天,学校组织了八年级的认亲仪式,这项工作已经准备了一段时间,老师们在各班选择了自己认亲的学生,说来惭愧,我选择的六名学生,只有三名是我比较熟悉的,其中有两个是我的科代表,其他三名学生我只知其名,不识其人,都是在赵红雨主任的推荐下选中的。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 第6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 混合教学 MOOC SPOC

一、引言

SPOC是英文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的简称,按照字面意义理解为“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其中,small和private是相对于MOOC中的massive和open而言。“small”是指学生规模一般在几十人到几百人;“private”是指对学生设置限制性准入条件,达到要求的申请者才能被纳入SPOC课程。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指出,当前MOOC对大学实体课程的影响很小,而这原本应该是大学的最初目标和出发点。也许正因如此,哈佛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全球顶尖名校开始跨越MOOC,尝试一种小而精的课程类型――SPOC。

21世纪的大学应该培养具有全球化视野的创新人才,目前多数高校的课堂学习现状远不能满足这样的需要,这种形势迫使我们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并进行有效的高校教学改革,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势在必行。曾任耶鲁大学校长的施密德特说“青年必须用文明人的好奇心去接受知识”。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创造知识,而不只是传递知识,是“教育产出”而不是“教育输入”。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采用了以“能力为导向”,以“服务学生为核心”的基本原则,体现了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软件项目管理这门课程是与实践结合很紧密的课程,我们多年逐步进行课程改革,借鉴CDIO工程教育模式,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进行学习,使学生获得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充分体现“做中学”、“基于项目教育和学习”的理念,增强了自学和解决问题以及团队工作和沟通的能力。

本文介绍了软件项目管理课程组在课程教学方面的探索研究,结合最新教学理念,进行课程创新和课程建设。通过“爱课堂”平台进行了SPOC课程建设,在校内教学中进行课堂与在线混合式教学改革试点,在课程设计、学生评价等方面探索在线课程教学规律,研究在线课程的质量规范和标准,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过程和特点,推动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提升,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二、软件项目管理的混合教学模式

(一)学习前提

(二)学习资源准备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 第7篇

案例开发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在职前教师教育领域,案例开发应为案例教学服务,应关照师范生的特点,应实现教师教育共同体中一线教师、大学教师与师范生的三赢。

1为案例教学服务

教师职前教育中的教育类课程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学科课程与教学论、教师职业技能和班主任工作等。教育类课程是师范类院校的标志性课程,对于师范生意义重大,可以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现代教育理念,全面、系统地掌握现代教育科学理论知识以及提高运用教育理论观察、分析和评价教育现象、教育问题的能力等。但是,目前教育类课程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的问题。为克服教育类课程脱离教育实际的弊端,教师教育领域可以借鉴医学教育、法学教育和商业教育等专业教育领域的成功教学实践,运用案例教学法来实现真实情境的模拟,缩短学生入职后的适应期限。

王少非认为,从目的看,当前实践中的案例开发有三种类型:指向于案例教学的案例开发;指向于教学知识基础开发的案例开发和指向于教师反思的案例开发。教育类课程的案例开发应属于指向于案例教学的案例开发,其关注开发的成果———各种各样的案例。如若没有案例开发的过程,案例教学也就成了无米之炊。

2关照师范生的特点

师范生是案例开发的主要受益者,案例开发理应关照师范生的特点,以最大程度地满足师范生的发展需求。师范生处于教师生涯发展的职前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理论知识(包括学科理论知识和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为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足的知识准备。

师范生阶段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外,还需要获得教育教学方面的技能技巧,初步培养教育教学机智。在职前教育阶段,技能课程的开设、教育见习与实习等可为师范生提供实践机会,但是,这些方式受各类因素的限制较大,很难保证其长效性和长期性。在教学类课程的理论教学中增加案例教学,就可以随时为师范生提供“临床情境”,弥补技能课程和教育见习、实习的不足。

那么,教师发展哪个阶段的情境是师范生最需要的呢?根据教师生涯发展阶段理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新任教师教育叙事是职前教育中最适宜的案例素材。第一,新任教师教育叙事有助于师范生提前经历角色转换,在阅读、分析新任教师所面对的困境与冲突中,开始学习“像教师一样思考”。第二,新任教师教育叙事有助于师范生获得知识转型的机会,实现“理论知识的物质存在形式向心理存在形式的转化”。第三,新任教师教育叙事有助于师范生更加全面地看待教育教学工作,体会教育活动的复杂性。

3实现一线教师、大学教师与师范生的三赢

随着人们对职前教师教育领域教育实践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加强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已经成为教师教育改革的趋势。案例开发也应力求实现教师教育共同体中一线教师、大学教师与师范生的三赢。

第一,案例开发让一线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长期以来,一线教师处于无声状态,他们默默地接受着所谓“专家学者”的指导,一味地迎合大众对教育的期望,这种生存状态对于一线教师来说是很艰难的。教师教育者应该尊重一线教师,倾听他们的心声,并把这种心声形成案例,传达给师范生。

第二,案例开发促进教师教育者的发展。目前,大学中的大多数教师教育者缺乏一线教学经验,在教学中很难触及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一些真实问题。通过案例开发,教师教育者可以走近一线教师,聆听和感悟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真实现状、存在的问题。这一过程可以让教师教育者加深对中小学教育教学实践的认识,更好地教授教育类相关课程,也可以促进教师教育者科研水平的提升,使他们更多地、更真实地研究中小学实践中存在的真实问题。

第三,案例开发促进师范生的成长。教师教育课堂是为提升未来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而开设的,用于教师教育课堂的案例都以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为基本素材。中小学的教育教学实践进入课堂后,师范生可以置身相对真实的教学场景,提高自身的“临床思维”,避免就理论学习理论的现象。

总之,案例开发加强了大学与中小学的合作,使二者向着双赢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这种双赢也为师范生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可以实现一线教师、教师教育者和师范生的“三赢”。

二教师职前教育中教育类课程案例开发的流程

新任教师的教育叙事是高师教育类课程适恰的案例来源,那么,基于新任教师教育叙事的案例开发模式也是高师教育类课程的一种适恰开发模式。根据以新任教师的教育教学叙事为素材的案例开发的特点,案例开发流程可分为六个步骤:确定备选主题;建构访谈问题并选择访谈对象;进行访谈;整理分析和评估访谈资料;形成案例并进行相关评鉴。

1确定备选主题

先有主题,再寻找故事,是教学案例开发的常见模式。教师职前教育中教育类课程的案例开发也可以遵循这种模式。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是有特定目的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师范生的教育教学素养,提高其职业技能,因此,案例的主题必须与教育类课程的教学内容的主题相匹配。备选主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只有抓住这些备选主题,才能开发出适应时代需要和师范生需求的良好案例。由于目前关于教育类课程的知识内容的讨论还在进行,所以可以把以往教材都涉及到的内容作为备选主题。

2建构访谈问题并选择访谈对象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建构访谈问题是进入研究现场的前提工作,若做不好这项工作,就将影响后续工作的开展。根据研究者对访谈结构的控制程度,访谈可分成三种类型:封闭型、开放型、半开放型。这三种类型也分别被称为“结构型”、“无结构型”和“半结构型”。收集案例素材的访谈提纲应为半结构型的,主要问题包括:在教学经验中是不是曾碰到过什么事件让您印象深刻?在当时,您是采取何种方式处理问题?这事件最后的结果是如何等。

在未进入研究现场前,无法预测研究对象的回答。进入研究现场后,可以根据研究对象的回答,随时进行提问。这些提问一般是涉及案例细节、人物的心理活动等。对案例开发来说,拟定访谈提纲是一个较容易的过程,但是,研究者需要有一个预设的提纲,这个提纲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从研究对象那里获得详细的案例素材。

建构访谈问题和选择访谈对象可以同时进行。根据质性研究方法的特点,访谈对象的选择一般采用目的性抽样,具体包括滚雪球或连锁式抽样;机遇式抽样;目的性随即抽样;方便抽样和综合式抽样等。各种抽样方法都具有优点与缺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具体的抽样方法。选择好访谈对象后,需要及时与他们联系,并把访谈提纲事先告知他们,接着就可以约请他们进行访谈了。

3进行访谈

所有准备工作都做好后,研究者就可以进入研究现场了,即开始访谈。这一环节是搜集案例素材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研究者一定要启发新任教师说出自己曾经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着的教育教学故事。

受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有些教师总是把事件描述得很简略。这时就需要访谈者运用头脑中事先预设的提纲,引导这些新任教师把故事讲得更具体、更丰富。也许有些老师想不出来让他印象比较深刻的事件,这就需要利用一些访谈技巧,如列举其他教师的相关事例。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要及时记录,并选择适当的时机进行追问,以便收集到最大量的一手信息。

4整理分析和评估访谈资料

收集案例素材的过程结束后,需要及时对案例素材进行整理与分析。整理即把收集到的素材以原貌的方式呈现出来;分析即通过对比确定开发案例时需要用到的材料;评估即通过各种途径确定案例素材的真实性。

整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追问的过程,在整理的过程中,研究者可以发现遗漏的信息,及时约请研究对象继续进行访谈,收集更加详细和丰富的信息;分析的过程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预设自己写作案例时需要交代的事情,如何交代等问题;评估的过程是一个验证的过程,在验证的过程中要多方检验,力争获得最真实、有效的材料。

整理分析与评估案例素材是案例开发准备工作与写作案例工作的中间环节,这一环节具有双重意义。这一环节做好了,一方面可以让准备工作得到圆满的结果,另一方面可以让案例写作工作更加顺利地开展。

5形成案例并进行相关评鉴

案例写作工作是整个案例开发的核心环节。为了写出良好的案例,首先需要确定案例的结构,案例的内容要素应包括“五W”(when、where、who、what、why),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展、行为与原因;案例的结构要素应包括标题、引言、背景、事件(问题)、反思与讨论和附录。

案例写好后,并不意味着案例开发工作就结束了。研究者还需要对案例进行修改。获得案例的反馈信息是进行修改的前提。这种反馈一方面来自案例使用的教师教育者,另一反面来自学生。在获得反馈信息中,可以问以下问题:针对教师教育者———案例内容能否符合您的教学与职前教师的需求?案例内容是否清晰易懂?案例内容文字是否有需修正之处?您觉得案例内容的讨论问题是否有助学生进行思考?进行案例教学时您是否有遇到什么困难?您觉得应如何改善;针对学生———案例内容是否清晰易懂?案例内容文字是否有需修正之处?你觉得案例内容的讨论问题是否能帮助你进行思考?你觉得教学过程的互动对你的思考有帮助吗?

经过各种反馈信息的验证,研究者再次修改后就可以形成案例定稿了。至此,案例开发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总之,我国个领域的案例开发工作都刚刚起步,前面的道路还很长,很多问题还有待专业学者和实践者去面对和解决。

参考文献

[1]Sykes, G. & Bird, T.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case idea[J].Review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 1992(1).

[2]曹长德.合作式案例教学法的形成及功能[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3-68.

[3]朱迪思·H·舒尔曼.教师教育中的案例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高熏芳.师资培育:教学案例的发展与应用策略[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线上教学教育叙事范文(通用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