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通用27篇)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通用27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通用27篇)

微信扫码分享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篇

(一)维护会计审计工作的独立运行

会计审计制度是企业自我控制的重要机制之一,对于内部管理而言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因此需要发挥作用应当处于一个比较独立的地位,以避免无关因素的干扰;对于会计行为应当保证监督和独立性,避免出现会计记录用来敷衍的状况,以保证其客观性和权威性。从机构结构方面设置,可以考虑将会计审计机构挂在董事会之下,作为其直属部门。以避免受到管理机构的无端干预,也能够进一步加强其权威性,保证相应机能的正常发挥。

(二)合理完善内部会计审计的配套机制,保证运行环境的宽松和效率

现阶段会计审计方法上面就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企业风险规避的需求,也需要改变以往仅仅针对账目的方式,建立风险基础审计方式,以保证全面综合的评估功效。从自身结构方面进行完善和进步,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水平。同时,需要将会计和审计工作真正的和责任制度联系起来,保证及时的问责追责,将审计的结果作为调节和整顿的依据,以保证整体控制的顺利和科学性。通过及时的审查和调整,能够迅速的从发现到解决问题,做好企业的风险规避工作。信息技术的运用也是加强会计审计工作的一个种地,计算机数据化处理相对于人工处理有更加便捷迅速的优势,而统计和评估方面新技术的运用也会进一步解放人力资源,保证能够恰如其分的应用。

(三)加强会计审计人员的选拔和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人事管理

针对人员素质上的问题,首先是在选拔方面,尽量的避免完全不懂行的员工进入,然后考察应该也不仅限于经济管理方面,尽量的从综合素质比较高的人员中进行选拔和擢升,保证会计审计工作的人员能力限制。对于已有工作经验的员工,则是应该全面的培养和强化其素质,通过培训和交流学习,提高员工在整体上的操作水平,尽量的保证会计人员能够独立的完成任务,审计人员能够独立的进行审核。此外,对于会计审计人员在纪律上的约束应当严明,在管理方面需要对他们保持足够的压力和监督,尽量的避免员工出现舞弊谋私的现象。

为了统一规范检查流程,强化稽查环节的痕迹管理,实现对稽查过程和质量的控制、监督,今年省局要求试点应用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模式,市地税局稽查局积极借鉴外地经验,探索试行审计型工作底稿模式的税务稽查。由于审计式税务稽查底稿是一项全新的内容,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思考、探索、实践和完善,以逐步提高稽查工作水平。下面结合我们试点运行情况,谈谈试行审计式稽查工作底稿的几点思考和想法。

一、试行审计式稽查底稿的必要性

(一)试行审计式稽查底稿是适应税务稽查管理转型升级的客观要求。随着经济社会和税收工作的发展,税收集中度不断提高,现行稽查管理体制和模式已经与税源结构不相适应,现代信息管理手段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广泛应用,稽查部门依靠传统稽查方式方法检查已经很难深入开展,同时,今年省局提出了“服务加速崛起,推进管理转型升级”的明确要求,为此,稽查部门要积极适应形势变化,准确把握形势要求,积极推进稽查管理转型升级。审计式稽查是运用企业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评价方式、分析性复核方法等现代先进的审计技术手段而进行的一种稽查方式。与传统的稽查方式相比,它具有重案头分析、重“工具箱”模式、重工作底稿、重程序等“四重”特点。因而推行审计式稽查底稿,可以促进税务稽查实现“收入型稽查”向“执法型稽查”、“被动检查”稽查向“主动预防”稽查、“传统型稽查”向“专业型稽查”、“理想型稽查”向“理性型稽查”以及“对外监督型稽查”向“内外监督并重型稽查”的转型。

(二)试行审计式稽查底稿是提高稽查工作规范化、科学化和稽查工作质量的有益探索。随着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元化,经营规模的不断扩张,传统的检查方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稽查形势。同时,税务机关对稽查工作底稿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模式。一般除统一简单列举被查单位基本情况外,其余事项都由稽查人员自由记录,这样对稽查质量失去了最原始的控制。审计型稽查工作底稿模式以“痕迹化管理”思想为重点,通过列示涉税风险点和评估、检查程序,指导检查人员“干什么、怎么干”,为检查人员提供了统一规范的作业标准。底稿工作内容详细记载了检查人员的实际工作轨迹,使得检查工作真正做到过程有控制、责任有分工、检查有记录、行为有监督、成果有评价,克服了传统税务检查“检查环节失控,想怎么查就怎么查”、容易产生执法风险的弊端,实现稽查管理由以往管“结果”向既管“结果”更管“过程”的转变。

(三)试行审计式稽查底稿是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防范重大税收流失的重要举措。当前,国家xxx提出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要求,主要就是要运用税收风险管理理念,按照科学化、专业化、精细化的要求,整合、优化和合理配置税收管理资源,把有限的征管资源用于风险大的行业和企业,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开展重点税源企业检查,防范重大税收流失是稽查部门开展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内容之一。审计式稽查工作底稿就是针对重点税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财务核算信息化水平高、财务数据相对真实准确的特点,为提高驾驭重点税源企业检查能力专门设计的。它借鉴现代审计技术,以稽查专用工作底稿为载体,通过风险评估、控制测试、实质检查和纳税遵从评价,将税务稽查融入到企业核算过程,促进企业减少涉税风险,提高税收风险控制能力,进一步减少税收管理成本和税收流失。

(四)试行审计式稽查底稿是加强执法监控、防范执法风险的有效手段。对税务稽查四环节特别是实施环节有效的全过程管理一直是稽查管理工作的重点。以往稽查人员从领取检查任务到提交稽查报告的中间过程缺乏有效的指导和规范,导致稽查出现“两头可控、中间失控”的被动局面。审计式稽查工作底稿通过检查流程和专用表格填制,用底稿明确检查内容、规范检查流程、记载检查行为,考评检查人员“干没干、干得怎么样”,为指导、规范、约束、记录检查全过程提供了抓手,为事后监督提供了客观详实的复查依据,有助于规范检查人员行为,强化执法监督,有效地防范和减少了执法风险的发生,使稽查管理更加精细化。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学习,提高认识。首先,我们及时购买《税务稽查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指引》,组织全体人员认真学习审计型稽查工作底稿指引,充分认识开展审计式检查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全面掌握精神实质,以便消化、吸收和改进,其次,抽调业务骨干6人认真对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提出我市地税稽查部门实施审计式检查工作底稿的初步实施办法,提交全体人员讨论。

(二)因地制宜,改进创新。《税务稽查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指引》中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主要以大型工商企业为适用对象,检查内容主要体现在国税部分,为此,我们在深入学习讨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本地实际,针对地税稽查业务内容对上述内容进行了部分修改,对不宜操作的各种指标分析等内容进行了删减,取消暂时不适用和不属于地税稽查部门的部分底稿,积极引入“阳光稽查”和涉及地税部门的各税种、政府性基金费以及发票情况的检查底稿,提高了审计型检查底稿的适用性。同时,及时制定并下发《市地方税务局审计型税务检查工作试行办法》,明确了审计式检查工作底稿的适用范围和操作办法。

(三)选择试点,稳步推进。由于试行审计式检查工作底稿是一项较新的工作,并且我们结合实际进行了部分修改,为稳妥推进审计时检查工作开展,我们在组织开展重点企业发票检查工作中,积极引入审计式检查工作底稿模式。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案头准备阶段。稽查选案部门根据专项检查工作计划和征管软件数据以及纳税评估信息,运用重点税源企业选择法、行业选择法、纳税状况总体评价选择法、循环选择法等或根据专项检查要求确定审计对象,在试行审计型税务稽查中积极开展查前约谈,要求企业对涉税风险部分资料认真填写《会计制度和内部控制制度问卷调查表》等资料信息,稽查人员通过索取、查阅、询问、分析等方法收集纳税人各种内外部信息,结合财务数据运用分析性复核方法,对相关税种的审计项目分别进行趋势性、结构性分析和比较分析,对纳税人涉税风险进行判断,拟定重点审计项目,以提高检查针对性和检查效率。

2、现场检查阶段。检查人员根据所确定的重点审计项目,编制详细的审计预案和程序,组织人员明确分工,做好时间预算。检查人员一般由3人(一名项目主查,两名协查人员)组成一个检查小组,通过综合运用观察、盘点、分析等各种实质性方法对各个涉税风险点进行检查,对确定的重点审计项目和提示的检查方向开展格式化检查,对疑点问题调查取证,按步骤、按环节、按会计科目进行重点稽查,同时编制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采取一事一证一底稿的模式,并在每张工作底稿上签名,以示负责,从而确保了税种查全、环节查到、项目查清、问题查透。同时,稽查人员制作《稽查意见反馈书》,交送审计对象,拟写《税务稽查报告》,连同稽查案卷、审计对象回复意见移送审理部门。

3、检查终结阶段。审理部门对《税务稽查报告》的复核、确认,根据审计对象回复意见,进行分析研究后分别制发《税务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税务处理决定书》和《税务处罚决定书》、《账务调整通知书》,并交执行人员送达被审计对象,及时组织查补税款(含滞纳罚款)入库。同时,及时通过总结、归纳纳税人存在的涉税风险,对检查结果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对纳税遵从情况作出客观评价,帮助纳税人提高风险控制能力,提高纳税人的纳税遵从度,降低管理成本和减少税收流失,体现了查处与预防相结合的全新执法理念,真正实现“检查一户,规范一户”的目的。

三、取得成效

(一)提高了稽查工作质量。由于审计式稽查方式重案头分析,项目主查经过案头分析,不仅确定了稽查项目及目标,而且也确定了每个检查项目的主要检查方向,检查的准确性、针对性较强,从而大大提高了稽查的针对性,保证了现场实施阶段的稽查工作质量。

(二)规范了税务稽查行为。审计式稽查从案头分析到现场检查实施均设计了一系列审计稽查工作底稿,基本上涵盖了企业供、产、销全过程,具有格式化检查的作用。案头分析审计稽查工作底稿主要是记录案头分析情况,从而确定审计稽查项目,并进一步确定每个审计稽查项目目标提示检查方向。同时对案头分析所确定的审计稽查项目都要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在检查工作底稿上签名,以示负责。改变了传统检查方式仅记录发现问题和对一些科目可查可不查的状况,从而有效地防止了执法随意性的发生,进一步规范了税务稽查执法行为。

(四)更好地发挥“以查促管”的作用。由于审计式稽案头分析,所以要求纳税人的征管资料和财务报表等资料必须真实、齐全,否则将直接影响到案头分析的正确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征收单位的征收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征收单位在平时的征管工作中,不仅要对企业的征收资料进行分析检查,而且要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做到心中有数。

(五)锤炼了稽查干部队伍。审计型检查工作底稿的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财务报表审计工作底稿编制指南》为基本参考编制的,对稽查人员业务水平要求较高,要求稽查人员不仅要熟练掌握税收业务、财务会计核算知识,还要掌握经营管理、财务管理与分析以及计算机技术和相关法律知识。开展审计式稽查可以有效地推动稽查人员学业务的积极性,促进了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四、存在问题及建议

审计式稽查的推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推进了我市地税系统稽查工作向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但是,审计式稽查仍然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实践中进一步的完善。

(一)税务稽查深度不足,就账查账、经验查账的现象仍然存在,针对不同案件性质的分类稽查模式尚未形成,推行审计式检查受到财会业务技能、审计稽查底稿设计以及检查效率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选案不准、检查不深、审理不严、执行不力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规避税收执法风险的细节上仍需不断完善。这就需要我们优化分级分类税务稽查模式,合理调配资源,分类开展打击型、管理型、审计型的稽查方法。同时,完善审计式稽查底稿的设计,开展针对性培训,不断探索合理、高效的审计式检查方法,确保税务稽查深度。

(二)由于地税涉及行业多,纳税人千差万别,底稿中的表格可能存在设计不合理、不方便使用的地方,各税种风险点的描述修改不到位,也不尽准确。同时,由于不同的纳税人业务范围、会计核算办法各不相同,我们试行的审计式检查工作底稿存在考虑不到之处,规模较小的纳税人会计核算科目设置不全的,也只就有的科目填写,这些都需要在执行中逐步加以完善。

(三)现有稽查人员不尽完全适应审计式稽查底稿的要求。由于审计式稽查工作底稿要求填制88个会计科目以及特殊税收业务等共185张底稿,并且有些底稿与行业会计科目不能全部一一对应,有些企业行业会计科目涉及不到,使得检查人员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确定填写内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稽查工作效率。同时,由于审计式稽查底稿涉及税收、财务、统计分析、审计、信息技术、企业管理、相关法律等多领域知识,对现有稽查人员的的稽查经验、财务分析能力、计算机操作水平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议组织全省稽查业务骨干、信息技术人员、执业注册会计师、注册审计师等人员组成的审计式稽查工作技术小组,对现有审计式稽查工作底稿进行梳理、完善,使其更具有简便易行的操作性。另外,进一步加大对现有稽查人员的培训力度,开展有所侧重的稽查人员分类知识培训,造就一批复合型、专家型稽查人才。

(四)信息技术条件对审计式稽查工作底稿支撑不到位。在现有审计式稽查工作底稿中,分析评估是首要工作环节,它要求充分采集企业财务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统计分析原理,对相关税种的审计项目分别进行趋势性、结构性分析和比较分析,这就需要借助电子审计软件等技术手段。在控制测试环节,要求对企业的销售与收款、采购与付款等7大循环中的某一个或者某些循环的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测试,更需要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与传统稽查手段相结合。现有条件下没有成熟的电子审计数据采集、数据分析软件,并且企业财务数据失真、数据信息不全面等一直影响着税收管理。建议结合用友税易、奇星电子查账软件、纳税评估软件等,研发出一套能涵盖稽查选案、稽查实施全过程、全面导取被查单位电子账套,自动开展数据加工和统计分析、自动穿行测试企业内控制度的电子账务分析检查软件,提高检查的针对性、时效性,进一步提高稽查工作质量和效率。

十三五(2016-2020年)财务管理系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投资决策分 析报告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 财务管理系统行业发展概述 第一节 行业定义及分类 第二节 行业起源及历史 第三节 行业地位及作用 第四节 行业发展周期及阶段 第二章 财务管理系统行业发展环境 第一节 经济环境 一.国内经济运行现状 二.国内经济趋势判断 三.经济环境对行业的影响分析 第二节 社 ...

2015年中国物业管理市场现状调研与发展 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9056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 ...

制造业精益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操作实务 培训目的 根据制造企业面临着销售预测不准.客户需求多变.技术更新快,生产计划与库存控制难度大,产销协调困难,供应商供货周期长.质量不稳定,企业内部跨部门协作不良,导致延期交货.库存积压或缺货等问题,通过培训.案例分析和互动游戏,使学员了解制造业物流供应链管理的最先理念和成功经验,使学员提高对强化供应链中的协调性.系统优化及资源整合重要性的认识,探讨如何构建高效的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 ...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竞争格局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2016-2020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报告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物业管理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第一节 物业管理行业定义分析 一.行业定义 二.行业产品分类 第二节 物业管理行业宏观环境分析 一.政策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技术环境 四.社会环境 第二章 全球物业管理行业现状及发展预测分析 第一节 全球物业管理行业概述 第二节 全球物业管 ...

仓储管理.物料配送与库存控制 [培训目标] 根据目前企业仓储部门面临客户需求周期短.生产计划多变,仓储条件有限,作业效率不高和业务管理处于被动地位等问题,通过培训和学员参与成功案例讨论,尤其是介绍仓储配送管理的最新技术,使学员获得以下收获: 1.如何将传统仓储功能向物料全过程管理与物流服务功能转化 2.如何加强跨部门协作,尤其同采购.生产计划与物控制等部门的信息沟通. 3.如何有效配合控制库存,加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 ...

国际工程项目合同管理案例分析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 合同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相关背景 二,总承包商项目组织机构及各部门之间的关系 三,总承包商的合同管理组织方式 四,项目总承包合同结构分析 五,总承包合同条件分析 六,总承包商的分包合同管理 七,项目合同管理的基础工作 八,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合同管理要点 九,如何看待和处理好业主与承包商之间的关系 合同管理案例分析 一,案例相关背景 1995年底,由我 ...

承德市物业管理市场调查与发展前 景咨询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内容介绍: 第一章 物业管理发展概述 第一节 物业管理的定义 一.物业管理的定义 二.物业管理的起源 三.物业管理的原则 四.物业管理的特性 第二节 物业管理的作用 一.物业管理的主要类型划分 二.物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三.物业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第三节 物业管理运行机制 一.物业管理市场 ...

沧州市物业管理市场调查与发展前 景咨询报告2016-2021年 编制单位:北京智博睿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内容介绍: 第一章 物业管理发展概述 第一节 物业管理的定义 一.物业管理的定义 二.物业管理的起源 三.物业管理的原则 四.物业管理的特性 第二节 物业管理的作用 一.物业管理的主要类型划分 二.物业管理与传统管理的区别 三.物业管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 第三节 物业管理运行机制 一.物业管理市场 ...

七个经典实用的绩效管理工具 分析法 Strengths:优势 Weaknesses:劣势 Opportunities:机会 Threats:威胁 意义:帮您清晰地把握全局,分析自己在资源方面的优势与劣势,把握环境提供的机会,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与威胁,对我们的成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循环规则 Plan:制定目标与计划 Do:任务展开,组织实施 Check:对过程中的关键点和最 ...

_上一期我们提到SWOT模型可以应用于职业规划,岛民们纷纷要莉莉菜给个例子示范一下,应大家的强烈要求,莉莉菜特地整理出一篇运用SWOT分步骤.分时期.分策略进行具体职业规划的实用文!惊不惊喜,开不开心? 前两期,我们已经通过范例了解了SWOT模型的分析思路和策划方法,本期我们则换一个角度来探讨一下SWOT分析模型在个人生活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应用. SWOT分析模型刚被创立的时候,主要是被公 ...

预测财务报告的SWOT分析 [摘 要] 预测财务报告的SWOT分析是指根据编制预测财务报告的企业所具备的优势和劣势的分析来判断其竞争的实力,通过对其所处环境的机会和威胁的分析来判断它的发展潜力.本文对企业预测财务报告进行SWOT分析,以便企业选择是否编制预测财务报告. [关键词] 预测财务报告: SWOT分析: 优势: 劣势 前 言 预测财务报表为投资者.债权人.内部管理人员及政府等有关方面提供反 ...

大学生创业实训报告 今天是第二天实训,40人的班级已经有两个人退出了,但是现场的热情依然没有改变,今天首先是给各家公司初始资金100万,然后讲述了头脑风暴的方法,各家公司召开第一次会议,确立团队名称,公司名称,团队口号,风采展示,利用头脑风暴的方法制定出本公司的主营项目。 经过各家模拟公司的开会讨论,成立了六个团队,天行,雷鹰,麦穗,鸿艺,新未来,光影。我所在的团队定名为麦穗队,寓意六月是麦子成熟 ...

规则一 了解申论考试的潜规则 实际上,申论考试是公务员考试的一部分,公务员考试的评卷人是政府聘请的, 首先,最基本的生存原则是要适当的为政府喝彩,具体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好的方面要歌颂;第二,不好的方面在揭露时注意火候,最好一笔带过,不要太重笔墨。 其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就是泛泛而谈,这就道出一个答题的规范,特别是在答解决措施(方法)一类题型的时候,注意有一句总起句,比如在答如何解决银行排队 ...

第一节 阅读概括的基本套路 “三遍四步法” 读三遍文章,分四步完成概括主要内容的任务。 强调:阅读之前一定要有“问题意识”,要把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材料看成是一个整体。脑袋里要装着问题:这些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怎样?不同的材料之间有什么关系? 第一步:对段落标号,勾画关键词或关键句。 关于什么是关键词或关键句的问题,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那么什么是关键呢?有几个技巧: 1。首尾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 ...

一.广告的基本概念: 广告是商品经济的产物,广告活动是一种商业传播活动.而我们本学期所说的广告,一般都是指商业广告. 美国市场营销协会AMA给广告所下的定义是: 广告是由特定的广告主通常以付费的方式.运用说服的技巧通过各种传播媒介对产品.服务或观念等信息的非个人的介绍和推广. 从_商业广告_的角度来看,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完整而又准确的定义,我们一般是接纳这一定义.分析一下这个定义 ...

我们企业在20__年中,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对于有效地防范风险、确保资金安全、规范内部管理,促进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协调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我企业内部审计小组根据审计室20__年度年初工作计划和企业内部审计计划,在本年度完成了以下工作:

一、主要工作内容

1、进一步建立健全了内部审计工作的内容和工作制度;强化了业务学习,解决了审计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使审计工作由查错防弊型向风险防范型和管理促进型转变。

2、认真学习相关业务,及时了解对企业经费保障的各项政策。在具体工作中对企业是否按政策规范收费、日常公用经费的筹措和使用情况等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审计,保证内部审计在落实本企业经费保障体制中的作用。

3、对企业的财务收支、经费管理工作和食堂伙食费收支情况做到了一期一审,并及时上报审计工作报告,有效地提高了经费使用效益。根据企业经济活动特点,今年我校内部审计的主要内容有:

1、对企业的各项收入进行了审核,内审小组认为企业的所有收入都及时入账,并纳入了企业的财务核算,无隐瞒、截留挪用、转移收入的情况。

2、对企业的各项支出情况,包括职员工资、绩效工资、经补贴、伙食费等支出情况进行审核,重点审计了支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有没有损失浪费等行为,内审认为均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各项支出均属合理。

3、对于企业的资产构成情况,经审计认为货币资金按规定办理了收付手续;固定资产做到了帐帐相符、帐物一致;各类往来款项作了相应清理。

4、对企业的负债也作了相应审计,企业从XX年后没有产生新债,更没有举债消费。

5、对企业收费情况进行了重点审计,未发现乱收费现象,企业收费合理,只按规定收取了相应的费用,且按月收取,用规定收据一月一开,并做到了收前公示。并对员工生活费给予了补助。

二、认真贯彻上级内审部门的文件精神,及时完成了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

1、严格执行了年度审计工作计划,提高了对计划严肃性的认识。在具体审计工作中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2、全面审计,突出重点。对企业的财务审计既以真实性为基础把基本情况摸清楚,又抓重点问题进行深入地分析,争取了从机制上和制度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3、完善了制度,严格了管理。严格审计质量管理,实行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将审计准则、审计质量控制标准和制度落实到了审计方案、审计证据

工程审计是依据国家《审计法》等相关规定,对工程概、预算在执行中是否超支,有无隐匿资金、截留基建收和投资包干结余,以及有无以投资包干结余的名义私分基建投资的违纪行为等。...

通过审计报告,可以证明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是否实施了必要的审计程序,是否以审计工作底稿为依据发表审计意见,发表的审计意见是否与被审计单位的实际情况相一致。...

在美国,注册会计师时常出具附加说明段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它既不同于标准的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又不同于有保留意见审计报告,而只是指审计工作符合公认审计准则的要求,审计结果令人满意,财务报表总体上也公允地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

审计专业的实践教学是培养审计专业合格人才的重要保证,是有效实现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目标的必要途径。下面是有20xx审计专业学生实习报告,欢迎参阅。...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注册会计师行业业务领域越来越大,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下面是有20xx学生事务所审计实习报告,欢迎参阅。...

一、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的责任 编制和公允列报财务报表是ABC公司管理层的责任。这种

责任包括:(1)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并使其实现公允反映;

(2)设计、执行和维护必要的内部控制,以使财务报表不存在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重大

错报。

二、注册会计师的责任 我们的责任是在执行审计工作的基础上对财务报表发表审计意见。我们按照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了审计工作。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要求我们遵守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守则,计划和执行审计工作以对财务报表是否不存在重大错报获取合理保证。 审计工作涉及实施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财务报表金额和披露的审计证据。

选择的审计程序取决于注册会计师的判断,包括对由于舞弊或错误导致的财务报表重大报风险的评估。在进行风险评估时,注册会计师考虑与财务报表编制和公允列报相关的内部控制,以设计恰当的审计程序,但目的并非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意见。审计工作还包括评价管理层选用会计政策的恰当性和作出会计估计的合理性,以及评价财务报表的总体列报。我们相信,我们获取的审计证据是充分、适当的,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了基础。 三、审计意见 我们认为,ABC公司财务报表在所有重大方面按照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公允反映了ABC公司2011年9月30日的财务状况以及2011年度的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XXXX会计师事务所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注册会计师: 中国·XXX 二○一二年×月×日

测试民非会计制度

财务报表附注

2011年度

一、公司基本情况 测试民非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本公司或公司)系经XXX批准,由(以

下简称甲方)、(以下简称乙方)、和(以下简称丙方)以合经营方式设立的企业,于 年 月 日

成立,取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

注册资本(币种) 万元。合期限年。于年月日投产(营业)。 本公司主要的经营范围包

二、主要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的说明

1. 会计制度 执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及其补充规定。

2. 会计年度 自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止。

3. 记账本位币 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

4. 记账基础和计价原则 本民间非营利组织以权责发生制为记账基础,以历史成本为计价

原则。

5. 外币业务核算方法 发生外币业务时,按即期汇率折算为本位币记账;期末,对外币货币性项目采用期末即期汇率折算;对以历史成本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仍采用即期汇率折算;对以公允价值计量的外币非货币性项目,采用公允价值确定日的即期汇率。对于折算发生的差额,与购建固定资产有关且在其达到预定使用状态前的,计入有关固定资产的购建成本;与购建固定资产无关的属于筹建期的计入管理费用,属于生产经营期间的计入当期财务费用。

6.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确定标准 (1)现金为本民间非营利组织库存现金以及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 (2)现金等价物为本民间非营利组织持有的期限短(一般为从购买日起

范文一:如何做好审计报告

一、做好审计报告的审理应该参考的重要文件

笔者认为审理制与传统的复核制最大的区别在于,审理制更加注重对项目实施全过程的质量控制,而传统的复核制更加注重审计报告本身的质量控制。因此,对审计报告的审理,不能就审计报告论审计报告,而是应该同时参考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方案、审计实施方案、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审计组的核实说明等重要文件。同时,还要对审计组取得的全部审计证据材料、编制的全部审计工作底稿进行细致的审理复核。只有这样,审理机构才能切实履行国家审计准则所规定的职责。

二、做好审计报告的审理应该把握的重要内容

审理机构以审计实施方案为基础,重点关注审计实施的过程及结果,主要审理6个方面的重要内容:审计实施方案确定的审计事项是否完成;审计发现的重要问题是否在审计报告中反映;主要事实是否清楚、相关证据是否适当、充分;适用法律法规和标准是否适当;评价、定性、处理处罚意见是否恰当;审计程序是否符合规定。审理人员应当按照上述规定开展工作。

三、做好审计报告的审理应该掌握的方法

(一)看实施方案执行情况。一是审计实施方案是否对审计工作方案的审计目标和重点内容等进行了细化;二是根据审计报告的相关内容,核实施方案是否得到了有效地执行。

(二)通篇把握审计报告。首先看格式是否规范,报告内容和要素是否齐全。按照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审计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审计依据、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审计评价意见、以往审计决定执行情况和审计建议采纳情况、审计发现问题的事实、定性、处理处罚意见以及依据的法律法规和标准、审计发现的移送处理事项的事实和移送处理意见、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的改进建议等。同时,按照xxx统一下发的审计报告格式,审计报告的主要要素还应该包括文尾对被审计单位提出整改及报告书面整改情况要求、公告提示等。

(三)对审计报告的具体内容进行细致地审理

一是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表述,是否与审计项目密切相关,是否存在冗余。同时,检查证据的充分性、适当性。

二是审计评价的规范性。根据国家审计准则的规定,在深圳审计报告中,根据不同的审计目标,以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为基础发表评价意见。还规定,对审计过程中未涉及、审计证据不适当或者不充分、评价依据或者标准不明确以及超越审计职责范围的事项,不得发表审计评价意见。审理应主要关注:审计评价意见是否超出了审计范围,审计评价意见是否有适当、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撑,审计评价意见与后文审计发现的问题是否互相矛盾等。

三是审计发现的问题及处理处罚意见。审理主要关注:问题分类是否科学、合理;问题排放顺序是否遵循了“重要性”原则,重要问题、金额较大的问题在前,一般问题、金额较小的问

题在后;问题的事实是否表述清楚、数字是否准确(包括引用原始数据是否准确性、比例或倍数计算计算是否准确性、散总是否相符等)、证据是否适当、充分;法规引用的规范性(包括时效性、条款的适用性和完整性、引用格式的规范性,引用法规名称的准确性等);处理(处罚)意见的适当性等。

四是原因分析及审计建议。审理主要关注:一是原因分析及审计建议是否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及是否有针对性;二是审计建议是否有操作性,是否切实可行;三是审计建议中被建议的单位是否与被审计单位或被审计项目的层次相匹配等。

总之,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细心和耐心“三心”才能把好审计质量关。最为关键和基础的是责任心,有了责任心自然会做到细心、耐心。打个比方,每审理一篇审计报告,我们如果能像对待自己的高考试卷一样,认真、谨慎、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做完再检查一遍甚至好几遍,就一定能少出差错。

一、通过数据分析报告,有效地突出和防范重点风险领域

英国NFI项目每年均对上个财政年度的数据分析和对比情况出具审计报告,不仅横向对比各行业数据欺诈的件数和金额,还纵向对比近年来的变化情况。一方面勾勒出欺诈问题出现的高风险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为审计项目的选择锁定重点;另一方面动态反映数据欺诈问题的变化趋势,不仅发现问题,还有针对性地跟踪某类欺诈问题是否得到了遏制,已经发现的问题是否得到了有效整改。我国审计始终强调全面审计、突出重点,但是如何发现和突出重点却一直是审计实践面临的难题。不但可以通过大数据的汇总、统计功能对被审计单位的情况进行总体把握,还可以通过横向、纵向对比,聚类、关联分析,发现存在虚报冒领、挤占挪用、重复申报、截留套取等违法违规问题的高发行业、领域、环节、单位和部门,为审计延伸提供精确制导的坐标,为审计项目计划提供确切实在的依据。

二、大数据分析是绩效审计的利器

英国NFI通过大数据分析,不仅发现个案问题,还对同类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分析,促使相关部门和单位完善制度,堵塞漏洞,提高公共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益。近年来,随着我国财经制度的不断完善和加强,违反财经纪律、违法违规的问题得到了很大遏制,国家审计在继续查处违法违规性问题的同时,也十分注重对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绩效进行审计。通过大数据集中分析平台的关联分析查询,能够从整体层面高效、便捷地发现诸如公共财政资金滞留的具体环节、时间;发现公共财政资金投向不符合产业政策导向;发现财政专项资金分配在地区和部门间存在的不均衡、不合理;发现财政投入的建设项目存在的进度滞后、效益与预期不符等问题。大数据提供的证据与审计抽查相比,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反映某项公共财政资金产生的整体效果和存在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审计意见和建议,更加充分、准确和有针对性,更能促使相关部门和单位完善制度、落实责任、加强管理,更好地实现公共财政资金的价值。

三、如何构建审计大数据平台

1.通过立法为建立审计大数据集中分析平台奠定基石。英国NFI的数据收集和分析工作是依据2008年7月21日修订的数据配比法案进行的,法律授权使英国审计委员会将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等工作成为常态,这是审计开展大数据分析的基石。目前,我国审计法授予了审计机关在审计期间获取被审计单位数据的权力,但是审计项目是单个开展的,各被审计单位之间的数据不能完全地相互关联,形成了一个个数据孤岛;并且,审计项目一结束,被审计单位就不愿意继续向审计机关提供数据,难以对被审计单位进行持续的审计监督。借鉴英国的经验,我国应当从法律层面明确属于国家审计范围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公共机构,以及使用公共财政资金的企业、单位等应当定期向审计机关提供电子数据,为国家审计进行大数据分析创造条件,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存在的数据收集难、不完整、时效性差等问题,将一个个数据“孤岛”连接起来,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关联、对比和分析,真正发挥信息时代大数据的强大作用。

2.建立统一的数据格式标准。英国NFI项目的数据涉及相关政府部门、医院、学校、养老金管理机构、房屋管理机构、银行、部分私营企业等,提供的数据包括单位财务数据、单位业务数据、部分员工个人数据等,所有提供的数据均按照NFI项目指定的数据格式范围。NFI收到各单位上传的数据后,只需经过少量的数据清理,就可以整合到数据集中分析平台中,对不同部门、机构、单位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在信息化高度发展的今天,我国应当由审计部门牵头,工信部、协会、高校等合作,建立统一的数据共享接口,在现有的xxx财务数据接口的基础上,扩充和整合管理数据、业务数据等信息,实现大数据兼容匹配。

审计报告范文

根据<中华*共和国审计法>第××条的规定和(审××通[20××]××号)的安排,xxxx派出审计组,自××年××月××日至××年××月××日,对××××(注:被审计单位法定全称,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人员姓名和职务)(以下简称××)××××(注:审计通知书列明的审计内容)进行了审计(注:采用跟踪审计等特殊审计方式的,应当写明),重点审计了××××等单位,对重要事项进行了必要的延伸和追溯。审计工作得到了××××(注:被审计单位简称,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人员姓名和职务)等有关单位(和人员)的支持和配合,进展顺利。××××(注:被审计单位简称,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人员姓名)对其提供的会计资料和其他*材料的真实*和完整*负责,xxxxx的责任是对此进行审计并出具审计报告。

一、被审计单位(经济责任审计被审计人员)基本(履行经济责任)情况

××××××××××××××××××××××××××××××××。

(注:1。本部分主要表述被审计单位的背景信息,如被审计单位类型、组织结构;职责范围或经营范围、业务活动及其目标;相关财政财务管理体制和业务管理体制;相关财政财务收支情况;适用的绩效评价标准;相关内部控制及信息系统情况等。

2。本部分反映的内容应当与项目审计目标密切相关。

3。如果引用的数据未经审计核实,应当注明

本次内控审计得到公司各部门相关人员的配合与协助,使审计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特此致谢!

因限于重点,审计工作无法触及所有方面;审计方法以抽样为原则,因此在报告中未必揭示所有问题。

根据公司内部审计部门手册的规定:被审计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员,不因其业务经过审计而代替、减轻或解除其应有的管理责任。

附件:MM公司主要内控流程图(略)

1、采购付款业务

2、存货管理业务

3、生产成本核算

4、销售收款业务

5、货币资金

6、工薪循环

XX集团监察审计部

年 月 日

来自:whoyzz>《财务审计》

推一荐:发原创得奖金,“原创奖励计划”来了!

0条评论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企业内部审计报告范文

一、封面***公司机密内部审计报告报告名称:关于abc的审计报告报告编号:abc集团内审字[200x]第0xx号出具报告时间:200x年xx月xx日报告抄送:董事长、各副总裁、董事长助理、财务总监、xx部门二、报告...

工业企业“自救”----寒冬里的“三板斧”《天竞中国》

工业企业“自救”----寒冬里的“三板斧”《天竞中国》第一板斧砍除“过剩采购”,力推“滚动采购” A公司是一家阀门制造企业,最近该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入流出比为,经营管理活动存在明显漏洞。六...

机关食堂审计的“四个入手”

机关食堂审计的“四个入手”二是看食堂的人员管理,食堂人员是否有严格的用工合同、食堂人员的聘用是否符合行业规定、食堂人员是否有健康证是否定期进行体检、食堂人员的薪酬是否明确;二看食堂是否有...

[分享]如何控制和防范采购过程的风险

[分享]如何控制和防范采购过程的风险[分享]如何控制和防范采购过程的风险。采购过程包括采购计划、采购预算、供应商选择、采购价格管理、合同签订与执行、物资验收、付款结算、成本核算等诸多环节,各...

用友NC产品介绍:供应链系统

l 采购管理NC采购管理以采购订单为核心,控制和管理从采购计划、计划下达、采购单生成、采购单执行、到货接收、检验入库、采购发票的收集到采购结算的采购活动的全过程,对采购过程中物流运动的各个环...

上市公司财务内控执行中的注意点

上市公司财务内控执行中的注意点上市公司财务内控执行中的注意点。在现金流管理内控机制上。二要建立采购价格形成机制,成立包括企业管理层,采购、生产、财务、质检、法律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采购价格...

公司采购制度

公司采购制度企业采购管理制度(一)凡由集团采供部代各生产企业采购的物资,采购合同签订后,由集团采供部采购人员将合同传真至生产企业采购部。1、由各物资使用部门在保障生产经营和管理需要的前提条...

采购管理审计

采购管理审计。确定采购计划制订的依据经管理层批准,采购计划应包括以下内容:采购品种、数量、价格、质量要求、采购方式以及批量进度安排,察看年度采购计划的内容是否完整。(3)定期调整采购计划,...

关于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情况的审计报告

关于销售与收款循环内部控制情况的审计报告。根据年度审计计划及总裁的安排,审计部于XXXX年X月XX日起对公司所属销售部门(营销XX、XX业务部及XX部,以下简称“被审部门”)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了审计。...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微信扫码,在手机上查看选中内容

会议主题:XX集团发展战略规划

会议人员:上海xxxX老师、X老师;

上海XX管理咨询有限公司XX项目组

会议时间:20xx年2月21日星期三

会议资料:

一、讨论结果:

1、案例的分析在战略简要报告上体现出来

1)企业的关键成功因素

2)企业的未来发展战略

3)企业的未来发展路径

Note:

1)动态看企业发展

2)案例再添加几个

3)对案例的归纳和提炼(共同点和个性点)

4)注上资料来源

2、酒店业_走出去_的两条线

1)收购国外中高档的酒店管理公司

2)向_新马泰_开放地区投资

二、下一步的工作:

1、从发展诡计将竞争对手分析进行列表(Candant、几个企业的企业)

2、报告第一部分《企业现状分析》修改和提炼

3、报告第二部分《企业SWOT分析》

4、报告第三部分《企业发展战略》

下周的下半周约见XX集团人员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2篇

需要承认,会计审计制度在现代企业建设中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对于企业的预期运转和规划方向都提供了足够的保障,也保证了成本的节约和效益的提升。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有一些需要完善提高的地方,来保证企业的会计审计制度能够发挥更好的效应。

(一)会计审计工作的独立效果不好

有一部分企业还没有独立的审计机构和固定的制度,往往是不加审计或者临时性的进行;而更多的情况是会计审计制度自身由管理层直接管理,亲自进行活动,固然有其执行力增强的优势。但是对于会计和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则是一个不小的削弱。审计工作是对于企业财务工作的一个防护底线,因而保证不受到特别的干预是其发挥作用的一大前提。如果独立性不够,在受到管理层直接领导的同时需要对他们的管理行为进行监督,公正性和信服力都会受到一定的削弱。

(二)会计审计工作的系统配合环境不好

会计审计工作的本身是保障财务工作的发挥而存在的,但就现实工作情况而言,审计工作一直以来执著于会计账目,而核对账目的方式也比较的传统,对于责任风险和问责机制方面一般而言没有什么系统的合作。往往审计出现问题,然后在改动和追责方面迟迟没有动静,对于会计记录也是照样执行,更没有及时的针对相应作出的决定进行及时的修正。会计和审计发挥作用不应该仅仅是孤立的,发现问题只是最初的一环,而与之衔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措施没有相应的跟上,则会必然的导致迟缓和滞后的情况。审计工作是对于风险评估的再判断,如果没有及时的手段进行规避,只是为审计而审计,则必然的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三)会计审计人员自身的素质问题

由于企业扩张速度比较快,往往招收人员方面也没有过多的限制,一方面刺激了企业的发展也满足了本身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的不过关,也造成了不小的隐患。任何制度、规划和工作,最终都是要落实在人的身上的,人的执行方面不能过关,那么前者往往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一般而言,能够满足需要的会计审计人员都有一定的经济管理知识,但是本身的实践能力则需要一定时间来进行消化。另外,做好审计工作由于需要对于会计记录进行综合评估,因此除了相应的财务知识之外,对于管理、风险评估、相关法律以及计算机统计应用等方面都应该有一定的涉猎。而大部分会计和审计从业人员在综合水准方面并没有过硬的实力,审计账目尚可以应对,面对综合分析往往力不从心。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3篇

案例介绍:

笔者曾到一家生产长毛绒玩具的外商投资企业(以下简称“A公司”)进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为了对A公司取得初步了解,笔者在进点检查前要求检查组成员仔细审阅了 A公司被检查年度的财务报表和注册会计师对其出具的审计报告及相关审计工作底稿,并初步分析出一些疑点和检查方向。进点后,笔者请公司主要负责人以会计责任第一责任人的身份介绍了公司近两年来的生产经营和会计核算情况。通过两次了解,检查组形成了对A公司的初步认识:公司生产的玩具半数销往韩国,半数内销,产销两旺;公司特别重视新品开发,有专门的新品开发部门;公司近年来的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负明显偏低(可能存在舞弊风险,应作为检点)。另据公司介绍,由于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和限制,公司近年来的销售量增长缓慢,销售额一直没有突破2000万,公司账面反映被检查年度的销售收入为万元,仅盈余万元。为了进一步了解A公司,笔者又要求参观其生产流程。

A公司主要有两个简易框架结构的主车间和四个在公司办公楼底楼和二楼的辅助或配套车间,两个主车间各有两条从原材料进去到产成品出来的完整的新型生产流水线,两个主车间的生产规模相当。笔者从询问一些漂亮玩具开始与一主车间的主任聊了起来,笔者了解到A公司对新品开发确实特别重视,都是根据韩国或国内优秀设计师在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设计出来的最新潮流的款式及时组织生产并发货,不仅保证了产品在韩国和国内市场的旺销,而且还保持了与包括韩商在内的各购货商的良好信誉与合作关系。笔者顺着话题自然而然地向这位车间主任提出了一些看似一般但实质与检查密切相关的问题,如生产任务是否饱满?52人如此忙碌是不是要加班?每个主车间有多少名工人?每名工人的年工资能达到多少等。从车间主任的回答得知,每个主车间每班都有250多名工人,正常情况下每年从年初到年末都实行两班倒,而且每班工人每天的上班时间均达十个小时,另外,四个辅助或配套车间每天有近100名工人上班,即A公司每天有约1100名工人上班(不包括管理人员)。笔者还了解到,每名工人的年工资额仅为人民币一万元左右,而且近两年来员工的工资没有增加,公司生产规模也没有发生变化,由此可推算近两年来A公司每年支付给工人的工资额至少应该为1100万元,如果按照工资额占产品成本的40%倒算,A公司全年度生产产品的总耗费应该约为2750万元,如果按照30%倒算,则应该约为3660万元,但是A公司账面上实际反映的销售收入还不到2000万元,明显偏低,而且还盈余4万元,由此推断A公司很有可能隐匿了销售收入及部分成本费用。但是,当笔者查看A公司财务报表后发现财务报表附注上说明的企业职工人数仅为390人,账面反映的工资支出仅为402万元,如果按照工资额占产品成本的40%倒推,则A公司全年度生产产品的总耗费应该约为1005万元,即使按照30%倒推,总耗费也只约为1340万元,与账面反映的1960万元收入之间的毛利都明显偏大。总之,A公司对员工工资的实际支出额、账面员工人数及车间实际员工人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明显有很大矛盾。当把了解和分析的情况与A公司有关负责人说明时,笔者注意观察了A公司分管财务的副总和财务科长的表情,发现两人多次面面相觑,明最表现出内心的紧张和不安。可能是笔者的分析使其不能自圆其说,副总很快承认了存在的问题。

最终查明,A公司为了降低税负,被检查年度不仅隐匿了没有开具销售发票的销售收入280万元,而且还将1150万元销售收入转移到免征企业所得税的另一同样生产玩具的关联企业B公司(A公司与B公司不在同一地区,且账面上没有与B公司发生任何业务或往来,也无法判断两公司的关联方关系),隐瞒和转移的销售收入共达1430万元(不含税价),但A公司同时也转移了约880多万元的料工费支出进B公司,隐瞒和转移的利润约550万元。

案例启示: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211号第六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下列风险评估程序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一)询问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和内部其他相关人员;(二)分析程序;(三)观察和检查。”另外,审计准则及有关准则指南对注册会计师究竟如何实施风险评估程序以及应当从哪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都做了具体和详细的规定。但是,由于缺乏根据风险导向审计准则规定实施审计程序实务案例的示范和指导,许多注册会计师对究竟应该如何从准则所规定的六个方面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以及究竟应该如何实施风险评估审计程序很是模糊,实务中往往无从下手,更不知道如何编制审计工作底稿。

上述虽是对企业会计信息质量检查中的案例,但案例中运用了审阅、询问、观察和分析等检查程序,与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需实施的风险评估审计程序有很多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对注册会计师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具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意义,笔者为此从四个方面分析如下:

首先,注册会计师不必被新审计准则规定的各种各样的概念、程序或规定所迷惑和困扰,要知道,审计准则实质上是对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的指导大全,必须针对注册会计师审计业务中所能预见的一般情形设计出较全面和规范的指导意见,如必须将一般情况下能够预见的范围、程序、考虑及判断等各种情形或要求予以明确,以供广大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时根据实际情况遵循或选用。如第1211号审计准则第十九条罗列了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六个方面,就是对注册会计师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范围的概括和提示,如果对被审计单位的审计可以从这六个方面进行必要的了解,则应该从这六个方面分别进行,但如果缺少其中的某个方面或某个方面不具备了解的前提条件,则因无法了解而可以在工作底稿中予以必要的说明。因此,笔者认为,学习和执行新准则不能教条,不能生搬硬套,如果对被审计单位行业状况的了解在某些方面因受到外部信息来源的限制(如无法了解或没有相关信息),则可以将对行业状况了解的范围从外部转移到内部,从总体转化为局部,从宏观缩小为微观,即从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情况来了解其所处行业在某些方面的总体状况,以内部来分析外部,

以微观来推断宏观。正如上述案例中,如果没有能够从外部了解到有关玩具行业销售市场等宏观方面的信息,笔者就从A公司内部,从企业领导的情况介绍和向车间主任的询问中了解相关信息。如从工人常年加班分析出A公司生产任务饱满,玩具市场产销两旺,A公司的近期市场前景良好,所处市场环境有利于A公司的发展,近期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另外,笔者还从内部了解到,由于A公司有专门的新品开发部门,都是根据韩国和国内优秀设计师进行市场调查后设计出来的最新潮流的款式组织生产,从而使得A公司的产品长期适销对路,说明A公司的新品开发取得了长期的显著成效,这进一步证明A公司处于良性发展阶段,经营风险相对较小。

从以上分析可知,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实务中执行新准则的规定要注意因地制宜,要知道在我国的大多数小企业审计中,并不一定具备按照上市公司审计所需要的各种基础信息、资料或条件,所以,对小型被审计单位的审计不应拘泥于准则,当准则规定适用被审计对象且可以实施时,固然应该按准则规定认真执行,但当遇到确实无法执行的审计程序或审计程序不够选用时,因无规可循无矩可蹈,则要机动灵活地考虑采取其他替代程序或从其他角度或方面来实现审计目标,实在无法实施也寻找不到其他替代审计程序的,则应该考虑对审计意见的影响并最终解除业务约定。

其次,上述案例还说明了实施风险导向审计并不难,难的是我们许多注册会计师对新审计准则的神秘感、畏惧感和抵触情绪,难的是注册会计师对以往习惯审计方法的因循守旧。一是许多注册会计师被新审计准则的庞大体系和精深内涵所迷惑,由此对新准则产生了神秘感;二是由于许多注册会计师自身对准则的学习和认识不足,认为执行新准则是高难度、高要求、高成本,从而对新审计准则又产生了畏惧感;三是由于新准则不仅是高难度、高要求、高成本,而且还改变了老准则下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思维模式、执业习惯和执业方法,对新准则自然就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于是出现了各种歪曲甚至否定新准则的奇谈怪论,从而干扰甚至阻止了一些注册会计师对新准则的学习、理解和执行,同时还使得相当多的注册会计师对新准则出现了观望、等待甚至抵制等各种态度,从而增加了推行新准则的难度和成本。

实际上,笔者认为,执行新审计准则最重要、最本质的就是三点,一是要树立风险导向的审计理念,必须在先评估审计风险的基础上再根据对被审计单位评估出的风险点(重大错报风险)实施相应的审计程序;二是要改变以往就账查账的老习惯,要把审计范围扩展到账本以外;三是要把传统的以账项审计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扩展为了解、评价、评估、分析和测试等凡是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所有方式方法和程序。在老准则下,许多注册会计师习惯于将被审计单位的账本作为唯一的审计对象和审计范围,所实施的审计程序也是围绕会计账本、会计凭证和会计科目等,而新审计准则不仅把审计范围扩展到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所有相关的领域、信息或事项,而且还把传统的以账项审计为基础的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扩展为包括了解、评价、评估、分析和测试等凡是能发现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可能产生重大错报风险的所有方式方法和程序。所以,注册会计师在执行新准则时不仅要注意充分领悟新的审计理念,更要注意改变传统的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和审计程序,以适应执行新审计准则的需要。如在上述案例中,笔者通过检查前审阅A公司的财务报表、审计报告和相关审计工作底稿(分析程序),要求A公司领导介绍情况(聆听)以及通过对A公司生产车间的参观(观察)并与车间主任的交淡(询问)等方式方法,了解到许多与检查相关并对风险评估很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最终查明了A公司存在的偷逃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的重大舞弊风险。所以,笔者认为,在被审计单位不具备实施风险评估理想化前提条件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并应该考虑能否因地制宜、因陋就简和随机应变,但切不可放弃准则规定必须实施的风险评估程序,也不要随便解除对审计业务的约定。

再次,广大注册会计师要消除对新审计准则的神秘感、畏惧感和抵触情绪,其最根本的方法就是进一步加强对新审计准则学习和理解的力度,但务必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对实务操作方面的培训要达到一定的深度,要让广大注册会计师真正领悟和掌握新准则的精神实质和操作方法,并达到融会贯通和熟能生巧的程度。笔者认为,当对新审计准则理论和实践的培训达到一定程度时,不仅会使得广大注册会计师逐步增强对新准则的感性认识,而且还会逐步提高对新准则的理性认识,更会在一定程度上拭去许多注册会计师对新准则的神秘感和畏惧感,从而在许多注册会计师的思想根源上逐步消除学习和执行新审计准则的障碍,最终达到消除对新准则的抵触情绪这一影响新准则推行的拦路虎。如在上述案例中,当对A公司行业状况的了解因被审计单位的外部信息或宏观信息受到限制时,审计人员就不会因此而畏缩,而很自然地转为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具体情况的了解来弥补宏观或外部信息的不足,如通过被审计单位的情况介绍,通过审计人员自己的观察和询问等方法达到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的目的并最终发现了转移和隐瞒收入这一重大舞弊风险。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4篇

1946年,克里斯蒂。威特罗和里伯瑞。普格里兹合伙共同出资在纽约成立了一家小的建筑公司。随着公司规模的不断扩大,聘用卢索当,还任命他为执行副总裁。几年后,他们又雇了曾在毕观威事务所工作过的两个人担任会计和财务主任。1955年威特罗和普格里兹将他们所有的生意合并,成立了巴克雷斯建筑公司。4年后,公司以每股3美元的价格,公开上市发行了56万股普通股,不久,巴克雷斯公司的股票就列入美国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名单之中。

巴克雷斯公司的主要业务是承建保龄球道。自1952年美国有了自动装瓶机后,保龄球作为一种娱乐性的活动受到极力推崇,保龄球道的需求旦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巴克雷斯公司在1960年时已是美国每三大保龄球道建造商。据报道,1956年巴克雷斯公司的总销售额为80万美元;4年后,公司总收超过900万元,净收益约75万美元。在1961年初发行的《华尔街杂志》中,该公司财务主管预测当年的总销售额将达到1500万美元,实现利润120万美元。

巴克雷斯公司大多是为一些小的辛迪加投资者修建保龄球道。在签约建筑合同时,这些辛迪加投资者必须向巴克雷斯公司预付一小部分订金和签发一张分期付款的汇票,随着保龄球道施工的进弃,在几年内将余额会清。1960年巴克雷斯公司开始与某财务公司进行销售回租交易。在交易中,巴克雷斯公司将修建的球道卖给该财务公司,该财务公司再将球道回租给巴克雷斯公司的子公司,由其子公司来经营球道。巴克雷斯公司对上述两类交易没有考虑任何理财技巧,在没有收到任何一笔大额付款之前,就在建造费用上投入了大笔现金。结果,巴克雷斯公司不得不为建筑项目不断地寻找外部融资。1961年5月为了解决迫切急需的营运资金,公司向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证券会”)递交了S—1有价证券申请上市登记表,要求发行总金额为174万美元,期限为15年,利率为的长期债券。

60年代初,人们对新型保龄球道发生了兴趣,导致旧型球道市场一落千丈。这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和大量的外借资金,使巴克雷斯公司在1962年陷入了财务危机。许多签约者开始拖欠到期的应付款项,巴克雷斯公司不得不自行承担已建好的球道的运行费用,这就更加剧了巴克雷斯公司资金周转的困难。1962年末,由于还不起外部债券的利息,巴克雷斯公司只好按照联邦破产法的规定宣布破产。破产后,购买该公司1961年公开发行债券的人们集体上诉,巴克雷斯公司、证券经纪商、以及毕马威会计师事务所(以下简称毕马威事务所)均成为被告。这个案件之所以著名是因为以下原因:首先,该案件是自1933年证券法颁布以来第一个大案,它牵涉到在证券法首次对新证券发行作了规定以后,该如何处理与此有关的法律纠纷。其次,对审计职业界来说,这个案例也很重要,因为它是1933年证券法颁布以来,第一个强调审计人员法律责任范围和性质的案件。尤为重要的是,该案例将成为联邦法院依据1933年证券法履行了应尽的职责。

在巴无雷斯公司的上诉案中,主审法官集中讨论了三个问题:

1、巴克雷斯公司在申请发行利率为,期限为15年的债券时,所递交的S—1表中是否包含错误的披露。

2、如果表中有错误的披露,这些错误是否“重大”。

3、在核实表中的有无重大错误时,审计人员是否履行了应尽的谨慎责任。

联邦法官司麦克林写下了对巴克雷斯公司一案的意见,并从会计和审计的角度阐述了对这三个问题的理解。为此,许多审计职业观察者认为,只有通过对照证券法,对注册会计师进行听证,才能对巴克雷斯公司问题材作出公正的处理意见。

问题1:巴克雷斯公司S—1有价证券上市申请表中是否有错误的披露。

巴克雷斯公司1958到1960年的财务报表都是由毕观威事务所审计的。为了发行债券,S—1表中包含了如下审计内容,即1961年第一季度的财务报表和毕观威事务所对该委度财务报表的复核。在评价毕马威事务所在此案件中的表现时,麦克林法官将主要问题集中在事务所对巴克雷斯公司1960年的报表审计上。法官认为,很明显,潜在的投资者在阅读S—1表时,要注意1960年的财务报表,而不是未经审计的1961年每一季度报表,或是1958年和1959年的报表。

巴克雷斯公司案中的原告宣称,公司用保龄球道完工程度来收益是不恰当的。这种计算只能用于建筑项目的成本,而不能说明项目的收益。因为这些项目的最终收益是不确定的。对这一观点,麦克林法官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裁定:在这种情况下用完工百分比方法,作为一种会计处理是适当的。但他也指出,1960年12月31日会计记录所估计的在建工程中,两项工程的完工程度过于乐观了,因此,报表上会计年度期末收入也高估了。

下面表1中列示了麦克林法官裁定巴克雷斯公司1960年财务报表中主要错误事项。

所列收入的虚增部分是来自于销售回租交易,即“天堂之道”的建筑项目。当时,会计准则中允许将会计期间的销售回租交易的总收益计入当期收入,但麦克林法官司却裁定,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即使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但在此也不允许。他指出:“天堂之道”的交易实质上只是巴克雷斯公司通过融资方式来完成项目的一种“技巧”手段,而不能成为的真正销售。1960年利润表中收入的高估,也导致了公司当前净收益和每股收益的夸大。表1中这两项的高估数额是麦克林法官根据1960年末财务报表中主要流动比率的错误所造成的,成为巴克雷斯公司破产前资金周围困难的焦点。麦克林法官司尤为关注的是,1960年12月底,巴克雷斯公司从它的非合并子公司中转入的万美元现金。公司对这次转移现金交易作了规定,即1961年1月16日,巴克雷斯公司必须再将这笔现金还给这家子公司。很明显,这笔交易是由卢索特意安排的。麦克林法官作了如下批注:无论如何,这样处理如此多的现金(万美元),而且没有任何暂时存款的特殊说明,属于误导信息。此事件的发现很重要,因为它揭露了巴克雷斯公司蓄意遮掩经营情况的事实,并说明了巴克雷斯公司高级官员的可信度及其它方面所作的供词值得怀疑。

麦克林法官除了裁定巴克雷斯公司1960年12月31日报表上现金余额的夸大外,还得出其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也夸大了的结论。法官认为,1960年末,公司应对明显收不回来的应收账款计提5万美元的坏账准备,并且有一笔应收账款属于其子公司,不应列在资产负债表上,因为这属于关联企业行为。对于应收票据公司经常用客户所签汇票向财务公司贴现,财务公司留下一定比例的金额作为抵押,以防部分汇票不能按时兑现。只有当一张汇票全额兑现后,抵押部分才汇给巴克雷斯公司。巴克雷斯公司为了使公布的财务报表显示良好的资金周转情况,将财务公司留作抵押的金额也列入流动资产项目中是误导行为。其理由是:1)由于一些客户经常拖欠票据的支付,有一定比例的抵押永远不会汇回巴克雷斯公司。2)汇款往往是发生在汇票贴现几年之后。麦克林法官指出:最后一个实质性的错误是关于年巴克雷斯公司财务报表上的或有负债项目低估问题。公司大量的或有负债是向财务公司贴现应收票据所引起的。法官裁定巴克雷斯公司估计或有负债数额不当,造成如表1所列示低估问题。在1960年财务报表中,此项低估金额约为万美元。

问题2:巴克雷斯公司S—1有价证券上市申请表中的错误披露是否属于“重大”?

麦克林法官审核S—1表时提出的第二个主要问题是:财务报表的错误披露是否重大。根据1933年证券法规定,被千被判是否负民事责任的最先决条件就是看其是否存在重大的错误披露。证券会对重大性的定义如下:当“重大性”用于任何信息披露要求时其限定范围是,披露的内容使一秀谨慎的投资者在购习上市登记证券时,能得到合理的信息,否则就属“重大”。对报表中高估的销售额、营业净收入、每股收益等指标“是否会阻止一般谨慎投资者购买”公司1961年发售的债券时,法官裁定:每项错误的严惩性均不足以打消一个谨慎投资者购买债券的念头。因为,债券本身就被认为是一种“投机”证券,所以,未来投资者不会因为1960年财务报表上的销售和收益数据上“相当小的错误”而撤回投资。

法官裁定,报表上的或有负债低估万美元也不属于重大数额。他指出,巴克雷斯公司当时的总资产为6101085美元,与总资产相比,无论是报表附注上已披露的,还是实际确实存在的或有负债,对未来投资者来说,总资产额可能都是“一个很大的数额。”据他:“如果投资者看到巴克雷斯公司报表附注中的说明,也许很乐意买其债券,如果再告诉他们或有负债实际比报表附注中高出万美元,我怀疑他们中否会立即因此而不买债券。”因此,他认为,这一错误表述不具有重大性。然而,麦克林法官裁定报表中流动资产和由此计算出的流动比率的主估属于重大性错误。从表1中所列示百分比来看,被裁定为重大错误的“流动比率”与裁定为非重大错误的“第股收益”的高估相差甚小。然而,法官的理由是:与公司股东相比,债券持有人或未来投资者对公司资金流动状况高估的关心更甚于对公司收益的高估,尤其对曾发生过资金流动困难和将面临严惩营运资金短缺的公司更是如此。

问题3:毕马威事务所在复核S—1表时,是否尽到应有的谨慎责任。在巴克雷斯公司案中,毕马威事务所的主要辩词是:他们已尽到应有的谨慎责任。

在1933年证券法中,对谨慎责任作了如下定义:在合理的调查分析之后,有适当的理由想念并真实地确认当时报表所陈述的内容均已属实,没有遗漏任何重大事实,不对报表使用者造成误导,并对此进行所有的必要说明。根据此定义,比马威事务所如要对此进行辩护,就必须提供证据说明其审计人员对S—1表进行了“合理地调查”,并由此得出就重大性原则来说表中所陈述的内容是正确的。麦克林法官审核了毕马威事务所的工作底稿,这些底稿记录了该事务所为了复核S—1表,对巴克雷斯公司1960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程序和1961年每一季度财务报表的复核程序。这项审计和复核工作主要是由年轻的高级审计员贝拉第进行的。麦克林法官认为:选贝拉第作为巴克雷斯公司的高级审计员,从事相当复杂的审计业务的决策值得商榷。因为当时他还不是注册会计师,南昌且他以前对保龄球行业没有任何经验,只不过最近刚提为高级审计员而已。尤为关注的是“天堂之道”建造项目的销售回租交易审计程序。在仔细审查毕马威事务所的工作底稿后,法官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贝拉第从来就没有将这笔交易当作一项重要的关联公司交易进行审计。令人注意的是,承担巴克雷斯公司审计的经理在审计之前很明显的已经发现这一事实,他在贝拉第的工作底稿中作了如下批注:“在与泰德。克切尔(巴尔雷斯公司的财务主任)60分钟的面谈这后,他透露出巴克雷斯公司正将一球道租给其子公司,这一业务的收入来自关联企业,应从巴克雷斯公司的收益中扣除。”对上述批注,贝拉第在工作底稿上加上如下注释:“关联企业将所胡权转给了别人。”法官发现,这一注释有些模糊,但可以说明贝拉第相信这部分资产已卖给了外部第三者。如果是这样的活,法官认为贝拉第应完成一定程序来证实这一销售是否属实,但很显然他却没有这样做。

麦克林法官裁定,对贝拉第没有发现巴克雷斯公司从其非合并公司转入,并在年初再转出的约万美元不负有责任。法官指出,卢索没有通知贝拉第或毕马威事务所的其他审计人员这一情况,“要求贝拉第查出巴克雷斯公司在滑有任何异常现象的条件下所进行的舞弊行为,是不合理的”。关于对属于财务公司的抵押部分,且被列入巴克雷斯公司财务报表的流动资产的处理,法官认为:贝拉每应该可以确定大部分抵押在一年内是收不回来的,不能将它列入流动资产。法官对作为高级审计员贝拉第最为严厉的指责是他在1961年春所做的S—1表的复核。就巴克雷斯公司案中对S—1表的复核。就巴克雷斯公司案中对S—1表的复核有如下定义:

对公司报表的期后事项复核的目的(指S—1表的复核作为上市登记声明的)是确定公司的财务状况是否有重大变更,是否有重大事项需要披露的,以防资产负债表上的数字对公众进行误导。

毕马威事务所要求审计人员应遵循的部分审计程序。法官指出:贝拉第所用的程序民公认审计准则一致,但他没有完满地完成这些审计程序。他只用了二天多的时间来复核S—1表,总共个小时。对于1961年发生的事项他没有发现任何错误和遗漏,而我前面所述的那些错误事项都是重大的,他所得到的答案都是来自于公司管理层,而没有亲自去证实这些答案是否属实。所以,他的S—1表复核没有任何价值。

在麦克林法官通篇巴克雷斯公司的审计工作底稿后,他裁定毕观威事务所不能证明其已尽了应有的谨慎责任。他对案件中的其他主要被衙也提出了相同结论。与皮同时,法案还指出,注册师在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中,使用了“财务报表真实地反映其财务状况”一词,因此,当财务报表没有过达到这一要求时,注册会计师应对其承诺负责。在法庭要求提交对被千的审判结果前,一个和解方案使巴克雷斯公司案的各有关方达成共识。然而,各方在和解交易中应该付出的或应该得到些什么,那是永远不会公开的。

二、该案例对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启示与教训

在证券市场上,当证券持有者受到信息误导而受到损失时,其首先想到的就是起诉注册会计师并要求其赔偿损失。因为,他们认为,注册会计师既然审核了财务报表,就应保证财务报表万无一失,而不应该存在任何误导的会计信息,这就是公众对注册会计师的期望。但在现实中,由于成本——效益原则的限制,以及审计手段的限制,注册会计师无法保证经过审核的财务报表中不出现任何差错,这就是社会期望与注册会计师能力的差距。从来看,这一差距是无法消除的。因此,为了保护注册会计师不去承受超过去时其能力的责任,往往通过一定的程序来凌晨断注册会计师是否要对误导的信息负责。而这一程序,就是该案例中麦克林法官提出的三个。这对我们今后如何界定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另外,该案例子中的其他问题也对我们进一步认识注册会计师的作用提供了参考。我们可从上述杂例中汲取以下几个经验教训:

1、注册会计师在审核财务报表前,应该充分考虑财务报表使用者的范围。在上述案例中,经事务所审核过的巴克雷斯公司财务报表与S—1复核表虽然是提交给证券会的,但实质上是针对购买上市债券的投资者的。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将审计重点放在债券投资者最为关心的各种流动比率上,而不是一般常规审计程序上。因为,在该项审计中,债券购买者是预计的报表使用者,也就是通常所称的预计第三者。根据美国的法律,审计人员如果在审计中无意地儿了普通过失,要对预计的第三者负法律责任。同样,我国现在也已开始了注册会计师对预计第三者负责的法律问题的关注。在我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中,已明确了注册会计师要对委托人与利害关系人负法律责任,而这里所谓的利害关系人,就是预计第三者。因此,在审计过程中,关注预计第三者的利益,应该成为我们注册会计师在今后审计中特别予以重视的问题。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5篇

审计工作应实现\_六大转变\_,即由单点离散审计向多点联动审计转变、由局部审计向全覆盖审计转变、由静态审计向静态与动态审计相结合转变、由事后审计向事后与事中审计相结合转变、由现场审计向现场审计与非现场审计相结合转变、由微观审计向微观与宏观审计相结合转变。为此,需要在组织方式、人员结构、思维方式等方面与之相适应。在组织方式上,应尝试开展无项目审计,依托审计数据中心积累的数据资源,横向关联比对分析,纵向深入挖掘分析,从数据中发现审计疑点和线索。在人员结构上,应不断提升\_四种能力\_,即大数据分析能力、综合研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跨领域知识运用能力,不断加强对大数据先进理念和前沿技术的学习,掌握大数据分析方法,提升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在思维方式上,应培养\_数据先行\_意识,以数据为核心,使数据分析在审计工作开展前先行实施,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有重点、有步骤、有深度地在审计实施过程中进行核查验证、追踪线索、发现问题,全面深化大数据技术在审计工作中的应用。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6篇

光明新区借助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合署办公的优势,在审计过程中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审计部门及时将企业领导涉嫌违纪等信息提供给案件科,案件科及时受理跟进,及时介入该企业的前期核查,做到早介入、早调查,改变了以往被动等待审计结果的状况。在案件审计过程中,纪检_门根据审计部门提供的《案件移交线索资料交接清单》,迅速介入调查,核查该单位负责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等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纪检_门对该事件非常重视,局领导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召开案情分析会,制订工作方案确定审点,解决审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件科为充分收集证据,多次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和实地取证,并与相关当事人进行约谈,多方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在审计部门的配合下,案件科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筛查,按照纪检_门办案的基本要求,采用以审计结果为基础,以必要的补充取证为手段,以内查外调相结合的方法,尽量避免重复检查和重复劳动,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形成了初步核查结果,有效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依据审计结果和纪检_门的调查事实,目前主管部门已对该企业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对主要负责人作出了免职处理决定,并委派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干部为该公司董事长,接手整治企业在生产经营、人事管理、查违堵漏等方面问题,帮助企业理顺关系,渡过难关。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联合办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威慑力,强化了审计事后整改的力度。

二、审帮促结合,整改效果明显

(一)加快水厂建设,提高自产水生产能力。为更好挖掘企业自身潜力,尽早扭亏增盈,对因拆迁原因停产的一主要水厂加紧重建,今年5月份该水厂试运行成功,自产水与外购水比例由26%直线上升到95%,亏损局面有望扭转。

(二)加大查违堵漏力度,减少水资源人为损耗。一是建立了全天候抢修队伍,加大了供水巡查力度,水管爆裂漏水一经发现,即时抢修,供水抢修率达99%;二是安装片区监控总表,规范消防用水水表报装,及时发现和减少漏水损失,截至目前,已安装监控总表30个,便于掌握对各用水区域的供水回收率;三是成立了三支用水稽查队,分片区逐家逐户尤其是企业用水户进行地毯式检查,发现偷水行为立即查处,供水秩序明显好转。四是加强外购水抄表管理,坚持做到专人每天定时抄表,及时准确掌握外购水水表运行情况和外购水量,再未出现外购水量靠估算方式计量问题。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7篇

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一般包括趋势分析、比率分析、结构分析三种。

1、趋势分析:趋势分析法是利用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趋势分析的具体做法

(1)绝对数比较,即将一般会计报表的“金额栏”划分成若干期的金额,以便进行比较分析。

(2)相对数比较,即将会计报表上的某一关键项目的金额当作100%,再计算出其他项目关键项目的百分比,以显示各项目的相对地位,然后把连续若干期按相对数编制的会计报表合并为一张会计报表,以反映各项目结构上的变化。趋势分析不仅要对资产负债表进行分析,还要对利润表进行分析。

2、比率分析:是利用会计报表及有关财会资料中两项相关数值的比率,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一种分析方法。

3、结构分析:以某一个项目为分母,其他各个项目为分子,得出一比率,然后再对相同项目的比率进行趋势比较。结构分析应该与趋势分析相结合运用更合理。

4、关联分析法:

通过对财务报表各项指标关联关系的分析,确定指标间的配比是否适当,是否有奇高奇低违反经营常规的情况。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8篇

通过结合纳税人的重大事项和媒体信息对货物支出结构进行分析,确定纳税人是否有视同销售的内容未计税、多计成本的情况,确定纳税人是否有向关联关系的不合理作价转移收入的情况。

纳税评估分析的方法很多,是难以穷尽的。纳税评估分析是多方面知识的综合运用,不可教条,不可照抄照搬。通过纳税评估分析一般是发现纳税人数额较大的倾向性问题。有的时候通过对一类信息和申报纳税信息进行关联分析就

根据沈阳市经委《关于印发20xx年百家重点耗能企业能源审计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为政府加强能源管理,合理使用能源资源,提高能源利用率,保护环境,持续地发展经济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促进企业加强能源管理,了解自身能源管理水平及用能状况,排查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寻找节能方向,挖掘节能潜力,降低能源消耗和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济效益。XX公司(或公司)于X年XX月对XX公司进行了能源审计,能源审计报告内容摘要如下:

一、企业概况

................

二、20xx年企业能源消耗结构

................

三、20xx年主要产品能源消耗指标

................

四、能源成本与能源利用效果评价

(能源成本分析、各项能耗指标的分析、与能耗定额、国家(行业)标准、先进水平或自身历史水平对标)

五、主要问题及节能潜力分析

...............

六、审计结论与建议

...............

【摘 要】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受托审计,它是地方党委、政府通过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机关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弄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为管理、使用、监督干部提供依据。本文从审计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审计方法入手,界定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概念、特点、作用,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进而对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写作准备及制发程序进行了探究研讨。

【关键词】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一、审计概述

1.审计的定义和分类

审计,是审计机关、审计人员或具有特定资质的人员,以被审计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全部或部分经济活动为对象,对其所作的会计记录进行审核和评价,并提出处理或改进意见的经济监督活动。其方式是,对照法规制度和一定标准,按程序进行审核、检查,确定其实际情况,判断其经济活动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以及有关经济资料的真实性和公允性,并收集和整理证据,然后出具审查报告或证明书,从而起到进行经济监督、评价和鉴证的作用。审计工作一般由上级财务主管部门、审计部门或委托会计师事务所担当。

对审计可以从不同角度加以考察,从而作出以下不同的分类:

(1)按审计主体的不同,审计可划分为政府审计(也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和注册会计师审计(也称独立审计、社会审计、民间审计)。

(2)按目的、内容的不同,可划分为财政收支审计、财经法纪审计和经济效益审计。随着经济责任制的发展和深入,除了对单位的经济状况进行审计评价外,还需要对领导干部本人在任职期间的财政、财务收支和经济责任情况予以审计评价,因而又有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这是一种重在审核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审计。

(3)按与被审单位的关系不同,可划分为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机关或企事业单位组织审计机构或人员对本单位进行的审计为内部审计,这种审计是机关单位的自律行为,但它的独立性差,结论、建议、处理意见只在本单位有效。独立于被审计单位的审计机构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的审计为外部审计,由于无隶属关系,审计的独立性强。

(4)按范围的不同,可划分为全面审计和局部审计、综合审计和专题审计。

(5)按施行时间的不同,可划分为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定期和不定期审计,期中和期末审计。

(6)按执行地点的不同,可划分为就地审计和报送审计。

2.审计方法

(1)抽查和详查。对例行性审计、巡回审计、定期审计,或人力有限、时间有限并且未发现问题苗头的审计,可以采用抽查法审计。运用抽查法要在报告中作相应说明,对有些问题不能作绝对肯定或否定。对已发现有严重问题或不法行为的审计,要详查与案件有关的全部凭证、资料,视必要进行专门审计。

(2)审阅和核对。审阅主要是审阅财务账簿、会计报表;核对主要是通过账表核对、账账核对、账证核对、账物核对等,查明经济活动实情,发现和落实问题。审阅和核对是审计最基本的技术方法。

(3)顺查和逆查。按会计记账的顺序进行的审查叫顺查,按会计记账的相反顺序进行的审查叫逆查。顺查容易发现财务问题,逆查便于检查讲究指标完成情况。

(4)分析和比较。把综合财务指标,分解成各种具体因素,叫分析;把分解后的各个因素的指标,与计划或上年比较对照,观察其中的变化,查找原因。

(5)调查和对证:在审查账面的同时,还需要向有关单位或人员调查了解,征询意见,核实情况,最后的评价判断,不能只是由账面得出,要两者结合。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概念与特点

(一)概念

1.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工作的最终成果,是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结束时,以书面形式提供的表明审计意见的书面报告。审计报告既是对某项审计工作过程和结果的全面总结,又是对被审计单位财经工作成果的评价和裁定,也是审计机关对某项审计结果作出审计结论和处理决定的依据。审计报告具有总结性、强制性、客观性、公正性等特点。

2.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一种有特定目的、功能的专题报告。它是审计机关审定审计组提交的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后,根据被审计的领导干部任期内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对领导干部本人的经济责任做出客观评价,提出该领导干部应负的经济责任及有关建议,向本级人民政府或上级干部管理部门提交的专题报告。经济责任审计与一般审计相比,在技术方法、作用要求、工作程序等方面,有其共性和交叉的部分,但也有别于一般审计的不同特点,即定向性、针对性。

(二)经济责任审计特点

1.报告的定向性

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受托审计,它是地方党委、政府通过干部管理部门委托审计机关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弄清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经济责任,为管理、使用、监督干部提供依据。因其委托机关和审计目的的确定性决定了审计结果报告的定向性。它是严肃的上行文,向本级人民政府和干部管理机关负责,不抄送被审计的领导干部本人和所在单位。

2.内容的针对性

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在一定层次上担任领导职能的“领导人员”,审计的内容是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它针对“领导人员”,针对“经济责任”,着重审计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领导、组织、实施和监督本单位财政财务收支情况,任期内重大经济活动和重要经济决策的情况和结果,执行国家财经法规及个人遵守廉政纪律的情况等。这种强烈的审计针对性决定了审计结果报告的针对性,即要有针对性地反映领导干部任期内的经济责任状况。所以不能用这个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审计报告代替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作用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突破了以往审计报告只是揭示单位经济活动事项的局限性,不仅对事而且对人,并且重点是评价领导干部的工作业绩和经济责任,为干部管理部门提供既量化又直观的可靠、可信的依据,便于全面客观地了解掌握干部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具体来讲,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具有三个方面的作用。

(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考察干部的依据材料

对经济责任审计来说,只是检查任期内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它有别于对干部的政审考察。这是因为,审计结果来源于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综合分析,来源于大量的经济活动事实。通过对审计对象任期内遵纪守法、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主要经济指标的实现、办公物品的清理移交等情况多方面进行检查核实,然后进行综合分析,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作出公正、具体、说服力强的评价,是考察干部不可缺少的依据。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领导干部是否清正廉洁的证明材料

领导干部本人在任期内执行国家财经纪律和廉政规定的情况,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所反映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客观评价,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清正廉洁的领导干部予以褒扬,对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予以揭露、曝光和惩处。特别是对那些虚报、谎报“政绩”,玩“数学游戏”,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通过揭露事实、划清责任的手段,可以起到制止、警示、约束和纠正作用。

(三)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是领导干部工作业绩的评价材料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通过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评价,引导和规范领导干部的行政行为和经营行为。用大量具体的审计事实来为大胆改革、业绩突出的领导干部辨明是非,撑腰说话。对那些弄虚作假,投机钻营,钻改革空子的领导干部,同样用具体客观的审计事实予以揭露,并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廉政规定建议进行处理。无疑,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充分运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对于正确使用干部具有重要作用。

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所提供的是领导干部考察材料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但决不是考察材料的全部和唯一的信息来源。我们应该认识到,结果报告认定的经济责任,只是从审计角度认定的经济责任,而不是全部的经济责任。结果报告是考察干部的重要依据,而不是唯一的依据。审计结果报告的阅读者、使用者是党委、政府和干部管理部门,而不是审计机关,必须解决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问题,即撰写结果报告要服从、服务于干部管理工作的需要。

四、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内容与格式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主题是领导干部本人的经济责任,其内容应紧紧围绕任期经济责任进行,以工作业绩和审计查出的问题为基础,作出评价和结论,并以此安排布局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各个部分。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和审计机关研究确定的意见是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内容的基础和材料来源,但是审计结果报告并不是审计报告的简单重复,而是在审计报告基础上的综合与概括。撰写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要选择最能充分证明经济责任的主要事项充实审计结果报告,分清主要问题和次要问题,避免出现事无巨细、面面俱到、不深不透的情况。其中经济活动的决策情况、财务管理情况、本人廉洁情况是重点内容。抓住了这三方面的情况,就抓住了“牛鼻子”。

国家xxx2002年1月23日召开审计长会议,讨论研究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针对报告的内容和格式提出了以下规范性意见:

(一)报告标题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标题统一为:××××(审计机关名称)关于××××(被审计单位)×××(被审计人员姓名)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如《西安市审计局关于西安市土地局××同志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的报告》

(二)报告内容

1.前言

前言部分简要概括审计的依据、范围、内容、方式、起迄时间等。

2.正文

正文可分为如下几部分:

(1)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如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情况较为简单,也可将基本情况放在前言部分,不予单列)。

(2)审计评价(简要概述经审计可以确认的被审计人员的经济工作业绩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负有的责任和其他相关评价)。

(3)主要业绩(较为详细地说明经审计确认的被审计人员的主要业绩。如业绩不突出,内容不多,也可以将这部分概括到“审计评价”中去。不予单列)。

(4)审计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阐述经审计确认的被审计单位财政财务收支中存在的、与被审计人员有直接或间接责任关系的主要问题及被审计人员应负的责任)。对于被审计人员所在单位存在的与被审计人员没有责任关系的其他问题,可在全文的最后加以简要的阐述及提出处理原则。

(5)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应做到形式统一,结构严谨,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用词恰当,数字尽可能用较大数位表述。

五、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写作准备及制发程序

(一)写作前的准备工作

1.整理审计资料

将审计工作计划、任务书、审计工作底稿、审计证据等有关资料收集起来,精选出主要的实用材料,分类整理,注明资料的名称、内容、发现的问题、性质及原因等。材料的取舍主要以金额和性质为主要标准。

2.核实责任问题

审计中查明的问题,如涉及经济责任或法律责任,就要多方核实。没有绝对把握,不可将责任结论轻易写入报告。

3.研究审计评价

审计评价要突出主要问题,对项目较多的审计,未必需要一一评价,可将各项评价结合起来给予概括性总评。

4.进行审计调整

如审计发现账账不符、账实不符等问题,从而影响到财务报表的正确性和合法性时,应根据审计记录中查到的问题作调整记录。调整的内容,以是否影响财务报表指标数额为依据。调整时,审计人员要与被审计单位主管会计共同商议,取得一致意见,然后由会计部门作调整记录,登记账册,重编调整后的财务报表,作为审计报告的附件。

5.编写报告提纲。

内容较多的审计报告,可把问题归纳分类,作为正文主体的提纲,每个问题之下列出具体资料,大纲之下还可有目,如可列“偷税漏税”、“私设小金库”、“违反现金管理规定”、“滥发奖金、福利品”等纲目。内容简单的报告,可不列提纲。

(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的写作及制发程序

审计机关研究审定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后,即转入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处理阶段。在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有:一是撰写、报送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二是制发审计意见书,要求被审计单位纠正轻微的违规问题;三是对被审计单位犯有的违规行为应给予处理、处罚的,下达审计决定,责令被审计单位执行。其中结果报告的制发程序是:

(1)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一般由审计组代局机关草拟,局机关业务会议形成审计报告的审定意见后,审计组应立即转入结果报告撰写阶段。审计结果报告一般由审计组长或制定其中的骨干撰写。

(2)撰写者首先要认真阅读审计报告和局机关审定审计报告的会议纪要等有关资料,对审计资料中的逻辑关系、对应关系、因果关系、关联关系等有疑问、不明白、不清楚的地方,应进行计算或询问,在全面掌握情况,心中有数的基础上,拟出提纲,在一定范围内讨论研究后,着手起草结果报告。

(3)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代拟稿形成后,首先由处科室负责人审阅,再送复核机构复核,最后由局领导签发。

(4)经局领导签发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报告经打印盖章后报送政府,抄送干部管理、纪检等部门。

(5)归入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档案。

参考文献:

[1]金扬.浅议经济责任审计中的问题及对策[J].天津经济,2005(5).

[2]刘更新.经济责任审计的运行机制及其治理效率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

[3]闫北方.经济责任审计应把握的四个方面[J].中国审计,2007(15).

实习,虽然就此告一段落了,总之,在这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学到了不少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同时我也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也是我明白其实只要用功没有什么做不好的事,因为在这里实习我的能力得到了认可。这次实习经历对于我以后的工作真的是受益匪浅!再过不久,我就要跟许多大学毕业生一样走向会计岗位了。想到自己大学两年的学习,想到实习期间的所学所感,我觉得我能学有所用,在作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成为社会发展进步必不可少的优秀的会计专业人员!

为期两周的审计实习结束了,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感觉受益非浅,以下是我在实习期间对工作的总结以及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

首先,我想谈一下实习的意义对学生而言,实习可以使每一个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尝试不同的工作,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逐步完成职业化角色的转化,发现自己真实的潜力和兴趣,以奠定良好的事业基础,也为自我成长丰富了阅历,促进整个社会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作为一名学生,我想学习的目的不在于通过结业考试,而是为了获取知识,获取工作技能,换句话说,在学校学习是为了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通过学习保证能够完成将来的工作,为社会作出贡献。然而步出象牙塔步入社会是有很大落差的,能够以进入公司实习来作为缓冲,对我而言是一件幸事,通过实习工作了解到工作的实际需要,使得学习的目的性更明确,得到的效果也相应的更好。

其次,我介绍一下我们实习的内容。

1、审计方法的运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审阅法、调节法、审计抽样方法的应用。

2、内部控制的测试与评价;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内部控制的测试、评审。

3、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掌握审计重要性、审计风险应用。

4、综合案例分析;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提高综合案例审查分析能力。

5、审计报告;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提高编写审计工作报告能力。

在实训的第一天里,在老师的带领和指导下,我们着手做实训的第一个内容,审计方法的运用,这一内容有3个实验。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掌握审计工作的各种分类标准和各种审计类型的内容,掌握各种审计常用方法的种类、优缺点、适应范围;更好的运用各种方法的运用。在这个实验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对商标进行审阅,在判断存在的问题时,由于对会计知识掌握得不是很牢固,淡忘了业务中该进的科目,此时我只能请教同学,向同学们解决我遇到的问题。在其他几个实验中让我感觉最深刻的是审计工作和会计工作都是一样的需要我们的细心,还有就是团结合作的精神,审计工作分工细,一个人难以独立完成。审计报告的实验,让我了解审计报告的意义和种类,基本上掌握了判断审计报告的种类和审计报告的编写能力。

每做一次实训,感觉自己的收获总会不少。做实训是为了让我们对平时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在理论和实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已学基本理论及应用知识并加以综合提高,学会将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训的过程中,我深深感觉到自身所学知识的有限。有些题目书本上没有提及,所以我就没有去研究过,做的时候突然间觉得自己真的有点无知,虽所现在去看依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还是浪费了许多时间,这一点是我必须在以后的学习中加以改进的地方,同时也要督促自己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完善自我。

再次,我要总结一下自己在实习期间的体会。

1、自主学习。工作后不再像在学校里学习那样,有老师,有作业,有考试,而是一切要自己主动去学去做。只要你想学习,学习的机会还是很多的,老员工们从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指导你工作,让你少走弯路;集团公司、公司内部有各种各样的培训来提高自己,你所要作的只是甄别哪些是你需要了解的,哪些是你感兴趣的。

2、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在工作中,你不只为公司创造了效益,同时也提高了自己,象我这样没有工作经验的新人,更需要通过多做事情来积累经验。特别是现在实习工作并不象正式员工那样有明确的工作范围,如果工作态度不够积极就可能没有事情做,所以平时就更需要主动争取多做事,这样才能多积累多提高。

3、团队精神。工作往往不是一个人的事情,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个项目,在工作的过程中如何去保持和团队中其他同事的交流和沟通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位资深人力资源专家曾对团队精神的能力要求有这样的观点:要有与别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合理的分工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各尽所长,团结合作,配合默契,共赴成功。个人要想成功及获得好的业绩,必须牢记一个规则:我们永远不能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团队利益之上,在团队工作中,会出现在自己的协助下同时也从中受益的情况,反过来看,自己本身受益其中,这是保证自己成功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最后,我至少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1、缺乏工作经验。因为自己缺乏经验,很多问题而不能分清主次,还有些培训或是学习不能找到重点,随着实习工作的进行,我想我会逐渐积累经验的。

2、工作态度仍不够积极。在工作中仅仅能够完成布置的工作,在没有工作任务时虽能主动要求布置工作,但若没有工作做时可能就会松懈,不能做到主动学习,这主要还是因为懒惰在作怪,在今后我要努力克服惰性,没有工作任务时主动要求布置工作,没有布置工作时作到自主学习。

3、工作时仍需追求完美。在工作中,不允许丝毫的马虎,严谨认真是时刻要牢记的。

4、学术上不够钻研。这是由工作性质决定的,也是我自己选择的,因为在我看来,只有被市场认可的技术才有价值,同时我也认为自己更适合做与人沟通的工作需要作一些技术的研究工作,这就需要我个人多关注科研的最新进展,同时,这也对我的工作有促进作用。李广成总裁,也是我的导师,在百忙之中都会抽出时间作研究工作并指导我的学习,我的时间比他充裕的多,也应该可以多关注科研技术的进展。

大数据审计调研报告

胡泽君审计长曾多次强调指出,要积极推进大数据审计,坚持科技强审,通过信息化、数字化,努力提高审计监督的质量和效率。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特别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撑,利用大数据进行审计,或将成为审计机关应对复杂社会经济管理形势、提升审计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以\_金审工程\_为基础的审计信息系统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目前正逐步建立和完善。同时,在政府各部门中社会保障大数据既具有较高的完整性,也兼具较高的准确性。这些得天独厚的条件,不仅使审计对\_大数据\_监督管理成为可能,更为实施以\_大数据\_为基础的审计\_全覆盖\_奠定了基础。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9篇

1.课程设置不合理

(1)课程设置只有理论教学无实践教学。“审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都很强的课程,理论课后需要有后续的实践课程,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使所学的理论得到巩固和练习。而我院只有“审计学”的理论课没有后续的实践,这种纯理论课不但枯燥而且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没有后续的实践课也无法使学生的应用能力得到提高。

(2)审计学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完整的审计学知识体系不仅要包含注册会计师审计,对国家审计和政府审计以及内部审计都要详细介绍,对审计学研究和实践的新领域也要有所涉及。而我院“审计学”课程的学习主要是站在企业的角度,是以注册会计师审计为核心,而对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只是简单的做了一下介绍,对审计研究和实践的新领域更是涉及甚少。

(3)审计学缺乏道德法规课。审计学的职业道德在审计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审计职业道德的缺失,很可能导致审计人员在经济利益和职业道德发生冲突时,顶不住压力,经不住诱惑,为客户出具虚假的审计报告,损害审计的公正性从而给社会造成一定的危害。

2.教学方法存在弊端

(2)教学手段运用不充分。目前我院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已具备,审计学的上课地点都是在多媒体教室。但是教师对现有的多媒体的运用并不充分,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仅仅利用了多媒体的制作文字幻灯片功能,没有充分挖掘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功用。甚至有些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过于依赖多媒体,阻碍了跟学生的沟通和交流。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但影响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而且与我院的人才培养目标相差甚远。当然,审计学这种实践性比较强的课仅在多媒体教室上课是不够的,还需要开发更先进的教学手段。

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我院审计学课程采用的还是传统的考核方法,以期末考试的方式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水平。这样的考核方式必然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了考试、为了学分而学,这种学习动机严重阻碍了审计学教学目标的实现,也违背了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

提高独立学院审计学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分析

1.课程设置改革

课程设置需改变单一设置“审计学”课程的模式,可把审计学课程的学习分为几个阶段,首先进行审计学理论的学习,在理论课里要注意审计学知识体系的完善,把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的内容也要包含在内,另外要强调审计职业道德在审计中的重要作用。其次开设“审计学案例”课程,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案例的讨论和分析中,目的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可以引进审计学教学软件,开设“审计模拟实训”课程,将第一个阶段理论学习和实践紧密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审计实务的模拟环境下,锻炼审计实务操作的能力。

2.教学方法的改革

(1)学校方面。首先要保证课时充足,审计学的内容相对较多,仅仅开设56课时会导致很多内容只能一带而过。其次,要给教师提供实践的机会。要想教好“审计学”这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教师必须要有审计的实践经验,否则对于审计学的一些难点无法理解透彻,也就无法给学生讲清楚。学院可以和一些会计师事务所或大型企业固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暑期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去参加实践活动,这样既能提高教师的动手能力,提高审计学的教学效果,又能加强学院“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

(2)教师方面。首先教师要建立审计学专业案例库。教师在实践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搜集案例,或者学院可以跟企业合作,委托企业来搜集审计学的整套案例。建立了案例库后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根据授课内容,分类选择案例,加强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其次,任课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尽量把审计学抽象的理论直观化和形象化,把审计学案例真实反映给学生,使用多种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再次,任课教师要积极拓展自己的审计理论知识,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主动提高自己的实践教学能力,以便收集真实、经典、适用的审计学教学案例,这样在教学中才能把案例教学法运用得游刃有余。

3.改变考核方式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审计学”在期末考核的时候可以改变平时成绩和期末卷面成绩的比重,加大平时课堂表现的成绩比重,尤其增加案例教学环节的课堂讨论成绩的比重,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案例的讨论分析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0篇

【关键词】 隐性知识转移; 隐性知识社会化; 隐性知识外部化; 审计案例教学; 应对策略

一、引言

1958年,英国哲学家波兰尼(Polanyi,1958)在《个人知识》中首先提出了隐性知识的概念。他认为人类知识有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两种。显性知识是能够以文字和数字来表达的具体资料、科学公式、标准化程序等从一切媒体直接获取的知识。而隐性知识则是指无法从有形媒体直接获取的知识。隐性知识看不见,不易表达,多为主观洞察力、直觉和预感性知识,这些知识植根于个人的行动和个人经验之中。管理大师彼德・德鲁克认为隐性知识是不能用语言来解释的,只能被演示证明它是存在的;隐性知识源于经验和技能,必须通过练习实践才能获得。

有关隐性知识的研究告诉我们:隐性知识本质是一种理解力,是一种领会、把握经验、重组经验,以期实现对它的理解控制的能力。显性知识仅仅代表了知识整体的冰山一顶,而隐性知识则占据冰山的大部。隐性知识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更大量、更难获得。

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活动,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审计范围的广博性、审计具体工作的技巧性和判断性,使得审计学科包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无疑,这必然要求高校在审计人才培养中不能仅局限于显性知识的传授与掌握,而应该更重视的是学生审计隐性知识的获得。但由于以往审计教学忽视了审计隐性知识的转移,使得传统的授课方式和已有的案例教学有效程度仍不高。为改进这一局面,笔者拟以隐性知识转移为视角,探寻审计案例教学的应对策略。

二、隐性知识转移对审计案例教学的要求

隐性知识的获取需要经过特定的过程,这个过程可通过野中郁_(Ikujiro Nonaka)提出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如表1)中的社会化、外部化、综合化和内部化四种模式来实现。

通过对这四种模式深入分析,笔者发现,隐性知识转移必然会对审计案例教学提出如下要求:

(一)社会化对教师素质、案例选择的要求

通过隐性知识的社会化可以将审计隐性知识从一个主体转移至另一个主体。有些审计知识主要通过观察、模仿和亲身实践等形式使隐性知识得以传递。借助审计案例教学,则为在更广范围内实现从隐性知识社会化创造了条件。案例教学是指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内在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性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

1.社会化要求教师参与案例收集与讲解。社会化要求审计教师对要传授的隐性知识提前熟练掌握。哈佛工商学院曾将案例教学界定为一种教师与学生直接参与、共同对工商管理案例或疑难问题进行讨论的教学方法。因此,审计教师要参与案例收集与讲解。但审计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工作压力大,平时很少有机会和时间去更新专业理论知识,更少去参与社会实践教学。在审计教学中虽然运用了案例教学法,但都很少参与案例的收集和选编,照用教材中的现存案例,在案例教学中不能很好地起到组织引导作用,抑制了案例教学法的充分利用,影响了隐性知识社会化的效果。

2.社会化要求案例选择不应舍易求难、舍“实”求“仿”。因为隐性知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并且审计教学的对象是没有实践经验的学生,他们在接触审计课程之前,对审计的理论和内容一无所知。因此,在教学中选择的案例应由易到难,让学生对审计的理论和实务有一个循序渐进,逐渐认识的过程。另外,隐性知识具有情境依赖性,在一定的情境下隐性知识才容易被激活。审计实践、情境模拟以及自我内省是学生获取和转化审计隐性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所以审计资料应尽量保持原汁原味而避免“仿制”。

(二)外部化要求拆除审计案例教学的围墙阻碍

外部化可以将技能、诀窍等隐性知识转化为可以用言语表达或文字表达的显性知识。然而,长期存在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围墙使得高校审计案例教学走向僵化和困境,限制了优秀的富有审计经验的注册会计师走上高校审计讲台,这必然导致他们积累的审计隐性知识很少或只能事后以案例形式反哺学校;同时那些有丰富理论知识的教师也很难走出校园,亲身体验审计工作的全过程;这无疑会造成隐性知识外部化的障碍。

(三)综合化要求案例教学重视能力的拓展

综合化是指隐性知识外部化的零散显性知识转化为综合的显性知识,表现为知识的整合和条理化。首先,综合化要求案例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导入、例证和讨论,还应起到设置悬念的效果,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求并主动将隐性知识外部化的显性知识整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其次,综合化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综合化突出自主性,重视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学习,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的过程。再次,综合化还要求跨领域学习以及与其他课程的配合。

(四)内部化要求案例教学具有延伸性

内部化着重拓展、延伸和重构个人的隐性知识体系。然而要实现个人隐性知识体系的重构,就要求案例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还应延伸至课下,只有这样才能使得隐性知识外部化的显性知识得以巩固和深化。然而,如果延伸全部由老师来做,则必然增大老师和学生的压力,减弱学生学习的兴趣。再者,若把握不好审计案例教学延伸性的度,使得案例变成学生的负担,反而起不到内部化的效果。因此,把课内审计案例教学恰到好处的延伸到课外,从而巩固课堂教学成果,对审计案例教学延伸切入点,延伸途径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审计案例教学中促进隐性知识转移的策略

(一)进一步提高审计教师的业务素质和实践能力

教师要及时学习和更新更为广博的专业理论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主动、有计划地利用寒、暑假到企业进行社会实践,积累实践工作经验;亲自参与教学案例的收集和选编,精心设计一些生动的案情和场景供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

只有通过审计教师专业理论知识的更新,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的增强,才能使教学方法不再传统单一,才能达到增强隐性知识社会化的效果。

(二)广泛收集和整理、科学设计和选择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具体情况的实际案例

1.选择的案例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针对没有任何从业经验的学生,要选择由简单到复杂,再到综合的案例,给学生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使学生通过案例模拟进一步加深对审计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逐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

2.选择的案例要有系统性、引导性。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选择不同类型的案例,充分发挥案例教学的作用,尽量做到案例的系统性。课前选几个短小的、趣味性强的案例,启发学生思考,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课中选一些实用性强的案例,结合刚刚讲授的理论知识和方法,选用一些与之相关的有代表性的案例激发学生在课堂进行激烈的讨论。使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加深对所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并利用所学理论解决实践问题,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3.审计案例应保持真实性,尽量避免仿制。例如,在讲授审计工作底稿的有关内容时,用一份真实的审计工作底稿,而不是“仿制品”,以便于加深同学们对审计工作底稿的基本要素、编制要求、复核要点等内容的认识和理解。同理,在讲授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有关内容时,向学生提供某一会计师事务所真实的审计质量控制政策与程序,以便于学生在对实物的新鲜感中,体会到抽象的准则条款的具体性、真实性和实用性。

案例选择的渐进性、系统性、引导性和真实性,能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找到其获取和转化审计隐性知识的途径,大大降低隐性知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的难度,加深学生对所学审计知识的理解。

(三)积极引进注册会计师师资力量、鼓励教师走出校园

引进或邀请更多的校外注册会计师正式或非正式地参与审计案例教学,增加学生与他们的互动,他们的自身素质、经历和体会将更直接地被学生所借鉴,也有助于学生对审计显性知识的理解。同时,允许并鼓励教师走出校园,亲身体验审计工作,事后再将其积累的审计隐性知识以案例教学形式反哺学校。

只有通过鼓励校外师资走上讲台和校内师资走出校园,才能使长期存在于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围墙得以拆除,使高校审计案例教学走出僵化和困境,从而克服隐性知识外部化的障碍。

(四)改变以往教师选择案例的旧模式

尝试改变以往教师选择案例的旧模式,转而由学生自行搜集和组织选择相关案例,由学生自行搜集和组织选择相关案例,自行分组讨论以增强协助能力。案例讨论时,学生是活动的中心与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不应过分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讨论之后,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撰写分析报告,并进行课堂主题发言。

该策略的运用在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探求并主动将隐性知识整理到自己的知识结构中的同时,能较好的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践的能力,从而较好的实现综合化,优化知识存量,也为隐形知识外部化的显性知识内部化奠定了基础。

(五)把握审计案例教学切入点和延伸途径

1.以学生爱好为切入点。比如在讲解内部控制时,教师可动员学生课下分组调查本地区的感兴趣的知名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情况,编写与知名企业内部控制有关的情况说明,将知名企业内部控制资料制作成案例,并由班委组织大家分析讨论,形成小组的结论。课堂上,每个小组代表发言后,老师进行讲解和评价。在可能的情况下,老师可以联系企业的负责人,给学生提供一个课余时间参观该知名企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感受其内部控制环境、观察其内部控制流程,增强学生对案例所诠释的理论知识的兴趣。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1篇

从事内控内部审计和内部控制管理的朋友都知道,无论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还是_审计总署都在其的审计准则中将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放在了有效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各项原则的首位。企业必须厘清独立性的概念才能为独立性找到方向。

非独立,不能客观

《国际内部审计标准》规定,“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即内部审计人员(机构)需独立于他们所需要审计的活动,以便不受约束,客观地开展工作。”当前在内部审计界普遍将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具体归纳为以下三方面:

机构隶属关系的独立性

内审机构的设置不能隶属于或平行于企业财务部门和其他职能部门,而应隶属于企业最高管理层,或者直接隶属于公司董事会下属的审计委员会或公司的监事会。这样才会使最高领导或者董事会能够直接、及时获得内部审计部门所提供的情报和咨询。

人员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必须有专职的审计人员,不能由其他业务部门,特别是会计部门的人员兼任。只有这样才能在规定的权限内,独立行使职权,完成规定的任务。同时,内审人员在执行任务时,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分析问题,独立观察、判断各种问题,并且要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忠于职守,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质量,取得单位和他人的信任,提高内部审计的权威性。

业务的独立性

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负责制订内审工作以外的计划方案,不办理经济业务,不编制会计报表,不直接参与企业各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而应以独立第三者的身份去检查、监督、分析、评价企业的各项经济工作。

二、内审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也有人将表现内部审计的独立性解释为: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控制审查过程的独立性和审计结论的独立性。对于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在理论表述上笔者并无异议。但是,在具体处理日常审计检查业务中,如何把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则有一些新的体会。事实上,在理论上要求完全保持内部审计的独立性是一回事,但在实际安排和处理内部审计业务过程中要保持内部审计的完全独立则又是另一回事。

事后审计

在企业工作的朋友们也许都看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些企业的内部审计部,内部审计人员确实不介入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他们除了编制审计计划并按审计计划对企业相关部门进行审计外,基本不过问企业的各种日常业务,许多重大决策信息都是来自企业领导的事后通知。简单说,就是“该你知道的我自然会告诉你,不该知道的就别打听,更不要随便插手干预”。事后审计是这类内部审计的基本特点。许多重大问题都是在暴光之后才根据上级指示进行审计调查和处理的,问题和损失已经形成。这样的内部审计独立性是完全做到了,但预防管理风险的目的却大打折扣。内部审计基本上是单位领导的摆设,有时甚至沦为一些单位领导随意调整权力的工具。

“非独立”审计

还有一类企业,单位领导对内部审计可谓极端“重视”。为了预防发生各种风险,企业的所有决策甚至一些日常业务都必须得到内部审计部门的审查批准后才能办理。领导们只“相信”内部审计人员,似乎其他业务人员都是“犯罪嫌疑人”。结果是内部审计部或内控部成了企业的业务处理部。内部审计人员在实施内部审计时,自然就不会“发现”什么潜在的风险问题了,如果万一发生了问题,自然也很少会提出责任追究。自己做或参加做的事自然是不会错的,如果发生问题也是可以原谅的。

这样的内部审计已经完全失去了独立性原则,当然也失去了业务监督的能力,最后成为一个处理日常业务的综合管理部门。个别领导甚至拿内部审计作为发生问题后解脱推卸自己责任的挡箭牌:“是啊,为了防止出现风险,我这里所有这些事都是内部审计把关处理的,现在出现风险问题了,我有什么办法?”当然,一些企业管理层对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安排也可能是或左或右,完全凭当时实际需要来随机决定的。

三、案例分析

面对以上这些情况,一个企业管理层究竟应该怎样把握和维护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原则呢?怎样才能真正发挥审计监督和预防管理风险的作用呢?怎样才能使内部审计人员达到审计工作“到位但不越位”的境界呢?以下笔者将举四个真实的企业案例对如何把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原则进行说明。

【案例1】

恰当介入业务对内控审计的帮助

某下属企业因扩大业务发展需要,其管理层计划在本厂外再选择一个交通等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的地区投资建立一家全新的工厂,其中可以选择的地区包括:安徽、江苏和上海的一些成熟工业开发区。作为企业的一项重大战略性投资决策,该公司管理层十分慎重,在开始进行立项调查前咨询了总部各个业务主管部门负责人。

为了有效控制投资风险,该公司管理层又特别咨询了总部内控部(负责内部审计事务)有关项目风险预防的意见。总部内控人员利用自己在相关企业长期审计检查所获得的信息资源,会同其他业务主管部门就如何向公司董事会提交项目立项申请报告,如何控制投资风险等向该公司管理层提出了管理建议。

最后,该公司管理层干脆直接邀请内控部人员会同其他负责投资管理的业务部门组成考察小组,共同参加对拟设厂的相关开发区进行现场考察访问。由于考察小组包括了内控审计人员,这一方面向当地政府、银行和建筑承包商展示了该公司对项目的严谨态度和投资诚意(通常企业在开发项目期间很少有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但在这里我们称之为“内控先行”),为该项目争取获得当地政府最优惠的条件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另一方面由于内部审计人员通过早期介入项目,提出了各种预防风险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有效提高了项目实施中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后来该项目以极其优惠的条件在安徽的一个开发区获得了成功。整个投资项目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发生任何重大意外事件,更没有发生一般投资项目中容易出现的舞弊活动。此后,内控部在审计该公司的投资项目过程中,由于掌握的信息非常全面,所以审计效率极高。

本案的关键是要说明,在实际进行内部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在恰当时候以恰当的方式介入被审计对象的具体工作,并不会对保持审计独立性原则构成冲击。恰恰相反,这样做却能更好地实现内部审计的目标。

【案例2】

不恰当介入业务活动对内控审计的危害

某企业内部审计人员曾经因为工作积极努力,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功能主动在预防企业各种经营管理风险,特别是采购风险方面作出了重大成绩,为此获得了公司管理层和总经理的高度评价和肯定,总经理对内审人员信任有加。为了进一步强化采购管理,预防采购风险,该公司管理层决定发挥内审人员的作用,改变过去内审人员重点监督抽查采购合同的做法。特别规定,所有公司的采购业务在获得总经理的最后批准前都必须得到内控人员的审查批准。简单地说就是企业的所有采购合同或采购申请单,在采购总监批准后,还要送内审人员审核批准。这样做的后果就是内审人员变成了采购业务的主管。对于这样的安排,该公司在征求总部意见时,总部内控部曾明确表示不妥。但该公司管理层还是出于预防采购风险的考虑坚持要求内审人员进行逐单审核把关。

总部在此后对该公司采购和内控工作进行现场审计时,再次向公司管理层指出了这种安排对审计独立性原则的侵害以及可能对审计人员本身造成的伤害。管理层虽然口头答应将尽快调整这一安排,但实际并没有落实。自该政策实施后,负面影响开始显现。主要问题有:

1.该公司采购总监对采购审批程序提出看法,作为采购总监,其直接工作汇报对象是总经理,但作为平级的内审人员现在实际上处于管理采购部的上级地位。全体采购人员也对所有采购合同和采购定单都要通过内审人员的审核(批准)表示异议。内审人员既非财务审批者、也非法律顾问,在企业正常运营期间额外增加这样一道把关控制部门,实际上大大降低了采购工作的效率。采购部人员开始采用各种消极方法抵抗内审人员的审批,从而导致内审人员和采购部人员发生严重的工作对立。

2.内审人员无暇顾及其他业务领域的风险预防。由于直接参加日常所有采购合同和采购定单的审核,为保证价格、供应商渠道、质量交货等符合公司程序的要求,内审人员被迫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用于相关业务的具体调查和了解,甚至为了保证提高合同的成功率,采购业务人员干脆要求内审人员参加所有采购合同的谈判。内审人员完全陷入采购部业务,长期执行的结果就是内审人员根本没有时间再去审核检查其他重要部门的风险预防工作。

3.出现采购责任问题无法确定责任人。由于内审人员陷入了日常采购业务的具体审核批准,结果在生产部门发现采购物品出现质量、价格、交货等问题后,需要追究责任者时,内审人员从过去的单一裁判者变成了既是裁判者又是责任承担者。一些采购责任问题也无法确定责任人,内审部门也无法对相关人员提出处罚意见。

4.内审人员成为各方攻击者。由于内审人员介入了日常采购业务,成为了事实上的采购人员本身就违反了专业化管理的原则。这自然会引起采购部业务人员的不满,于是乎内审人员和采购人员就经常为一些工作细节问题发生无谓的争吵,甚至成为各方的攻击目标。该公司内审人员参加日常采购业务管理的情况虽然后来得到了纠正,但内审部门在企业中的权威性和内审人员所受到的伤害已经无法弥补。

本案例说明了一个事实,内审人员如果不恰当地介入企业的日常业务工作,不仅会对业务人员本身造成伤害,而且还可能会引发产生新的管理风险。最后就是破坏了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原则。

【案例3】

管理咨询服务是内审介入业务的主要切入点

某集团总部财务部找到内控部(内部审计部)咨询一个下属公司提出的要求。该下属公司财务部提出要求变更总部统一规定的银行账户管理办法。理由是该公司在前面过去的节假日期间突然发生需要向某一重要进口商开具购买设备信用证的情况。但根据公司事先和银行签订的账户管理协议书,凡是下属公司要动用的资金在超过某一数额后,就必须报告总部并获得董事长批准后才能办理。由于适逢国际大假,总公司财务部负责人和董事长等都不在总部上班,最后导致该信用证无法开出。虽然此事经过努力后没有对供应商按时交货造成影响,但下属公司管理层却对此非常有意见,强烈要求总部改变这一政策。对于下属公司提出的这一要求,总部财务主管也表示非常为难,希望内控部能提出一个意见。

内控部在经过和下属企业有关负责人沟通交流后认为,该控制银行账户的管理办法不能变更!因为设置这样的控制办法就是为了预防下属企业越权动用大额资金从而给公司的资金安全造成损害风险。如果因为一件事情就要调整管控规定,其日后潜在风险巨大。一家企业要求这么办,那么其他企业如果也纷纷提出同样要求的话,就没法处理了。最后内控部(审计部)的建议是:总部财务部应该建立节假日重大用款业务的事先申请机制和紧急业务处理机制。今后凡是面临重大节假日前,总部应当要求各下属企业提前申请大额资金使用计划,并提前安排资金使用批准手续。如果由于没有预见到此类需求而发生紧急事件,则应当采用紧急用款批准程序,从提高为下属企业服务的角度解决此类问题。

事后各方对此均感到满意。本案说明,审计人员通过提供管理咨询的方法参加企业日常管理活动是其切入业务的主要方法。

【案例4】

丝毫不介入业务的内部审计,其独立性原则并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

某公司管理层为执行上级规定,在企业内部成立了内部审计部,并按照国家颁发的内部审计准则为审计部门规定了具体的职责。但在实际日常工作决策中,片面理解维护内部审计独立性原则,限制审计人员介入日常企业管理活动。安排到审计部的人员也基本上都是一些在财务部门表现不佳或业务能力不强、面临退休的财会人员。

简言之,内审部门在这个企业里就是一个聋子耳朵――摆设而已。公司管理层通过费用控制、人员安排以及散布内审无用论等各种手段限制内审人员的工作。久而久之,全公司的其他部门和业务人员谁都不将内部审计放在眼里,甚至连内审人员自己也认为自己在公司里就是一个闲差。企业的各种重要管理信息基本对内审人员屏蔽,审计监督只是一句空话。内审人员的工作就是象征性的编制一个审计计划,日常审计也基本上是走过场。由于信息缺乏,工作能力有限,要么发现不了问题,要么发现问题后也不敢揭示。一切按单位主管的意见办理。有时甚至成为单位领导之间相互争权夺利和打击报复的工具。在这样的企业里,发生潜在的管理和舞弊风险也就毫无悬念了。

这种案例在过去的许多企业里并不罕见,这里的内部审计虽然在表面上做到了审计独立,但实际上却完全违背了设立内部审计的宗旨。

以上所列举的四个案例从几个方面介绍了企业应当如何把握内部审计独立性原则。敬请读者朋友指正。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2篇

上文已经提过,审计人员要想准确把握企业重大错报风险,必须首先从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入手,了解企业所处的发展战略时期、经济环境、行业状况、经营风险等会对会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的因素,从而形成对被审计单位可能出现的经营风险、财务风险进行整体评估。因此,在审计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应多采用以案例分析为主,理论讲述为辅的教学方法。案例要选取综合性案例,且有典型性。建议在讲授时,可选用一个公司为代表,在不同审计阶段,可采用不同侧重点,不同方式围绕该案例进行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在分析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时,多采用引导式教学,引导学生对企业所处行业背景、企业发展阶段、宏观经济环境等进行主动分析,使学生有初步的风险意识和了解被审计单位及环境对审计工作所起的关键作用。案例可直接选取上市公司为对象,让学生主动进行资料查询与搜集,分析该公司及其所处环境,初步评估该公司可能存在的重大错报风险。通过真实的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自主思维的意识。此种教学方式也是国外审计课堂中所常采用的。在具体分析各事项可能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时,主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可让学生围绕某一个或几个事项,讨论该事项可能产生的重大错报风险,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讨论案例目的不是在于给出正确答案,而是在讨论过程中培养学生养成积极的审计思维方式,最终目的仍是提高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二)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风险识别能力

善于识别和发现风险,是风险导向审计对审计人员的一项基本要求。要求审计人员从更广阔的视角,形成对被审计单位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的整体评价。它强调审计人员审计工作重心前移,重视审计计划,重视重大错报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重视针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实施程序,从而减少审计失败的风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不断为学生强调识别风险对审计成败的重要性,甚至可以通过审计失败案例的介绍,引起学生对风险的关注。其次,为了帮助学生有效发现风险,可从发现被审计单位“压力、机会、借口”入手,培养学生善于发现、识别风险的能力。即凡是被审计单位可能存在压力、机会、借口的地方,就是潜在的风险点。例如提醒学生注意企业是否存在上市的压力,是否存在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机会,是否为其非正常往来账目寻找不正当借口等,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风险能力。在选用案例时,可以选用与分析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审计程序时相同的企业,通过让学生采用询问、分析程序、观察和检查等风险评估程序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层次和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风险,为风险评估提供充分审计证据。

(三)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3篇

关键词:大部制;审计监督;企业扭亏

光明新区作为深圳市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率先推行大部制改革。在“大监督”工作格局下,该区利用纪检、监察、审计合署办公优势,对群众投诉反映较多的某国有企业,以提供的接待费高、经营管理较乱、用人制度不合理、供给的饮用水水质较差等线索为突破口,采取审计在前查出问题,提出整改建议,纪检、监察跟进处理问题,对违纪人员进行责任追究,纪检、监察、审计联手办案,帮助企业加强班子建设,扭亏为盈走出困境,保证了企业的健康发展,确保了居民用水安全。

一、提供线索,审计进点查处

光明新区纪检监察局科室受理了某国有企业的一件举报信,按照新区领导的指示对涉及接待费过高、内部管理较混乱、企业亏损数额较大等线索交给了新区审计局,根据提供的线索,新区审计局派出审计组进驻该公司现场,并制定审计方案,重点对该企业2008年至2009年4月财务收支进行了就地审计。审计过程中查阅了该企业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及与经济活动有关的电子数据、文件、合同、协议及会议纪要,并积极开展内查外调,到主管部门走访咨询,分析企业亏损原因。本着对事不对人,公正负责的态度,终于查实了企业有关情况,发现了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通过审计取证,发现该企业举债经营、财务状况严重恶化,经营不善,造成不合理损耗及企业亏损等管理不规范问题,依据《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等审计法律法规,按照依法、独立审计原则,经审计局业务会议讨论,并报新区领导班子审议,就审计发现的问题出具了审计报告,提出了降低自来水损耗率,减少损失浪费、规范工程项目管理等整改意见建议,同时,对企业负责人涉嫌违纪行为的问题,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移交给纪检_门处理。

二、纪检监察介入,强化责任追究

光明新区借助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合署办公的优势,在审计过程中纪检监察、审计部门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审计部门及时将企业领导涉嫌违纪等信息提供给案件科,案件科及时受理跟进,及时介入该企业的前期核查,做到早介入、早调查,改变了以往被动等待审计结果的状况。在案件审计过程中,纪检_门根据审计部门提供的《案件移交线索资料交接清单》,迅速介入调查,核查该单位负责人在企业经营管理不善亏损严重等方面所应承担的责任。纪检_门对该事件非常重视,局领导多次组织业务骨干召开案情分析会,制订工作方案确定审点,解决审理过程中的疑难问题。案件科为充分收集证据,多次深入企业进行现场核查和实地取证,并与相关当事人进行约谈,多方了解企业经营管理现状,掌握第一手资料。

在审计部门的配合下,案件科对企业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和数据筛查,按照纪检_门办案的基本要求,采用以审计结果为基础,以必要的补充取证为手段,以内查外调相结合的方法,尽量避免重复检查和重复劳动,在短短的两个月内就形成了初步核查结果,有效节省了时间、人力、物力等资源。依据审计结果和纪检_门的调查事实,目前主管部门已对该企业班子成员进行了调整,对主要负责人作出了免职处理决定,并委派具有丰富企业管理经验的干部为该公司董事长,接手整治企业在生产经营、人事管理、查违堵漏等方面问题,帮助企业理顺关系,渡过难关。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联合办案,提高了办事效率和威慑力,强化了审计事后整改的力度。

三、审帮促结合,整改效果明显

该企业采取的主要整改措施和取得的效果有:

(一)加快水厂建设,提高自产水生产能力。为更好挖掘企业自身潜力,尽早扭亏增盈,对因拆迁原因停产的一主要水厂加紧重建,今年5月份该水厂试运行成功,自产水与外购水比例由26%直线上升到95%,亏损局面有望扭转。

(二)加大查违堵漏力度,减少水资源人为损耗。一是建立了全天候抢修队伍,加大了供水巡查力度,水管爆裂漏水一经发现,即时抢修,供水抢修率达99%;二是安装片区监控总表,规范消防用水水表报装,及时发现和减少漏水损失,截至目前,已安装监控总表30个,便于掌握对各用水区域的供水回收率;三是成立了三支用水稽查队,分片区逐家逐户尤其是企业用水户进行地毯式检查,发现偷水行为立即查处,供水秩序明显好转。四是加强外购水抄表管理,坚持做到专人每天定时抄表,及时准确掌握外购水水表运行情况和外购水量,再未出现外购水量靠估算方式计量问题。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4篇

笔者在对下属公司开展的一次财务收支审计过程中发现了一桩经办人假冒公司领导签字,骗取报销费用款的案件。笔者在抽查凭证时,发现费用报销单上的公司分管领导和总经理的签字均为仿冒,而该公司已经建成了较为完善的财务信息管理系统,根据该公司当时的费用报销纸质流程与电子流程同时审批的规定,这种事件似乎是不可能发生的,那么这个经办人是如何通过电子流程审批的呢?

进一步抽查该笔费用报销的电子审批流程,发现经办人在本来应该说明经济用途的备注栏,备注了“纸质流程已审批,请领导签字!”字样,骗得了领导电子流程审批。笔者认真对比该公司纸制审批流程与电子审批流程,发现二者之间存在差异,该公司纸制流程是经办人填写费用报销单、部门主任审核、会计审核、分管领导审批、总经理审批、会计编制凭证、出纳付款;电子流程则将会计审核调整到总经理审批之后,会计审核是记账前的最后一道环节。该经办人正是利用这点差异,采用欺骗性语言骗得电子流程审批后,再填制纸制费用报销单,找费用审核会计审核,然后仿冒的部门主任、公司领导笔迹在费用报销单上签字,骗得报销款。

通过该事件,至少说明:一是该公司电子流程审批流于形式。对不符合要求的“纸质流程已审批,请领导签字!”备注,各环节审批人及财务审核人,均未提出异议,电子流程审批仅仅为了应付会计编制而设置,信息管理系统没有发挥应有的监控作用。二是财务审核把关不严,财务部内部管理各环节的监督审核,形同虚设。一项支出的最终支付,必须经过财务审核、会计制单、出纳付款,而且在记账前,凭证必须经过审核。而根据相关法规及岗位职责,后向岗位的人员均负有对前向人员工作进行审核的职责,即凭证编制人员要对费用报销单的签字情况、电子流程审核情况、原始单据进行再审核,出纳付款前,也应检查纸制单据的签字手续的真实性、完备性。记账前的凭证审核,除检查前面的内容外,还应对会计科目运用的准确性进行检查。而该凭证上,制证、审核、出纳、记账以及会计主管等各岗位人员签章齐全,但半年多来,这一违规违纪问题一直没有发现,可见财务管理内部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机制,并未有效发挥作用。

二、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自我约束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经营管理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既是内部控制机制的重要分支系统,又是监督与评价内部控制主要手段。内部审计通常站在公司高层管理者的角度,代表管理层对整个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有效性及其遵循情况等进行评价,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内部审计在企业内部控制建设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过业务审计,促进企业内部各层级,尤其是高层管理层理念转变,变“要我控制”,转变为“我要控制”

所谓内部控制,是组织为了实现其经营目标,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信息资料的正确可靠,确保经营方针的贯彻执行,保证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的总称。因此,内部控制应该是企业自发的行为。但是,实际上,我国企业的内部控制建设却是来自外部的,由国家监管部门同过制定一系列的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以及配套指引,给企业传递了一种内部控制建设是外部监管要求、上级规定的信号,以至企业内控建设缺乏主动性,在制定内部控制制度时,不与企业实际情况相结合,管理制度和业务流程不匹配,管理制度不支持流程系统,缺乏可操作性。而内部审计通过关注内部控制制度中的薄弱点和失控点,及时发现管理中存在的漏洞,提出改善的建议,促进管理者清楚认识到企业内部控制状况,认识到健全适当的内部控制对防范风险、堵塞漏洞的重要性,从而转变理念,从“要我控制”,转变为“我要控制”。上面的案例,通过后续跟踪,该公司管理层已经转变认识,建立了自我约束的理念,抽调个业务领域的专家,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及流程进行了梳理,建立了简洁、高效的对内部控制流程。

(二)通过对内部控制的定期评价,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

根据财政部颁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要求,每年应当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极其实施的效率、效果进行自我评价,以期更好地实现内部控制的目标。内部审计,在公司内部具有相对独立的地位,熟悉公司组织架构、业务和管理流程,可以全面获取公司内部各控制环节的相关制度,深入了解公司生产经营的具体情况,因此内部审计部门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价过程中,承担了组织和协调的重要作用。在自我评估过程中,内部审计人员利用自身内部审计的专业背景优势,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在对各项内部流程进行实质性测试的基础上,对内部控制制度中的薄弱点和失控点进行评估,并对评估过程中发现的管理漏洞提出整改建议,推动内部控制体系的健全。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5篇

关键词:科研院所 经济责任审计 案例

一、案例背景

2014年7月,中央纪委机关、中组部、中央编办、_、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_、_联合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实施细则》。实施细则的颁布施行,对于新形势下强化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作用。经济责任审计以“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为中心,监督的重点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上级机关有关方针政策及决策部署情况、企业内部重大经济决策情况、财务收支和内部管理情况、遵守廉洁从业规定情况等。

经济责任审计是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某科研院所下属公司负责人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案例,探索新形势下通过具体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强化对干部履行经济责任和行使权力的监督,促进企业不断完善管理、规范内部控制。

L公司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某研究所下属公司,2003年12月成立,后经变更注册资本和股权结构,现有注册资本为500万元,经营范围包括电子及通讯产品、计算机软硬件及相关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维修等。下设研发部、行业部、运营部、产品部和1个分公司。集团公司及该科研院所先后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暂行办法》等规定,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对象的范围等内容。2014年初在某下属公司负责人发生变动后,根据有关制度规定和所务会纪要,决定对L公司总经理H同志开展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主要审计目标是通过此次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H同志任L公司总经理期间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经营管理情况和廉洁从业等方面进行评价,查找管理漏洞。

二、审计过程及方法

任期的最后一年L公司营业收入超过5亿元。由于L公司经济规模大、业务复杂,且H同志任期长达5年,为了做好对H同志的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部门成立了审计组,组长由具有丰富研发经验、管理和审计经验的专家担任,审计组成员包括高、中、初级职称的审计人员,专业背景涉及财务、工程、研发等领域,审计组内部根据内审人员的专业背景和工作经验进行了分工。

审计过程分为审计准备、审计实施、审计报告和持续改进阶段。通过实施审计,审计组在充分尊重审计证据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了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反映了L公司总经理任职期间的真实情况,提出的审计意见针对性强且切实可行,审计整改工作得到了L公司的高度重视,该审计项目得到上级领导和被审计单位的充分肯定和认可。

(一)审计思路的确定

考虑到L公司的经济规模和业务特点,结合此次经济责任审计目标,审计组做了充分的准备,一是确定了此次经济责任审计要点,二是确定了此次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框架,从总体上明确了审计思路。

1.经济责任审计要点。审计组首先明确了该项目的审计要点,即除了关注经营目标和财务指标等经济数据,还应当关注上级工作要求及工作部署的完成情况、企业自身发展战略的制定和执行情况、重大经济决策计划和组织指挥情况、对企业研发及内部经营管理的监督协调等管理行为及其后果。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该项目的审计内容框架。

2.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框架。结合实施细则等新的要求和该下属公司科研生产及经营管理的具体特点,为了确保实现本次审计目标,基于上述审计要点构建了较为全面的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框架。该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框架在经济指标和财务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经济增加值、职务消费、技术创新、能力建设等内容,完善后的审计内容框架具体如下页表1所示。

(二)具体审计技术和审计方法

在该项目审计过程中,审计组通过查阅会计凭证、账簿、采购合同、销售合同、借款合同、担保合同、应收应付票据台账、公司办公会纪要、进销存系统等资料,对公司副总、综合管理人员、财务部门有关人员、仓库管理人员、固定资产管理人员进行了询问和访谈,对存货和固定资产进行了抽盘,组织部分员工开展调查问卷等方式,核实资产负债、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和合规性,对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等规定的贯彻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对以前年度审计发现问题及有关专项检查发现问题的整改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审计过程中,审计组在L公司对提交审计组的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负责的基础上,遵循独立、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原则,实施了内部审计工作,实现了审计目标。信息化审计手段、调查问卷和访谈在此次审计中对于提高审计项目质量和效率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1.重视信息化审计手段的运用。该下属公司经营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很高,具体的采购、销售、项目管理、合同管理、出入库管理等业务已经实现信息化。因此,在审计方法方面,审计组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突出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在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数据报送等方面充分利用企业的业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及OA办公系统,全面提取并分析任期业务数据、经营管理数据和财务数据。

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审计样本的覆盖面,有助于大幅提高抽样比例及样本质量。例如,审计组在审计过程中需要核实企业销售收入及销售成本的真实性,于是在财务数据基础上,审计组进一步从进销存等业务系统中导出任期内全部的记录,数据采集结束后发现仅一年的数据就已经超过4万条,而且每条记录包括了项目编号、合同时间、出入库时间、合同标的、客户或供应商、结算条件、收付款情况等近20项信息,数据量非常大,用常规的审计抽样方法无法保证样本的代表性和样本的质量,也会影响审计结论的准确性。为了在如此繁杂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审计组内部专门就此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讨论,最后决定根据审计目标对时间、品种、规格型号、条形码数据等要素按照行业惯例设定正常参数范围,然后对所有记录进行分层匹配和筛选,并将其中的异常情况作为审计重点,进一步调阅订单、合同、验收单、入库单、物流单据等原始业务资料进行测试,以排除疑点或确认事实。采用了分层抽样方法后,审计组大大提高了该项目的审计效率,缩短了审计时间、节约了审计成本,有效缓解了基层科研院所内部审计人员不足的问题。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6篇

一、收集审计实务案例。

本人在我院主要从事审计课教学工作,根据我对最近几届毕业生的了解,我院会计系毕业生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从事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和公司、工厂的内部审计工作。

为了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和审计专业实践能力,几年来,本人在上审计课时坚持审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大量讲授本人在审计实际工作中亲身经历的各种真实的审计案例。向学生直观的讲解一项审计工作的全过程,从而增强学生对审计工作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从各种不同的审计案例中印证诸多抽象的审计理论、审计法规的具体应用。所以最近几年的署假期间,我都会随审计机关或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到一些公司、工厂进行审计工作,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审计案例。

二、了解小城市小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理念、审计思维和审计的具体方式方法。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的规定,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循审计准则规定的审计程序和规则,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并以应有的职业谨慎态度执行审计业务、发表审计意见。

所以在审计实务中无论是大城市的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小城市的会计师事务所、也无论是知名的大会计师事务所还是小会计师事务所,他们的审计业务内容基本相同,审计程序和规则都是一样的,但因各家会计师事务所大小不同、所在地域不同,各会计事务所的工作业务范围不完全相同,审计理念、审计思维和审计的具体方式方法也有所不同。考虑到我院毕业生刚参加工作时一般会选择先到小会计师事务所实习、上班。

在鑫诚所工作期间,本人严格遵守所里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与所里职工一样按时上下班,虚心向所里老注册会计师请教,工作认真、负责,深受全所职工的好评。

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参加具体审计项目

1、参加了对“武宁县宏伟废品回收有限公司”、“江西嘉宁管业有限公司”等单位20xx年度会计报表的审计工作。在接受“武宁县宏伟废品回收有限公司”委托审计时,因该公司是一家新成立的公司,鑫诚所对其公司性质、公司规模、业务经营范围、公司内部控制以及会计基础工作都不了解,鑫诚所为了了解该公司的一些基本情况、降低审计工作风险,所长安排我与另一位注册会计师到该公司调查了解情况,测评审计风险。

我们到了该公司现场了解情况,并且还到了武宁县工商局、税务局进行了解,通过了解,我们向所长递交了一份情况报告,最后鑫诚所接受了该公司委托,与他们鉴定了审计业务约定书(合同),随后我也参加了这项审计工作。并写出了审计报告的初稿。

2、参加了对“武宁县水利开发经营部”、“武宁瑞鑫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武宁星光西海国际酒店公司”等单位的的验资审计工作。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7篇

缺乏实践环节、案例教学的重点不够明确目前大部分学院的会计专业都开设有会计实训课程,采取的是传统的手工会计模式或电子会计模式。作为会计专业的学生,开设会计实训课程是很重要,然而整个专业知识系统中只开设会计实训课程却是不够的。从审计的角度加强对于会计专业知识系统性的理解是专业知识提升的重要渠道。随堂的调查中有90%的学生对在校内创建审计实训室表达了强烈愿望。对于案例教学,随堂调查中,70%的学生希望在教学内容中增加案例分析分,不到10%的学生表明领悟了在审计课程的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思路,目前的审计教学中案例教学的教学效果并不明显。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几个方面,首先,案例教学课的人数应控制在20人左右,以方便对案例中所出现问题的进行探讨与分析,人数超过上限后,由于缺乏相互间的交流而导致整体教学效果下降。而实际状况是每一个班级人数通常超过40人,课程的安排非常紧张,无法腾出更多的教学资源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其次,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能力和水平也是有限,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能力要求要比传统课堂讲授法高得多。而目前高校里多数教师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案例教学法的培训与学习,不能很好地掌握案例教学法的组织与实施要领,影响了案例教学的质量与效果。第三,从目前学校教师的师资资源配置来看,多数老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本身缺乏实际的审计工作经验,并不熟悉审计工作实际的运作,因此在案例讨论上浅尝辄止,只停留在表层的问题上,无法触及到问题的核心,很难引导学生对案例展开激烈的讨论,最终案例讨论也起不到真正效果,导致案例教学的重点不够明确,学生的收获不多。

(一)加强审计学教学的师资队伍配置建设目前,高职院校中从事审计教学的教师学历水平普遍硕士以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但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教师的审计实践水平与能力不高,这也是长期以来审计课普遍令学生感到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此,学院应采取各种措施加强实践性教学师资力量的配备。在提高教师教学水平的同时,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审计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工作量的考核,应适当压缩理论课程教学的工作量,提升实训工作量,审计教师每隔五年应有一年到校外参加实际审计工作的机会,比如到政府审计部门、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或大企业的内审部门参与挂职实训,与实际工作接轨。这样能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了解,掌握第一手材料,结合实践编写出适合学生使用的案例库。鼓励教师特别是年轻教师参加CPA或ACCA的资格考试,这对于丰富教师各方面的知识,提升教学水平有很大帮助。同时应多以讲座的形式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审计专家或注册会计师开设专题报告来弥补教师课堂教学的不足,拓展学生的视野。(二)审计课程的设置中单独开设案例分析课程审计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成功的案例教学,能收到“教学相长”的效果。目前审计案例教学效果不甚理想的原因之一在于学生人数的不合理。建议案例分析课程单独开设,并拆分原有的班级分成不同侧重的分析小组进行案例测评,在案例教学中的教学过程中密切关注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具体表现,客观地对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的表现进行考核,并将其作为评判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增加管理和逻辑学相关知识的学习在案例分析课程中,案例对象的综合性及复杂性、审计标准的多样性、审计评价的主观性使整个案例分析在运行中呈模糊状态。需要了解的和分析的情况很多,如了解被审计单位的情况,有效与之沟通,融洽与被审单位的关系,缓解审计压力,以及合理的评价审计风险的大小,分析评价内部控制制度以及内部控制中工作岗位对人的气质、性格和能力的要求等,案例是一个多因素、多变量、多层次的复合体,因此学生要依据一系列假设,对情况进行判断和分析,进而得出系统全面地认识。这些分析课程的开展都离不开行为科学和管理学,因此掌握一定的动机理论、激励理论、领导行为等管理理论是必要的。(四)加速建立审计实训室审计课程的学生实习范围比较小,数量有限的学生能到事务所实习一般也只能做一些简单重复的基础工作,涉及的面较窄,相比之下,最可行的就是建立审计实训室,采取模拟审计的方式,设计企业的具体情况,设计企业的信息资料,通过审计实训室的模拟效果,使学生通过一系列操作,很好地理解所学的审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程序,以便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在手工会计实习的基础上,通过开展审计综合实训,真实模拟企业工作环境,把各种知识综合交叉在一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复习,而且可以使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动手能力大幅度提高,满足企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8篇

关键词:审计学; 课程; 教学; 改革;

基金: 2017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17FJY015); 2017年河北省会计科研课题; 河北大学工商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 2016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 (201603120202); 2017河北大学存货审计案例立项; 一省一校专项经费; 2016年保定教育局内部控制手册研究 (26056); 2016年河北大学管理学院科研项目;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业务变得更加复杂, 加强经济活动的审计, 维护市场的正常经济秩序成为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要求高校承担起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审计人才的重任, 切实加强审计学教学质量。目前, 我国高校审计学教学中还存在不少困境, 本文通过结合当前审计学教学现状, 分析审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相应改革措施, 对于高层次的审计人才培养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审计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审计课程教学效果较差, 教学范围较狭窄

由于本科生有资格报考CPA考试, 很多高校审计课程所用教材为CPA考试指定审计教材。然而, 现在不允许本科生报考CPA考试, 但很多高校仍在继续使用CPA教材, 导致多数学生反映教材晦涩难懂, 为教学效果带来了较大影响。此外, 大多数高校审计学相关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企业财务报表审计, 对于政府审计中的公共支出、服务绩效审计等内容的涉及较少, 使得审计学的教学范围较为狭窄。加之大多数高校对审计学重视不足, 将审计学归于会计学等所谓的大专业范畴, 开设的审计学相关课程相对单一, 相应课时较少, 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审计学的教学效果, 对于高层次审计人才的培养极为不利。

(二) 审计课程教学案例不足

我国高校目前的审计教学主要侧重于理论教学, 所用的教学案例较少且年限较长, 没有随着经济进步和企业发展得到相应的更新。另一方面, 当前高校老师由于教学任务繁重, 未积极参与到企业和政府的实际审计工作中, 致使积累的案例较少, 无法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实际工作中所应用的具体审计方法。同时, 因为受到学时的限制, 教师必须先保证理论的教授, 使得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整理和讲授案例中所应用的审计工具和审计方法, 无法确保学生的理论知识符合实际工作的需要。

(三) 审计课程教学内容与培养目标不符

目前, 高校中教师大多采用的是讲授式教学方式, 实际案例涉及较少, 单纯采用教师讲授的方式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审计学作为一门实践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学生应了解如何辨别企事业单位相关部门的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公允, 也应学习如何以适当的审计证据来支撑审计结论。但目前的教学内容只注重审计理论的传授, 未将这些理论和实际案例相结合, 学生即使拿到审计案例也不能在众多会计信息中提取出关键信息, 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感降低, 也与高校培养能够综合分析与处理问题的高层次审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不符。

二、高校审计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一) 审计教材的改革

审计相关课程的教材除了邀请理论经验丰富的高校教师编写之外, 还可以考虑邀请实践经验丰富的会计师事务所、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的审计专家进行编写, 保证学生不仅学习到丰富的审计理论, 也能够掌握完整的审计工作流程。同时, 由于审计课程的教材对于时效性要求很高, 当前正是我国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不断变化的时期, 因此, 教材的编写必须根据现行的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审计准则进行及时的更新与修订。同时, 还应在课堂教学时引用相应的审计案例, 对于教材上的理论知识在审计案例中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从整体上保证审计教材与审计教学目标相一致, 提高审计教材的完整性。

(二) 审计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为解决目前审计教学的单一性, 可以在教学当中引入审计案例和审计项目的讲解, 加强学生辨别、提取会计和审计信息的技能。例如, 在讲解教材上关于审查书面资料的技术方法时, 可以将具有代表性的上市公司的最新财务报表列出来, 针对这些实际存在的具体财务报表为学生讲授报表之间以及报表和总账明细账之间的核对等技术方法, 教会学生以审计的思路去看待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 帮助学生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

此外, 鉴于实际中的审计工作较为注重团队审计, 因此, 在进行案例分析时也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练习, 每一小组作为一个模拟审计团队分工合作, 小组内学生轮流体验不同的审计岗位。同时, 在教学中不仅要学习企业财务报表审计、内部控制审计等内容, 还要学习政府部门审计等内容, 全面提高学生审计工作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三) 审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19篇

【关键词】技术创新审计;研究方法;理论;模型

0 引言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持续丰富发展。目前学术界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来源、热菁把由旆矫妫多采用归纳演绎等规范研究方法。对审计模型的构建和理论验证等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方法多针对企业应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和模型的情况。本文拟归纳总结上述方法在技术创新审计方面应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在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 规范研究方法的应用

在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

陈劲等(1997)对技术创新审计的思想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审计工具的内容准则、使用方法和应用结果进行介绍并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审计工具作相应修改等结果。得出结论:审计工具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卢宁文等(2009)结合审计理论,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汇总解析创新型企业的工作目的和具备条件。并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纳入创新审计的具体内容之中。研究表明,审计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创新绩效信息,为企业提出管理措施。

由上可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思想启发、比较分析、差异性等多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进行研究时,大多使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由研究假设和目的出发,从中推导出为审计工具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则和程序,对创新审计理论进行归纳分析。

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结合方面的应用

张炜(2007)归纳技术创新理论、审计理论,对创新型企业评价基准进行研究。结合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及模型,定义相关操作性概念,采用演绎推理方法构建全面创新评价标准的“创新输入―创新过程―创新输出”因果关系概念模型。

廖雅等(2010)解读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假设了技术创新审计概念的完整体系。采用系统工程法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概念模型。以划分各级创新利益关联方为前提,并结合技术创新管理概念相结合演绎推理,提出企业推行技术创新审计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黄益等(2015)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结合价值链分析理论演绎推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工作,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框架。结论为结合价值链理论可以促进审计管理理论的完善与进步。

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规范研究方面大多采用演绎推理、逻辑推理的方法。从普遍性原则出发与其他研究相结合将理论进行延伸,演绎推理出个别的研究结论。研究人员以各自既定的价值判断为根基,力图推导出逻辑最优的审计模型,对于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理论延伸的建立进行讨论。

2 实证研究

齐萨等人(1996)提出假设并构建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他们采用数据档案研究和实证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现有资料作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整理工作,设计审计的方式方法。结论表明该工具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能够真正发挥审计积极作用。

马宁等(2000)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审计内容及准则。并采用技术创新的学者理论测试(α检验)和技术主管人员工业测试(β检验)对以打分卡为形式的审计准则进行验证,对相关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框架基准合理且具有可行性。

陈劲等(2002)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主要障碍因素采用因素分析。并将符合审计条件的企业的三类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汇总均衡,求其相对比值。验证了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实证研究方面,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变量、指标等角度对建立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进行检验,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注重对相关理论的验证,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解释和预测审计现实。

3 案例研究

李飞宇等(1999)以杭州锅炉厂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采用齐萨等人提出的创新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对锅炉厂的技术创新过程开展区域试验。研究表明检测指标体系评价能力突出,锅炉厂技术创新源等方面做的很好而消化吸收等能力不足。

陈劲等(2006)建立适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的SPRE模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某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估,积累模型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指标还有些不足,需要改进完善此模型以及创新体系结构。

张炜等(2009)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区域范围内的三家创新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试验性应用,实证检验了全面创新审计模型和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此项创新审计工具和操作流程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动态过程的效果。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案例研究方面,大多采用将审计模型工具与企业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其应用效果。体现了案例研究独特性、归纳性以及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实反映的特点,可增强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案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创新审计(包括所采用的技术、程序、系统、方式)本质的可能性。

4 结论

综上所述,目前关于技术创新审计的研究多采用规范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方式,具体分析方法包括归纳法、演绎法、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方法。在使用以上具体分析方法时较多学者使用了技术创新审计工具。但实际应用中也产生了不易操作、部分内容过于繁琐等问题。因而我国学术界、科技服务机构和企业应进一步加强对技术创新相关审计工具的研究,以期在实践中对其借鉴使用时能够更加规范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陈劲,耿雪松,李飞宇.技术创新审计的理论源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1999(6):42-45.

[2]卢宁文,顾晓敏,任爱莲.创新审计的基本内涵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9(5):113-115.

[3]张炜.基于技术创新审计的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构建[J].科学学研究,2007,S2:465-469.

[4]廖雅,樊一阳,陈亚锋.基于审计的技术创新管理研究[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0,5:522-526.

[5]黄益,侯建明.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框架浅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5(6):206-210.

[6]马宁.官建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内容及审计基准[J].(下转第127页)(上接第178页)中国软科学,2000

(5):80-85.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20篇

[案例1]晋美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华兴公司在2005年度实收资本有变动,于是追加审计程序,发现验资报告(今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显示华兴公司2005年4月资本公积300万元转增资本,但华兴公司截至转增资本之日报表累计亏损为89万元,经追查,发现300万元资本公积中有120万元股权投资准备。于是,李浩认为被审计单位转增资本不合法,应当纠正。但华兴公司以注册会计师已经出具验资报告并办理了变更登记为由,拒绝接受李浩的审计建议。

[讨论与分析]

1.是否所有的资本公积都可以转增资本?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六十七条规定累计亏损未经全额弥补之前,公司不得以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根据《关于执行具体会计准则和有关会计解答》(财会字[1998]66号)和《会计制度》(第82条)有关规定,资本公积中诸如股权投资准备、非现金资产捐赠准备等准备项目,是所有者权益的一种准备,在未实现前,即在未转入“其他资本公积”明细前,不得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相应地,有关企业的“资本公积——资产评估增值准备”项目,应比照执行。根据《关联方之间出售资产等有关会计处理问题暂行规定》,“关联交易差价”不得用于转增资本,待上市公司清算时再作处理。而资本公积其他明细,一般可直接用于转增资本(或股本)。

2.本案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处理?

注册会计师发现被审计单位实收资本增加不合法,应当建议被审计单位与承办此验资业务的注册会计师进行沟通,以进一步查清事实。如果被审计单位不接受纠正建议,注册会计师应当考虑此事项对会计报表的,并把发现的事实及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情况记录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考虑发表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案例2]注册会计师李浩在审计华兴独资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2005年度3月份华兴公司的上级主管部门国有资产管理公司把其应收晋美公司的300万元债权划拨到华兴公司,并要求债转股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的出资,增加华兴公司的注册资本,今明会计师事务所对此按照债转股进行验证并出具了审计报告,华兴公司对此已办理了国有产权登记和公司增资的变更登记,注册会计师认为其增资不合规,建议其纠正。

[讨论与分析]

1.本案例中,上级公司以划转债权增资是否可以验资?

不能验资。“债转股”的一般规范运作是将持有的对企业债权转为对企业投资,取得相应股权,由于该债权项下的资产确实已流入该企业,实行债转股时,转股的原债权人无须实际出资。但本案例中的债权系上级公司对外的债权,债权项下资产并未实际流入该企业,未来债权能否全部实现存在不确定因素,如允许转股,则存在出资不实之虞,不符合我国公司法有关资本确实原则。

2.如果承办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认为既已办理国有产权登记和公司增资的变更登记,就发表了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应当承担审计责任。虽然错在承办验资的注册会计师以及产权登记和工商登记部门,但如果承办年报审计的注册会计师对自己已经发现的错误不采取有效措施,就会加大执业风险。虚假出资责任、验资责任、登记有误责任和审计责任应分别由不同的责任主体承担,不可能相互推卸和替代。

[案例3]注册会计师李浩在审计华兴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时,了解到:华兴公司成立时A公司投入一房产,华兴公司对此的会计处理为:

借:固定资产——房产100万元(评估价)

贷:实收资本——A公司

80万元

资本公积——股权投资准备

20万元(超投部分)

,该固定资产已经计提了10万元的折旧。由于该房产长期没有办理过户手续,工商管理部门每年年检都要求华兴公司纠正,华兴公司准备以所欠A公司的款项100万元把该房产置换出去,会计人员就此向注册会计师咨询。

[讨论与分析]

1、如果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原来房产出资到位,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建议?

建议华兴公司用固定资产换A公司的债权,这属于债务承租,其会计处理为:

借:应付账款——A公司

100万元

累计折旧

10万元

贷:固定资产——房产100万元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0万元

2.如果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判断原来房产出资不到位,注册会计师应如何建议?

建议华兴公司在征得工商管理部门的同意下,修改合同、协议,规定由原来固定资产出资转变为债转股出资,然后请注册会计师验证债转股的相关,出具验资报告,进行变更登记。同时,补充签订华兴公司使用A公司房产的协议。

其处理是:

(1)原来房产出资和该房产计提折旧的分录原渠道冲回。调整期初损益和相关科目;

(2)根据华兴公司和A公司补充签订的房屋使用协议,追溯调整期初损益和相关科目;

(3)按验证后的债权转股权做分录:

借:其他应付款——A公司

100万元

贷:实收资本——A公司100万元

3.本案例中,注册会计师应当如何处理?

如果注册会计师审计中发现出资人出资的厂房一直没有办理过户手续,这属于被审计单位的不规范行为,注册会计师应当在审计工作底稿中记录此事项,并向被审计单位提出规范的建议。如果被审计单位接受建议,注册会计师在获取相关产权证明后,可以出具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如果被审计单位不接受建议,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追加程序。如果获取证据证实该厂房没有产权纠纷,且出资人和被审计单位都认同该出资,注册会计师可以按照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可该固定资产和实收资本,但应当建议被审计单位将没有过户的不规范情况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充分披露。如果被审计单位拒绝披露其不规范事项,注册会计师也可考虑出具保留或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当有迹象或证据表明该厂房存在纠纷,注册会计师不能盲目认可并签发无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应当继续获取证据予以证实或排除。如果继续取证较难,无法表示意见,也可考虑出具保留或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

[案例4]华兴公司为一小型施工,注册会计师李浩在审计其2002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2002年3月份,华兴公司账面净资产1 875万元,为扩大企业规模,达到中型施工企业2 500万元净资产的规模,该企业将历年形成的账外财产委托中介机构进行价值评估,将评估后的价值868万元作为主管部门对华兴公司的投资入账。

注册会计师追加审计程序,向华兴公司索要历年形成的账外财产的相关资料并进行检查,按照华兴公司提供的账外财产数量、价值明细表列示的价值784万元确认其价值后,建议华兴公司进行调整,华兴公司拒绝调整,注册会计师出具了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

[讨论与]

1.对于存续的企业,是否可以对自己的资产予以评估后调账?

不可以。只有企业在非存续期间产权发生变动或国家统一安排的清产核资中,企业才能对自己的资产予以评估后调账,对于存续的企业,应当遵循成本法进行会计处理。

2.企业如何把账外资产纳入会计账簿?

企业把账外资产纳入企业会计账簿有两种:(1)根据账外资产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支持,按照重大错账追溯调整处理。(2)如果账外资产没有合法有效的原始凭证,只能按照盘盈资产处理,即按同类或类似固定资产的市场价格入账。

据此,本案例中华兴公司将历年形成的账外财产归入账内核算,虽是在纠正违法行为,但其价值由于是存续期内发生的,没有涉及产权变动,不应当评估入账;华兴公司把账外财产归入账内核算,应当根据清查的账外财产数量、价值明细表按照盘盈资产调整以前年度损益,而不应作为其主管部门的投资增加企业的净资产。

[案例5]注册会计师李浩审计华兴公司2005年度会计报表时,发现由于华兴公司连续几年亏损,企业净资产出现巨额赤字,2005年4月份董事会决议,对于出资人今明公司投入的资金超过其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确认为“其他应付款”的部分转作“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同时,对于出资人晋美公司要求转让出资的事项,董事会要求出资方按照各自原出资比例对于资不抵债部分予以弥补,弥补后晋美公司才能转让出资。

[讨论与分析]

1.对于不规范的董事会决议注册会计师如何应对?

注册会计师对于知悉的董事会不规范的决议,应当建议其纠正,然后视具体情况对会计报表的,考虑出具审计报告。

2.如果企业将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确认为“其他应付款”,为降低资产负债率,经股东会同意,能否将“其他应付款”转作“资本公积——资本溢价”?

一般地,根据企业出资者签署的与出资有关的协议或合同,如果出资者共同约定将某出资者超过其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所有者权益,则企业确认为“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如果出资者共同约定将某出资者超过其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负债,待一定期间后需要偿还给出资者的,则应确认为对某出资者的负债,计入“其他应付款”。“资本公积——资本溢价”和“其他应付款”性质不同,不能随意调换。对于出资者原已共同约定将某出资者超过其注册资本所占份额的部分作为负债,只有当出资者放弃此债权时,才能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将债权人放弃的债权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核算。

据此,本案例中董事会对于“其他应付款”转作“资本公积——资本溢价”的决议不合规,应当纠正。

3.企业净资产为负数或资不抵债时,是否需要出资人先弥补亏损后增资?

企业净资产为负数或资不抵债,属于企业自身经营管理不善造成,企业应当对各出资人说明并承担责任,没有理由要求出资人弥补资不抵债部分,因此,不能强制要求出资人先弥补亏损后增资。如果各个出资人为了公司的,自愿替企业弥补亏损,也只能视同捐赠进行会计处理,并考虑纳税。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21篇

关键词:审计;改革

现阶段大多数高职院校开设的审计学这门课程的授课过程以理论灌输为主,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审计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们学习起来毫无乐趣所言,课堂学习氛围呆板,久而久之也就变成了为了考试而学习的状态,审计学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针对审计学教学的改革工作势在必行。

一、审计学及其特点

1.审计学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随着我国现代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家、企业、个人更加依赖审计报告提供的财务数据。随着审计工作的发展与完善,针对于企事业单位经济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增加了一个标准的衡量尺度。

2.审计学的特点

审计工作最重要的特点就是独立性,审计机构和人员必须做到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不受其他企业、组织或个人的干涉。审计监督还具有权威性的特点,审计工作的程序是具有法律保障的,其结果也具有法律效力。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往往不兼具其他经济管理工作,通常是专职审计人员。

二、目前审计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1.审计教材理论与案例比例失衡

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掌握实际操作能力比背过理论知识能力要重要的多。遗憾的是,审计教材当中的案例少得可怜,只有在审计实务部分有几个案例分析,绝大多数审计理论部分都没有案例支撑,这对于很多初学者来说会觉得学起来非常枯燥、非常难以理解。审计工作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选择适当的审计方法来解决问题的一个系统工程。但是在现阶段高职院校的教材中,实际案例的缺乏,使学生们很难在案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加以分析,从而使学习效果大打折扣。

国家_2009年对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了跟踪审计,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发现了一份交易金额5000万元的虚假设备采购合同。由此顺藤摸瓜揭开了山西女商人丁书苗(现名丁羽心)向中标施工单位索要中介费并向刘志军进行利益输送的惊天秘密。类似审计案件属于国家大案,曝光率很高、审计过程叙述的很清晰,拿到课堂上,会调动起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2.审计教学方法比较单一

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具有实际动手能力的审计方面的专业人才是办学宗旨。但是,现在审计教学的形式基本上是面授,考试也仅仅要求把握课本知识,没有做到为学生们搭建一个实训平台。如果可以让学生为审计主体身份参与到审计过程中来,既可以提高学生们自觉学习的热情和独立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又可以使学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避免了老师在课堂上“一言堂”的传统教学模式。

3.传统考核模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

现阶段的审计学考核模式仍以试卷考试为主,但这种考查方法已不能满足现阶段审计教学的要求。审计学作为一门实践与理论并重的学科,考核学生的应不只是理论知识的考查,应适当介入实训考核,以督促学生们加强动手实践能力。

4.审计教师的实践能力需要加强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绝大多数是从高校毕业的学生,这些教师大都从未参与过审计项目,毫无实践经验可言,造成教学中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模式。

三、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教学改革的方法

1.建立审计学案例教学资源库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22篇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持续丰富发展。目前学术界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来源、?热菁把由旆矫妫?多采用归纳演绎等规范研究方法。对审计模型的构建和理论验证等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回归分析等实证研究方法。而案例研究方法多针对企业应用技术创新审计理论和模型的情况。本文拟归纳总结上述方法在技术创新审计方面应用的基本情况和特点,以期为我国在该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1 规范研究方法的应用

在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研究方面的应用

陈劲等(1997)对技术创新审计的思想概念、理论模型,以及审计工具的内容准则、使用方法和应用结果进行介绍并系统分析,归纳总结在实际应用中企业根据自身情况对审计工具作相应修改等结果。得出结论:审计工具能够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现状进行全面评估。

卢宁文等(2009)结合审计理论,运用比较归纳的方法,汇总解析创新型企业的工作目的和具备条件。并从系统论观点出发把过程审计和绩效审计纳入创新审计的具体内容之中。研究表明,审计工作可以准确反映创新绩效信息,为企业提出管理措施。

由上可见,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从思想启发、比较分析、差异性等多个角度对技术创新审计自身理论进行研究时,大多使用总结归纳的方法。由研究假设和目的出发,从中推导出为审计工具实际应用提供依据的合理原则和程序,对创新审计理论进行归纳分析。

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结合方面的应用

张炜(2007)归纳技术创新理论、审计理论,对创新型企业评价基准进行研究。结合全面创新管理理论及模型,定义相关操作性概念,采用演绎推理方法构建全面创新评价标准的“创新输入―创新过程―创新输出”因果关系概念模型。

廖雅等(2010)解读技术创新管理的现状,假设了技术创新审计概念的完整体系。采用系统工程法构建技术创新审计概念模型。以划分各级创新利益关联方为前提,并结合技术创新管理概念相结合演绎推理,提出企业推行技术创新审计时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黄益等(2015)针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有关问题进行调研。结合价值链分析理论演绎推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审计工作,形成以价值链为基础的技术创新审计理论框架。结论为结合价值链理论可以促进审计管理理论的完善与进步。

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与其他理论研究相结合的规范研究方面大多采用演绎推理、逻辑推理的方法。从普遍性原则出发与其他研究相结合将理论进行延伸,演绎推理出个别的研究结论。研究人员以各自既定的价值判断为根基,力图推导出逻辑最优的审计模型,对于技术创新审计相关理论延伸的建立进行讨论。

2 实证研究

齐萨等人(1996)提出假设并构建技术创新过程审计模型。他们采用数据档案研究和实证统计分析方法,利用现有资料作了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整理工作,设计审计的方式方法。结论表明该工具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能够真正发挥审计积极作用。

马宁等(2000)提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审计内容及准则。并采用技术创新的学者理论测试(α检验)和技术主管人员工业测试(β检验)对以打分卡为形式的审计准则进行验证,对相关变量进行了统计分析。得出结论,这一框架基准合理且具有可行性。

陈劲等(2002)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经济绩效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统计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对主要障碍因素采用因素分析。并将符合审计条件的企业的三类绿色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汇总均衡,求其相对比值。验证了它们之间的高度相关性。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实证研究方面,多采用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描述统计分析等方法。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从变量、指标等角度对建立的技术创新审计模型进行检验,对其合理性进行评价,注重对相关理论的验证,以帮助我们正确的解释和预测审计现实。

3 案例研究

李飞宇等(1999)以杭州锅炉厂为样本进行个案研究。采用齐萨等人提出的创新审计绩效评价体系对锅炉厂的技术创新过程开展区域试验。研究表明检测指标体系评价能力突出,锅炉厂技术创新源等方面做的很好而消化吸收等能力不足。

陈劲等(2006)建立适应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的SPRE模型。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浙江某集团公司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估,积累模型应用经验。研究结果表明部分指标还有些不足,需要改进完善此模型以及创新体系结构。

张炜等(2009)采用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浙江区域范围内的三家创新型企业作为样本进行试验性应用,实证检验了全面创新审计模型和创新型企业评价标准。此项创新审计工具和操作流程能够全面反映企业创新能力和动态过程的效果。

由上可见,在技术创新审计案例研究方面,大多采用将审计模型工具与企业实际运行相结合的方式检验其应用效果。体现了案例研究独特性、归纳性以及对客观事实全面而真实反映的特点,可增强研究结果的有效性。案例研究为我们提供了理解创新审计(包括所采用的技术、程序、系统、方式)本质的可能性。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23篇

[摘要]近年来,公司欺诈发行与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的行为构成了我国证券市场监管的重点之一。本文考察了我国证券审计市场中遭到有关监管部门处罚的审计失败案例,并结合近年来的证券审计市场政策,了有关监管思想、政策以及趋势。近年来大量出现的审计失败案反映了监管部门综合治理虚假信息的效率与力度,同时执业机构也有必要从中吸取教训,恪守审计独立性,保证审计质量。

[关键词]审计失败;证券审计;市场监管

在我国证券市场经历了10年的长足发展时,独立审计的信息鉴证职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从证券市场的“老三案”到“新三案”,再到近两年来大量上市公司审计失败案的出现,包括市场监管者在内的信息使用者都在不断地思考着原因与对策。

游士兵、吴圣涛(2001)考察了1994年1月到2000年12月中国证监会披露的、对证券违法违规的226个处罚公告,统计出346项违反证券法规行为。在346个观察值中,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的个例占%;披露虚假财务报告的比重为%,两者合计%;从各年度的分析来看,这两类事件的处罚公告在大多数年份也非常频繁(尤其在1998-2000年)。由此可见,公司欺诈发行与中介机构提供虚假证明的行为构成了证券市场监管的重点之一。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关注其中涉及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的违反证券法规情况,详细考察了中国证监会历年来对会计师事务所及有关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公告,分析这些案例的某些共同特征;相应地,我们也大体回顾了近年来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有关监管政策,希望通过对有关监管思想和潜在影响的分析,从审计及相关鉴证服务的监管视角为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与综合治理提供相对全面、合理的思路。

一、中国证监会处罚公告分析

中国证监会作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主要监管部门之一,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发挥了极其重要的积极作用。中国证监会对证券市场会计信息质量的监管工作始终非常重视,尤其在近年来加大了对证券审计市场的研究与监管。近年来证券市场爆发了大量上市公司提供虚假会计信息及其他有损于投资者利益的违反法规行为,有少数注册会计师作为有关信息或行为的鉴证者并没有尽到应有的职业谨慎,或恪守职业道德,未能揭示客户公司的违规行为,甚至与客户公司串通舞弊,极大地损害了信息使用者的利益。中国证监会在对其他有关涉案主体做出处罚的同时,也对有关涉案会计师事务所及其注册会计师进行了处罚。这些典型的审计失败案例为证券监管部门提供了有利的监管线索和经验来源,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关注审计风险,提高执业质量也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们以中国证监会历年来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及相关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公告为切入点,初步考察其中的某些信息与含义。

1、数据来源

(1)对1994年第1期-2001年第11期的《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公告》有关会计师事务所及涉案注册会计师的处罚决定、通报批评及新闻稿进行了阅读、分析(可通过以及书面公告查得),共识别出35例个案;

(2)根据胡春元(2001)文章补充两例案件。

根据以上程序,我们得到了37个处罚案例,基本包含了近年来在证券市场中较有影响的、提供虚假会计信息或进行其他舞弊行为的案件。37个处罚公告中,包括了33例证监会的处罚决定和4例新闻稿(其中两例尚未做出最终的处罚决定)。

2、处罚公告的年度分布

从处罚公告的年度分布来看:1997年及之前年度仅有4例,1998年8例,1999年7例,2000年达到10例,2001年为8例。如果以财政部脱钩改制通知的时点(1998年4月9日)为界,那么在此前后的处罚公告比率约为1:4.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脱钩改制以后独立审计行业的风险陡增,注册会计师在不断提高的市场需求和监管要求之下形势日益严峻。但值得注意的是,1999-2001年被证监会实施处罚的25个案例中,有23例针对的是1996-1998年上市公司及注册会计师的违反法规行为,我们有必要认识到:接连爆发的审计失败案在多数情况下是证监会对脱钩改制以前大量不规范审计行为的揭示与处理,不能以此全盘否定脱钩改制以后我国审计市场取得的进步与发展,也应当看到相当数量的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近年来执业风险意识不断增强、审计质量不断提高的事实。

3、处罚公告类型

37例公告中,31例同时涉及了对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处罚,6例系单纯针对涉案注册会计师名义做出。表1统计了针对会计师事务所和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处罚类型,提供了处罚类型的组成,但并不能充分反映监管处罚的变动趋势。例如,1998年以前,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以警告和通报批评为主,少有对注册会计师个人的处罚;而在财政部脱钩改制通知后不久,证监会对琼民源(于1998年4月27日公告处罚决定)涉案各方进行了处理,加大了处罚的严重程度;但没收违法所得并罚款的处罚形式的普遍采用,是在红光实业案件(于1998年10月26日公告处罚决定)之后;根据现有资料显示,针对注册会计师个人名义做出的处罚始于蓝田股份案件(于1999年10月15日公告处罚决定),此后证监会越来越多地在处罚决定中直接针对涉案注册会计师个人;对个人处罚最重的个案包括红光实业案件中涉案注册会计师被认定为证券市场禁入者以及郑百文案件中对原郑州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的处罚(个人罚款30万元以及暂停执业资格三年)。2001年爆发的银广夏、麦科特两大案,则进一步显现出注册会计师个人责任尤其是刑事责任的加重,舆论对包括注册会计师在内的涉案各方的民事赔偿责任也有更高的呼声。

表1证监会处罚公告类型

处罚类型针对会计师事务所(34例)针对涉案注册会计师(77人次#)

未处罚——5##%

通报批评9 %*** 6 7. 8%

警告17 %39 %

没收违法收入11 %——

罚款15 %24 %

暂停执业资格5* %15 %

撤销事务所执业资格1**%——

吊销执业资格证书——9 %

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5###%

证券市场禁入者——2 %

注:*分别为山东所(石油大明)、中华所(琼民源)、海南大正(琼民源)、成都蜀都(红光实业)以及四川所(东方锅炉);

**根据公开信息披露,财政部拟吊销中天勤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资格,并会同证监会吊销其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许可证;

***按9/34而得,表1和表2的其他频数计算均与此相同。

#由于缺失部分资料或尚未结案,此人数会少于实际处罚人数。

##有2人系在处罚时已不具证券业务资格,另有3人的违法行为已过行政处罚追诉时效,不予行政处罚。

###分别是银广夏和麦科特案件中的涉案注册会计师。由于尚未结案,此人数仅根据有关媒体的披露确定,可能与实际情况存在一定的偏差。

如果将表1中的后5类(从暂停执业资格到证券市场禁入者)涉及的案例界定为“重案”,有14个案例可被归为重案;其余23个案例则作为非重案。

4.处罚原因

表2描述了37例案件在处罚原因上的主要构成。

表2证监会的处罚原因分类汇总

处罚原因案例数频数

融资过程中出具虚假、严重误导性或重大遗漏的%

其中:涉及审计报告的%

涉及验资报告的4 10%

涉及资产评估报告的2 5%

涉及盈利预测审核的4 10%

定期报告审计过程中出具虚假、严重误导性内容或重大遗漏的2050%

其他2 5%

从构成来看,融资环节(主要是发行上市过程)发生虚假会计信息和虚假证明的比重较高,并高于定期报告及其审计(主要是年度审计)过程中的违反法规行为。在各种业务类型中,审计业务发生舞弊的情况最为普遍。验资业务和盈利预测审核业务的相对缓和。对于审计业务,我们发现上市公司(或拟上市公司)的问题集中于虚增利润、虚构交易、虚构重要原始凭证、隐瞒重大违反法规行为(披露不充分)等,而注册会计师对于这些问题均未做到勤勉尽责,未能在审计报告中恰当地发表审计意见,报告有关事实。十分突出的是,我们基本没有发现采用了非常复杂的方法进行造假的案例;在大部分案例中,涉案公司的舞弊动机都十分明显,而注册会计师则丧失了应有的独立性,甚至成为舞弊行为的同谋。尽管近年来大量审计失败案的发生引起了公众对一般审计目标和现行审计方法的质疑,但对例处罚公告仍主要针对的是注册会计师未能发现会计报表中的重大错报。漏报;明确针对注册会计师在审计程序上的缺陷而做出的处罚案例则很少见,大部分都属于注册会计师未能勤勉尽责的性质。这与和Anderson(1984)的发现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当然,我们也注意到部分审计失败案的发生是由于注册会计师没有对外报告客户公司的违反法规行为,为了弥合独立审计执业界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差,我们认为有必要增强注册会计师发现并报告管理当局舞弊的意识和专业能力,提高注册会计师在审计执业过程中对审计风险的关注程度。

5.涉案师事务所与涉案公司的关联

37例处罚公告共涉及28家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从被处罚会计师事务所的覆盖面来看,占到了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事务所总数的四分之一。从这个角度上讲,我国注册会计师的执业质量存在比较普遍的。从会计师事务所的规模看,涉案事务所多为地区型大所,事务所规模的区分度并不大。李树华(2000)、吴溪(2001)分别发现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集中度在1993-1996年和1997-1999年有逐年降低的趋势,而我国审计市场的发育程度尚很低,单纯从事务所规模上并不能很好地把握住审计市场特征。

事实上,我国审计市场在这些案例涉及的期间中,地方色彩非常浓厚。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绝大多数涉案公司聘任的都是本地区的会计师事务所;或者说,绝大多数会计师事务所都因为本地区客户公司而遭到监管者的处罚。在37例处罚公告中,仅有4例的客户公司聘任了异地会计师事务所。由此可以折射出挂靠体制和地方保护主义对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和审计质量的巨大负面。

注册会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关系还反映在审计任期上。从37例处罚公告中不难发现,相当数量的个例针对的是公司的多年巨额造假和注册会计师的多年连续审计。过长的审计任期对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将产生负面影响,这也是值得监管者考虑的问题。

二、证券审计市场的监管政策

通过历年来证监会针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违反有关法规和职业道德行为所做出的处罚,我们便不难理解证券市场上很多监管政策出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事实上,大量典型的上市公司舞弊与审计失败案例都是许多重大监管政策出台的“导火索”。相应地,本节简要评述了脱钩改制政策以及2000年度证券审计市场合并重组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的作用与影响,提出了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在监管环境趋严形势下的思路;初步分析了2001年中国证监会针对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监管的几项具体措施。

1、脱钩改制

刘峰(2000)曾提出,政府部门对会计师事务所脱钩改制的时机选择与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爆发的危机有关。更直接地说,脱钩改制与琼民源案件的爆发有密切关系。尽管在经验证据方面,王跃堂、陈世敏(2001),李爽、吴溪(2001)分别论证了脱钩改制能够增强注册会计师的执业风险意识,对注册会计师执业行为具有积极作用,而刘峰、林斌(2000)提出,真正改进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行为的必要条件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市场对高质量会计服务的需求,二是会计师事务所的风险(指巨额赔付风险)。在我们所分析的证监会有关处罚公告中,仍有不少个案显示,同一家会计师事务所与同样的签字注册会计师在脱钩改制前后的连续几年均因参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虚假陈述而遭到处罚。这也反映出脱钩改制后,部分会计师事务所仍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钩,执业质量仍存在一定问题。

2、2000年证券审计市场的合并重组

会计师事务所的合并重组将产生哪些效果?如何进行有效的合并重组?对于我国这样一个新兴的会计服务市场,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深入探索。在我们所分析的证监会处罚公告中,不乏因分所或合并前事务所的执业质量存在问题而导致会计师事务所整体遭受严厉处罚的案例。吴溪(2001)发现2001年我国证券审计市场的合并重组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扭转了审计市场集中度的下降趋势,但并未显著提升高级差会计师事务所的整体市场份额。从目前的执行情况来看,很多会计师事务所通过合并重组,壮大了自身规模,提高了承接业务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但也有少部分事务所的合并重组并未遵循规模化发展的精神实质,仅在形式上成为大型所,并对证券审计市场的发展造成了不小的负面影响。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深入思考我国会计师事务所规模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3、独立审计准则

本文所的证监会处罚公告主要针对1996年以来的案件做出,而我国的第一批独立审计准则也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并逐年不断制订、完善,以适应注册师执业需要和监管工作需求。独立审计准则的施行客观上促进了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维护了证券市场秩序,并有力推动了国有的改革。李树华(2000)考察并证实了独立审计准则的颁布显著提高了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和审计质量。

针对近年来出现的多起上市公司重大会计舞弊案件,无论是舆论还是有关监管部门,对注册会计师应当履行的职责都提出了很高的期望,对注册会计师未能公允执业并报告客户公司的违反法规行为也都作出了严厉的指责与处罚。李爽(2002)提出,当前社会公众越来越强调注册会计师在发现公司舞弊行为上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并对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提出了新的要求。相应地,为了弥合注册会计师审计与社会公众的期望差距,在独立审计准则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舞弊审计,强调注册会计师对相关审计风险的提示,并对已颁布实施的某些独立审计准则进行修改和完善。

从近期国内外证券市场发生的一系列重大案件来看,我们需要更加迫切地强调审计独立性。注册会计师行业在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来自客户的种种压力时,如何确保自身应有的独立性对确保审计质量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中,一方面为客户提供长期的管理咨询或财务顾问服务,另一方面又没有恰当地安排审计小组以确保审计独立性。在会计服务收费方面,高额的非鉴证业务收费同样很难确保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保持独立。此外,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往往遇到曾经同事过的客户公司管理人员,在具体执业时或者表现为经验不足,或缺乏应有的警惕与独立。上述种种问题都要求我们在现有的独立审计准则体系中深入研究并制定职业道德具体准则,尤其要强调审计独立性方面的规范指南。

此外,独立审计准则也将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展,一方面要突破仅仅规范会计报表审计业务的准则体系,建立和完善规范会计报表审计业务和相关服务的准则体系;另一方面,针对注册会计师行业在加入WTO后的变化,在修订完善现行准则的基础上,深入研究特殊、特殊领域、特殊行业的审计,制定出相应的业务指南。

4、2001年底证监会的若干监管措施

中国证监会于2001年12月底相继了一系列与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注册会计师密切相关的政策措施,并引起了证券市场的极大关注。一国证券市场如此密集地证券审计监管规定的情况是非常罕见的,而这与我国2001年监管力度的加大和查处的一系列重大会计信息虚假陈述案件有着密切的关系。限于篇幅,在这里主要探讨我们对有关政策的粗浅理解,对于其中的不当之处,恳请指正。

(1)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

孙铮、王跃堂(2000)、中国证监会首会办(2001)、李爽。吴溪(2001)等均发现了注册会计师在为上市公司出具审计报告时存在变通审计意见的行为,主要表现为在缺乏足够理由的情况下,用严重程度较轻的意见类型或意见表述方式代替较重的类型或表述方式,同时避重就轻,或表达模糊。中国证监会(1998)也早已关注到不同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年报质量的“定性”与“量刑”差异。证监会于2001年12月22日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4号——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及其涉及事项的处理》第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不得以解释性说明代替保留意见,或者以保留意见代替否定意见。这充分反映出监管者对注册会计师变通审计意见行为的遏制思想。

编报规则第14号的第七条规定:如上市公司拒绝就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规定的事项做出调整,或者调整后注册会计师认为其仍然明显违反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信息披露规范规定,进而出具了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的,证券交易所应当在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披露后,立即对其股票实行停牌处理,并要求上市公司限期纠正。该项规定无疑大大增强了注册会计师发表审计意见行为的责任和后果,表明了监管机构遏制非标准无保留意见、加强对上市公司违反会计准则、制度等行为的处罚。对于注册会计师而言,更应当审慎执业,在面对来自上市公司更大的压力或收买行为时保持应有的独立性,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

(2)支付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

在证监会于2001年12月24日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规范问答第6号——支付会计师事务所报酬及其披露》出台以前,我国证券审计市场在收费制度上始终没有公开,而在执业过程中,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存在着低价揽客的恶性竞争行为,审计质量难以保证(中国证监会,1998)。对于因审计收费引起的审计师变更,后任审计师在承接业务初期很可能降低审计收费并期望能在未来审计年度中得以补偿,而这种行为将导致审计师与客户之间产生不正当的利益关系,有损于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Simon和Francis(1988)的经验发现了系统性降低审计收费行为(Systematic price cutting behavior)的存在,并论证了降低审计收费对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将造成不利。问答第6号指出:“聘任会计师事务所并知晓其报酬应当作为股东的一项权利予以保障,向股东报告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费用是公司管理当局应尽的责任。”通过公开审计收费,有助于监管部门考察会计师事务所独立性和遵守职业道德的情况。基于这种考虑,证监会在2001年修订的上市公司年度报告与格式准则中,明确要求上市公司在年度报告中将支付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报酬作为重要事项加以披露。

(3)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

《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5号——财务报告的一般规定》(于2001年12月31日)第七条规定: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公司,纳入合并范围的子公司以及未纳入合并范围但对公司财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控股子公司以及不属于合并报表范围但对公司财务报告有重大影响的联营的财务报告,也应由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该项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针对部分上市公司通过子公司或变更合并范围操纵利润的行为,而在以往的实务中,上市公司的这种动机往往通过聘请一家不具有证券业务资格的事务所实现。相应地,证监会通过此项规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上市公司的舞弊动机。

(4)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

证监会于2001年12月31日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第16号——A股公司实行补充审计的暂行规定》第二条规定: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或上市后在证券市场再筹资时,应聘请具有执行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资格的国内会计师事务所,按中国独立审计准则对其依据中国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信息披露规范编制的法定财务报告进行审计。此外,应聘请获中国证监会和财政部特别许可的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按国际通行的审计准则,对其按国际通行的会计和信息披露准则编制的补充财务报告进行审计。

补充审计政策将适用范围框定在上市公司融资环节,与历年来证监会查处的大量融资环节会计信息造假案件不无关系,这与我们在前文的统计也是一致的。但在补充审计政策公布后,舆论存在多方面的争议和看法,其中涉及到我国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地位及其与国际会计准则、审计准则的关系,国际会计师事务所的许可证管理问题,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中国境内的中外合作所与成员所的身份认定与执业资格问题,补充审计的实施期限和范围问题,以及补充审计政策出台后引起的强烈反响等。限于篇幅,本文提出以下两点:

一方面在于对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在我国执业水平的关注。李树华(2000)、刘峰、林斌(2000)论证了我国审计市场尚缺乏内在的、对高质量审计服务的需求;刘峰(2001)以红光实业案例进一步了我国现有制度安排对高质量会计信息的排斥效应。在不久前美国大能源商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之后,全球舆论也不得不对“五大”的审计独立性作出重新审视。近期也已经有舆论开始提出,在我国制度环境下即使是国际知名事务所(及其在中国境内的中外合作所或成员所),也不能确保审计质量的显著提高,因此我们应当辩证、客观地看待这一问题。

另一方面的关注在于未来我国服务市场的竞争格局。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时间非常短,还需要对国内会计师事务所进行积极的培育和扶持。李勇(2002)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整个会计服务市场以及运行环境将出现新的变化,国际知名会计事务所将在我国会计服务市场争取更大份额。面对这种状况,国内大中型会计师事务所作为我国会计服务市场的重要力量,应当立足于A股上市公司。国有大型和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审计和相关服务,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政府有关部门也将出台一系列政策,激励信誉好、执业质量高的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得到壮大和发展;允许部分大型会计师事务所成为“五大”的成员所或与其合并,实现“管理水平和执业质量国际化,管理主权和专业人才本地化”的行业发展战略目标;将不讲职业道德、违规违法执业的会计师事务所逐出会计服务市场。从这种政策取向来看,以“五大”为代表的国际知名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境内的中外合作所与境内其他大型事务所的竞争、合作与相互促进过程将是未来证券审计市场(及其他会计服务市场)的重要发展趋势,而证券审计市场的监管工作也将进入一个新的探索阶段,因为在境外会计师事务所更积极地参与到我国证券市场之后,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管理(市场准入)、监管以及在责任(尤其是民事赔偿责任)的承担和市场退出机制上将成为监管者需要深入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三、与展望

我们考察了中国证监会对证券许可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公告,发现:(1)近来接连不断爆发的审计失败案在多数情况下是证监会对脱钩改制以前大量不规范审计行为的揭示与处理;(2)证监会越来越多地在处罚决定中直接针对涉案注册会计师个人,近来发生的案件显现了司法介入和注册会计师刑事责任增强的趋势;(3)上市公司的财务舞弊行为突出表现在融资环节和定期报告过程中;(4)绝大多数涉案公司聘任的都是本地会计师事务所,且聘任期均较长,审计独立性很可能存在重大减损。未来的研究可对证券审计市场中的有关案件进行细化和量化研究,进一步发现与执业过失相关的解释因素和其他相关问题。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24篇

纳税评估可根据所辖税源和纳税人的不同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评估分析方法

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财务会计报表数据进行比较、与同行业相关数据或类似行业同期相关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将纳税人申报数据与历史同期相关数据进行纵向比较,结合经济形式和企业发生的重大事项,分析数据的变化轨迹是否合理;根据不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和钩稽关系,参照相关预警值进行税种之间的关联性分析,分析纳税人各税种之间的关联数据的符合程度,分析纳税人应纳相关税种的异常变化;应用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所掌握的情况和积累的经验,将纳税人申报情况与其生产经营实际情况相对照,分析其合理性,以确定纳税人申报纳税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25篇

在对纳税评估对象一定时间区间的相关资料调取和归集后,要结合纳税评估案源的内容进行初步的案头分析,判断除案源信息外是否有新的纳税疑点、税务机关已经拥有的资料能否满足评估分析的需要。确定需要获取的第三方信息的内容与方式和专题事项调查的内容与方式。

在整个纳税评估的过程中,分析——判断——获取的第三方信息——进行专题事项调查,再分析——再判断——进一步获取的第三方信息——进一步进行专题事项调查是一个交叉往复的过程,初步的案头分析阶段,分析的越详尽,估计的越充分,计划的越周密,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叉往复的过程。

1、对税务登记情况的分析

通过税务登记表和税收管理员日常采集的信息主要了解,企业的注册资本及注册资本的构成、企业的组织结构,总、分支机构情况、关联企业的情况,主营的项目、生产经营的范围、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银行基本帐户和从业人员情况。

通过税务登记表和税收管理员日常采集的信息,不能满足需求的,确定下一步进行数据采集、专题事项调查和通过第三方获取信息的内容和方式,如通过企业提供的文件资料和现场查看,可以采集和了解生产的主要产品、主要的生产设备、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设备的生产能力;企业生产的组织体系和架构,

2、对资格认定情况、文书审批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资格认定情况、文书审批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拥有的各种可以享受税收优惠的资格,如出口退税、高新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福利企业优惠等资格;可以了解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历史情况和现状。

3、对发票领购情况的分析

通过对发票领购情况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使用发票的种类、数量和结构,可以辅助判断企业生产经营的变化情况,可以从发票领购的数量和结构判断是否存在异常。

4、对纳税申报清册的分析和各税纳税申报表及附报资料的对比分析。通过对纳税申报清册的分析主要了解评估期内各税纳税申报、税款缴纳的基本状况、变化情况,分析有无异常变化。通过对各税纳税申报表中的相关数据的对比分析了解纳税申报相关联的各项指标数据是否异常,如增值税计税收入是否与所得税申报的主营业务收入是否一致,增值税进项税额的转出是否相关财产损失、出口退税的相关数据一致等,并据以确定进行数据采集和专题调查的项目和内容。

5、对开出的各类发票的的分析

对销售收入、开票量异常增长的纳税人,一般要分析其是否有虚开发票的嫌疑。这就要求要对生产经营场所、生产能力、仓储能力进行专题事项的调查,在不能排除疑点的情况下,要对企业的银行结算帐户进行调查,了解掌握企业是否有符合常规的购销结算。

6、对取得的各类抵扣凭证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企业取得的各类发票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采购项目的渠道、结构等信息,经过分类筛选和分析,可以发现企业不同供应对象在价格方面的差异,企业采购货物的路径、用途是否符合常规,是否有在关联企业之间通过转让定价套

7、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

资产负债表是对纳税人生产经营活动反应较为完整的报告资料,资产负债表分析的方法比较多,主要有一般包括趋势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和结构分析法等。趋势分析法是利用会计报表提供的数据资料,将各期实际指标与历史指标进行定基对比和环比对比,揭示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变化趋势的一种分析方法。

通过对资产负债表的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的资产组成结构,各项资产的搭配或配比是否符合常规,有无重大疑点;可以确定对资产或负债需要进行数据采集的明细项目,如存货、应付账款、银行借款等的明细项目。

8、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

通过对现金流量表的分析,可以了解纳税人整个经营过程中各种形式的现金流入和流出企业的情况,结合与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和相关的纳税申报表的对比分析,确定是否有不符合企业经营和申报纳税常规的情况,并确定进行信息采集的项目和内容。

9、其他由纳税人向税务机关申报或报送有关资料,如关联企业、关联交易报告报表等。

获取纳税评估对象相关第三方信息的方法

需要获取的税评估对象的第三方信息一般是指纳税人的纳税申报资料没有包括的,通过税收管理员的日常巡查巡管和数据采集无法实现的信息,如:原料或产品的期货市场行情和价格信息,企业的外部形象信息、外部审计、评估信息,企业的行业或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和惩戒信息,企业的债权债务或其他经济纠纷的仲裁审判信息。

纳税评估对象专题事项的调查了解方法

税收管理员在日常巡查巡管中未能采集到的的信息,纳税评估分析需要的其他专题事项或信息,如,主要产品的生产工艺流程、主要的生产设备、设备的生产能力,纳税人银行结算信息,关联企业的信息、与纳税评估事项相关的供、销合同信息,对纳税评估对象的举证资料进行调查核实。

纳税评估对象专题事项的调查一般以纳税人提供文件资料和现场查看相结合方式进行,具体应视调查的事项和内容确定。其中,对银行结算信息的查询,应当使用专用文书,并经县以上国税局局长批准。

对纳税评估对象的举证资料进行调查核实的,一般应当详尽具体,应该达到能够确认疑点或排除疑点目的。

纳税评估的分析方法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26篇

传统审计工作以发现问题为主,对经济形势进行预测分析,因而须等到相关事件发生并且形成一定规模后,再根据搜集到的足够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具有滞后性。而大数据技术可通过对跨领域的大规模经济、社会行为数据进行分析,对经济社会相关异常动态实现早期关注,利用其对异常数据的敏感性实现早期预警。审计可以运用大数据相关技术,对宏观经济社会风险问题展开初步分析。 (三)应用大数据审计作业平台,实现单机审计向云审计转变。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 第27篇

包括:“一户式”存储的纳税人各类纳税信息资料,主要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的基本情况,各项核定、认定、减免缓抵退税审批事项的结果,纳税人申报纳税资料,财务会计报表以及税务机关要求纳税人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增值税交叉稽核系统各类票证比对结果等;

税收管理员通过日常管理所掌握的纳税人生产经营实际情况,主要包括:生产经营规模、产销量、工艺流程、成本、费用、能耗、物耗情况等各类与税收相关的数据信息。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审计项目优秀案例范文(通用2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