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优选28篇)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优选28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优选28篇)

微信扫码分享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篇

[教学目标]

1.会说出怎样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并会用符号语言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2.知道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会在全等三角形中正确地找出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会说出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此外,通过把两个重合的三角形变换其中一个的位置,使它们呈现各种不同位置的活动,让学生从中了解并体会图形变换的思想,逐步培养学生

动态的研究几何图形的意思。

[引导性材料]

我们身边经常看到_一模一样_的图形,比如同一版面的记念邮票,同一版面的人民币、用两张纸叠在一起剪出的两张窗花等,请大家举出这类图形的例子。

说明:让学生在举出实际例子以及对所举例子的辨析中获得对全等图形尽可能多的精确的感知。

[教学设计]

问题1:几何中,我们把上述所例举的_一模一样_的图形叫做_全等形_,以下是描述全等形的三种不同的说法,你认为哪种说法是恰当的?(l)形状相同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2)大小相等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3)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全等形。

(学生阅读课本第21页,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全等三解形的表示方法。)操作和观察(学生用两块透明塑料片叠合在一起,任意剪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教师制作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复合投影片演示。)(1)将重合的两块全等三角形塑料片中的一个沿着一边所在的直线移动,观察移动过程中这两个三角形有哪几种不同位置?画出这两个全等三角形不同位置的组合图形。

(2)图是上述移动过程中的两个全等三角形组合的图形,说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3)将重合的两块三角形塑料片,以一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把其中一个三角形翻折180,请你画出翻折后的两个全等三角形组合的图形。

(4)将两块全等的三角形塑料片拼合成如图中的图形,并指出它们的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

[小结]

1.识别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关键是正确识别它们的对应顶点。

2.用全等三变换的方法观察图形,有助于正确、迅速的从复杂图形中识别出全等三角形。

[作业]课本组第2、3、4题。

初中数学实践课教案设计三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三学制)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内角和。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数学思考:通过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体会转化思想在几何中的运用,同时让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问题的方法。

3、解决问题:通过探索多边形内角和公式,尝试从不同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能有效地解决问题。

4、情感态度目标:通过猜想、推理活动感受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以及

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

难点:探索多边形内角和时,如何把多边形转化成三角形。

四、教学方法:引导发现法、讨论法五、教具、学具教具:多媒体课件学具:三角板、量角器六、教学媒体:大屏幕、实物投影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设疑激思师:大家都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o,那么四边形的内角和,你知道吗?活动一:探究四边形内角和。

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学生分组交流与研讨,并汇总解决问题的方法。

方法一:用量角器量出四个角的度数,然后把四个角加起来,发现内角和是360o。

方法二:把两个三角形纸板拼在一起构成四边形,发现两个三角形内角和相加是360o。

接下来,教师在方法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利用作辅助线的方法,连结四边形的对角线,把一个四边形转化成两个三角形。

师:你知道五边形的内角和吗?六边形呢?十边形呢?你是怎样得到的?

活动二: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

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问题再分组讨论。

关注:(1)学生能否类比四边形的方式解决问题得出正确的结论。

(2)学生能否采用不同的方法。

学生分组讨论后进行交流(五边形的内角和)方法1:把五边形分成三个三角形,3个180o的和是540o。

方法2:从五边形内部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五个三角形,然后用5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周角360o。结果得540o。

方法3:从五边形一边上任意一点出发把五边形分成四个三角形,然后用4个180o的和减去一个平角180o,结果得540o。

方法4: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然后用180o加上360o,结果得540o。

师:你真聪明!做到了学以致用。

交流后,学生运用几何画板演示并验证得到的方法。

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之后,同学们又认真地讨论起六边形、十边形的内角和。类比四边形、五边形的讨论方法最终得出,六边形内角和是720o,十边形内角和是1440o。

(二)引申思考,培养创新师:通过前面的讨论,你能知道多边形内角和吗?活动三:探究任意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思考:(1)多边形内角和与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2)多边形的边数与内角和的关系?

(3)从多边形一个顶点引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多边形边数的关系?学生结合思考题进行讨论,并把讨论后的结果进行交流。

发现1:四边形内角和是2个180o的和,五边形内角和是3个180o的和,六边形内角和是4个180o的和,十边形内角和是8个180o的和。

发现2:多边形的边数增加1,内角和增加180o。

发现3:一个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分三角形的个数与边数n存在(n-2)的关系。

得出结论: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

(三)实际应用,优势互补

1、口答:

(1)七边形内角和xx

(2)九边形内角和xx

(3)十边形内角和xx

2、抢答:

(1)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o,它是几边形?

(2)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是1440o,且每个内角都相等,则每个内角的度数是xx。

3、讨论回答: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比四边形的内角和多540o,并且这个多边形的各个内角都相等,这个多边形每个内角等于多少度?(四)概括存储学生自己归纳总结:

1、多边形内角和公式

2、运用转化思想解决数学问题

3、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五)作业:练习册第93页1、2、3

八、教学反思: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2篇

一、背景

新课标要求,应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估计、求解、验证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的过程。在实际工作中让学生学会从具体问题情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使用各种数学语言表达问题、建立数学关系式、获得合理的解答、理解并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与技能,这些多数教师都注意到了,但要做好,还有一定难度。

二、教学片段

在刚过去的这个学期,我上了一节“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

出示例题:小宝和爸爸、妈妈三人在操场上玩跷跷板,爸爸体重为72千克,坐在跷跷板的一端,体重只有妈妈一半的小宝和妈妈一同坐在另一端。这时,爸爸的一端仍然着地,后来小宝借来一副质量为6千克的哑铃,加在他和妈妈坐的一端,结果,爸爸被高高地跷起。猜猜看,小宝的体重约多少千克?

我问学生:“你们玩过跷跷板吗?先看看题,一会请同学复述一下。”学生复述后,基本已经熟悉了题目。我接着让学生思考:他们三人坐了几次跷跷板?第一次坐时情况怎样?第二次呢?学生议论了一会儿,自主发言,很快发现本题中存在的两种文字形式的不等关系: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

爸爸体重<小宝体重+妈妈体重+一副哑铃重量

我引导:你还能怎么判断小宝体重?学生安静了几分钟后,开始议论。一学生举手了:“可以列不等式组。”我给出提示:“小宝的体重应该同时满足上述的两个条件。怎么把这个意思表达成数学式子呢?”这时学生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都抢着回答,

我注意到一位平时不爱说话的学生紧锁眉头,便让他发言:“可以设小宝的体重为x千克,能列出两个不等式。可是接下来我就不知道了。”我听了心中一动,意识到这应是思想渗透的好机会,便解释说:“我们在初中会遇到许多问题都可以用类似的方法来研究解决,比方说前面列方程组”不等我说完,学生都齐声答:“列不等式组。”全班12小组积极投入到解题活动中了。5分钟后,我请学生板演,自己下去巡查、指导,发现学生的解题思路都很清楚,只是部分学生对答案的表达不够准确。于是提议学生说说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分几步,应注意什么。此时学生也基本上形成了对不等式方法的完整认识。我便出示拓展应用课件:

一次考试共25道选择题,做对一道得4分,做错一道减2分,不做得0分。若小明想确保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上,那么他至少要做对多少题?

设置这道题,既有调查本节课效果的意图,也想巩固拓展一下学生的思维。没料到相当多学生对“至少”一词理解不准确,导致失误。这正好让我们的“本课小结”填补了一个空白——弄清题目中描述数量关系的关键词才是解题的关键。

三、反思

本节课讲完后,我感到一丝欣慰,看到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学习劲头,突然领悟到:教师的教学行为至关重要,成功的教学,能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能帮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本节课我有几个深刻的感受:

1、在课前准备的时候,我就觉得不等式组的应用是个难点。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设置了几个台阶,这也正好符合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

2、例题贴近学生实际,我在教学中有采用了更亲近的教学语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随时采取灵活适宜的教学方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课堂教学才更加有效。

4、学生在学习后,确实感受到“不等式的方法”就像方程的方法一样是从字母表示数开始研究解决的。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用数学的方式解决实际问题。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3篇

新学期已到来,我们又要投入到紧张、繁忙而有序地教育教学工作中,使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有效地、有序地贯彻新的教育精神,围绕我校新学期的工作计划要求制定初中一年级数学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材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新授课程主要有相交线与平行线、平面直角坐标系、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数据的收集、现行教材、教学大纲要求学生从身边的实际问题出发,乘坐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之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师在灵活选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应适度引用新例,把初中数学各单元的知识明晰化、条理化、规律化,激励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学习兴趣和习惯品质、

二、教学目标: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87分左右,及格率75%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综合成绩县前五。

三、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挂图,实物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7、加强培优补中促差生的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特别要多鼓励后进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1)课前预习习惯;(2)积极思考,主动发言习惯;(3)自主作业习惯;(4)课后复习习惯。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4篇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掌握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并会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养成正确思考问题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的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课堂教学过程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在小学算术中,我们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关知识,那么,一个实际问题能否应用一元一次方程来解决呢?若能解决,怎样解?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与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相比较,它有什么优越性呢?

为了回答上述这几个问题,我们来看下面这个例题。

例1 某数的3倍减2等于某数与4的和,求某数。

(首先,用算术方法解,由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解法1:(4+2)÷(3-1)=3。

答:某数为3。

(其次,用代数方法来解,教师引导,学生口述完成)

解法2:设某数为x,则有3x-2=x+4。

解之,得x=3。

答:某数为3。

纵观例1的这两种解法,很明显,算术方法不易思考,而应用设未知数,列出方程并通过解方程求得应用题的解的方法,有一种化难为易之感,这就是我们学习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目的之一。

我们知道方程是一个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而等式表示了一个相等关系。因此对于任何一个应用题中提供的条件,应首先从中找出一个相等关系,然后再将这个相等关系表示成方程。

本节课,我们就通过实例来说明怎样寻找一个相等的关系和把这个相等关系转化为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二)师生共同分析、研究一元一次方程解简单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

例2 某面粉仓库存放的面粉运出15%后,还剩余42500千克,这个仓库原来有多少面粉?

师生共同分析:

1.本题中给出的已知量和未知量各是什么?

2.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存在着怎样的相等关系?(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

3.若设原来面粉有x千克,则运出面粉可表示为多少千克?利用上述相等关系,如何布列方程?

上述分析过程可列表如下:

解:设原来有x千克面粉,那么运出了15%x千克,由题意,得

x-15%x=42 500,所以x=50 000。

答:原来有50 000千克面粉。

此时,让学生讨论:本题的相等关系除了上述表达形式以外,是否还有其他表达形式?若有,是什么?

(还有,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原来重量-剩余重量=运出重量)

教师应指出:

(1)这两种相等关系的表达形式与“原来重量-运出重量=剩余重量”,虽形式上不同,但实质是一样的,可以任意选择其中的一个相等关系来列方程;

(2)例2的解方程过程较为简捷,同学应注意模仿。

依据例2的`分析与解答过程,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然后,采取提问的方式,进行反馈;最后,根据学生总结的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仔细审题,透彻理解题意。即弄清已知量、未知量及其相互关系,并用字母(如x)表示题中的一个合理未知数;

(2)根据题意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关键一步);

(3)根据相等关系,正确列出方程.即所列的方程应满足两边的量要相等;方程两边的代数式的单位要相同;题中条件应充分利用,不能漏也不能将一个条件重复利用等;

(4)求出所列方程的解;

(5)检验后明确地、完整地写出答案.这里要求的检验应是,检验所求出的解既能使方程成立,又能使应用题有意义。

例3 (投影)初一2班第一小组同学去苹果园参加劳动,休息时工人师傅摘苹果分给同学,若每人3个还剩余9个;若每人5个还有一个人分4个,试问第一小组有多少学生,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仿照例2的分析方法分析本题,如学生在某处感到困难,教师应做适当点拨.解答过程请一名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在书写本题时可能出现的各种错误。并严格规范书写格式。)

解:设第一小组有x个学生,依题意,得

3x+9=5x-(5-4),解这个方程:2x=10,所以x=5。

其苹果数为3× 5+9=24。

答:第一小组有5名同学,共摘苹果24个。

学生板演后,引导学生探讨此题是否可有其他解法,并列出方程。

(设第一小组共摘了x个苹果,则依题意,得)

(三)课堂练习

1.买4本练习本与3支铅笔一共用了元,已知铅笔每支元,问练习本每本多少元?

2.我国城乡居民1988年末的储蓄存款达到3 802亿元,比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的18倍还多4亿元。求1978年末的储蓄存款。

3.某工厂女工人占全厂总人数的35%,男工比女工多252人,求全厂总人数。

(四)师生共同小结

首先,让学生回答如下问题:

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内容?

2.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和步骤是什么?

3.在运用上述方法和步骤时应注意什么?

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教师总结如下:

(1)代数方法的基本步骤是:全面掌握题意;恰当选择变数;找出相等关系;布列方程求解;检验书写答案.其中第三步是关键;

(2)以上步骤同学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五)作业

1.买3千克苹果,付出10元,找回3角4分。问每千克苹果多少钱?

2.用76厘米长的铁丝做一个长方形的教具,要使宽是16厘米,那么长是多少厘米?

3.某厂去年10月份生产电视机2050台,这比前年10月产量的2倍还多150台。这家工厂前年10月生产电视机多少台?

4.大箱子装有洗衣粉36千克,把大箱子里的洗衣粉分装在4个同样大小的小箱里,装满后还剩余2千克洗衣粉.求每个小箱子里装有洗衣粉多少千克?

5.把1400奖金分给22名得奖者,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求得到一等奖与二等奖的人数。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5篇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够借助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推导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2)能够运用诱导公式,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转化为锐角三角函数的化简、求值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经历由几何直观探讨数量关系式的过程,培养学生数学发现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过对诱导公式的探求和运用,培养化归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诱导公式的探求,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钻研精神和科学态度。

(2)在诱导公式的探求过程中,运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求π-a的诱导公式。π+a与-a的诱导公式在小结π-a的诱导公式发现过程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推出。

教学难点:π+a,-a与角a终边位置的几何关系,发现由终边位置关系导致(与单位圆交点)的坐标关系,运用任意角三角函数的定义导出诱导公式的“研究路线图”。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问题教学法、合作学习法,结合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角的概念已经由锐角扩充到了任意角,前面已经学习过任意角的三角函数,那么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值怎么求呢?先看一个具体的问题。

(一)问题提出

如何将任意角三角函数求值问题转化为0°~360°角三角函数求值问题。

【问题1】求390°角的正弦、余弦值. 一般地,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以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相等,三角函数看重的就是终边位置关系。即有:sin(a+k·360°) = sinα,

cos(a+k·360°) = cosα, (k∈Z) tan(a+k·360°) = tanα。

这组公式用弧度制可以表示成sin(a+2kπ) = sinα, cos(a+2kπ) = cosα, (k∈Z) (公式一) tan(a+2kπ) = tanα。

(二)尝试推导

如何利用对称推导出角π-a与角a的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由上一组公式,我们知道,终边相同的角的同一三角函数值一定相等。反过来呢?如果两个角的三角函数值相等,它们的终边一定相同吗?比如说:

【问题2】你能找出和30°角正弦值相等,但终边不同的角吗?

角π-a与角a的终边关于y轴对称,有 sin(π-a) = sina,

cos(π-a) =-cosa,(公式二) tan(π-a) =-tana。

〖思考〗请大家回顾一下,刚才我们是如何获得这组公式(公式二)的? 因为与角a终边关于y轴对称是角π-a,利用这种对称关系,得到它们的终边与单位圆的交点的纵坐标相等,横坐标互为相反数。于是,我们就得到了角π-a与角a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正弦值相等,余弦值互为相反数,进而,就得到我们研究三角函数诱导公式的路线图:角间关系→对称关系→坐标关系→三角函数值间关系。

(三)自主探究

如何利用对称推导出π+a,-a与a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

刚才我们利用单位圆,得到了终边关于y轴对称的角π-a与角a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下面我们还可以研究什么呢?

【问题3】两个角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你有什么结论?两个角的终边关于原点对称呢?

角-a与角a的终边关于x轴对称,有: sin(-a) =-sina, cos(-a) = cosa,(公式三) tan(-a) =-tana。

角π+a与角a终边关于原点O对称,有: sin(π +a) =-sina,

cos(π +a) =-cosa,(公式四) tan(π +a) = tana。

上面的公式一~四都称为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四)简单应用

例求下列各三角函数值:

(1) sinp;

(2) cos(-60°);

(3)tan(-855°)

(五)回顾反思

【问题4】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获得诱导公式的?研究的过程中,你有哪些体会?

知识上,学会了四组诱导公式;思想方法层面:诱导公式体现了由未知转化为已知的化归思想;诱导公式所揭示的是终边具有某种对称关系的两个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了化归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具体可以表示如下:

(六)分层作业

1、阅读课本,体会三角函数诱导公式推导过程中的思想方法;

2、必做题 课本23页13 3、选做题

(1)你能由公式二、三、四中的任意两组公式推导到另外一组公式吗?

(2)角α和角β的终边还有哪些特殊的位置关系,你能探究出它们的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关系吗?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6篇

教学目标

1.会通过列方程解决“配套问题”;

2.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3.通过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建模思想。

教学重点

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建立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学情分析

1、 在前面已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能够简单的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逻辑思维能力。

学法指导 自学互帮导学法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 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一、复习与回顾

问题1:之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过程中,大致包含哪些步骤?

1. 审:审题,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 设:设适当的未知数,并表示未知量;

3. 列:根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4. 解:解这个方程;

5. 答:检验 并答话。

二、应用与探究

问题2:应用回顾的步骤解决以下问题。

例1 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 1个螺钉 需要配 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 各多少名?

三、课堂练习

1:一套仪器由一个A部件和三个B部件构成。 用1 m3钢材可以做40个A部件或240个B部件。 现要用6 m3钢材制作这种仪器,应用多少钢材做A部件,多少钢材 做B部件,恰好配成这种仪器多少套?

2:某糕点厂中秋节前要制作一批盒装月饼,每盒中装2块大月饼和4块小月饼。制作1块大月饼要用面粉,1块小月饼要用面粉。 现共有面粉4500kg,制作两种月饼 应各用多少面粉,才能生产最多的盒装月饼?

四、小结与归纳

问题4: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过程有几个步骤? 分别是什么?

五、课后作业

教科书第106页习题 第2、3、7题;

1、教师利用复习提问的方式导入,帮助学生掌握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

2、教师展示例题,并 巡视学生独立完成情况,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

3、教师展示练习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并巡视。

4、教师通过提问,让学生进行归纳小结。

1、学生回忆并独立回答。

2、学生先观看课件,先独立思考,再合作交流解决问题 。

3、学生先观看课件并解决问题。

4、学生自主归纳本节课所学内容。

不能解决问题。

教师展示解答过程。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7篇

教材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知识内容主要是以前一单元中的求根公式为基础的。教材通过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数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方程模型。然后通过4个例题介绍了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的知识。

学情分析:

1.学生已学习用求根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2.本课的教学对象是九年级学生,学生对事物的认

识多是直观、形象的,他们所注意的多是事物外部的、直接的、具体形象的特征。

3.在教学初始,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数,会求一元二次方程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

2、能力目标:通过韦达定理的教学过程,使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让学生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如果ax+bx+c=0(a≠0)的两根是x1,x2,那么x1+x2=,x1x2=。

问题6.在方程ax+bx+c=0(a≠0)中,a、b、c的作用吗?①二次项系数a是否为零,决定着方程是否为二次方程;②当a≠0时,b=0,a、c异号,方程两根互为相反数;③当a≠0时,△=b-4ac可判定根的情况;④当a≠0,b-4ac≥0时,x1+x2=,x1x2=。⑤当a≠0,c=0时,方程必有一根为0。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本节课充分让学生分析、观察、提高了学生的归纳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教学反思: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它深化了两根的和与积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必须熟记,为进一步使用打下基础。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与推导,向学生展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锻炼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它是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4.使学生体会解题方法的多样性,开阔解题思路,优化解题方法,增强择优能力。力求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进行学习,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教师应注意引导。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8篇

教材与学情: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了直角三角形的解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它是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的数学问题,对分析问题能力要求较高,这会使学生学习感到困难,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信息论原理:

将直角三角形中边角关系作为已有信息,通过复习(输入),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贮存);再通过例题讲解,达到信息处理;通过总结归纳,使信息优化;通过变式练习,使信息强化并能灵活运用;通过布置作业,使信息得到反馈。

教学目标

⒈认知目标:

⑴懂得常见名词(如仰角、俯角)的意义

⑵能正确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

⑶能利用已有知识,通过直接解三角形或列方程的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⒉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灵活性。

⒊情感目标: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对立统一的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难点:正确理解题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信息优化策略:

⑴在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探究中,神经兴奋,思维活动始终处于积极状态

⑵在归纳、变换中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敏捷性和创造性。

⑶重视学法指导,以加速教学效绩信息的顺利体现。

教学媒体:

投影仪、教具(一个锐角三角形,可变换图2-图7)

高潮设计:

1、例1、例2图形基本相同,但解法不同;这是为什么?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探求状态中,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将一个锐角三角形纸片通过旋转、翻折等变换,使学生对问题本质有了更深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输入并贮存信息

1.提问:如图,在Rt△ABC中,∠C=90°。

⑴三边a、b、c有什么关系?

⑵两锐角∠A、∠B有怎样的关系?

⑶边与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提问:解直角三角形应具备怎样的条件:

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解直角三角形的条件由投影给出,便于学生贮存信息

二、实例讲解,处理信息:

例1.(投影)在水平线上一点C,测得同顶的仰角为30°,向山沿直线 前进20为到D处,再测山顶A的仰角为60°,求山高AB。

⑴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⑵分析:求AB可以解Rt△ABD和

Rt△ABC,但两三角形中都不具备直接条件,但由于∠ADB=2∠C,很容易发现AD=CD=20米,故可以解Rt△ABD,求得AB。

⑶解题过程,学生练习。

⑷思考:假如∠ADB=45°,能否直接来解一个三角形呢?请看例2。

例2.(投影)在水平线上一点C,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向山沿直线前进20米到D处,再测山顶A的仰角为45°,求山高AB。

分析:

⑴在Rt△ABC和Rt△ABD中,都没有两个已知元素,故不能直接解一个三角形来求出AB。

⑵考虑到AB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而CD是两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而CD均不是两个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但CD=BC=BD,启以学生设AB=X,通过 列方程来解,然后板书解题过程。

解:设山高AB=x米

在Rt△ADB中,∠B=90°∠ADB=45°

∵BD=AB=x(米)

在Rt△ABC中,tgC=AB/BC

∴BC=AB/tgC=√3(米)

∵CD=BC-BD

∴√3x-x=20 解得 x=(10√3+10)米

答:山高AB是(10√3+10)米

三、归纳总结,优化信息

例2的图开完全一样,如图,均已知∠1、∠2及CD,例1中 ∠2=2∠1 求AB,则需解Rt△ABD例2中∠2≠2∠1求AB,则利用CD=BC-BD,列方程来解。

四、变式训练,强化信息

(投影)练习1:如图,山上有铁塔CD为m米,从地上一点测得塔顶C的仰角为∝,塔底D的仰角为β,求山高BD。

练习2:如图,海岸上有A、B两点相距120米,由A、B两点观测海上一保轮船C,得∠CAB=60°∠CBA=75°,求轮船C到海岸AB的距离。

练习3:在塔PQ的正西方向A点测得顶端P的

仰角为30°,在塔的正南方向B点处,测得顶端P的仰角为45°且AB=60米,求塔高PQ。

教师待学生解题完毕后,进行讲评,并利用教具揭示各题实质:

⑴将基本图形4旋转90°,即得图5;将基本图形4中的Rt△ABD翻折180°,即可得图6;将基本图形4中Rt△ABD绕AB旋转90°,即可得图7的立体图形。

⑵引导学生归纳三个练习题的等量关系:

练习1的等量关系是AB=AB;练习2的等量关系是AD+BD=AB;练习3的等量关系是AQ2+BQ2=AB2

五、作业布置,反馈信息

《几何》第三册P57第10题,P58第4题。

板书设计:

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

例1已知:………例2已知:………小结:………

求:………求:………

解:………解:………

练习1已知:………练习2已知:………练习3已知:………

求:………求:………求:………

解:………解:………解:………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9篇

一、教材分析

全期共有六章。新授课程主要有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二元一次方程组、平面上直线的位置关系和度量关系、多项式的运算 、轴对称图形、数据的分析与比较。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本年级学生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学期。通过上期的学习,大多数学生对学习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有像陈琦、严细毛、瞿俐纯等同学更是对数学探究活动情有独衷。上期期末考试中,0901整体水平稍高于兄弟班级,但有两极分化的趋势。0902班的及格率稍高于兄弟班,但低分段学生高于10%,而且这部分学生对学习缺乏应有的热情和自信,有自暴自弃之嫌。

三、目标任务

本学期的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讨论、归纳数学问题,要鼓励学生去探索、发现数学的奥妙,用学到的本领去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展探索等不同层次的问题。教学中既要注意知识的.覆盖面,关注中考的重点、热点和难点,又要突出数学知识在社会、科技中的运用,让学生在学习、练习中熟记知识要点、考试内容,掌握应试技巧和数学思想方法,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创新意识和探索能力。在期中、期末考试中力争生均分70分左右,合格率60%以上,优秀率30%以上,并将低分率控制到10%以下。

四. 主要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积极捕捉课改信息,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品质。

2、把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与学生沟通,搞好师生关系。

3、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训练考点、热点,强化记忆,形成能力,提高成绩。

4、改进教学方法,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创设情景进行教学,力求课堂的多样化、生活化和开放化,力争有更多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机会。

5、精讲多练,在教学新知识的同时,注重旧知识的复习,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让学生在练习、测试中巩固提高,减少遗忘。

6、 开辟第二课堂,在不加重学生负担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学生阅读课外书,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培养兴趣,提高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0篇

一、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如何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同时在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作图的步骤,具备了基本的作图能力,并能简单的表达作图过程,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知识基础。同时在以前的数学学习中学生已经经历了很多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教科书基于学生在上节课学习了如何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并积累了一定的活动经验,提出本节课的主要教学任务是:会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为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

1、能按照作图语言来完成作图动作,能用尺规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并了解它在尺规作图中的简单应用。

2、能利用尺规作角的和、差、倍。

3、能够通过尺规设计并绘制简单的图案。

4、在尺规作图过程当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动手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三、教学设计分析

1、回顾与思考

活动内容:

(1)怎样利用没有刻度的直尺和圆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2)练习:已知线段a,b,c,作一条线段m,使得m=a+b—c

活动目的:

通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用尺规作线段,既达到了复习巩固,反馈落实的目的,同时熟练尺规的使用,积累活动经验,也为后面学习用尺规作角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2、情境引入,探索发现

活动内容:如图2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1篇

近年来,命题改革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特别是阅读理解题成了中考数学的新题不仅在各级各类的命题改革中加强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考核,对数学阅读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从人的发展、人才的培养角度思考,也需要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特别是阅读理解题成了中考数学的新题型,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当重视阅读教学,充分利用阅读的形式,加强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一、加强广大师生对数学阅读重要性的理解

数学教科书是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数学教学活动中,数学阅读是“人——本”对话的数学交流形式。在这种形式中,学生能通过教科书的标准语言来规范自己的数学用语,能有效地促进数学阅读水平的发展,准确叙述解题过程中有关的观点和进行严谨的逻辑推理。因此,数学阅读不仅能促进学生数学语言水平的发展,而且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另外,每年一度的中考试题中都设置了数学应用题,阅读理解题,而学生每遇到应用题的问答便觉得困难重重,其主要原因是学生缺乏阅读数学的方法。因此,数学教学有必要重视数学阅读。

二、初中数学阅读教学的教学原则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进行阅读教学,应当遵循如下的教学原则:

1.主体性原则。从根本上承认和尊重受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能动地参与到数学阅读活动的全过程中来,将自己进行的阅读活动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对其进行积极的监控,调节;规划阅读进程,独自获得必要的信息和资料;不断培养自己监控,自己调节的习惯,逐步学会探索地进行数学阅读与数学学习。

2.差异性原则。学生在个体发展区、学习方式、知识基础、思维品质等多种因素上的差异导致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也决定了教师必须对不同层面学生给以不同的关注,在阅读过程中,学生独立阅读的过程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课堂巡视时间,使教师能够将统一学习变成个别指导,重点对个别阅读能力较差进行指导。

3.内化性原则。内化的基本条件是对数学语言的感知水平,不仅包括对数学学科本身的概念、法则、定律、公式等的理解,而且包括学生的元认知水平的控制和调节。因此,在阅读过程中要不断地使学生充分实践监控的各种具体策略和技能,进而逐步内化为自己监控能力,使其能在新的条件下,灵活运用这些策略和技能进行自己监控。

4.反馈性原则。个体的自己反馈,自己评价的意识和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教师应及时、准确、适当地对学生的自己监控做出评价,指导他们逐步学会对学习方法,策略运用及结果进行反馈和评价。同时,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对自己的阅读监控过程,所用的策略及结果进行调控和改进,不断提高思维的抽象概括水平,从而不断发展与完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

5.建构性原则。阅读过程是数学建构的过程,是通过对数学材料进行部分与整体的交替感知去构建数学结构,领悟形式化运动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主动探索,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特有的逻辑性和数学内容的结构特点,不断在课文的适当地方由上文做出猜想、估计,再通过与已知相对照,加以修正,从而获得新知识。

三、实施数学阅读教学的具体途径

1.预习的阅读指导

在课堂教学中存在这样的现象:部分学生认为,没有预习的必要,反正教师都要讲,上课认真听就是了。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预习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提高学生听课的效率,有利于他们更好地做课堂笔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那么,怎样指导学生预习呢?可以按如下步骤进行:首先选择好预习的时间,指导学生迅速地浏览即将学习的教材,然后让他们带着问题详细阅读第二遍,并在阅读过程中做好预习笔记,以便于接下来学生能有目的地听课。

2.数学教材的阅读指导

(1)阅读目录标题。目录标题是课本的纲目,是每一章节的精华。阅读目录标题就等于了解了全文的框架结构。阅读了课本内容就使目录标题具体化了。逐步养成“标题联想”的习惯。

(2)阅读概念

我们所希望达到的指导效果是:让学生在阅读概念时能够正确理解概念中的字、词、句,能正确进行文字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的互译,并能注意到联系实际找出反例或实物;学生能弄清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也就是既能区分相近的概念,又能知道其适用范围。

(3)阅读代数式

大多数学生在阅读代数式时,只是按照代数式的顺序去读。教师应教会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同一个代数式,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式子本身的特点及其普遍性。

(4)阅读例题

对于初中学生例题阅读的指导,应按以下几个步骤进行:首先,要让学生认真审题;分析解题过程的关键所在,尝试解题;其次,要让学生比较例题和教材解法的优劣,对一组相关联的例题要相互比较,着力寻找,领悟解题规律,掌握规范书写格式。并使解题过程的表达即简洁又符合书写格式;最后,还要引导学生总结解题规律,并努力探求新的解题途径。

(5)阅读公式

不要让学生死记硬背公式,关键是要让他们看清教材是怎样把公式一步一步推导出来的,要提醒学生注意认真阅读公式的推导过程。同时要让学生明白公式的特征并能设法记住,另外还要让他们注意公式的应用条件,弄明白有关公式的内在联系,了解公式的运用、通用、合用、变用和巧用。

(6)阅读数学定理。注意分清定理的条件和结论;探讨定理的证明途径和方法,通过与课本对照,分析证法的正误、优劣;注意联系类似定理,进行分析比较、掌握其应用;要思考定理可否逆用,推广及引伸。

(7)阅读提示与说明

教材中相关知识及许多习题的后面都附有说明或小括号式的提示语。例如,代数式概念中的“运算符号”,教材特指加、减、乘、除、乘方运算;要告诉学生对于这些说明或提示语,千万不可忽视,往往解题的某一条件或关键正隐藏在这里,同时对选学内容,教师也应在自习课上给出相关的阅读材料。

(8)阅读章头图和小结

章头图让学生对本章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明确要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而认真阅读小结,则能教学生学会自己总结,这是一个归纳、总结、提升的过程。

3.加强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知识

近年来应用题的考试情况告诉我们,数学阅读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教师应向学生推荐适宜的课外阅读材料,给学生提供一些数学应用题让学生阅读,不一定要求他们全会做,但必须弄清题意,对于当今社会实践中出现的新名词有所了解,如“低炭”、“环保”、“利息税”、“利润”、“毛利润”等。

四、数学阅读教学的价值

重视数学阅读,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个别化学习,使每个学生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达到他所能达到的水平,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要想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难学,就必须重视数学阅读教学。教师应加强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强调学生对数学课文的阅读和理解,以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即终身学习的能力。这将在整个中学数学教学中形成一种以培养自学能力为目的的教学风气,同时有利于转变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优化过程,提高技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拓展教师的视野及知识结构。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2篇

一、教材分析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阶段所要学习的三种函数中的一种,是一类比较简单但很重要的函数,现实生活中充满了反比例函数的例子。因此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与意义的教学是基础。

二、学情分析

由于之前学习过函数,学生对函数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另外在前一章我们学习过分式的知识,因此为本节课的教学奠定的一定的基础。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解决问题: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情感态度:让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难点: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确立.

五、教学过程

(1)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某次列车的平均速度v(单位:km/h)随此次列车的全程运行时间t(单位:h)的变化而变化;

(2)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1000m2的矩形草坪,草坪的长y(单

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

请同学们写出上述函数的表达式

14631000(2)y=tx

k可知:形如y=(k为常数,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x(1)v=是自变量,y是函数。

此过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实际.由于是分式,当x=0时,分式无意义,所以x≠0。

当y=中k=0时,y=0,函数y是一个常数,通常我们把这样的函数称为常函数。此时y就不是反比例函数了。

举例:下列属于反比例函数的是

(1)y=(2)xy=10(3)y=k-1x(4)y=-

此过程的目的是通过分析与练习让学生更加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问已知y与x成反比例,y与x-1成反比例,y+1与x成反比例,y+1与x-1成反比例,将如何设其解析式(函数关系式)

已知y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1

k已知y+1与x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xkxkxkxkx2x已知y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

已知y+1与x-1成反比例,则可设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y+1=kx?1此过程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深刻的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为以后在求函数解析式做好铺垫。

例:已知y与x2反比例,并且当x=3时y=4

(1)求出y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

(2)求当x=时y的值

解析:因为y与x2反比例,所以设y?k,只要将k求出即可得到yx2

和x之间的函数解析式。之后引导学生书写过程。能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并确定其表达式最后学生练习并布置作业

通过此环节,加深对本节课所内容的认识,以达到巩固的目的。

六、评价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现有的认识基础上进行讲解,便于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本节课的重点在于理解反比例函数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应该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多练习巩固。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3篇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要求学生学会用移项解方程的方法。

2、使学生掌握移项变号的基本原则。

(二)能力训练点

由移项变形方法的教学,培养学生由算术解法过渡到代数解法的解方程的基本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用代数方法解方程中,渗透了数学中的化未知为已知的重要数学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用移项法解方程明显比用前面的方法解方程方便,体现了数学的方法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引导发现法发现法则,课堂训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进竞争机制,调动课堂气氛。

2、学生学法:练习→移项法制→练习。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移项法则的掌握。

2、难点:移项法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

3、疑点:移项变号的掌握。

四、课时安排

3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复合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出示探索性练习题,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移项法则,教师出示巩固性练习,学生以多种形式完成。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导入

师提出问题:上节课我们研究了方程、方程的解和解方程的有关知识,请同学们首先回顾上节课的有关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出示投影1)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

(1)xx;(2)xxx;

解:方程的两边都加7,解:方程的两边都减去x,

得x,xx得x,

即x、合并同类项得x。

【教法说明】通过上面两小题,对用等式性质解方程进行巩固、回忆,为讲解新方法奠定基础。

提出问题:下面我们观察上面方程的变形过程,从中观察变化的项的规律是什么?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投影展示上面变形的过程,用制作复合式运动胶片将上面的变形展示如下,让学生观察在变形过程中,变化的项的变化规律,引出新知识。

(出示投影2)

师提出问题:

1、上述演示中,两个题目中的哪些项改变了在原方程中的位置?怎样变的?

2、改变的项有什么变化?

学生活动:分学习小组讨论,各组把讨论的结果派代表上报教师,分四组,这样节省时间。

师总结学生活动的结果:大家讨论的结论,有如下共同点:①方程(1)的已知项从左边移到了方程右边,方程(2)的项从右边移到了左边;②这些位置变化的项都改变了原来的符号。

【教法说明】在这里的投影变化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让学生发现变化的规律,准确掌握这种变化的法则,也是为以后解更复杂方程打下好的基础。

师归纳:像上面那样,把方程中的某项改变符号后,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的变形叫做移项、这里应注意移项要改变符号。

(三)尝试反馈,巩固练习

师提出问题:我们可以回过头来,想一想刚解过的两个方程哪个变化过程可以叫做移项。

学生活动:要求学生对课前解方程的变形能说出哪一过程是移项。

【教法说明】可由学生对前面两个解方程问题用移项过程,重新写一遍,以理解解方程的步骤和格式。

对比练习:(出示投影3)

解方程:(1);(2);

(3);(4)、

学生活动:把学生分四组练习此题,一组、二组同学(1)(2)题用等式性质解,(3)(4)题移项变形解;三、四组同学(1)(2)题用移项变形解,(3)(4)题用等式性质解。

师提出问题:用哪种方法解方程更简便?解方程的步骤是什么?(答:移项法;移项、合并同类项、检验、)

【教法说明】这部分教学旨在于使学生学会用移项这一手段解方程的方法,通过学生动手尝试,理解解方程的步骤,从而掌握移项这一法则。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4)

通过移项解下列方程,并写出检验。

(1);(2);

(3);(4)、

【教法说明】这组题训练学生解题过程的严密性,故采取学生亲自动手做,四个同学板演形式完成。

(四)变式训练,培养能力

(出示投影5)

口答:

1、下面的移项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1)从,得到;

(2)从,得到;

(3)从,得到;

2、小明在解方程时,是这样写的解题过程:

(1)小明这样写对不对?为什么?

(2)应该怎样写?

【教法说明】通过以上两题进一步印证移项这种变形的规律,即“移项要变号”、要使学生认清这里的移项是把某项从方程的一边移到另一边而不是在同一边交换位置,弄懂解方程的书写格式是方程在变形,变形时保持“左右两边相等”这一数学模式。

(出示投影6)

用移项解方程:

(1);(2);

(3);(4)、

【教法说明】这组题增加了难度,即移项变形是左右两边都有可移的项,教学时由学生思考后再进行解答书写,可提醒学生先分组讨论,各组由一名同学叙述解题过程,教师归纳出最严密最精炼的解题过程,最后全体学生都做这几个题目。

学生活动:5分钟竞赛:规则是分两大组,基础分100分,每组同学全对1人加10分,不全对1人减10分,互相判题,学习委员记分。

(出示投影7)

解下列方程:

(1);(2);(3);

(4);(5);(6)、

【教法说明】这组题用竞赛的形式,由学生独立完成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解方程的速度和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达到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目的,而互相评判更增加了课堂上的民主意识。

(五)归纳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解方程的变形方法,通过学习我们应该明确两个方面的问题:①解方程需把方程中的项从一边移到另一边,移项要变号这是重点、②检验要把所得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4篇

学习目标:

1.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利用它解决具体问题.

2.学会运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价值。

重点: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学会分析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一、知识回顾

列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是①②③④⑤⑥

二、自学教材、合作探究

1、自学教材45页,学习分析“探究一”中的数量关系

设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x个人。开始有一人患了流感,第一轮的传染源就是这个人,他传染了x个人,那么,用代数式表示,第一轮后共有()人患了流感;第二轮传染中,这些人中的每个人又传染了x个人,用代数式表示,第二轮后共有()人患了流感。则可列方程为:

2、解这个方程,得

3、想一想:三轮传染后有多少人患流感?四轮呢?

三、检查自学效果

1.(xxxx年毕节地区)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00人患了流感,那么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的人数为()

A.8人B.9人C.10人D.11人

2.生物兴趣小组的学生,将自己收集的标本向本组其他成员各赠送一件;全组共互赠了182件.如果全组有x名学生,则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四、指导学生应用

某种电脑病毒传播非常快,如果一台电脑被感染,经过两轮感染后就会有81台电脑被感染.请你用学过的知识分析,每轮感染中平均一台电脑会感染几台电脑?若病毒得不到有效控制,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会不会超过700台?(xxxx广东中考9分)

解:设每轮感染中平均每一台电脑会感染台电脑,1分

解之得6分

答:每轮平均每一台电脑会感染台电脑,3轮感染后,被感染的电脑超过700台。

五、巩固训练:

1.一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有9条,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A..

2.元旦期间,一个小组有若干人,新年互送贺卡一张,已知全组共送贺卡132张,则这个小组共有()人

3.九年级(3)班文学小组在举行的图书共享仪式上互赠图书,每个同学都把自己的图书向本组其他成员赠送一本,全组共互赠了240本图书,如果设全组共有x名同学,依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A.x(x+1)=240B.x(x-1)=240

C.2x(x+1)=240D.x(x+1)=240

4.参加中秋晚会的每两个人都握了一次手,所有人共握手10次,则有()人参加聚会。

5.学校组织了一次篮球单循环比赛,共进行了15场比赛,那么有个球队参加了这次比赛。

6.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传染性极强,某地因1人患了甲型H1N1流感没有及时隔离治疗,经过两天传染后共有9人患了甲型H1N1流感,每天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如果按照这个传染速度,再经过5天的传染后,这个地区一共将会有多少人患甲型H1N1流感?

反思:2题和4题列方程时为何不一样呢?

六、归纳小结:

1.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要注意解题步骤,特别地,要检验解的结果是否正确与符合题意,并注意题型的积累。

2.(方法归纳)解应用题地步骤是:审、设、列、解、检、答,关键是寻找等量关系,可以采用列式法,线段图示法,列表法等来帮助寻找,并注重检验。

七、效果测评:

1.解下列方程。(1)+10x+21=0(2)-x=1

2.两个相邻的偶数的积是240,求这两个偶数。

3.参加一次足球联赛的每两个队之间都进行两场比赛,共要比赛90场,共有多少个队参加比赛?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5篇

课题:等腰三角形(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十二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

任课教师:东湾中学李晓伟

设计理念:

教学的实质是以教材中提供的素材或实际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为载体,通过一系列探究互动过程,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思想方法,达到学生知识的构建、能力的培养、情感的陶冶、意识的创新。

㈠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分析

等腰三角形是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十二章第三节等腰三角形的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三角形的有关概念及性质、轴对称变换、全等三角形、垂直平分线和尺规作图的基础上,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及其重要性质,它既是前面所学知识的延伸,也是后面直角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知识的重要储备,我们常常利用它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两直线垂直,因此本节课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另外,本堂课通过“活动探究”、“观察—猜想—证明”等途径,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本堂课无论在知识上,还是在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及情感教育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㈡教学内容的分析

本堂课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堂课,在认识等腰三角形的基础上着重介绍“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展示我国今年举办的精彩绝伦的盛会—上海世博会图片中的等腰三角形,结合云南丰富的文化资源,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图形的和谐美、对称美;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数学情景引入等腰三角形定义,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让学生通过动手剪等腰三角形、对折等腰三角形等活动,探究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经历知识的“再发现”过程。在探究活动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思维能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再经过推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使得推理证明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伸,有机地将等腰三角形的认识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结合起来,从中发展学生推理能力。

在例题的选取上,注重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目标及其解析

㈠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认识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经历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

3.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过程,发展学生几何直观;

2.经历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体会证明的必要性,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

1.能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展数学的应用能力,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

2.在小组活动和探究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体会与他人合作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

1.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论证”的过程,体验数学活动充满着探究性和创造性,感受证明的必要性、证明过程的严谨性以及结论的确定性,并有克服困难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经历运用等腰三角形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了解数学对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人类理性精神的作用;

3.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小组合作,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尊重与理解他人的见解,在交流中获益.

㈡教学重点: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应用。

㈢教学难点:

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

㈣解析

本堂课是等腰三角形的第一堂课,所以对于本堂课的知识目标的定位,主要考虑如下:1.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概念,认识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在本堂课中要达到如下要求:⑴理解等腰三角形的定义,知道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腰和底边;⑵知道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一条对称轴,即: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

2.经历探究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过程,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在课堂中让学生参与等腰三角形性质的探索,鼓励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言语表述证明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引导学生完成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证明;

3.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堂课要达到以下要求: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会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问题诊断分析

1.在这堂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等腰三角形性质的发现,特别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这一性质,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主要借助等腰三角形对称性的研究,并引导学生理解“重合”这个词的涵义。

2.这堂课学生可能遇到的第二个问题是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问题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学生刚接触几何证明不久,对数学语言表达方式还不熟悉;这一困难,并不是一堂课就能解决的,而要在以后学习中帮助学生增强数学语言运用的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在这堂课中我通过等腰三角形性质的证明,鼓励学生运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述,使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得到提升;第二是添加辅助线的问题,这也是学生在证明中的一个难点。要解决这一问题,我借助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通过研究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让学生理解三种添加辅助线的方法,即作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或底边上的中线;第三是证明等腰三角形顶角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这一性质,要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先证明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这一性质,为学生搭一个台阶,更好地解决这个难点。

3.这堂课中学生可能遇到的第三个问题是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应用,特别是等腰三角形顶角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这一性质的应用;所以我在设计

课堂练习时,注重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通过练习渗透分类讨论、数形结合和方程的数学思想方法,让学生形成自我的数学思维和能力,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四、教法、学法:

教法:

常言道:“教必有法,教无定法”。所以我针对八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能力水平,大胆应用生活中的素材,并作了精心的安排,充分体现数学是源于实践又运用于生活。因此,本堂课的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获取知识。同时,采用了现代化教学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整个课堂“活”起来,提高课堂效率。本堂课以生活中的一些例子为中心,让学生亲自尝试,接受问题的挑战,充分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为终身学习和发展打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堂课的设计是以课程标准和教材为依据,采用发现式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去亲身体验知识的产生过程,拓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同时,注意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和引导,鼓励培养学生大胆猜想,小心求证的科学研究的思想。

学法:

学生都渴望与他人交流,合作探究可使学生感受到合作的重要和团队的精神力量,增强集体意识,所以本课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遵循“情景问题?实践探究?证明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的主线进行学习。让学生从活动中去观察、探索、归纳知识,沿着知识发生,发展的脉络,学生经过自己亲身的实践活动,形成自己的经验,产生对结论的感知,实现对知识意义的主动构建。这不仅让学生对所学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能力得到培养,素质得以提高,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学会探索问题的方法。

五、教学支持条件分析

在本堂课中,准备利用长方形纸片、剪刀、圆规和直尺等工具,剪出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通过对折、多媒体动画演示等方法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借助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实际动手操作加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基本流程

七、教学过程设计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6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也随之增长和变化。我校进行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而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教案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1、教学目标的制定

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先要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体的要求。

2、教法学法的制定

制定教法学法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自学能力;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对C层学生则要求要低,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学重难点的制定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也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4、教学过程的设计

情境导向,分层定标。教师以实例演示、设问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料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为各层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学习的内容。

分层练习,探讨生疑。学生对照各自的目标分层自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集体回授,异步释疑。“集体回授”主要是针对人数占优势的B层学生,为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而组织的一种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为那些来不及解决的、不具有共性的问题分先后在层内释疑即“异步释疑”。

5、练习与作业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7篇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学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围绕不同的教学目标,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问题,围绕所设计的问题开展教学活动。这样,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问题该怎样设计?围绕问题该怎样进行教学,才能使教学效率得以提高?这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问题设计的策略及反思等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注重问题情境的创设

著名数学家费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源于现实又寓于现实,数学教学应从学生所接触的客观实际中提出问题,然后升华为数学概念、运算法则或数学思想。”这一观念既反映了数学的本质,同时说明了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重要性。比如,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的教学导入时,我首先出示了一周来本班的积分统计表(表中的得分用正数表示,失分用负数表示,)让学生观察: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合计

积分 +3 -2 -4 -2 +2 +4

然后提出问题:“谁能帮我们班算出这一周的总积分呢?”结果我发现大多数同学能用“抵消”的方法统计出这一周本班的总积分。然后我出了一道算式题:“(+3)+(-2)+(-4)+(-2)=?”发现学生不知道该怎样算。当学生产生这样的认知冲突时我便引入了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最后我用表中的数据分成了几种类型,如正数加正数、负数加负数、正数加负数等,展开新知学习,教学效果较以前有明显改观。

本节课成功之处在于:(1)导入的情境问题贴近学生的现实,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2)情境问题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了伏笔,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当然,情境问题的创设不当,会直接影响教学。比如,在《函数》一节的教学时,我用游乐园中的摩天轮引入,当我提出问题:“同学们,当你坐在摩天轮上,随着时间的变化,你离开地面的高度是如何变化的?”我发现学生几乎没有反应,只是偶尔听到:“摩天轮?”“很危险……”本来是一个很典型的函数问题,只因为农村学生对该情境的认识模糊,一时没有进入到虚拟情境中来,导致课堂开端出现“僵局”,也影响了后面的教学工作的胜利开展。

2、教学重点、难点处的问题设计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重点与难点的处理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通过设计好的问题串可以强化重点与突破难点。例如,《结识抛物线》一节的教学重点就是做二次函数y=x2的图像并根据图像认识和理解函数的性质。而作图过程又是一个难点问题,要从所画的图像中发现并归纳性质,首先得画出较准确的函数图像。在学生画图像的过程中,我抓住学生的几种错误画法提出了三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1)根据你画的图像,给自变量x任取一个值,函数y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吗?(2)自变量x的范围是什么?(3)在0

3、例题或课堂练习中的问题设计

例题教学具有及时巩固知识和灵活运用知识的双重功能,随堂练习是检查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和培养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之一。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优选例题,精心设计层次分明的练习,能够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去思考并解决问题,获得问题解决的成就感和快乐感。例如笔者在《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一节的教学中设计了一道这样的问题:已知A(-2,y1)、B(-1,y2)、C(2,y3)三点都在反比例函数y=k/x(k>0)图像上,(1)比较y1、y2、y3的大小关系。(2)若D(a,y1)、E(b,y2)、F(c,y3)三点也在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上,其中a0判断y1、y2、y3的大小关系。教学中我发现多数学生对问题(1)采用了直接代入计算的方法得到结果,对问题(2)显然用代入法难以得到结果,这时,我让学生小组讨论来解决。经过讨论后,学生A回答:“因为k>0时,反比例函数y随x的增大而减小,而ay3。”学生B回答:“我们组用特殊值检验得出y20,所以y3>y1>y2。”学生C回答:“我们组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得到:当k>0时,在每个象限内,函数y的值随自变量x的增大而减小,由此可得y3>y1>y2。”经过对以上不同做法的比较和鉴别,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性质中“在每一个象限内”这一条件有了彻底的理解。可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设计例题或练习问题,使学生通过对问题的解决,既巩固了知识,又培养了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到了解决问题后的快乐感和成就感。

4、在学习反思中的问题设计

初中学生学习数学的方法相对欠缺,学生“重结论,轻过程”的现象较普遍,对学习结果的反思意识淡薄,自我评价不彻底,做错的题目一错再错。作为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彻底分析错因,让学生在错题中有反思的机会。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解含有分母的方程时很容易出错,针对学生做错的题目,我设计了如的表格:

通过引导学生对错因彻底分析与校正,学生明白了产生错误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然后我出了几道解方程的练习,结果发现,学生确实重视了错误,效果明显有所好转。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教学问题的设计确实是一种学问,是一种艺术。要让学生在实实在在的问题情境中去亲历体验,在对问题的分析、探索与交流的过程中主动思考,与人分享成果,来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8篇

一、教学思想:

深入推进和贯彻《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的精神,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改变学习方式为目的,以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探索有效教学的新模式。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二、教学目标:

1、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交流、合作、讨论的方式,积极探索,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质量,逐步形成正确地数学价值观。

2、知识与技能:掌握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的知识点。

3、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学习,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地推理。围绕初中数学教材、数学学科“基本要求”进行知识梳理,适时的进行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培养全体学生、发展全体学生.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学习钻研新课标,掌握教材,编写好“教案”。

2、认真备课,争取充分掌握学生动态。

3、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充分用足用好40分钟。爱因斯曾经说过:“兴趣是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数学教学过程中提高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结合教学内容,选一些与实际联系紧密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去解决,教学组织合理,教学内容语言生动。相尽各种办法让学生爱听、乐听,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4、落实每一堂课后辅助,查漏补缺。

全面关心学生,这是老师的神圣职责,在课后能对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解答学生在理解教材与具体解题中的困难,指导课外阅读因材施教,使优生尽可能“吃饱”,获得进一步提高;使差生也能及时扫除学习障碍,增强学习信心,尽可能“吃得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扩大他们的知识视野,发展智力水平,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5、积极与其它老师沟通,加强教研教改,提高教学水平。

6、经常听取学生良好的合理化建议。

7、深化两极生的训导。

8、落实帮教措施。

总之通过做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尽的努力,想出各种有效的办法,以提高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19篇

设计思想:

这堂课为章节复习课,教师可以先从总体知识结构入手,引导学生逐步回顾所学的知识,要知道本章主要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利用二次函数及其表示方法、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即二次函数的应用。

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二次函数;

掌握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体会二次函数的意义;

会用数表、图像和表达式三种表示方法来表示二次函数,并会相互转化;

会画二次函数,能利用二次函数求一元二次方程的近似解;

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灵活应用二次函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解决问题,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

在学习探索的过程中逐步体会和认识二次函数。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从特殊函数到一般函数的过渡,注意找函数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树立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尝试、猜想和发现的精神;

注意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改变过去只利用数式,而忽略图形的思想。

教学重点:

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教学难点:

二次函数y= 的图像及性质;二次函数的应用。

教学方法:

讨论法、引导式。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媒体:

幻灯片。

教学过程:

Ⅰ.知识复习

师:这堂课是这章的总结课,下面我们来看这章整体知识框架图:(幻灯片)

观看这章的知识整体框架,思考下面的问题:

1.你能用二次函数的知识解决哪些问题?

2.日常生活中,你在什么地方见到过二次函数的图像抛物线的样子?

3.你知道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吗?你能解决什么问题?

同学们,想想你们学习本章的收获是——。

同学们相互讨论,然后师生互动共同探讨上面的问题。

Ⅱ.典型例题

例1:某农场种植一种蔬菜,销售员张平根据往年的销售情况,对今年这种蔬菜的销售价格进行了预测,预测情况如图2-1,图中的抛物线(部分)表示这种蔬菜销售价与月份之间的关系,观察图象,你能得到关于这种蔬菜销售情况的哪些信息?

要求:

(1)请提供四条信息;

(2)不必求函数的解析式。

(1)2月份每千克销售价是元;

(2)2月份每千克销售价是元;

(3)1月到7月的销售价逐月下降;

(4)7月到12月的销售价逐月上升;

(5)2月与7月的销售差价是每千克3元;

(6)7月份销售价最低,1月份销售价最高;

(7)6月与8月、5月与9与、4月与10月、3月与11月,2月与12月的销售价相同。

(注:此题答案不唯一,以上答案仅供参考,若有其他答案,只要是根据图象得出的信息,并且叙述正确即可)

讨论:

生:对于这类问题,我常感到无从下手。

师:要重点看一下横轴与纵轴分别是哪一个变量,然后再看一下它的数据分别是多少。

例2:(北京石景山)已知:等边 中, 是关于 的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若 分别是 上的点,且 ,设 求 关于 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 的最小值。

解: 是等边三角形, 。

不合题意,舍去, 即

又 ,又 ∽

设 则

当 ,即 为 的重点时, 有最小值6。

讨论:

生:这个题目包含的内容较多,我感到难度很大。

师:本题涉及到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解直角三角形。二次函数的有关内容,是一道综合性题目。

生:对于这样的题目如何入手呢?

师:要认真分析题目,明确每一条件的用处。

例3:某校初三年级的一场篮球比赛中,如图2-2,队员甲正在投篮,已知球出手时离地面高 ,与篮球中心的`水平距离为7m,当球出手后水平距离为4m时到达最大高度4m,设篮球运行的轨迹为抛物线,篮圈距地面3m。

(1)建立如图2-3的平面直角坐标系,问此球能否准确投中?

(2)此时,若对方队员乙在甲前面1m处跳起盖帽拦截,已知乙的最大摸高为,那么他能否获得成功?

解:(1)

根据题意:球出手点、最高点和蓝圈的坐标分别为 。

设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代入 两点坐标为

将 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左=右;所以一定能投中。

(2)将 代入解析式: 盖帽能获得成功。

讨论:

生:此球能否准确投中,与二次函数的知识有何联系,我不大清楚。

师:篮球运行的轨迹为抛物线,蓝圈可以看成一个点,所以此球能否准确投中的问题,实际上就是看一下该点在不在抛物线上即可。

例4:如图2-4,一位篮球运动员跳起投篮,球沿抛物线 运行,然后准确落入篮框内,已知篮框的中心离地面的距离为米。

(1)球在空中运行的最大高度为多少米?

(2)如果该运动员跳投时,球出手离地面的高度为米,请问他距离篮框中心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解:(1) 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为(0,)。

∴球在空中运行的最大高度为米。

(2)在 中,当 时,又 。

当 时, 又

故运动员距离篮框中心水平距离为 米。

讨论:

生:我对运动员距离篮框中心水平距离有点迷惑。

师:运动员距离篮框中心水平距离,就是过蓝框向地面做垂线,垂足与人的站立点的距离。

例5:已知抛物线 。

(1)证明抛物线顶点一定在直线 上。

(2)若抛物线与 轴交于 两点,当 ,且 时,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2)中所求抛物线顶点为 ,与 轴交点在原点上方,抛物线的对称轴与 轴脚于点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点 为抛物线对称轴上一动点,过点 作 ⊥ ,垂足 在线段 上,试问:是否存在点 ,使 若存在,求出点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解:(1) ,∴顶点坐标为( )∴顶点在直线 上

(2)∵抛物线与 轴交于 两点,∴ 。

即 ,解得 。

∵ 或 当 时, (与 矛盾,舍去), 。

当 时, 或 。

(3)∵抛物线与 轴交点在原点的上方,∴

∵直线 与 轴交于点 ∴设 ,则

解得 。

当 时,当 时,∴ 或

讨论:

生:抛物线顶点在直线 上如何证明?

师:抛物线的顶点坐标可以求出吧?

生:只要用公式即可。

师:将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代入直线的解析式,如果适合直线的解析式,则点在直线 上;否则,点不在直线 上。

Ⅲ.课堂小结

我们这堂课主要需要掌握的是如何利用二次函数及其表示方法、二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解决实际问题,即二次函数的应用。

板书设计:

小结与复习

一、知识回顾 例2 例3

二、典型例题 例4 例5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20篇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

2.能够运用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有关问题的论证和计算,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计算能力.

3.通过添加辅助线,把梯形的问题转化成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问题,使学生体会图形变换的方法和转化的思想

二、教法设计

小组讨论,引导发现、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等腰梯形判定.

2.教学难点: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将梯形转化为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及正确运用辅助线).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小黑板,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复习引入,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在教师引导下探索等腰梯形的判定,归纳小结梯形转化的常见的辅助线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样的四边形叫梯形,什么样的梯形是直角梯形、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它的性质定理是怎样证明的?

3.在研究解决梯形问题时的基本思想和方法是什么?常用的辅助线有哪几种?

我们已经掌握了等腰梯形的性质,那么又如何来判定一个梯形是否是等腰梯形呢?今天我们就共同来研究这个问题.

【引人新课】

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前面我们用等腰三角形的定理证明了等腰梯形的性质定理,现在我们也可以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来证明等腰梯形的判定定理.

例1已知:如图,在梯形中,求证:.

分析:我们学过“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边相等.”因此,我们只要能将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角转化为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定理就容易证明了.

(引导学生口述证明方法,然后利用投影仪出示三种证明方法)

(1)如图,过点作、,交于,得,所以得.

又由得,因此可得.

(2)作高、,通过证推出.

(3)分别延长、交于点,则与都是等腰三角形,所以可得.

(证明过程略).

例3求证: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已知:如图,在梯形中,.

求证:.

分析:证明本题的关键是如何利用对角线相等的条件来构造等腰三角形.

在和中,已有两边对应相等,别人要能证,就可通过证得到.

(引导学生说出证明思路,教师板书证明过程)

证明:过点作,交延长线于,得,

∵,∴

∵,∴

又∵、,∴

说明:如果、交于点,那么由可得,即等腰梯形对角线相交,可以得到以交点为顶点的两个等腰三角形,这个结论虽不能直接引用,但可以为以后解题提供思路.

例4画一等腰梯形,使它上、下底长分别5cm,高为4cm,并计算这个等腰梯形的周长和面积.

分析:如图,先算出长,可画等腰三角形,然后完成的画图.

画法:①画,使.

②延长到使.

③分别过、作,、交于点.

四边形就是所求的等腰梯形.

解:梯形周长.

答:梯形周长为26cm,面积为.

【总结、扩展】

小结:(由学生总结)

(l)等腰梯形的判定方法:①先判定它是梯形②再用“两腰相等”“或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来判定它是等腰梯形.

(2)梯形的画图:一般先画出有关的三角形,在此基础上再画出有关的平行四边形,最后得到所求图形.(三角形奠基法)

八、布置作业

l.已知:如图,梯形中,、分别为、中点,且,求证:梯形为等腰梯形.

九、板书设计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77中l;P179中B组2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21篇

●教材分析

《绝对引用与函数》是苏科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第三章《统计与分析数据》第二节的内容,本节课在学习“填充柄”与“公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数据的处理与统计,本节课的重点是函数的使用方法,并能够将该方法迁移到实际问题中。

●学情分析

学生利用WPS表格处理数据的能力并不强,也没有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思考利用更好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因此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引导学生利用批判性思维建构新知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进一步巩固理解公式和填充柄的使用;理解“绝对引用”和“函数”的含义;掌握利用“绝对引用”和“函数”解决问题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培育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增强利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达到建构新知识的目的,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养成。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绝对引用与函数的使用方法。

难点:函数的使用方法。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利用填充柄快速填充公式计算结果,现在请大家利用公式和填充柄完成任务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知识。

2.讲授新课

(1)绝对引用的使用

师:为核算成本需要计算出每个房间的水电费用,水、电的单价老师已经写在表格的右侧(如下页图1),现在请同学们利用所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

任务一:利用公式和填充柄计算该宾馆水、电费用。

学生在完成任务一的过程中,纷纷表示填充柄使用出现了问题,只有第一格是对的,其他都不对。教师给予提示:选中结果输出的单元格,在地址栏中查看公式。学生再尝试操作。

生:老师,填充柄实际是按顺序填充公式中的单元格地址。

师:为什么上一个任务能够通过填充得到结果而这个任务中自动填充得到的数值就是错误的?

生:因为上一个任务中每一行公式中对应的单元格地址都是按顺序增加的,而这个任务中水、电价的单元格地址在每一行的公式中都应该保持不变,但是利用填充柄填充后,水、电价的单元格地址会按顺序增加,就会出现错误了。

师:该怎么解决呢?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45页,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可以在公式中在不需要按顺序填充的单元格地址上添加“$”符号。

师:这种需要在自动填充中引用固定单元格地址称为“绝对引用”。请同学们继续完成任务二。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搭建培育批判性思维的基础,通过提问式教学,厘清学生遇到的问题和原有知识之间的认知冲突,进而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

(2)函数的使用

师:在计算出该宾馆每个房间的水、电使用量和具体费用后,还需要统计水、電使用总量和费用总量,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表格中的内容完成任务二。

任务二:计算出表格中各项数据的合计量。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22篇

教育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观念的转变,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授知识,而是越来越多地鼓励、思考……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流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必须拿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从事那些有效果的和有创造性的活动:互相影响、讨论、激励、了解、鼓舞。这说明了一个道理:教师的地位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还要确定“以人为本”的观念,把课堂教学看作自己也是学生人生中的一段激荡的生命经历,鼓励、激发学生去不断探索,把学生的“发现”与“创造”视为最有价值的劳动成果,教师与学生平等地对话,与他们共同感悟思潮的跌宕涌动。我想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教学时的一些认识:

一、联系生活、感知数学

“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而且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遵循学生的思维规律,在实际问题和数学模型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数学、感知数学。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主体(学生)在思考问题时,既符合自身的认知规律,又有直觉洞察、直观猜想、合理归纳与活动思维过程,有利于提高自己对数学的认识。

二、身临其境,探索规律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

在教学时教师应根据知识的内在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规律,提供现象和问题,创设思维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进行观察、思考、探索。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热情,提升学生的学习水平。比如在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按下列步骤来创设情境。

1.求三个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一般来说学生都是先把方程的根求出来,然后计算,学生可能体会不到什么,此时课堂气氛比较平稳。

2.求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这时很多学生会感到很繁,怕动手计算,课堂出现沉闷现象。此时教师立即口答出答案,学生就会感觉到很惊奇,为之一振,进而产生疑问:“老师怎么会看出答案?这里会不会有规律?”课堂出现窃窃私语,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

3.提出问题:你能根据你开始的计算和老师的结论观察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吗?学生们跃跃欲试,开始投入到观察、思考、探索中去。

4.提出问题:你敢肯定你所猜测到的结论是正确的吗?再一次激发学生的斗志,使他们敢于说理、敢于证明,给予他们充分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三、由点到面,触类旁通

复习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而是一个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复习中的'最大矛盾是时间短、内容多、要求高。复习既要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典型,又能在高度概括中深刻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让学生在掌握规律中理解、记忆、熟练、提高。比如在复习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时,可以把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的关系和二次函数的有关知识相联系,根的判别式可以作为判别二次函数的图像与x轴的交点个数的依据:当△>0时,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当△<0时,抛物线与x轴没有交点;当△=0时,抛物线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即顶点。如果抛物线与x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以求抛物线与x轴的两个交点之间的距离,可以判别抛物线与x轴交点的位置(交点是在坐标原点的左边还是在坐标原点的右边)等等。这样在复习过程中把知识拓一拓、伸一伸,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课堂教学面对的是独立、有个性、有思维的学生,课堂教学设计应适应学生的发展,应随“学情”的变化而变化。课堂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完全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学生情况的了解。只有教师具备“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一切为学生考虑,才能真正做到教学服务于学生,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23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教育资源和教育需求也随之增长和变化。我校进行了初中数学分层教学课题研究,而分层次备课是搞好分层教学的关键,教师应在吃透教材、大纲的情况下,按照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好分层次教学的全过程。本文将结合本人的教学经验,对分层教学教案设计进行初步探讨。

1教学目标的制定

制定具体可行的教学目标,先要分清哪些属于共同目标,哪些属于层次目标。并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具体的要求。

2教法学法的制定

制定教法学法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如对A层学生少讲多练,注重培养其自学能力;对B层学生,则实行精讲精练,注重课本上的例题和习题的处理;对C层学生则要求要低,浅讲多练,弄懂基本概念,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3教学重难点的制定

教学重难点的制定也应结合各层次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

4教学过程的设计

情境导向,分层定标。教师以实例演示、设问等多种方法导入新课。要利用各种教学资料创设恰当的学习情境为各层学生呈现适合于本层学生水平学习的内容。

分层练习,探讨生疑。学生对照各自的目标分层自学。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实践,自觉地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

集体回授,异步释疑。“集体回授”主要是针对人数占优势的B层学生,为解决具有共性的问题而组织的一种集体教学活动。教师为那些来不及解决的、不具有共性的问题分先后在层内释疑即“异步释疑”。

5练习与作业的设计

教师在设计练习或布置作业时要遵循“两部三层”的原则。“两部”是指练习或作业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三层”是指教师在处理练习时要具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知识的直接运用和基础练习;第二、三两层次的题目为选做题,这样可使A层学生有练习的机会,B、C两层学生也有充分发展的余地。

分层教学下教师不能再“拿一个教案用到底”,而要精心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恰当的方法和手段,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关心他们的进步,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形成成功的激励机制,确保每一个学生都有所进步。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24篇

目标

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事物,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会识别并能做出一些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2.在认识、制作和欣赏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图形的对称美,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重点难点

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

教具

准备 剪刀、纸(含平行四边形、字母N S)、教学挂图、直尺

教学方法

手段 观察、比较、讨论、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新课

1.教师取一个门框上固定门的铰连让学生观察是不是左右对称?

2.出示教学挂图:天安门、飞机、奖杯的实物图片

将实物图片进一步抽象为平面图形,对折以后问学生发现了什么?

生:对折后两边能完全重合。

师: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

教师先示范,让学生认识天安门城楼图的对称轴,然后让学生再找出飞机图、奖杯图的对称轴各在哪里。

3.练习题:(出示小黑板)

(1)P57“试一试”

判断哪几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试着画出对称轴。

估计学生会将平行四边形看作是轴对称图形,可让两个学生到讲台前用平行四边形纸对折一下,看对折以后两部分是否完全重合。由此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不是轴对称图形。

(2)用剪刀和纸剪一个轴对称图形。

教学过程

二、练习

1.出示挂图:(p58“想想做做”第1题)

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生:竖琴图、轿车图、五角星图、铁锚图、科技标志图、中国农业银行标志图

师:钥匙图和紫荆花图为什么不是?

生:因为对折以后两部分没有完全重合。

2.看书p58“想想做做”第2题

判断哪些英文字母是轴对称图形?

生:A、C、T、M、X(有可能有的学生没有选C,还有可能有的学生选N、S、Z)

师:没有选C的同学除了竖着对折,看看横着、斜着对折你有没有去试一试?认为N、S、Z是轴对称图形的我请两个学生到讲台前用表示字母N、S的纸对折一下,看看对折以后两部分有没有完全重合?

学生试完以后会发现两部分没有完全重合。

教师再将字母N横过来就变成了字母Z,同样道理,两部分也不会完全重合。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25篇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二元一次方程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学会求出某二元一次方程的几个解和检验某对数值是否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

3.学会把二元一次方程中的一个未知数用另一个未知数的一次式来表示;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渗透类比的思想方法,并渗透德育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难点:把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变形成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其实质是解一个含有字母系数的方程

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比较,加强学生的类比的思想方法; 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认识数学是根据实际的需要而产生发展的观点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新闻链接:桐乡70岁以上老人可领取生活补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课教学:

引导学生观察方程80a+150b=902 880与一元一次方程有异同?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做一做:

(1)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买了5 kg苹果和3 kg梨共花去23元,分别求苹果和梨的单价设苹果的单价x元/kg , 梨的单价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一辆轿车行驶2时的路程比一辆卡车行驶3时的路程还多20千米,如果设轿车的速度是a千米/小时,卡车的速度是b千米/小时,可得方程:

(2)课本P80练习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一次方程方程

合作学习:

活动背景爱心满人间——记求是中学“学雷锋、关爱老人”志愿者活动

问题:参加活动的36名志愿者,分为劳动组和文艺组,其中劳动组每组3人,文艺组每组6人

团支书拟安排8个劳动组,2个文艺组,单从人数上考虑,此方案是否可行? 为什么? 把x=8,y=2代入二元一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两边有没有相等? 由学生检验得出代入方程后,能使方程两边相等 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一对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并提出注意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书写方法

3.合作学习:

给定方程x+2y=8,男同学给出y(x取绝对值小于10的整数)的值,女同学马上给出对应的x的值; 接下来男女同学互换(比一比哪位同学反应快)请算的最快最准确的同学讲他的计算方法提问:给出x的值,计算y的值时,y的系数为多少时,计算y最为简便?

出示例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 x+2y=8

(1)用关于y的代数式表示x;

(2)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

(3)求当x= 2,0,-3时,对应的y的值,并写出方程x+2y=8的三个解

(当用含x的一次式来表示y后,再请同学做游戏,让同学体会一下计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课堂练习:

(1)已知:5xm-2yn=4是二元一次方程,则m+n=;

(2)二元一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变形为y= 当x=2时,y= ;

5.你能解决吗?

小红到邮局给远在农村的爷爷寄挂号信,需要邮资3元8角小红有票额为6角和8角的邮票若干张,问各需要多少张这两种面额的邮票?说说你的方案

6.课堂小结:

(1)二元一次方程的意义及二元一次方程的解的概念(注意书写格式);

(2)二元一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关性;

(3)会把二元一次方程化为用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未知数的形式

7.布置作业(1)教材P82; (2)作业本

教学设计意图:

依照课程标准,通过分析教材中教学情境设计和例习题安排的意图,在此基础上依据学生实际,制订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的设计始终围绕这教学重点和难点展开

在充分理解教材编写意图、教学要求和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实际,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创设了教学情境:关心老人,突出情感主线,并贯穿整个教学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重组、补充和加工等,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所选择的例习题都体现实际问题数学化的思想,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魅力这两个方面的设计贯穿整堂课,把知识内容和情感体验自然连贯起来.

其次,在教学过程设计中,体现了让学生展示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通过几个合作学习,激发学生主动去接触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自己评价和生生间的相互评价,关注学生对解题思路回顾能力

二元一次方程概念的教学中,通过与一元一次方程的类比的方法,使得学生加深印象 在突破难点的设计上,通过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选题时,通过降低例题的难度,使学生迅速掌握用关于一个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另一个字母的方法,体会运用这种方法的可使求二元一次方程求解更简便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26篇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通过观察实验,使学生理解圆的对称性.

2.掌握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理解其证明,并会用它解决有关的证明与计算问题.

过程方法

1.利用操作几何的方法,理解圆是轴对称图形,过圆心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

2.经历探索垂径定理及其推论的过程,进一步和理解研究几何图形的各种方法.

情感态度

激发学生观察、探究、发现数学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教学重点

垂径定理及其运用.

教学难点

发现并证明垂径定理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程序及教学内容师生行为设计意图

一、导语:直径是圆中特殊的弦,研究直径是研究圆的重要突破口,这节课我们就从对直径的研究开始来研究圆的性质.

二、探究新知

(一)圆的对称性

沿着圆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直线对折,重复做几次,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结论?

得到:把圆沿着它的任意一条直径所在直线对折,直径两旁的两个半圆就会重合在一起,因此,圆是轴对称图形,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圆的对称轴.

(二)垂径定理

完成课本思考

分析:1.如何说明图是轴对称图形?

2.你能用不同方法说明图中的线段相等,弧相等吗?

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即:直径CD垂直于弦AB则CD平分弦AB,并且平分弦AB所对的两条弧.

推理验证:可以连结OA、OB,证其与AE、BE构成的两个全等三角形,进一步得到不同的等量关系.

分析:垂径定理是由哪几个已知条件得到哪几条结论?

即一条直线若满足过圆心、垂直于弦、则可以推出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

垂径定理推论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思考:1.这条推论是由哪几个已知条件得到哪几条结论?

2.为什么要求“弦不是直径”?否则会出现什么情况?

垂径定理的进一步推广

思考:类似推论的结论还有吗?若有,有几个?分别用语言叙述出来.

归纳:只要已知一条直线满足“垂直于弦、过圆心、平分弦、平分弦所对的优弧,平分弦所对的劣弧.”中的两个条件,就可以得到另外三个结论.

(三)、垂径定理、推论的应用

完成课本赵州桥问题

分析:1.根据桥的实物图画出的几何图形应是怎样的?

2.结合所画图形思考:圆的半径r、弦心距d、弦长a,弓形高h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3.在圆中解决有关弦的问题时,常常需要作垂直于弦的直径,作为辅助线,这样就可以把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结合起来,得到圆的半径r、弦心距d、弦长a的一半之间的.关系式:

三、课堂训练

完成课本88页练习

补充:

1.如图,一条公路的转弯处是一段圆弧,点O是圆心,其中CD=600m,E为圆O上一点,OE⊥CD,垂足为F,EF=90m,求这段弯路的半径.

2.有一石拱桥的桥拱是圆弧形,如图所示,正常水位下水面宽AB=60m,水面到拱顶距离CD=18m,当洪水泛滥时,水面宽MN=32m时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请说明理由.(当水面距拱顶3米以内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

四、小结归纳

1. 垂径定理和推论及它们的应用

2. 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相结合,将圆的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问题.

3.圆中常作辅助线:半径、过圆心的弦的垂线段

五、作业设计

作业:课本94页 1,95页 9,12

补充:已知:在半径为5?的⊙O中,两条平行弦AB,CD分别长8?,6?.求两条平行弦间的距离.教师从直径引出课题,引起学生思考

学生用纸剪一个圆,按教师要求操作,观察,思考,交流,尝试发现结论.

学生观察图形,结合圆的对称性和相关知识进行思考,尝试得出垂径定理,并从不同角度加以解释.再进行严格的几何证明.

师生分析,进一步理解定理,析出定理的题设和结论.

教师引导学生类比定理独立用类似的方法进行探究,得到推论

学生根据问题进行思考,更好的理解定理和推论,并弄明白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学生审题,尝试自己画图,理清题中的数量关系,并思考解决方法,由本节课知识想到作辅助线办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检查,集体交流评价,教师指导学生写出解答过程,方法,规律.

引导学生分析:要求当洪水到来时,水面宽MN=32m是否需要采取紧急措施,只要求出DE的长,因此只要求半径R,然后运用几何代数解求R.

让学生尝试归纳,,发言,体会,反思,教师点评汇总

通过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发现圆的对称性,为后续探究打下基础

通过该问题引起学生思考,进行探究,发现垂径定理,初步感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解题能力.

为继续探究其推论奠定基础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全面的理解和掌握垂径定理和它的推论,并进行推广,得到其他几个定理,完整的把握所学知识.

体会转化思想,化未知为已知,从而解决本题,同时把握一类题型的解题方法,作辅助线方法.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应用,巩固知识,形成做题技巧

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归纳提升,加强学习反思,帮助学生养成系统整理知识的习惯

巩固深化提高

板 书 设 计

垂径定理垂径定理的进一步推广

赵州桥问题归纳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27篇

一、指导思想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初中数学教学计划。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是初中学习过程中的关键时期,学生基础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九年级的毕业和升学。八(2)班人数为50人,七年级下期学生期末考试高分人数9人,及格人数27人,低分6人。八(2)班后进面较大,很多同学基础差,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闲散,和兄弟班级差距大。要在本期获得理想成绩,老师和学生都要付出艰巨努力,要加强落实,培优辅差,充分发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作用,注重方法,培养能力。

三、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工作。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挖掘整合教材,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工作计划《初中数学教学计划》。

2、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的老师。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小论文,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培养学生通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照顾好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 第28篇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大学生的学习参与面,减小差距。努力作好教学工作,在这一学期中,下文将准备了初中二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如下:

一、教学目标:

通过本期的学习,要使学生在情感与态度上,认识到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反作用于实践,认识现实生活中图形间的数量关系,能够设计精美的图案,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主、和谐、合作、探究、有序、分享发现快乐,感受学习的快乐。对于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究,经历发现知识,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经历发现知识道路上坎坎坷坷,达到深刻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达到漫江碧透,鱼翔浅底的境界,在经历这些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自主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使所有学生在数学上都有不同的发展,尽可能接近其发展的最大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潜移默化的接受辩证唯物主义的熏陶,提高学生素质。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学内容共计五章,知识的前后联系,教材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分析如下:

第十六章分式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分式的约分与通分,分式的加、减、乘、除运算,整数指数幂的概念及运算性质,分式方程的概念及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的解法。

第十七章反比例函数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模型,本单元学生在学习了一次函数后,进一步研究反比例函数。学生在本章中经历:反比例函数概念的抽象概括过程,体会建立数学模型的思想,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探索过程,在交流中发展能力这是本章的重点之一;经历本章的重点之二:利用反比例函数及图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经历函数图象信息的识别应用过程,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根据所给信息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会作反比例函数图象,并利用它们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章的难点在于对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及提高数形结合的意识和能力。

第十八章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度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介绍勾股定理及其应用,第二节介绍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第十九章四边形四边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应用较广泛的一种图形,尤其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等特殊四边形的用处更多。因此,四边形既是几何中的基本图形,也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本章是在学生前面学段已经学过的四边形知识、本学段学过的多边形、平行线、三角形的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也可以说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系统的整理和研究,本章内容的学习也反复运用了平行线和三角形的知识。从这个角度来看,本章的内容也是前面平行线和三角形等内容的应用和深化。

第二十章数据的分析本章主要研究平均数、中位数、众数以及极差、方差等统计量的统计意义,学习如何利用这些统计量分析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情况,并通过研究如何用样本的平均数和方差估计总体的平均数和方差,进一步体会用样本估计总体的思想。

三、提高学科教育质量的主要措施:

1、认真做好教学七认真工作。把教学七认真作为提高成绩的主要方法,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扩充教材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也让学生学会认真学习。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如是说。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民主、和谐、平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高效的学习课堂,让学生体会学习的快乐,享受学习。引导学生写复习提纲,使知识来源于学生的构造。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这是提高学生素质的根本途径之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处于一种思如泉涌的'状态。

5、运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教学,积极更新自己脑海中固有的教育理念,不同的教育理念将带来不同的教育效果。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7、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的民间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开展对奥数题的研究,课外调查,操作实践,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8、开展分层教学,布置作业设置A、B、C三类分层布置分别适合于差、中、好三类学生,课堂上的提问要照顾好、中、差三类学生,使他们都等到发展。

9、进行个别辅导,优生提升能力,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对差生,一些关键知识,辅导差生过关,为差生以后的发展铺平道路。

10、站在系统的高度,使知识构筑在一个系统,上升到哲学的高度,八方联系,浑然一体,使学生学得轻松,记得牢固。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初中数学教学设计范文(优选28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