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体育跨学科教学案例范文(通用4篇)

体育跨学科教学案例范文(通用4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体育跨学科教学案例范文(通用4篇)

微信扫码分享

体育跨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第1篇

关键词:高职高#恍Ы逃专业;德育特色;建设

本研究的德育指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正确的政治观念,形成正确的思想方法的教育。

班华指出,现代德育要以人为本,突出主体和发展。高职高专比之于本科院校,应该更贴近职业的需要,培养的人才侧重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技能性。因此,它在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方面应该可持续地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践。

小学教育专业的特色由以下方面决定:一是小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的本质特性,二是小学教育的基础性、全面性和养成性。顺应2012年《教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的要求,小学教育专业应该具有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以反思性实践为发展的主线。由此奠定了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德育的特色。下面从目标、内容、课程、实施的途径和方法、管理和评价方面来论述特色建设。

一、德育目标

德育目标是受国家教育目的和高职高专培养目标制约的。高职高专小学教育专业的培养目标如下:

培养符合教育事业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和儿童身心健康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的师德和品质,复合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的专业能力,并具备良好的社会适应性和一定的研究能力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合格的小学教师。

培养规格又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

A.具有一定的专业理想和专业精神,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课程观、教学观、班级管理观与教育观。

B.具有从事小学教育的良好的品质,富有爱心、责任心和童心,阳光健康、富有亲和力,具有良好的沟通与合作的精神和能力。

C.具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艺术的基本素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具有小学两门以上学科教学的能力和课程开发的潜能,并至少精通一门学科的教学;能够不断探索儿童哲学、儿童科学和儿童艺术的关系,并能够以艺术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D.具有扎实的教学基本技能,能够流利而生动地进行口语表达、正确而规范地书写汉字,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并能整合教学要素,胜任班主任工作。

E.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能力,养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习惯,具有主动获取知识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具有基本的小学教育研究能力,能够在教育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应对挑战和不断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能力。

德育总体目标可以制定如下: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以德治国”的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了解和理解中国梦并能付诸小学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专业精神和教育信念,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师德和正确的儿童观、教师观与教育观;富有爱心、责任心、童心,亲和力;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具有专业发展潜质的社会需要的小学教师。

总体目标又可以分为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文明规范;基本道德品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劳动与技术;社会实践与服务;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等分目标。其中,生存、生活与生命教育下设生存常识、人际关系、生存品质、应对挫折、生态文明、生活意义、生活能力、品德和习惯、爱和感恩、生活选择、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命的和谐目标;文明规范下设礼貌、礼仪、行为目标;基本道德品质下设勤劳、勇敢、奋发、诚实、节制、沉默、秩序、决断、公正、中庸(不偏不倚,不走极端)、清洁、安详、贞洁、谦让、自强、自立等一系列优良品质目标;爱国主义下设爱自己、爱家庭、爱学校、爱家乡、爱社会、爱祖国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下设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目标;中国梦下设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目标;劳动与技术下设生活常见材料、技术工具、生产技能、设计、制作与评价作品、劳动观点、劳动习惯、劳动安全和责任、技术意识、职业意识、创新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审美意识目标;社会实践与服务下设实践能力、社会适应、社会参与、公民责任感目标;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下设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的目标。为了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可以根据地区、学校、教师、学生、教学的实际来因时、因人和因地制宜。

二、德育课程

目标是课程设置的依据。设置包括:一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直接传授道德价值;二是实施间接教学,不开设独立的道德课,主要是通过以社会实践为主的所有课程和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实践证明,两种形式相结合,才能全面、充分地实施德育。课程体系由内容和目标体系构成。内容体系在如上所述;活动体系围绕学校(含大学和小学)、家庭(含大学生和小学生的家庭)和社会之间的交叉关系而展开。志愿服务、家校共育、自我教育将共筑德育课程活动体系。对于任何学校的学生而言,各学科的德育渗透在全部德育中所占的比重最大。但是小学教育专业的自然学科、社会学科、人文学科、艺术学科和跨学科的交融、渗透比较紧密,由于该专业的终极受益者儿童天生是以游戏的方式认识世界,而游戏和艺术又天然密不可分,那么着重和艺术学科相交融的跨学科的德育渗透显得特别突出和重要。而高校在艺术学科、跨学科建设方面还很薄弱,由于学科之间在学科理念、价值标准、学科语言、学科思维方式和学科方法等的冲突;基于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导致的跨学科研究的组织障碍与冲突;受管理体制制约的跨学科研究的资源配置障碍与冲突;传统的同行评议评价模式下对跨学科的评价导致的障碍与冲突,导致的跨学科的课程设置和实施还任重道远。

课程的新陈代谢要以先进的文化背景为基础。要构建良好的校风、班风、教风、学风,建设融合小学文化、小学教师文化和小学儿童文化的校园文化,和小学共同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实践活动。

三、德育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实施德育,要体现教育性、综合性、生活性、实践性和终身性。教育性自不待言。综合性不但表现于在跨学科领域实施德育;同时也表现在实施的途径和方法是综合的。途径包括:

(一)直接和间接的教学:是最经常、最有效和最基本的途径。要推动跨学科的建设以及教学方法的改革,关注小学德育生活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通过真实案例、真实项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兴趣和做小学教师的兴趣;

(二)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品德的真正形成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立足多姿多彩的生活,并通过反省和内化得到真正的成长。包括便民服铡⑽幕辅导活动、法律宣传活动与咨询活动、社会调查活动、义务劳动、暑期文化、科技和卫生三下乡活动、勤工俭学、环境保护、考察实践、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等;

(三)课外、校外活动:主要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特别是小学教育的实际,开展相应的课外、校外活动;其中,特别借助教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等跨学科教学活动机会实施德育;

(四)共青团活动;

(五) 校会、班会、周会和形势政策报告会等;

(六)班主任工作。

方法包括说理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实际锻炼法、品德评价法(根据德育目标)、生活指导法等。教育者要指导大学生学会反思和内化,形成终身发展的可持续性。

四、德育管理

包括制度、队伍、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管理的建设。

推行民主化、人性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树立主人翁意识和服务精神,采用各种激励和奖惩机制,使所有领导、管理者、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和相关学生社团组织,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对德育工作群策群力,整体发展。特别强调联合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的力量。在校本文化的支持下,倡导学生自主管理、自我发展。打破传统的同质学科组织为主线的管理体制,制定和创新跨学科管理制度以保障跨学科德育的有效实施。

队伍包含学校各层面的领导、管理者和教师;小学教育专业的学生;小学的领导和教师以及大、小学生家长。大学的教师要成为双师型教师,大学教师和小学教师组成学习共同体,共同管理学生的德育。在院系层面建立跨学科学系或教研室、跨学科研究中心,搭建跨学科研究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以建设跨学科德育的基本人力资源。

在社会实践和校本课程的结合中落实德育,鼓励开发跨学科课程。请小学教师参与德育教学,比例不低于20%。

强调全员参与德育研究;强调跨学科科学研究以及德育研究,力求以研究促进德育教学和质量的提升。

五、德育评价

倡导发展性评价观,着眼于学生、教师和德育工作的提高和改进,而不光是德育的实际成绩。请德育施教的所有成员参与德育的评价,包括个人人格品质评价、学科(含跨学科)德育评价、校本德育课程评价、小学化校园文化评价、实习实训素养评价和专业德育活动评价;坚持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相结合、主观判断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具体测评手段突出差异性。构建动态、系统的德育评价方案与可量化、发展性的评价指标。

[参考文献]

[1]班华.现代德育论(第二版)[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12-15.

[2]中国教育部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Z]:1.

[3]陈威. “实践取向”小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4]赵佳丽,罗生全.论学校实践性德育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5),7:47-50.

体育跨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第2篇

一、跨界教育的内涵和外延

跨界最初是由“crossover”译过来的,在英文字典中翻译为跨越、超越、交叉、融合等。跨界是将原本不相干的领域彼此渗透融合,通过创新升华为一种更新颖的生活态度、审美情趣或价值观念,跨界的核心在于创新。[1]跨界教育从教育领域来看,注重跨越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社区教育和家庭教育四个领域;从学科领域来说,注重跨越自然科学、社会学科、人文学科等边界,开展大综合教育;从地域空间来看,注重跨越所在地区边界,进行区域教育和世界教育。[2]在当下的景观设计教育中,跨界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从学科间的相互交叉渗透到校际间的专业交流再到国与国之间的项目合作都体现了跨界教育的必然趋势。因此,跨界教育是促进学科创新的好方法,在景观设计教学中融入该观念,可为学科注入新活力、新思维,绽放新的生命力。

二、景观设计教学融入跨界教育的必要性

三、当下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分析

景观设计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学生应该通过实践锻炼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再创造,景观设计师在创造新景观时需要游历考察,学习各类知识,并将知识融会贯通,使创造力和分析法相结合,而不是一头扎进理论堆里闭门造车。目前景观设计专业的教学环节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景观设计学科缺少与相关学科的融合

(二)课堂教学知识陈旧缺少对外交流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没有及时更新课件及教学方法,没有将新形势、新材料、新科技带入课堂教学中,只是教条式地将传统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不注重知识更新,其弊端是显而易见的。对于设计行业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师本身应该不断地学习和积累,参与各类学术活动,关注行业中的新动态,并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关注时代新形势的发展。学院应引进长期在国外学习和工作的留学生来校任教,聘请国外知名教授前来讲座,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避免闭门造车。

(三)景观设计教学环节缺少游历考察

在景观设计教学中,一个完整的教学环节应该包括设计课、理论课、游历考察、讲座、校际交流、专业实习等多个方面。如果一个学校只强调学风建设、课堂教学秩序,将学生上课固定在教室中而忽略了学生与外界交流的必要性,将会禁锢学生的思维,缩小学生的眼界,降低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出只会死读书而不会应对时代变化的无用之才。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短学期这一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将课堂知识带进企事业单位,增加实践经验,将设计理念变成现实。教师带学生进行田野考察,利用写生、测绘等手段,感受大自然,贴近生活,留心生活中人们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设计出尊重土地,关怀人性的优秀作品。这种打破单一化的教学模式,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对培养符合时代要求,适应国际趋势的景观设计复合型人才至关重要。

四、跨界视野下的景观设计教育途径探讨

为培养符合时展需求的高水平景观设计复合型人才,尽快使我国的景观设计走向国际。实现真正的跨界视野,可从改革师资结构、教学模式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个方面入手,实现景观设计教育的跨界意义。

(一)在师资结构方面,实现跨界应实行双师制和高校教师互聘制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学术理论知识,更要有丰富的实践工程经验,创新的理论和观念应该不断地走入社会并获得市场的认可。随着时展的需要,一方面可尝试实行专任教师与景观设计单位的设计师共同承担一门课程教学的“双师教育”模式,这样学生既可以学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可以参与实际的公司项目,一举两得。面对学校教学与市场实践时,教师必须具有从教研型到经验型的转换意识,结合时代的实际情况合理改革和组织设计教学。另一方面,实行高校教师互聘制度,尤其应该聘请一些不同学科,经验丰富的教授、学者来校讲学,交流经验,给日常教学引入多学科的教学理念与思维模式。通过各专业领域的系列讲座,能够使学生获得许多在本学科领域以外的更广泛和深入的学术知识和实际生产经验,也为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起到了很好的铺垫和指导作用。此外引入项目制教学。与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方便学生到相应的设计单位进行实习,从而提高实践应用能力。这些措施不仅弥补了师资的不足,而且通过校内外的交流使资源得到共享,为推动学科的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二)在教学模式方面,应在学科交叉中实现跨界

在景观设计教学模式上,应向多元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国内工科院校、农林院校与艺术院校都有开设景观设计专业,但学术背景不同,教学模式各有千秋。所以当下要更好地发展景观设计教育就应该加强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在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学校选择课程,在课程中采取学生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作业,公开展览,以达到互促互补的效果。聘请其他院校的教授、学者担任学科负责人,每学期给学生上课、讲座。引入前沿的、交叉性的知识体系,与国外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办学的模式,引进优秀课程,聘请知名学者前来授课。派遣教师到国外访问,进修先进课程。互派学生交流学习,合作完成作业。教师在授课之余,带学生去各个高校参观各类教学成果展,开拓思维,交流学习。这些举措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同时也鼓励了学生勇于实验和创新的精神,为学科的前瞻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多层次、多渠道地融入跨界思潮

跨界思维鼓励学生运用多品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元文化重构的设计理念,不拘一格地采用新材料、新形式,突破以往的传统格局,由此产生生动有趣且富有创意的效果。[5]一个优秀景观设计师必须有敢于突破,善于联想的精神,关注不同文化与艺术的碰撞,在生活中寻找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表达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和品味。在景观设计教学中,引入“大设计”的观念,使其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与新的经济条件相适应。强调人与大地的亲密关系,注重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关怀,使景观设计不仅仅停留在美观的角度,而是将社会需求、文化理念、经济发展、生态平衡、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各个方面相互联系,实现美好家园的构想。通过“大设计”的观念,开拓学生创新创意思维,站在更高更全面的角度思考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促进学生对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产生兴趣,勇于探索,发现新的创造点,同时使学生视野开阔、心胸广阔,而不仅仅是拘泥于自己的一方小天地。这既培养了优秀的设计人才,又提升了设计研究者的自身素质,为景观设计带来美好的发展前景。

体育跨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第3篇

关键词:跨学科;交叉学科;交叉学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在IT技术不断发展和快速更新下,对许多应用领域的学科交叉复杂应用问题依据某一学科已经很难解决,基于学科交叉合作共同解决综合复杂应用题必然是一种发展趋势。目前各学科领域对跨学科交叉研究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科学研究的分类逐渐从一般原始精细分类发展到目前的交叉综合。越来越多跨学科研究领域和教学领域问题暴露出来,在目前高等教育专业划分如此细化情况下,特别是研究生教育,跨学科领域研究创新发展和原始陈旧的专业细分之间的矛盾越来越严重,随之产生了许多新的跨学科专业,目的是解决目前高等教育中碰到的各种问题。因此需要急需探讨和解决跨学科专业的问题研究和课程教学问题。

美国学者Shoemaker提出了跨学科教学的定义:教学将跨越学科界限,把课程的各个方面组合在一起,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从而使学生在广阔的领域中学习。社会发展需要跨学科教育,高等教育日益国际化是学习和研究的全球性特征的一种反映,应通过新的教育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在多元文化环境和国际环境中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跨学科专业教育具备不同的形式和内容,从专业上讲是适应不同应用领域需要而设置跨学科专业;从设置课程教学上讲是开设包含跨专业内容新课程;提炼在不同领域需要的知识内容,让学生系统掌握跨专业知识结构内容;从学生学习上讲是课程内容跨学科化,掌握交叉融合的跨专业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跨学科教学的重要方式就是学生交叉学习,例如在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时,可将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设计小组,通过将计算机专业和控制,通信专业的学生组成毕业设计小组,制定相关跨专业题目,让学生共同完成毕业设计,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学科交叉综合应用能力的目标。

1.跨学科专业课程的重要性

2.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跨学科专业课教学体现着交叉学科的重要性,而在高等教育跨学科专业课教学中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传统专业划分导致跨学科专业课教学的走向非主流。注重学科交叉,培养跨学科的高级人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可是在学科划分越来越细、分割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严重影响了交叉学科、跨专业的合作研究和教学,导致的严重结果就是跨学科专业课的教学边缘化。要改进学科划分的科学性,符合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2)虽然许多跨学科课程成为主干核心课,但缺乏专业成熟的任课教师。在学科专业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位置的跨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由于专业划分的不科学性和专业课程的教学边缘化,同时缺乏相应的专业教师师资培养机制,使得这些专业主干课程形同虚设。跨学科课程与实验不仅要保证理论和实践内容的专业性以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还要有他的外延,重视与其他学科的连接。

3)对跨学科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内容的不及时更新,最终就不能显示出跨学科教学内容的前沿性。跨学科专业课从教材选编到教学内容不能及时更新,难以体现新的前沿性研究内容。这和目前跨学科研究相关。目前跨学科研究缺乏自己的特色,只是利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和概念,跨学科研究最终不能成为真实有效的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缺乏跨学科研究的连续性和前瞻性,跨学科专业主干课的教学内容必定是滞后的。

4)没有创新有效的教学方法,就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很难培养具备跨学科思维创新意识。跨学科课程教学的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多种教学和思维方法并用。跨学科思维的创新意识是培养学生最重要的目标,但由于教师意识以及缺乏专业的专门针对跨学科专业课程教师的原因,许多教师只能偏重书本知识的传授,不能或没有办法引导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大多教师都是按照教材的章节顺序讲授,不能强调跨学科知识的互相连接性,忽略了跨学科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

3.跨学科专业课的课程改革与实践探索思路

体育跨学科教学案例范文 第4篇

关键词:跨学科教育;综合性教学;复合型人才

新中国的高等教育,沿用了前苏联的专业教育模式。直到1996年出炉的《_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从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变为全面素质教育。全国重点高校掀起了一轮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热潮,进入21世纪,地方高校更新观念,深化改革,依据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通识教育+专业教育”的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复合性应用型人才。

一、我国地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1.优化课程结构。树立终身学习与“大教学计划”的理念,科学地处理好通识与专业、共性与个性、理论与实践等关系,优化课程结构;在培养计划中,将课程设置为通识教育、学科基础和专业方向三大模块,且学时数分别为2∶1∶1,实施“加强基础、淡化专业、注重能力、加贴标签”的培养模式,以利于学生打牢学科基础,提升综合素质;进入毕业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人才市场的需求情况,选择专业方向,加贴标签,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2.注重个性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关键,遵循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积极推行“分类培养、分段教学、分级强化”的教学模式,减少必修课,增加选修课,减少显性课,增加隐性课,减少大班上课,增加小班教学,开通修读第二专业和双学位,举办各类学科竞赛和外观设计大赛,鼓励学生参加教师科研团队,设立学生科研项目等,营造具有创新、创业意识的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3.强化实践能力。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的优势,深化实验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注重学科交叉、相互渗透,减少理论教学课时,增加实践教学课时,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加强学、产、研的合作,切实将学生的专业见习、课程实习、毕业实践等活动落实到位,安排学生经常参加社会调查、各类志愿服务,使其更好地了解认识社会,锻炼意志品质,丰富实践经验,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与就业的综合竞争能力。高校接受人才市场检验的时候,恰逢全球金融危机和我国高校扩招后的就业高峰,人们发现不少大学毕业生找到的工作与所学专业不对口,或尚未找到理想、体面的工作。一时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引发了对新时期高等教育质量的质疑。地方高校也在反思:是应继续坚持传统的专业教育模式,还是应该继续深化教学改革,开展跨学科教育,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创业型人才?

二、国外高等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

20世纪末期,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综合化、社会问题复杂化的发展趋势,世界各洲经济、科技发达的国家,都十分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抢占经济社会发展的制高点。

1.美国:通才教育与人才培养。美国大学本科教育主要采用通才教育的培养理念,2000年联邦政府颁布的专业目录,新增了一批交叉专业,表明了美国加快发展高新科技,急需培养跨学科高素质的专业人才。2001年,布什总统就职演说时提出,21世纪美国繁荣的程度将依赖于复合型人才的力量,并表示将培养优秀人才作为本届政府的重要职责。对此,各大学应对新增交叉专业的教学需要,打破学科壁垒,开展跨学科教育,培养适应科学相互渗透和交叉发展的复合型创新人才。

2.英国:跨学科教育模式与人才培养。20世纪90年代,英国政府发表了高等教育框架和21世纪教育和训练等白皮书,提出高等教育要从注重古典人文教育转到重视现代科技教育。英国大学积极进行课程整合。同时将传统的单科学院教学,改变为由多个学院形成以运用跨学科最新技术与研究成果相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

3.日本:整合办学资源与人才培养。为充分发挥各高校的优势,减少重复建设,日本鼓励大学采取联合办学的形式,开展跨学科教育。通过开设交叉学科课程、实行攻读双学位等合作形式,提高研究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博采众家之长,受到学生青睐。如:日本名古屋大学的课程改革理念和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工作和教育资源的综合,努力构建跨学科的课程体系,加强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综观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理念与人才培养,不难看出其培养目标突出创新性、复合性;培养方式强调综合性、交叉性;同时美英日三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实践也表明,高校整合办学资源,搭建跨学科教育平台,开展跨学科研究,应用最新跨学科技术和研究成果,进行跨学科教学,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对已有思维方式进行解构,既培养了创新性、复合性人才,又提升了高校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

三、跨学科教育内涵与教学特征

1.跨学科教育内涵。跨学科教育,它是建立在多学科教育基础之上,在教学过程中要求,不同学科知识相互融合渗透的一种通博与专深相结合的教育方式。与传统的专业教育相比,跨学科教育能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既有纵向的深度,又有横向的拓展,建构一个相对合理、综合的知识体系,强化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素质。

2.跨学科教学特征。(1)知识结构的复合性。跨学科教育不但要求相近学科的交叉,而且还常常表现为跨大类的交叉,学生通过对各学科概念的理解,将所学知识进行解构,重建一个相对综合、合理的知识体系,成为既有理论基础,又有多种学科专长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2)思维方式的综合性。跨学科教育主要是以最新的技术和跨学科研究成果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科学研究前沿动态,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由于跨学科研究需要大跨度、多视角的思维方式,因此,在跨学科教学中,学生一方面能感受理工科注重系统、逻辑、抽象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还能领略人文学科善于形象、批判、超越的思维习惯,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养成了一种全面、系统的综合性思维模式。(3)创造能力的开拓性。跨学科教育多以新兴、复杂的社会和科研课题为蓝本,采取问题导向学习,从不同的学科视角,运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观察问题、分析问题以及探究问题,把知识传播和知识创新联系在一起的教育方式。有关研究表明,不同学科的交叉与渗透对科技创新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跨学科教育有助于学生“跨界”能力和开拓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四、树立跨学科教育观念 改革校内组织结构

经过分析比较国外的高等教育模式,笔者认为,地方高校采用“通才教育+宽口径专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仅仅迈出了高校教学改革的第一步,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应树立跨学科教育观念,深化校内组织结构改革,才能充分体现跨学科教育,具有知识结构复合性、思维方式综合性、创造能力开拓性的教学特色。

1.树立跨学科教育观念。教育的研究性是跨学科教育的基本属性之一,没有最新的跨学科技术和研究成果相结合的课程,便无法进行跨学科教学。教师应选择经济、社会需要解决的问题,积极开展跨学科研究,树立复合性教学的观念,在课程设置上,充分体现学科交叉、文理渗透,教学内容多元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大小课堂结合,理论实践相融;运用问题导向、小组协同、项目管理的教学手段。教师应为课堂的组织者、学习的引导者和评价者,而学生应是课堂的主体、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课堂活动重构已有知识,建立不同学科间的联系,锻炼严谨的科学思维,养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2.改革校内组织结构。地方高校应以内部组织结构改革为切入点,按研究问题需要,打破学科和院系组织界限,成立各种跨学科实验室、课题组、协会组织等,形成以某一学科(群)为主体的研究组织体系,创造条件构建跨学科教育平台,这是实施跨学科教育的组织保障。高校教研人员通过跨学科教育平台这一载体,开展多学科、多层次、多方位的科研合作和跨学科教学。高校应依据其办学定位,将优势学科和相关的特色专业组建相关学院,从组织建制上确定跨学科教育和跨学科研究的合法地位,赋予二级学院学科专业建设以及组织跨学科研究、教学的自,尽快形成跨学科教育和研究的特色。

总之,地方高校应深刻领会《_中央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关于教育领域的改革的精神,担负起国家期待大量的复合型人才的重任,积极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创造条件搭建跨学科教育平台,大力推进跨学科教育,培养在知识上更复合、思维上更综合、能力上更开拓、身体上更健康、人格上更高尚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早日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

参考文献:

[1]王立峰.高校跨学科专业存在的问题及一般对策[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3).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体育跨学科教学案例范文(通用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