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化设计理念简短范文(6篇)

化设计理念简短范文(6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化设计理念简短范文(6篇)

微信扫码分享

化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第1篇

一、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体现出无污染、可持续的理念。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也随之增强,对生活质量和所生存的环境有了更多关注,在保护环境、注重生态平衡的宗旨指导下,更加倾向于选择无污染的绿色生态设计。绿色设计包括无空间污染、无设计语言污染、无光污染、无视觉污染等多个方面,并将环保作为整体设计的出发点和目标。在设计理念上,要将预防环境污染的措施以及环境因素统一,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力求达到人与社会环境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绿色设计作为一种全新的设计理念,要在硬空间和软空间两部分中有所体现。造型构筑硬空间的形态,而设计语言的内涵决定了形态的空间效果。因此,绿色设计既要追求柔性空间的设计,又要注重设计语言的内涵。虽然绿色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理念也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但人们对绿色设计的认知还存在缺失,绿色设计并非只是自然景物的陈设、室内植物的放置、庭院石径以及小桥流水那样简单,而要兼顾设计语言的信息量,否则,设计出的作品就会显得苍白。

二、简洁主义

在某种程度上,“简洁”可以作为现代设计的代名词,是现代设计的基本倾向,也是设计的基本理念。“解构主义”和“后现代”在设计取向方面也都在“简洁”的范围内进行。工业革命促使机器生产方式产生,并逐渐取代传统的手工生产,与此同时,缺乏设计的粗糙工业产品也大量出现。对此,包豪斯尝试给工业制品注入艺术信息,使其转化为新时期的生活工具,以玻璃与金属材质为主,并注重新工业材料本性的表现。艺术家与设计师的设计呈现出空前的“简洁”性格,形成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法,而新的设计方法论也由此诞生。这一设计理念的出现促进了材料的革命。现代设计理念认为,为了达到简洁的效果,创作的内容就必须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并且加深抽象的层次有助于提高作品的纯粹性。由此看来,“简洁”的设计理念不仅要求在外在形式上具有美感,同时也是一种对艺术理论的尝试和具体实践。“简洁”是现代设计方法的必然结果,造型依据大多是基本的几何体,并要求不出现任何不必要的形式变化,多余的装饰也要被舍弃。功能与经济条件决定论要求,现代设计要针对使用的需要做出明确的划分,方式要经济有效,以达到减少造价、节省空间的目的,这也就意味着现代设计最后的成品往往会显示出简明的逻辑性,具有显著的“简洁”效果。当下,过于繁琐的结构改造并不讨巧,室内风格与主人往往不能融合在一起。因此,“为设计而设计”成了当下比较流行的设计思想。本着简洁的设计理念进行室内设计,尽量保留建筑原有风格,通过简单的线条设计,体现出简洁时尚的现代文化。各具内涵的少量装饰性附件,给人赏心悦目的体验。“以人为本,简朴自然”的原则以及简洁主义的理念更加适合现代人的日常生活需要。

三、崇尚自然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远离城市喧嚣、回归自然的渴望愈加强烈。快节奏的生活使人的精神高度紧张,压力较大,因此渴望宁静的生活,崇尚自然。崇尚自然的设计理念是由我国古代园林设计理念发展而来。现代设计可以根据实际环境条件,借鉴曲径通幽、漏窗借景等手法,将舒畅、悠闲的田园生活情趣在室内环境中表现出来,设计出一个舒适、轻松的空间环境,可采用天然、质朴的材质,如石材、木料、藤、竹等,在室内设计中为居住者提供“营养”,充实和丰富人们的生活。这一设计理念也体现出我国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追求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的完美统一,更注重以人为本,针对不同工作的人群和不同生活习惯的人,做出合理化、人性化的室内设计,把人与自然协调统一于现代室内设计之中。

四、弘扬传统文化

现代室内设计是当下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室内设计行使这种“美”的要求,就需要创作出具有个性风格,体现出独特文化内涵的作品,即便是反传统的设计师,作品也常以“传统”作为反面的参照资料来实施自己的创作理念。中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立足于深厚的文化之上,设计师往往利用传统绘画、文学等元素,发挥自身的独创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对室内设计进行大胆的创新。我国知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提出的“中而新”就是借鉴和应用了传统文化的原则,即运用传统的室内处理和装饰手法,在现代结构的室内进行设计,是传统文明与现代建筑的和谐统一,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和时代感。传统艺术是一切艺术的根源,每个民族都有独特而深厚的文化,那么设计师便可以对物质进行大胆的改造,以满足现代人古朴自然的情感诉求。我们要弘扬传统文化的室内设计理念,使设计在彰显民族特色的同时体现出鲜明的时代感。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对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为了满足人们多样性的生活需要,室内设计的理念也要随之进行完善。绿色设计、简洁主义、崇尚自然和弘扬传统文化四种不同的设计理念,从不同的侧面满足了现代人对居住环境的要求,并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现代化室内设计原则。

化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第2篇

交互性的设计内容是目前计算机行业中一个引领潮流的内容,在最开始的时候,并不叫“ID”,而是被称为“(SoftFace)”,往后的发展中才逐渐演变为今天的称呼。而使用人群这一概念的定义却与研发者有着一定的差异,在他们看来,这一项技术就是为了更好地提升产品的使用效果和功能,并且加强用户的使用感受和使用体会,并不断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而这一技术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多的曲折,并且关联着众多的学科知识和内容,正是如此,使得任何一个从事这一项技术开发的人群都要适当的同其他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沟通,这样才能更好地完善本技术的升级发展。2什么是游戏?(2008年雨果奖得主)认为游戏是“一种具有目标和结构的娱乐形式”,EricZimmerman(游戏设计师)认为游戏是“为得到某种结果而进行的有规则的活动”,而我对游戏的理解,就是一种在宽泛意义上看,我们都知道游戏就是一种活动方式,在其中每一个参加者都受到一定条约的限制,并且每一个参与者最终的成绩都可以量化。从严格意义上看,游戏又是一种为了获得最后成功而展开的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参与者都需要遵守一定的规矩,然后去按照游戏的设定完成具体的任务。3

二、研究意义

本课题主要是研究在虚拟现实技术中的交互设计应用。通过对情境认知理论的哲学研究、实现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具有主人翁意识,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参与者和主导者是当下教育游戏需要重点思考的问题。唯有实现了这样的目标才可以一改以往的老旧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并且,借助教育游戏的成功,来不断地加强学生的能力建设,发掘出学生的领悟能力、团结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解决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等诸多能力,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三、理论以及技术运用

1.虚拟现实技术与游戏设计

2.情境认知理论以及沉浸感

沉浸感简单来说就是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也就是说这一技术可以使人不单单从视觉和听觉上进入虚拟世界,而是让人以一个整体的形式融入到虚拟现实系统中去,让人们从切身实际出发,真正用身体去感知知识和思维过程。这一特征使得玩家可以在游戏中获得最为客观、真实的感受。也是这样的一个特点,使得玩家不仅可以在视听上获得对视线的满足,也帮助玩家进入其中,从而获得最佳的游戏体验。

3.实现虚拟现实游戏的关键技术

四、安全教育问题与设计关系密切

化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第3篇

设计理念本身就是解决问题,然而学生却不知社会和市场为何物?学设计专业懂设计理念而不知设计最终做什么?这无疑是在质疑设计教育本身,突出的表现就是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几乎要很长时间需要与市场磨合,甚至有些学生无法继续专业对接,距离之大,显然设计教学方法出了问题!

深究原因,学生在校期间缺乏对专业的理解,漠视对市场的认识。课程设置严重缺失相对应的课程,专业教师市场实践能力不足都是问题所在。还有教育者不知设计应该建立在市场基础之上,由市场的需求类分和细化来展开设计对应的设计语言,进而运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这些认识的盲区,都严重的阻碍了设计教育的准确定位,结果就只能流连在概念性的述说,或以绘画教育的方式来替代。让学生几乎不关注和具备发现市场问题的能力,缺少设计去寻找市场依据的主动,当面对复杂的市场问题时又没有精神准备,所以失态就在所难免。面对如此状况,设计教育该如何反省呢?我们都在教设计的方法与形式,让学生理解如何审美,怎样创意,如何表现,但却忽略了告诉学生为什么设计?创意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之上的?设计到底要解决什么问题?这些为什么的背后还牵扯到哪些问题?

现有的设计教育模式,基本上是以学科中心论为理论构建,以设计理念传授为主,强调“道”的重要,轻视“术”的掌握,多元学科渗透不够。设计赖以存在的市场也被放弃,完全违背应用学科的规律和特点,无视“道”与“术”两者相互作用的关系,过分强调艺术设计所谓的“纯粹性”。中心任务就是做装横修饰和表现,教学沿袭传统的绘画思维进行,把一种自我感性表达看成是设计的归属,甚至部分学校鼓励那种把设计当成“”的倾向,忽视设计应该具有的市场性,背离设计所从属的物质功能原则,忘记设计所承担的社会使命。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教学与市场需求脱节就成为必然。

师资结构的不合理也是其原因之一,部分教师从学校到学校,在教学中自然的就会把以往的经验方式沿续下来,侧重的就只能是书本上的知识,在能力构建上容易忽略甚至放弃部分实践设计,从概念到概念。这一脱离应用学科规律的模式被不断复制,呈现为现今众多学校普遍的现象,其后果影响极深。突出的现象就是常遇到学生对部分专业课不感兴趣,仔细观察后发现,教学内容与现实应用之间缺少白然衔接,很多教师无法谈及设计与市场的关系,难以从根本上梳理设计依据是问题所在。特别是在详解细节时,不能一针见血,从市场需求来量化演绎视觉元素,以亲历者角度来看待问题,因而更加剧了这种现象的发展。此现象日积月累又导致授课者底气不足,继而只能以司空见惯的方式照本宣科,这让学生更加厌倦专业学习,甚至逃课。

如何改变这些现象,首先是改变观念,尊重艺术设计的客观规律,分析多变的现实社会和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真正以学生未来需要出发,帮助建立市场意识。在这里仅就自己对教与学之间存在的六个主要问题做一个浅析,以便找到影响设计教学的真正症结所在。

1、学生变化

2、双向缺失

艺术设计的学生,普遍是应急考试而进人学校,考前学习了部分绘画知识,时间相对较短,缺乏对专业设计的学习和了解,特别是刚进学校由于对专业理解的局限,基础的空白,极容易出现心理真空状态,没有明确目标,心情焦虑,难以找到着力点的现象普遍存在。部分学生还存在因文化考试不佳,才勉强学艺术的错误认识,原本内心激励的动力不够,学习变成一种无奈的选择。由于认识的偏离,容易导致注意力和兴趣点转向娱乐、电子游戏等活动上。加之缺少自我约束能力,又没有家庭管束的环境,荒度时日便成为很多学生的常态。所以在这一阶段最重要的是让学生重新认识自己,培养起学习的兴趣,清楚认识艺术学习需要良好的文化基础知识,更需要天赋和刻苦努力的精神。

教学模式的老化,师资结构的不合理,设施设备严重短缺,也促成了教学氛围的不到位和教学效果的堪忧。迂腐的教条标准,单一的教学形式,缺乏有针对性的入学预热教育,从而使得本就迷茫的同学更加沉沦无助。这一切必然会导致教学的无效,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3、教学盲区

不少学校指导思想保守,不同层次专业目标缺乏定位,更有无视自身教学资源和能力,盲目开设不具备条件的专业,不按市场需求培养人才,无限扩大招生规模。在教学课程设置上随意安排课程内容,课与课之间缺少逻辑顺序,以非专业眼光看待专业教学。根本上否定了艺术设计应用学科的专业特点,一味强调一般意义上的文本考试。殊不知,艺术设计教育是让学生具备将思想、观念、情感、市场等要素转化成文本化的能力,而这种文本是诉诸感官的形式,形式的创造又离不开对艺术技巧的掌握,所以培养这种技巧能力才是其首要任务,而考查方式也应该有所不同,更应该强调多元呈现和物质创造,而不是蔑视艺术技巧。艺术设计作品首先是物,设计的创作过程就是对“物”的再造,通过其形式表达明确的思想和观念,艺术设计是心灵物质化和物质心灵化的活动。设计是受教育者将具体的艺术操作规程、技巧和自身的感受体验融合在一起,生发出新的情感体验,继而创造出新的意象。正是这一特质明显区分出艺术学科与其它学科的不同,因此,清楚认识到这点非常必要。反之,势必造成学生创造和动手能力不足,其危害性必然是学生只会“纸上谈兵”,根本无法对应市场实际的需要。

4、观念的冲突

在设计教育认识上存在有两种纷争,一种是强调设计的纯粹性,也被称为流程派,隐而未言的目标就是那种高度理想化,黑白分明,按部就班的教学法。而另一种是组合派,强调设计实际的运用,打破固有的模式,坦然承认其功利性的目的,在学习期间就为学生们准备一份光鲜的记录,毕业后借此谋得一份好工作。对组合派来说,流程派脱离大众,曲高和寡。而对流程派来说,组合派浮华的教学充满铜臭味,浅薄而无创新。由此两种观念的冲突,无形中也影响教师观念的差异,势必在面对市场问题上会有不同的选择。就其两种观点而言,不管何种流派,应该两者兼有,切不可偏颇。设计必须从实际需要出发,从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来选择,既不可对设计太理想化,太自我、主观,不切实际,又不可一味迎合市场,满足众云之说,结果丧失设计的创新立场。

5、设计故事

设计教育者为什么要有自己的故事?这里的故事是指设计的经历。道理很简单,设计者必须亲身去经历设计,感悟过程中的隐形道理,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精妙所在。解决设计中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服务各种各样的客户,去战胜困难,感受快乐。把一个没有掩饰的设计过程告诉学生,才可以负责任的说,我们是在教设计。如果教师没有这些体会过程,又怎能教懂学生那些设计背后的关联呢?绝对只能是空泛的说教,隔靴搔痒,注定不会赢得学生的掌声和尊敬。

请注意一个问题,部分教师也做了不少设计工作,有设计故事,但这些工作是否真正意义上是市场设计?是否经过时间的验证?更重要的是是否通过设计创造了价值?这点是评判故事质量的最终标准。

设计教师经历设计实践,一是检验理论是如何指导实践?二是实践中可以验证理论正确与否?学生会为你既能讲出理论道理,又有实际操作能力而折服,随之会心生敬意,这在教学中最具感染力,教学目的也更容易实现。如果身为教师却缺少亲历的设计故事,只能拿别人的故事来演绎。缺少切身体会,那绝对是件遗憾之事。学生会在心里反问“老师都没经历的过程怎么能准确的告诉我们呢?”这将大大降低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对教学效果肯定会带来诸多负面的影响。

设计故事积累会逐渐转换成一种自信,这一心理特点是教师必备的素质,丰富的设计故事是自信的底色,随时可信手拈来,更重要是学生乐于接受以故事而展开的教学形式。当然设计故事需要精心梳理,要以“趣”传意。经验告诉我们将设计的道理藏于故事中,以故事充当媒介,把复杂抽象的概念尽量用浅显案例来解析,用对应准确又充满趣味的故事来深化主题,让学生愉快的接受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调动学生参与热情,提高学习主动性,把教室变成一个互动舞台,从而推进教学目的实现。

6、专业之外

提升学生对市场的关注度,还应从学生未来的职业选择考虑,告诉学生明确职业身份就是与市场磨合的开始,掌握设计能力只能算是拥有一种资源,还需要开发和经营。真正经历过设计历练的人,一定会对设计经营有深刻的感悟。过去在学校教育中很少去涉足此话题,接受的大多是设计的表现,艺术的伟大,如何当好一个螺丝钉等教育。殊不知设计要遇上比稿;方案修改数遍后被否定;根据市场局限改变设计创意;要看客户的脸色行事等令人沮丧的事。如何赢得胜利?绝不是设计表现得“酷”就可以完事,其中市场的关联问题和解决间题的方案,才是获胜的关键。学校应教会学生思考如何面对未来构建自己的知识,如何发现并激活参与竞争的自我特点,如何推销自己,理解客户为什么要选择自己的设计等。当教学能够在学生意识中建立起这些区隔和能力时,就不会让我们再面对本文开始所提到的尴尬。

化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第4篇

在其他许多国家的抗震规范中,也或多或少地采用了这一设计原则,即便如此,各国规范在具体的设计程序上绝大多数仍坚持以安全设计地震为准的单一水平设计手法,并认为第一设计水准的要求自动满足[3]。近年来,专家已建议对两个设防水准的地震力都要进行设计,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保证了桥梁结构的抗震安全性,也是未来桥梁抗震设计的一个发展方向。理念的提出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它没有明确的力的大小的物理意义,也没有单纯的材料强度或结构位移的具体量化结果。因此,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不能比较明确的用一个参数来衡量结构的抗震性能,它是对以往的结构的响应的一个综合考量,结构的性能往往与结构的受力大小、强度或位移,耗能能力以及结构的功能有关,更为直接地反映的是为满足人们的正常使用要求或结构功能性或安全性的性能综合考量。因此,对于不同的需求和功能要求,同样一座桥梁的抗震评估结果将有所不同[1]。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可以简要的概括为,用总少的投入,建总可靠的桥梁。正如著名的地震工程学家胡聿贤先生所讲,工程抗震不仅与工程技术有关,而且与社会经济密切相关。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是桥梁抗震设计思想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对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都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是一个全新的思想体系,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到广泛的应用还有一定的距离,甚至目前都没有形成完全统一的概念。但这并不妨碍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的进一步完善。

设计方法的体现

传统的桥梁抗震设计思想即对某一性能目标进行比较,如对结构的地震响应力、地震位移、结构耗能等单一性能参数进行考虑。从严格意义来讲,这并不能反映结构的真实安全性能。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其目标即为业主的期望目标或结构性能,包括地震动性能目标和结构抗震性能目标。基于性能的抗震性能目标,是一个对传统的结构的性能的一个综合考虑,因此,各单一结构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显得十分重要而又相互制约,如连续梁桥梁结构的梁端位移与墩底弯矩即为相互制约的关系,基于性能的设计思想即要从这两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达到各单一性能的充分而平衡的发挥。同时,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也要对结构的经济指标提出要求。人们总是希望结构设计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指标为目的,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即在对结构进行抗震设计时,对桥梁结构遭受地震破坏所造成的损失、维修成本、社会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估,这也是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思想所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所在。基于性能的桥梁抗震设计是一个涉及多门学科的综合型研究领域,需要对多个领域,如地震学、桥梁工程、经济等都要有一定程度的认知才能进行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这也对桥梁抗震设计工程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化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第5篇

1.过度包装泛滥

在商品销售过程中,常言道“三分卖产品,七分卖包装”,可见包装对于产品的销售价值具有无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市场需要浅析绿色理念下产品包装设计的发展屈贞财卢芳芳和消费者视觉需求的驱动下,产品包装设计走入过度包装的误区。过度包装是指包装设计采用过多的原材料,包装结构过大、过重,色彩设计过于华丽,制作成本过于昂贵,文字表述过于夸大,往往冠之以“第一”“之最”等。常见的如故意增加包装层数,大盒套小盒,尽管外观漂亮,却名不副实;有的产品很小,然而包装体积却很大,喧宾夺主;还有的商品采用实木、金属制品包装,大大增加了包装成本。过度包装不仅背离了包装本身的作用,而且污染环境,还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严重损害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

2.产品包装结构不合理

产品包装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指过度增大产品的内包装结构空间或将包装结构复杂化。每年中秋节,各种琳琅满目的月饼包装就是最好的例证。商家和设计师们设计的月饼盒包装很大、很华丽,经常是外面一个大盒子,里面仅有几个月饼,其他空间则被塑料泡沫或是别的填充物取代。而且月饼本身还有盒子,当拆完月饼本身的盒子后,还有塑料包装,拆完塑料包装后还有薄膜包装等,如此繁琐的包装结构不仅造成材料浪费,同时也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另外,也有商家打着绿色包装的旗号,为了企业的利益将各类包装材料堆积在一起,设计的包装结构层层叠叠。如高档保健品的包装,往往是将木材、金属、纸包装混搭,尽管看着很吸引人眼球,却极大地浪费资源,拆卸后的废弃物还污染环境。另一方面,现行的包装结构并没有考虑便利性和安全性这两大特点。如市面上出售的各类罐头、铁盒包装,尽管密封性很好,但是往往不容易开启,如果消费者是妇女、儿童,将会带来极大的不便。同时,有些铁质或塑料包装,极易划伤消费者,也会严重挫伤消费者的购买积极性。当代的设计只有迎合大众的消费需求,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才能真正体现设计的社会责任。

3.产品包装材料不环保

2008年我国出台了影响甚大的“限塑令”,然而由于政策落实不到位,手提塑料袋、一次性泡沫饭盒、塑料食品包装等在餐厅、医院、商店及街头巷尾依旧随处可见,丢弃后形成大量难以处理的“白色污染”垃圾。塑料制品中残留有毒单体,如苯乙烯单体、氯乙烯单体、双酚A单体、丙烯腈单体、己内酰胺单体等,用其盛装食品时,极易迁移到食品中,人们食用后会引发各种病变。同时,各类食品包装都需要印刷,现行的印刷油墨往往含有VOC,不耐高温,当与食品直接接触后,极易迁移到食品上去,引发食品变质等现象,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4.产品包装设计缺乏创新

当前的设计行业,许多设计师在利益诱惑下,所设计的作品也大多是绚丽色彩和华丽说辞的堆积,很少有创意的思维。此外,为了吸引消费者的青睐,许多产品包装的视觉设计往往模仿品牌产品,视觉效果大同小异,图案与色彩接近名牌,然而却失去了设计的原动力。现代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如果一味地模仿市场上已经成熟的包装设计,只是将其名称或图案稍加修改,在包装的视觉上毫无创意,轻则会惹来侵权的麻烦,重则会挫伤消费者的购买心理,严重制约包装设计的健康发展。

二、绿色设计理念的内涵

绿色设计源于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反消费运动。到了90年代,随着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人类对客观认识的日益深化,在全球掀起了一股“绿色消费浪潮”。在这股“绿色浪潮”中,设计师们更多地以冷静、理性的思考来反省20世纪以来工业设计的历史进程,从而引出绿色设计概念。绿色设计也称为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环境意识设计等,是指在产品及其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生命周期和成本的同时,要优化各相关因素,使产品及其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总体负效应降到最小,使产品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绿色环保的要求。绿色设计一般具有四方面的内涵,即“4R1D”原则:Reduce(减量化)、Recycle(回收再利用)、Reuse(重复利用)、Recover(复原)和Degradable(可降解)。主要体现为:设计的材料最省,产生的废弃物最少,且节省资源和能源;易于回收再利用和再循环;废弃物燃烧产生新能源而不产生二次污染;设计的包装材料可自行分解,不污染环境。推行绿色设计的目标,就是要以保存最大限度的自然资源,形成最小数量的废弃物和最低限度的环境污染。

三、推行产品包装绿色设计的有效途径

1.注重人文关怀

功能是结构设计的前提,结构是功能实现的手段。包装结构的绿色设计,必须以设计的功能性和理性化为前提,不仅体现包装的本质功能(保护商品免受损坏,便于运输与仓储、促销),还要体现设计者对消费者的人文关怀,注重精神层面的价值。产品包装设计在消费者携带和使用过程中应尽量体现对使用者的关心,能够触动消费者内心的诉求,充分体现人性化设计原则,符合人机工程学。绿色设计注重人文关怀还体现在产品包装的便利性,能便于销售、携带和使用,便于开启、重封等。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遇到精美的包装却难以打开。如市面上的一些金属罐头包装,因开启困难,消费者经常要借助菜刀、钳子等工具才能打开包装,还容易割伤使用者。在绿色设计理念下,融入人性化设计要素,可在包装顶部增加一个开启的拉环,在不影响包装密封性的前提下轻易就能开启,从而赋予包装人性化内涵。在绿色设计的原则之下,设计者要了解产品的消费群体,调查其生活习惯、消费方式、文化层次、心理诉求以及喜好等,并以这些因素为起点,赋予产品包装设计的人性化,重点体现设计的人文关怀。

2.提倡趣味设计

趣味设计是在后现代语境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与现代主义的单调相对立,追求感性上的快乐。趣味设计具有追求自由和游戏精神,不拘泥于任何现状和世俗状态,表现出鲜活的生命力和自由的创造力。趣味性商品包装设计是指在包装的结构、功能、色彩等方面,运用能够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元素,创造出带给消费者快乐的体验。在绿色设计理念的引领下,产品设计增加趣味性,不仅可以使产品从众多商品中脱颖而出,而且还能给消费者带来美的感受。趣味性表达手法是丰富多样的,关键在于准确表达情趣。最为常见的表现手法就是仿生的设计手法,设计者可以对树、草、花等原本没有感情的事物赋予它可爱的特征、精神与想法,运用夸张的手法,将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展现出来,促成购买行为。绿色设计的目的在于服务人们生活,商品的包装设计增加趣味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人的视觉美感,从而给人带来物有所值的感觉。

3.把握消费心理

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是产品销售的终极市场。人们的消费心理存在多维性和差异性,这就决定了产品包装设计必须要把握消费者的心理诉求。研究表明,能引起消费者共鸣的包装设计,具有强烈的视觉刺激感,可以迅速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因此,产品的绿色包装设计必须要调查消费群体特征,依据不同的消费人群设计不同的产品包装。比如,80后注重个人性格的张扬,怀旧成为他们的共识,设计作品时要注重融入一些感怀的元素,易调动他们的兴趣;90后则追求时尚、自由、个性,喜欢凸显潮流的造型,设计产品包装时需注重他们对“酷、炫”的文化追求。绿色设计理念下的商品包装设计只有准确把握和运用消费者的心理特性,才能最大限度地促进商品消费。

4.强调环保安全

绿色设计理念的提出,其本质就是环保安全,更好地为人类生活服务。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产品包装设计的绿色化最终归结为包装材料的绿色化。这就要求在选用包装材料时,尽可能地选用环保的天然材料、无毒无害的绿色材料、以及可回收或降解的有机材料。在产品包装设计中,可充分利用竹、木、纸等原生态材料,扩大包装品种,提高技术含量。如采用干草包装土鸡蛋,简洁实用;用竹编箩筐放置食物,安全环保;用竹叶包裹粽子,清新飘香。设计的产品包装一般都需要印刷图案,这就需要采用绿色环保油墨。目前,进入市场的绿色油墨主要有大豆油墨、水性油墨、UV油墨及水性UV油墨等。这些环保油墨的投入使用,大大提升了产品包装的安全性,为未来商品包装的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可降解包装材料被认为是最具有发展前景的生态材料之一,对环境不造成污染。如玉米塑料,它是以玉米为原材料,从中提取生物高分子材料炼制而成。该塑料用于食品包装,被丢弃后容易被微生物分解,可用作有机肥料,促进植物生长。

四、结论

化设计理念简短范文 第6篇

关键词:地铁;VI设计;环保理念;本土文化

地铁VI设计是信息传播与公共视觉的载体,它与地铁的整体视觉秩序之间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将地铁的视觉识别系统规划纳入新的地铁视觉秩序与文化气质的整体构建之中,以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从而传达地铁的理念和文化。运用本土元素反映环保问题,以直观有效的视觉文化语言传递给大众环保意识,有助于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爱护公物。本文以长沙地铁的VI设计为研究对象,从环保理念与本土文化融合的多角度视野,探讨VI设计在地铁领域中的应用和审美体现,为长沙地铁文化传播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国内外研究现状

地铁属于城市交通工具之一,为地铁研发的识别系统,如地铁LOGO、地点指示牌、工作人员制服等具有识别作用的设计称之为“地铁VI(Visual Identity)设计”。地铁Ⅵ设计在地铁文化建设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国外地铁VI设计的发展状况

地铁在国外有百余年的历史,作为视觉导向的地铁VI设计也日益完善。美国纽约地铁的文化传播不仅包括具有欧美风格的艺术品,还包括非洲与亚洲的装饰风格。莫斯科地铁建设之初,为了提升城市文化,经过不同艺术家和建筑师的精心设计,以各种人物和历史事件为主题,用石英岩和大理石刻成各种浮雕,既彰显富丽堂皇,又重温历史画卷。伦敦地铁的文化主要以广告为主,目的在于让人们充分了解该企业或品牌,使宣传效果达到最大化。

国内地铁VI设计的发展现状

目前,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都有了地铁,许多其他城市的地铁也在紧锣密鼓地修建当中。因为地铁的舒适、便捷、环保,不仅很快成为了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而且具有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经过提炼和加工,使城市文化的特点更加鲜明,城市文化的品位和层次得到提升。上海是世界级的海派文化都市,未来亚洲的金融中心,地铁运用时尚的壁画,让来往的人体会到上海的时尚、优雅、富有内涵的城市文化。南京地铁一号线设计专门的壁画,充分反映出南京的历史文化内涵。香港地铁将导视系统设置在站厅层的非计费区。这种设计有助于车站的管理,可增加乘客在车站内的往返次数和停留时间。整个车站的公共安全方面的标识设计均使用相同的卡通形象,色彩对比鲜明亮丽,字体效果一目了然。

2长沙地铁环境特征分析

地理环境分析

长沙市地铁线路的特征及概览对视觉识别和大众体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2014年4月,长沙地铁2号线正式开通运营,全长公里,横贯长沙东西,成为长沙市东西方向公交压力和客流量最大的交通走廊。到2018年,长沙将陆续完成1号、3号、4号、5号等4条线路,将在长株潭三大经济圈穿梭自如。可见,长沙地铁的建设和发展是长沙未来交通的发展趋势,同时孕育着视觉识别系统资源的新生和成长。

长沙人文环境分析

长沙拥有3100年的悠久历史和绚丽多彩的湖湘文化,长沙文化在湖湘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以地铁2号线为例,线路途经长沙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橘子洲和岳麓山,其他新建的地铁线路也将充分考虑到长沙的人文特色,将古迹名胜和风景区划人地铁规划范围内,使人们能快速便捷地到达每个旅游景点。长沙的人文环境镌刻着文化的烙印,将城市生活气息、历史积淀等渗透在长沙生活环境的各个角落,与视觉体验融为一体。地铁视觉识别设计一定能在长沙独特的文化内涵中找到合适的视觉定位,发挥应有的作用。

3长沙地铁VI设计分析

长沙地铁的VI设计是把长沙地铁文化推向全社会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借助于地铁VI设计,以特有的视觉符号系统吸引公众的注意力并产生记忆,从而传达长沙地铁的理念和文化。目前,我国在地铁VI设计方面总体的理念指导不够,环保概念和本土文化地结合在创新运用方面依然有限,存在着对地铁特色功能、文化定位不明确和对于传统文化与环保概念感知不强烈等一系列现实问题。

通过地铁公共艺术来传达环保理念

在长沙地铁Ⅵ设计中以环保概念和本土文化内涵作为支撑点,通过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来吸引大众眼球,再基于本土文化上编著关于环保的小故事来反映环保理念的重要性。在设计地铁公共艺术时,可以采用湘绣这一传统手工艺――魅力丝线,岁月针传,既传承了经典文化,又用湘绣秀出了一片环保新天地。

通过地铁广告来传达环保理念

地铁广告的受注目程度高、影响力广泛等特点能增加对产品的认知度。设计者可以创造出具有创新性得、有个性的,带有人文主义色彩的地铁公益广告,在创作过程中融入长沙本土的红色文化,并适时定量的在各个地点投放,耳濡目染,提高大众的环保理念。红色文化是具有革命性的、经得起时间检验的文化。将红色文化运用其中,不仅能让大众铭记历史,提高了自身的责任感、荣誉感,而且还严肃地传达了环保理念的重要性。

通过视觉识别导视系统来传播环保理念

地铁导视设计要注意它的规范化和讲究功能第一的设计法则。通过好的导向设计来取晚大众在乘坐地铁时的情绪。在地铁这种地下密闭空间中,不合理的导向设计会导致大众产生逆反情绪,精神紧张,不利于环保理念的有效传播。因此,在传播环保理念的过程中导视系统的设计具有相当大的作用。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化设计理念简短范文(6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