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如何写德育论文范文(合集4篇)

如何写德育论文范文(合集4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如何写德育论文范文(合集4篇)

微信扫码分享

如何写德育论文范文 第1篇

【关键词】作文教学;育人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还在于做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地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该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这是新课标对语文学科教学的一条指导性原则。无论是“听、说”,还是“读、写”,语文学科教学都无处不隐含着育人的素材和契机。

目前在作文教学中,既教书又育人的思想已牢固树立,教学的方向是完全正确的。笔者在集中作文中渗透德育方面,经多年教学实验证明:集中作文教学能掘出很多育人因素。

一、通过记事渗透育人

写好人好事、做好事,这是对学生写好事与做好事相联系的要求。有个同学在写事作文训这样写道“一天上学,我和小小同行,在路上遇到了一位拉着一车水果的叔叔,车子很重,小小毫不犹豫地跑上前去帮助推车……我一直看着她帮那个叔叔推了很远很远……”抓住这个例子,我让全班同学进行交流,讨论后同学们一致认为,“我”不能当旁观者,不能光看别人做好事,写别人做好事,自己也要主动做好事。

二、通过写人树立榜样

一些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主观偏见写人,如一个学生写到“我的同桌,脸上长着很多麻子,背地里大家都叫他‘麻花脸’,人人见了都讨厌……”对写这类作文的同学要及时给予教育,使其懂得,作文时应实事求是,作文时自己应跳出自私的个人小圈子,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消除心理偏见,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培养其真诚待人的良好品质;写好人要做一个好人,这是我们在作文教学辅导中的又一要求。要求学生在写人时,不孤立地写人,而是要在充分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写,所写的“人”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些事物能足以说明,将自己的言行与这些事例作一番比较,从中找出差距,不断克服缺点,逐步前进,成为好“人”。

为了培养识人能力,可以开展一些小型影视人物评论活动,开展讨论分析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思想特点。另外我们还时常模拟生活中的事件,让同学自己担任角色,排演小节目,直观形象地展示生活中的一角,让同学们在观看中知道什么样的人值得写。这个分析、辨别、判断的过程也是潜移默化、自我教育的过程。

三、借助写景契机育人

生活中一处极美的景色展现在同学面前,自然令人喜不胜收,经过教师的辅导写作,按一定的顺序也会较好地描绘出来。这里我们着重谈的是:不为写景而写景。在赏美景,写好美景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析美景”。分析清楚这样的美景是怎样来的,是谁创造出来的,采用实地参观访问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观”“访”掌握资料,让学生弄清楚,今天的美景是人们在不断改造自然的劳动中创造出来的,由眼前美景牵引到对创造美景之人的崇敬,产生热爱劳动人民之情。如,一位老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爱家乡的__”时,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去探明文眼“同学们,从作文的题目来看,这篇文章应突出哪一个词?”学生思考后回答“这篇文章应重点突出一个‘爱’字。”接着,继续设疑,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同学们再想一想,怎样才能对某种东西产生‘爱’呢?”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是因为对某种东西非常喜欢,以致于在内心深处产生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又如在写《我爱家乡》一文时,一个学生这样写着“我的家乡遭到特大洪水的袭击,当时暑假我在家乡看到的是一片……”这时可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受害后家乡人民在党和人民的帮助下,重建家园,怎样使“劣景”变成了“美景”。学生在作文过程中感受到了我们社会主义大家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温暖,从中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

四、运用作文评语育人

如何写德育论文范文 第2篇

关键词:语文; 教学;渗透; 德育

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重点,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语文学科是渗透思想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正确处理好语文教学和思想教育的关系,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中的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想教育互相结合,互相统一。

首先,这种关系体现了小学语文学科既具有鲜明的工具性,又具有较强思想性的特点;其次,这种关系有利于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育人的目的;第三,这种关系也符合学生学习语文的规律,即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领会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方法和特点。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既不要脱离文章的思想内容孤立地讲解字词句篇,也不要脱离语言文字空发议论,而是要把语言文字的训练和思想感情的熏陶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

一、在新课导入中渗透思想教育

导入新课,是一堂课的开始,在这一个环节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情境,引起思想上的共鸣,以利于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把握。比如在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喊声》一文时,我先用课件出示了几幅刚发生的战争场面,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不幸,然后谈话导入新课:战争使无数人失去家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更使无数的孩子失去了他们的亲人,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缔造和平、构建和谐、远离战争,是全人类共同的愿望。同学们下面来聆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板书课题)。通过这样的导入,使学生产生与课文中中国小男孩一样的思想共鸣。

二、在写字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写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常言道:字为其人,在写字指导中,不仅要让学生学会写字,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也可把写字规则和为人处世结合起来。比如我在教学生写“十”字时,故意把“│”写的歪歪斜斜,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个字写的怎么样?学生都说不好看。在学生的议论声中,我及时小结:这个“│”多调皮呀!我们可不能像它那样,字要写的工工整整,做人必须堂堂正正。在指导学生写合体字时,让学生明白各部分占位必须恰当,字才会好看,教育同学之间也必须相互谦让,才能和睦共处。通过写字教学不仅让学生掌握了写字的技能,同时在思想上也得到了熏陶。

三、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所有这些都必须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培养。学生在理解语文内容时,不仅要掌握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同时要从教材丰富的思想素材中汲取一定的精神营养,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例如我在教学《一面五星红旗》时,整节课的设计以“爱国旗”为教学核心,展开了一条“链”,整合每个教学环节,(找出最感人的句子――了解当时我的处境――找其他感人之处)引导学生感知、感悟文字背后的蕴涵的“爱国情”,从而使课堂中的“爱国情”自然的生成、深化。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五星红旗的语句,然后让学生说说感受最深的是什么,接着让学生结合文中的有关语句体会“我”当时的处境和自己的做法,体会“我”拒绝用五星红旗换救命的面包是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最后让学生比较面包店老板前后态度的对比,懂得只有维护祖国尊严的人,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再如在教学《七颗钻石》一文时,我先让学生通读全文,然后进行换位,让每位同学都扮演小姑娘,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自己会怎么做,结果又会怎样?通过各种情况的对比,让学生知道当有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应该给予帮助。用爱心对待他人、对待生活,自己也会有好的回报。

四、在作业设计中渗透思想教育

语文作业是学生巩固语文知识、形成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学生在课堂上受到的思想教育,大多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真正内化成自觉行为。例如我在教完《看电视》一文后,布置了这样一道作业:平时你家里是怎样看电视的?学了这篇文章后,你打算怎么做?过一段时间后,再和家长进行反馈,看学生是否说到做到。学完《鲁本的秘密》一文后,让学生以实际行动来回报母亲的爱,让学生懂得爱母亲,回报母亲。

五、在课外阅读中渗透思想教育

如何写德育论文范文 第3篇

语文科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思想品质。写作是思想情感的文字表露,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比较,我认为,写作是学生思想展现的最佳形式。作文教学是塑造学生心灵的重要途径。作文育人,文道结合,是作文训练的一个很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教师要有意识地将作文与做人结合起来,既教学生作文又教学生做人。

一、在审题中,扣准题眼,确定德育导向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地审题,决定作文的成败。审题正确,写出来的文章就扣题,就能达到这篇作文预定的育人目的;反之,如果审题有误,写出来是文章就会离题,就失去了这篇作文的意义。由于小学生的年龄小,社会经验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所以看待问题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教师不在审题的过程中加以指导的话,学生的思维往往会出现片面性和肤浅性。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抓住题目中的重点词语进行分析,适当加以讨论,帮助学生明确写作目的:或是赞扬某种精神,或是说明某种道理,或是吸取某个教训,或是给人某种启迪。如果这第一步做好了,那么想通过作文育人的目的就已经成功一半了。

例如:语文教材中有一个作文训练“写一件难忘的事”,这次习作中,我紧扣题眼“难忘”确定德育导向。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样的事是“难忘”的事?学生思考后回答:“1.‘难忘’的事,不是平平淡淡的小事,而是总也忘不了的印象深的事。2.必须是对自己、对别人都有教育意义的好事。3.写坏事也可以,从一件坏事中吸取教训,也是难忘的。”让学生清楚“难忘的事”并没有具体规定写什么类型的事,但这件事不可以是平平淡淡的小事,一定是要在你的思想深处留下了烙印,给了你心灵上的启迪。写这件事的目的,或是赞扬一种精神,或是说明一个道理,或是吸取一个教训,或是给人一个启示。有了教师的指导,学生就紧扣中心,自然而然地在作文教学中悟出了“道”,正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二、在选材中,拓展思维,创设德育环境

如果说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那么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则是文章的血肉。学生作文,不仅要学会审题立意,而且要学会选材,这样,才能写出有灵魂、有血肉的好作文。

材料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典型性。越是真实、可信的材料,就越富有表现力、感染力。“假、大、空”现象,不仅会严重影响作文的思想内容,助长一种“无病”的文风,更会扭曲学生灵魂,使他们从小沾染上一种不健康的恶习。所以,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材时,要抓住契机,创设育人环境,拓展学生思想,让他们展开想象,去选取生活中有真情实感的材料,使他们在学会选材的过程中,顿悟做人的道理。

语文教材中有一次习作,要求学生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件事。当一名学生谈了要写同学助人为乐时,教师及时指出:“这件事选得好,反映了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这一鲜明的中心思想。”这就为学生的选材点明了思想意义,同时赞扬了高尚的道德行为,在学生心灵中树立了美好的形象。当另一名学生谈到要写和邻居家发生摩擦的事时,教师指出:“人与人之间应该真诚相待,宽厚为怀……”并鼓励学生说:“只要认识到自己错了,大家都会原谅你的。”这样的点拨,深中肯綮,学生逐步学会了识别是与非、善与恶、美与丑、真与假,领悟到了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总之,教者在指导选材的过程中,紧紧抓住学生的行为性质和认识趋向,相机渗透思想教育,既体现了作文的要求,也提出了做人的原则。

三、在评改中,把握契机,强化德育效果

如何写德育论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自我关怀;福柯;自我认知;女性主义

现今“关怀”概念处于双重地位,在解决道德问题方面,关怀重要性日益受到世人的关注,可“自我关怀”则被误解为寻求自身利益,得不到社会重视。恰恰福柯也指出,“我们逐渐倾向于把自我关怀定位为不道德的行为,作为一种逃避规范的途径”[1]。这种关怀双重性取决于关怀的对象,即在于关怀的对象是“自我”还是“他人”,这时评价道德行为还包括不道德行为的标准,关怀联系道德的思维方式,使自我关怀相对于自我牺牲,阐释为自我中心或自私行为,所以构建美德应减少自我关怀,扩大他人关怀[2]。如关怀概念应用在母亲身份,面对儿女的妈妈应减少对自我的关心,照顾好孩子,为家庭的和睦牺牲自己的兴趣爱好与需求,这往往被崇尚为美德。儿女情况大同小异,首先习得“首孝悌、次见闻”,应遵从父母意见“学学这个学学那个”,那种为了自己梦想而放弃学业的,则被看作是不道德的行为。从这个角度来考虑,关怀具有双重意义,为了美德关怀是必要因素,因此为了美德自我关怀需排斥。

刨根问底,排斥自我关怀的根源在于人对自我关怀出于本能意志无需教导的单一认识。看现今社会道德问题,如三鹿奶粉、瘦肉精等食品安全问题,更多的体现在牟利害人,不考虑他人健康,因而应强调关怀他人的德育。可现实中害人害己的情况屡屡发生,如、吸毒等行为,可见有必要重新认识自我关怀的本能意义。

道德的主要对象是他人的思维方式,迫使我们在道德教育中放弃自我。虽然现今社会在道德问题上不重视自我,可古希腊时代道德教育主要对象为自我[3]。

作为道德主体的人失去了自我,必会伤害他人。美国女性主义教育家内尔・诺丁斯也强调了此观点,“只有学会了关怀他人的规律,才能更好地掌握关怀他人”[4]。人通过关心自我学会关心他人,同样关心他人也不断提高关心自我。面对一个心灰意冷、不关心自己、不照顾自己的人,他人也很难关怀此人,关怀研究理论有必要借鉴福柯与女性主义研究成果。福柯以古希腊时代“关心自己”的命题,进行了自我关怀与主体性的研究,女性主义学者如卡罗尔・吉利根、诺丁斯开展了道德教育中关怀理论的研究。虽然福柯对女性主义展开了自我关怀的研究,但是两者纬度不同,前者以男性为主要研究对象,后者则关心女性。在关怀研究上,因焦点的差异,两者得出的结果不尽相同。下面以福柯与女性主义理论为根据,探讨自我关怀的意义。

一、福柯与女性主义学者对自我关怀的理解

自我关怀词义为自我关心自我,本质上指向自我对自我的关系。自我关怀可以理解为专注、投入关心自我[5]。自我关怀根据“自我”与“关怀”词汇的理解的侧重点不同,得出相异的主张。福柯的主张自我关怀是去中心化、丰富多彩以致富有矛盾的自我身份认同、存在方式[6]。他曾指出自我主体化是一种构成,不是天生自在的东西,而是被制作出来、被赋予形式的东西[7],所以不存在固定的本质的自我,与其说发现真我,不如说自我对自我的关系中构建自我。福柯通过分析古希腊哲学来探求自我关怀的意义,并指出自我关怀曾是一项哲学思想的发明创造,并胜过所特有的格言,是古希腊被广泛推崇的生活格言[8]。即使变成一项哲学原则,自我关怀仍是一种实践形式,不仅仅是一种意识状态或是人们对自身的关注形式,还是一种规律性的活动、一项工作及其方法和目标。

有意思的是,自我认识对自我关怀定位转换,即自我关怀隶属于自我认知,牺牲自我关注提高自我认识,产生了自我认识与自我关怀的定位颠覆。福柯注意到此问题,举两方面来揭示这种现象:一是西方社会伦理道德造成的,以传统宗教观念为基础,附加笛卡尔的思维主体的自我认识论,导致了自我关怀在道德伦理中丧失了地位。福柯看来自我关怀的历史就是主体性的历史,对他来说自我关怀是自我实存的问题,自我对自我的关系中构成自我,要形成伦理主体,借着古希腊的生存经验提出“生存艺术”,艺术即生活、生活即艺术的观念。福柯的生存美学认为,艺术不是什么特殊的文化类别,是一种人存在的方式,福柯让艺术成为生活本身,成为能直接发出生命之花的现实样式。

福柯的自我关怀主要关注女性的生活。从历史上看,男性一贯被处在自我关怀的地位。相反,女性的关怀更多的要求关心他人,减少对自我的关注、需求、愿望,更多的关注他人是女性关怀的主要方向。关怀他人成为女性的基本道德原则,往往忽视自我对自我的关注,最终导致自我虐待、自我伤害。女性主义学者奥格雷迪认为,女性只关注他人不关注自我,会导致女性自虐,因而关怀伦理中防止失去自我抹杀[9]。在女性自我关怀中应去掉过分强调自我牺牲,关注自我需求、自我权利,因而在女性方面需要更多的关怀理论研究。

二、作为道德教育的自我关怀

自我关怀指的是通过自我对自我形成的关系,进行专注、关心、照顾自己行为。自我关怀教育指的是通过学习习得关注自我、形成自我。在关怀教育中福柯指出为自我关怀是生存实践,为此应注重关怀教育,生存技术应理解为自身对亲身的训练,接受教育,进行训练,达到充分自由的自我[10]。教育目的,首先要回归自我形成道德的主体自我。自我回归转向是福柯在自我关怀中指出的观点,是指经过关注视线、集中精神等方式,对自己回归的态度。转向自我,他人应处于什么位置?他人可否蔑视?如蔑视了他人,意味着自我转向为失败。尽心尽力、全神贯注关注的是自我,可这自我已跟他人骨肉相连,可否转向自我?依福柯理论来看,人与自身关系决定了人与他者的关系[11],我们关注自我,不是停止所有的活动,而是进行日常活动,在活动中寻求自我的关系,焦点与目的指向自我。

自我回归是关注伦理主体自我,关怀自我对自我关系,形成关怀与被关怀的态度。自我关怀教育不以自暴自弃、自我牺牲以及自私自利为基础,通过自我回归学习伦理主体的自我。在构建道德主体自我过程中,如女性主义指出,在自我关系、自我与他人关系中作为一个人必以自我尊重、自我价值为基础。聆听自己需求追求自己福利,构成自我存在,从中不断构建伦理主体。自我关怀道德教育是认知自我与他人相互依存,接受自我现存在,如同创作艺术品塑造美好人生。福柯指出,自我关怀之前有必要认识自我。认识自我就是认清自己是谁,关怀自己而正确的认识自己,不否定自我也不牺牲自我,接受现今位置上真实的自我。这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自我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二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心正确理解自己构建自己;三是改造自我,不断学习创造自我;四是作为人,以自我价值、自我尊重为前提,最后重视自我形成中的情绪经验。其中自我认知中情绪经验是道德教育中不可忽视的方面,罗伯特主张一个人如果不能体会情感,就不可能认识自我[12],感知自己情感、认识自我是核心内容。

莱克立夫认为,实存感觉是我们在世界关系中体会到的知觉,是世界中发现我们的方式,从中包括多彩的存在感觉,如无价值、空虚、孤独、被爱、完美等[13]。实存感觉说明我们现在感知的某种状态,帮助我们认识自我存在,从身体、精神、思想、情感、欲望等方面认知自我并希望关怀自我。

三、自我关怀的教育方案

针对关怀的教育方案诺丁斯曾提出,谈话、实践、确认等观点,可这些方案的主要教育对象为关怀他人,面对自我关怀教育可否采用上述内容呢?诺丁斯同时指出,“如学习关怀自我,同步可习得关怀他人”[4]。基于此观点,结合关怀理论前期成果,探索关怀自我的教育方案。关怀理论中有写作、谈话、聆听、冥想、阅读、坦白等教育方案,这些方案通过自我反省、自我化、自我尊重,促进形成道德主体。自我反省是通过检讨自我对自己的关系、自己与他人关系来反省批判的思维方式。自我化是经过修炼精神与身体服从真理,自我在真理中自由的方式。自我尊重是指正确对待自我存在价值取向的方式。自我关怀教育进行说、读、写,坚持持续思考、感知并行事。运用上述方法下文将探索自我写作、自我叙事、自我对话等关怀自我的教育方案。

对自我关怀的写作,福柯指出修炼自我方面,写作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自我实践可作写作实践,作为记忆实践可撰写自我的实践。罗马帝国时期,教育年轻人怎样提出自己的问题,之后教授给他们如何发表自己的见解[8]。自我关怀式写作的对象是自己,写作的人也是自己,采用方法有撰写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情绪、自身健康等自己想到的、感知的内容。写作方式上可为日后自我阅读式笔记、帮助朋友式的写信、自我提高修养记录等。福柯看来通过写作可以体验自我,因自我写作积极参与自我建构[14],可以把写作活动看作自我关怀的重要实践环节。写作作为自我关怀的重要方式,通过写作可以反省自我,另一方面写作促进自我存在发生变化。撰写活动过程,说明掌握了活动中自己存在的意义。在叙述自我故事过程中,起到检讨自我的效果。自我写作内容除了自己还包括他人,撰写中重新考虑我与他人的关系。

叙事是时间与因果关系中展开事件与经验的讲故事方式,关于自我关怀中引用叙事理论方面,科尔比指出,自我很难从叙事与讲述生活中分离出来[15],在他看来叙事是产生自我意义的场地。自我叙事是指讲述自我故事,一旦开始讲述自我故事,说话者一边叙事事件与自我经验,一边重新构成或重新组合并赋予自身人生意义,从中包括解释与反省。自我叙事作为自我关怀教育的一环,有必要进一步提高叙事能力,因为自我关怀主体需要在持续性讲故事中塑造自我的能力。叙事可以把自我人生编织为美好的一幅画,用未来视觉来观望现实,用一个故事来贯通丰富多彩的一生,并创造出某种意义,并且编制自我叙事中除了中心人物“我”以外,还有无数配角,讲述中考虑到“我”与他人的关系如何?我的需求与关注点是什么?我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有什么想法?怎么感知的?不管写作还是讲述,通过叙事可以明白自我道德的构成。

自我对话相对于他人对话来说,可进行自我对话来与自我构建关系。古希腊苏格拉底对话是一种属灵训练,主张关注自我、认识自己、介于自我对话、希望求得崇高真理,这是一种省察、检讨式的教育方式。从女性主义观点来看,对话自身没有伦理道德性质。自我对话可使自己成为道德内涵的自我。迪勒认为利用自我对话可知自己怎么对待自我,如以自尊、同情、理解为底蕴,进行自我对话可深化自我关怀[16]。自我对话中的重要步骤是聆听,静下心来听听自我的表白、诉求以及期望,这种聆听自我之间保持一定距离客观听取心声,逐渐进行变化成长自我,最终达到自我关怀的教育目的。

四、结论

上述文中查看了福柯与女性主义观点中自我关怀的意义,并以此为主要背景,探索了关怀的道德教育方案,发现道德理论中重视他人的倾向。在女性主义研究中,曾提出关怀可能会抹杀牺牲女性的危险性,这自我关怀是形成自我与自我的关系,变化自己,建构有生存技术的自我,这是道德教育研究中未能深入展开关怀研究的原因。

自我关怀是实存的问题,主要核心点不在于发现自我,而在于怎样创造自我,形成道德主体的自我。为此,文中提出了自我写作、自我叙事与自我对话等教育方案,目的为创造自尊自爱的自我,经过自我塑造、自我关怀后,实践艺术化存在的伦理主体。

参考文献:

[1]Foucault,Technologies of the Self[J].the 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Press,1988:22.

[2]Foucault,the Ethics of Concem of the Self as a Practice of Freedom[J].Penguin Books,2000:284.

[3]Foucault,the Return of Morality[J].Rout ledge,1988:247.

[4]Neoddings,Educating Moral People[J].Teachers College Press,2002:32.

[5]Foucault,The History of Sexuality[J].Nintage Books,1988:43.

[6]Besley,Foucault Truth-Telling and Technologies of the Self[J]. Peter Lang,2008:58.

[7]余虹.主体化的艺术[J].新疆大学学报,2005:39.

[8]杜小真选编.福柯集[M].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472,519.

[9]Ogrady,Woman's Relationship with Herself[J].Rout ledge,2005:84.

[10]Foucault,Self writing[J].Penguin,2000:208.

[11]克莱纳.愉悦的享用[M].商务印书馆,2005:67.

[12]Roberts. Feeling One's Emotions and Knowing Oneself[J].Philosophical Studies,1994:329.

[13] Feeling of Being[J].Imprint Academic,2005:45.

[14],Foucault,and Embodied Subjectivity[J].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2:149.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如何写德育论文范文(合集4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