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17篇)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17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17篇)

微信扫码分享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1篇

“全院护士”工作表设计

打开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分别输入科室、总人数、各科人数、姓名、职务、出生年月、身份证号、参加工作时间、现学历、最后学历毕业学校、毕业时间、任职资格、取得职称时间、政治面貌、执业证书编号及备注等。竖序列分别按横序列的项目依次输入相应资料。护士轮科时只需把护士所在横列单元格剪切后插入轮转的科室单元格中,也便于下一步与每个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进行快速链接。

“职称结构”、“学历结构”工作表设计

“人事变动”工作表设计

“人事变动”表格横序列从A开始输入年份、时间、当年新招录护士(调入、新招在编护士及非在编护士)、离开护理岗位护士(退休、辞职、转岗、调离等)、职称晋升、继续学历教育毕业等信息,有人事变动时,分别在相应的序列内输入名字,此表格可动态清晰地反映历年护士进出、各职称、学历等动态变化。

2“护士个人技术档案”工作表

2.1工作表的建立

新建Excel工作表作为“护士个人技术档案”,打开表格,新建Sheet1~7共7个工作表,分别命名为:基本情况、科室轮转、奖惩考评、业务考核、中医培训、学术活动及进修、论文及技术成果。每个护士一个工作表并以名字命名,根据项目输入个人信息资料。再将工作表放于以所在科室命名的文件夹里。

2.2工作表内容设计

打开表格,“基本情况”工作表内容包括个人的基本资料,照片,学历教育经历,工作经历,技术职称晋升,职务变动等项目。“科室轮转”工作表内容包括轮转科室、起始时间、工作时间、担任职务。“管理考核”工作表内容包括:考核年度,出勤情况、病事假、绩效考核、奖励登记、过失处罚登记等。“业务考核”工作表内容包括:考试时间、理论内容及成绩、操作项目及成绩、年度一、二类学分、年度中医学时等。“中医培训”工作表内容包括参加各类中医培训的时间、内容、组织部门、获得学时,每年进行一次学时汇总。“学术活动及进修”内容包括参加市级及以上二类学分和一类学分项目,个人进修起始时间及专科等。“论文及技术成果”内容包括个人发表的论文资料、开展的科研课题、新技术、新项目及成果。

2.3“护士个人技术档案”输入方法

为保证个人技术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连续性,首次建档时需输入原个人纸质档案中的全部资料,并按要求进行完善。在首次输入时,由各科护士长共同协助,以科室为单位输入科内护士的技术档案,对个人一般资料进行重新核对,确保电子档案资料的真实完整,最后再汇总至护理部。

3功能应用

3.1“超链接”功能应用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2篇

论文摘要: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是美国言论自由探究领域中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课题,它在产生根源上和美国传统的言论分层理论密切相关。由于最高法院未对商业言论进行严密的定义,如同耐克案所显示的,在市场经济发展的背景之下出现的公司法人的混合言论难以得到合理的调整,从而导致了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新问题的产生。公司法人言论自由包含了商业言论和政治言论划分的合理性、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的调整等诸多新问题,有待学者对其进行更深一步的探究。 论文摘要:言论分层理论,公司法人言论,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 导言 众所周知,美国最高法院在审理言论自由的案件时存在着依其内容的不同将言论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例如政治言论和商业言论,并对不同类别的言论给予不同程度保护的做法。其中政治言论被认为是高价值言论而受到了最高的保护,商业言论则被认为是低价值言论,一度甚至被排除在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之外。这就是所谓的“言论自由分层理论”。然而,近年来在美国出现了一种新的言论类型,这种言论类型的划分标准却并不是言论的内容,而是作出言论的主体。这种挑战传统言论分类标准的言论类型一俟出现就引起了探究第一条修正案的学者们的高度重视,最近更是凭借Nike v. Kasky一案吸引了众多知名学者为其贡献其学术聪明。这就是公司法人言论(corporate speech)。公司法人言论的出现直接导致了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新问题的产生,本文的任务就是对这一美国言论自由探究领域的新课题作一系统介绍并对相关新问题进行一定程度的探究。 一、美国言论自由分层理论 言论自由自 6、70年代以来在美国一直得到了极高程度的保护。根据最高法院历经多年的探索所总结出的一套审判第一条修正案案件的原则,其对言论自由一般仅答应“内容中立”的限制,除非根据利益平衡的检验原则政府能够证实它对某一言论进行限制促进了重要的,或实质性的政府利益并且这一利益和压制言论自由无关、对言论自由所实施的附带限制和促进政府利益相比不那么重要。 据此,言论自由在公民权利体系中居于基本权利的地位,甚至是憎恨言论(hate speech)也能得到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实际上,美国学者米克尔约翰就曾明确提出过应对言论自由给予绝对的保护。那么言论自由何以能得到如此高程度的保护呢?这和言论自由在美国学者眼中所具有的价值具有直接的关系。 根据 Tushnet等学者的统计,美国言论自由探究领域中形成的有关言论自由哲学基础的学说主要有三种论文摘要:追求真理说(闻名的“思想市场”理论即属于此类)、自治说和自我实现说。追求真理说以霍尔姆斯和布兰代斯为代表,主张“吾人所欲求的至高之善唯有经由思想的自由交换,才比较轻易获得,——亦即要想测试某种思想是否为真理的最佳方法,就是将之置于思想竞争的市场上,看它有无能力获得认可”,因此不到最后关头,政府绝对不应插手这一进程。自治说的主要代表则是绝对主义者米克尔约翰。米克尔约翰主张,言论自由实际上所保障的是人们参和自治(self-government)的权利;因为言论自由,确切的说是公众对公共事务的自由讨论是保证投票者获取足够的智识以及情报(information)以便在投票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的途径之一。因此,正如选举权不应受到限制一样,言论自由也不应受到限制。自我实现说则以Emerson、Redish等人为代表。其中,埃默森教授认为言论自由通过不受拘束的表达和交换信念及观点来发展个人的思想从而达到个人的自我实现;Martin Redish则认为言论之所以是不可侵犯的,是因为它培育了民主政治所追求的价值——个人对影响生活的决定的控制及个人的“人的才能”的发展。其中很难说哪一种在言论自由探究领域中占有主导的地位;可以说这三种学说共同对美国法院有关第一条修正案的判决发挥着指导性的功能,只是在不同的时代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具体说来,自治说在早期影响较大,自我实现说在较为晚近的时候则发挥着比较重要的功能。值得注重的是,这三种学说虽然着眼点不同,但强调的都是对言者(the speaker)利益的保护。 那么根据上述理论,是否所有的言论都应该得到第一条修正案完全的保护呢?首先,根据米克尔约翰的自治理论,对这个新问题的回答就是否定的。由于米克尔约翰论证言论自由价值的立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因此他认为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政治权利,只有和 公共事务有关的“公言论”(public speech)才能够得到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除此之外的其他言论都不在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范围之内,而只能受到第五条修正案的保护。而根据追求真理说和自我实现说,也只有对获致真理和实现自我价值,非凡是和实现民主相关的价值有促进功能的言论才能够得到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据此,最高法院在司法实践中根据言论的内容将言论划分为高价值言论——政治言论(或公共言论)和低价值言论——商业言论。只有能够促进言论自由价值实现的高价值言论——政治言论才能够得到第一条修正案的全面保护。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在美国宪法学界可以说对这一点已经达成共识论文摘要:制定第一条修正案的目的即使不是完全的也是绝大部分的是为了保护和公共事务有关的言论。以此为基础,最高法院总结出了言论自由分层理论,即论文摘要:言论应根据其内容划分为政治言论(或称非商业言论、公共言论)和商业言论,政治言论受到第一条修正案的全面保护,对商业言论则采取和政治言论完全不同的保护原则。 至于对商业言论具体采用什么样保护原则,不同的时代做法有所不同。具体说来,可以以1976年的Virginia Board of Pharmacy v. Virginia Citizens Consumer Council, Inc.为标志分为两个阶段来熟悉商业言论的保护原则。1976年以前,商业言论基本上被排除在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范围之外,其中最高法院更是在1942 年的Valentine v. Chrestensen一案中明确公布联邦宪法没有限制政府调整纯粹的商业广告,从而以判例的形式将商业言论从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范围内排除出去。而在 1976年的Virginia Board of Pharmacy案中,最高法院宣称,即使商业广告注重的是纯粹的经济利益,也不排除其应受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从而第一次将商业言论纳入了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范围之内。而最高法院作出这一判定的根据在于论文摘要:就具体消费者而言,他从商业信息自由流通中所获得的利益即使不大于,至少也不少于他在日常的最迫切的政治讨论中所获得的利益。此外,就整个社会而言,商业信息的自由流通也具有重大的公共利益。由此,最高法院就将商业言论和对公共事务的讨论联系起来了。而1980年的Central Hudson Gas Electric Corp. v. 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 of New York案则标志着最高法院对商业言论新的保护原则的成型。在本案中,最高法院形成了四步分析法来审判商业言论案件论文摘要:第一,必须确定表达是否受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而商业言论要受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至少必须涉及合法活动,并且不能误导公众;第二,所主张的政府利益是否重大;假如以上两个回答都是肯定的,第三,确定调整是否直接促进了政府主张的利益;最后,确定政府这一调整是否大于促进这一利益之必需。由此,商业言论被正式纳入到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范围之内。但是相比于政治言论,商业言论仍然被认为是仅仅具有“低价值”的言论,它只能得到法院较低程度的保护,一旦商业言论被证实是虚假的、误导的或者是鼓励非法活动的,法院仍将准许政府对其进行限制。 值得注重的是,在这一明确了商业言论的“次等”地位的分层理论中存在着一个较为致命的缺陷,那就是最高法院至今未对“商业言论”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司法实践中仅仅形成了一个对商业言论的模糊的熟悉,那就是所谓商业言论是“纯粹意在商业事务”的言论。正是由于缺乏对商业言论的准确定义,因此虽然最高法院并未将商业言论定义为公司法人作出的言论,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却存在着将商业言论等同于公司法人所作出的言论的倾向。 其导致的最终结果就是公司法人实际上在言论自由领域中成为了受到歧视的主体。 二、一种新的言论类型论文摘要:公司法人言论 近年来,由于公司法人不仅仅在推销产品上发表自己的言论,还在劳工政策等公共事务甚至是竞选事务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言论类型——公司法人言论(corporate speech)。公司法人言论这一新的言论类型的出现主要和三个案例有关论文摘 要:First National Bank of Boston v. Bellotti,Pacific Gas Electric Co. v.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 of California以及Nike, Inc. v. Kasky案。在Bellotti案中,法院指出在民主社会中言论对为公众提供情报的功能并不因其来源性质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在Pacific Gas案中法院则指出,公司法人所作出的和选举无关的政治言论不得仅仅因其公司法人的主体性质而受到限制,并且主张公司法人也应该和公民一样拥有“说和不说”的自由。也就是说,从这两个案件开始,法院开始在裁决言论自由案件时对公司法人这一主体性质进行考虑,公司法人言论由此开始进入法院的视野。当然,仅凭这两个案件还不能说最高法院已经形成了对待公司法人言论的成熟的原则。正如后面将要指出的,近年来最高法院在对待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的态度上日趋严厉,这和Bellotti案和Pacific Gas案的思路很难说是相一致的。而公司法人言论正式成为一种独立的言论类型可以说还是始自于2003年的Nike, Inc. v. Kasky案。 耐克案虽然发生于2003年,但案由却可以一直追溯至1996年。在1996-1997年间,多种媒体广泛报道了耐克公司在东南亚的分公司虐待劳工的新闻。作为回应,耐克公司通过向各大学校长及体育运动管理当局邮寄信件、宣传品以及在各家报纸上刊登公开信等形式对上述报道进行了反驳。1998年,Marc Kasky向旧金山高等法院对耐克公司及其5名管理人员提起了诉讼,指其上述行为违反了该州消费者保护法有关禁止虚假广告和不正当竞争的规定。针对 Kasky的指控,耐克以言论自由为由提出了抗辩。基于言论分层理论,本案的焦点就集中在了耐克有关言论的性质判定上。假如法院判定其为政治言论,则耐克的言论将受到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Kasky的指控也就将被驳回;相反,假如法院判定其为商业言论,那么根据虚假的商业言论不受第一条修正案保护的原则,耐克就将在本案中败诉。法院在第一审和上诉审中都作出了对耐克公司有利的判决,其中加利福尼亚州上诉法院明确裁定耐克的言论为“非商业言论”。但是,在案件被Kasky提交到州最高法院之后,加州的最高法院却以4-3的比例推翻了前面的判决,裁定耐克的言论为商业言论。在这种情况下,耐克向美国最高法院提出了上诉,这就是引发了公司法人言论自由新问题争论的Nike, Inc. V. Kasky案。 几乎自最高法院同意受理该案之日起,耐克案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该案之所以受到高度的关注,其原因主要就在于本案所涉及的耐克言论性质模糊不清,如何定性非常困难。通常在认定商业言论时的依据有三论文摘要:出于经济动机;以广告的形式;针对某一产品。耐克公司的言论却不同于以往的商业言论而具有某种对公共事务进行讨论的外表——耐克在媒体上所宣传的或表达的是耐克公司在海外的劳工政策,而这一言论的内容可以说是和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存在密切的关系的。因此,耐克案可以说是为最高法院解决精确划分商业言论和非商业言论以及形成一个针对公司法人言论的初步原则的新问题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最高法院在耐克案上也就被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然而,最高法院的判决却是令人失望的论文摘要:它不仅回避了公司法人言论自由的新问题,而且回避了对商业言论进行定义的新问题。最高法院以本案所涉及的新新问题尚不成熟为由,拒绝对耐克言论的性质作出判定,从而在事实上支持了加州最高法院的判决。值得注重的是,虽然最高法院维持了加州最高法院的判决,但是最高法院在声明由于这一新新问题尚未成熟而拒绝对其作出判定的时候所给出的理由正是这个案件涉及的是由商业言论、非商业言论和和公共新问题有关的言论组成的混合言论,这也就相当于承认了耐克案中涉及的言论在性质上和传统商业言论案件是存在差别的。 那么,公司法人言论何以能成为一种独立的言论类型?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商业言论定义不明确以及混合言论的出现。正如上文中所论及到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公司法人(大资本)日益参加到社会活动中来,其表现形态就是公司法人日益倾向于在社会事务乃至政治事务上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其主体因素又决定了这样的言论通常混合着商业言论(广告)的因素,从而最终导致了混合言论的出现。实际上,早在Valentine v. Chrestensen案中就已经出现了混合言论,只是这种简单形式的混合言论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并未引起 法院和学者的重视。耐克案引起学者广泛关注的现象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混合言论在当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了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如何对其进行调整已经成为了法院和学者无可回避的新问题。 仔细考究之下,公司法人的言论可以分为三种论文摘要:商业言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和普通的政治言论。其中,商业言论实际上是一种和言论主体性质无关的言论类型,但实际上通常和公司法人这一主体相联系。最高法院对商业言论已经形成了成熟的保护原则,并且在近年来表现出了提高对商业言论保护的趋向。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和公司法人的普通政治言论则和言论主体的性质具有直接联系,其中法院对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采取了严厉的限制原则,而对其他政治言论在原则上则给予同个人言论相同的保护。由于上面提到的混合言论就是因公司法人的普通政治言论和商业言论之间界限不明而产生的,因此,实际上公司法人的普通政治言论也难以真正得到和其他主体相同的保护。由此可以说,公司法人的言论在整体上都是受到“歧视” 的。这就使得公司法人的言论具有了非凡性而成为了一个独立的类别。 如同上文中所提到的,美国言论自由传统理论中只存在根据言论内容对言论进行的分类,而公司法人言论却是依据言论主体的性质进行的分类,因此这一新的言论类型的出现和传统理论之间天然地存在着紧张关系,这也就决定了公司法人言论自出现之日起就对言论自由探究提出了许多新问题。 三、公司法人言论自由探究领域的主要新问题 总结美国学者探究公司法人言论的主要成果,我们可以发现公司法人言论自由探究领域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新问题论文摘要:将言论划分为商业言论和政治言论是否具有合理性?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是否应该受到严厉的限制?公司法人是否同个人一样享有言论自由?最后,公司法人言论是否构成一个独立的类别?或者说,公司法人言论在性质上和个人的言论相比是否存在非凡之处? 如同上文中所分析的,导致公司法人言论这一新的言论类型产生的一个直接诱因就是最高法院没有对商业言论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从而致使法院对于公司法人的混合言论难以进行合理的调整。针对这一症结,有学者呼吁最高法院应以耐克案为契机明确商业言论的含义。然而,更多的学者则对最高法院对言论进行分层、对商业言论和政治言论给予不同保护的做法提出了质疑。 实际上,从美国近年来的判例中我们可以发现,最高法院对于商业言论的态度越来越趋向于缓和,商业言论在最高法院得到了越来越高的保护。近年来商业言论案件在最高法院保持着令人惊异的胜诉率论文摘要:在24件商业言论案件中,法院仅仅对其中的5件作出了答应政府对商业言论进行限制的裁决。我们知道,美国法院调整商业言论的原则成型于Central Hudson案,然而在最近的判例中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抛弃Central Hudson原则的倾向。在1993年的City of Cincinnati v. Discovery Network Inc. 案中,最高法院就首次正式拒绝了商业言论只具有低价值的说法 ;而在1996年的44 Liquormart, Inc. v. Rhode Island案中,法院更是拒绝了政府对商业言论所作的“家长式”的监控,肯定了商业言论对于听者的价值,并且非凡强调真实的和非误导的商业言论应受到第一条修正案充分的保护。 44 Liquormart案之后就有学者指出商业言论从此再没有理由被当作另类的言论看待,而应该和政治言论一样受到第一条修正案的全面保护。 商业言论之所以受到法院越来越高的保护和学理上对言论自由和商业言论熟悉的变化有关。首先,法院改变了商业广告对于公共利益毫无价值的看法,认为在当今自由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于资源的分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无数个人的经济决策决定的,因此这些决策是否明智、是否获得了充分的根据和公共利益密切相关。这样,商品信息的自由流通也就对于言论自由具有了独立的、不可忽视的价值。其次,最高法院之所以在答应政府限制商业言论上采取比较宽松的态度,也是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考虑。法院担心假如给予商业言论以充分的第一条修正案保护会损害消费者和政府两者的利益,因为消费者将无法摆脱不实、误导或欺骗性的商业广告,而政府也将无法惩治这些商业欺诈。然而,近年来,法官和学者都对这种看法提出了质疑。有意见指出,即使是对商业信息也应该同其他信息一样相信消费者甄别对错的能力,而不应该答应政府对商业言论进行“家长式”的管制。最后,最高法院提高对商业言论保护也和由保护消费者利益转向保护言者的利益的动 向有关。由于因商业言论而受到限制的主体多为公司法人,而公司法人在经济上又具有优势地位,因此法院认为公司法人因言论受到限制而可能遭受的不利影响较小。这样,在商业言论案件中,法院往往强调作为弱势的一方的消费者的利益,而忽视了公司法人作为言者的利益。进入90年代之后,法院将更多的注重力放在了商业言论的言者的权利保护上,从而提高了对商业言论的保护力度。 在这种背景下,学者们自然对法院的言论分层理论提出了质疑,并且主张既然商业言论对促进言论自由的价值同样发挥着功能,商业言论同样事关公共利益,那么最高法院就应该对商业言论给予同政治言论相同的保护。 而和最高法院提高对商业言论的保护相对应的,是最高法院对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日趋严厉的态度。根据1978年的Bellotti案,最高法院对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的态度是论文摘要:不得因其言论主体性质的非凡性而对其予以限制。但是自80年代末开始,法院出于防治政治腐败的原因转向答应政府对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进行一定程度的限制,这一限制的范围被最高法院限定为含有明显的鼓吹内容的言论。进入21世纪之后,最高法院更是在2003年的 McConnell v. FEC案中支持了一个全面禁止公司法人运用公司财产对竞选发表观点(实际上就是发布竞选广告)的法令,这一法令和传统限制不同的是,它并不考虑被限制的言论是否意影响竞选,只要提到了候选人的名字,言论即可被禁止,这样就使得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受到了政府高度的限制。 法院之所以答应政府对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进行高度限制,其主要理由就在于论文摘要:公司法人在竞选中运用巨额的公司财产的行为并不是对公司法人有关公共事务的观点的表达;对其进行限制之后,公司法人还可以通过专门的组织——PAC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此外,防治腐败这一重大的政府利益同样也构成了法院答应政府对这一言论进行限制的理由。 针对最高法院近年来的这一变化,学者们同样也提出了质疑。根据Consolidated Edison Co. v. Public Service Commission案和Pacific Gas Electric Co. v. Public Utilities Commission案所形成的原则,法院对公司法人除和竞选有关外的普通政治言论给予了同个人同样的保护。那么防治竞选腐败的政府利益同样存在于公司法人的普通政治言论案件中,最高法院为什么没有对这一类言论也进行高度的限制呢?同样地,认为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不是公司法人观点的表达这一理由也可能存在于公司法人普通政治言论案件中。至于公司法人在言论遭受禁止后还可以通过PAC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实际上就是剥夺了公司法人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表达意见的权利,同时也是将责任推到了PAC身上。 虽然最高法院针对商业言论和公司法人和竞选有关的政治言论的态度截然相反,学者们对这两个新问题的思索却可以说是指向了同一个新问题论文摘要:是否应该赋予公司法人以和个人同样的言论自由。然而,针对这一新问题又有学者提出了新的质疑论文摘要:言论自由是一项“人”权,公司法人有资格成为言论自由的主体吗? 反对公司法人具有言论自由主体资格的学者所持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言论自由的一个重要价值就在于维护人格尊严和个人自主。不论是采取上述三种言论自由哲学基础学说中的哪一种,最后都可以归结至这两点上。显然,公司法人既然不是“人”,那么自然也就谈不上人格尊严和个人自主的维护和实现了。其次,我们之所以保护言论自由,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保障在社会中占少数地位的观点不受多数观点的压制。由于公司法人,非凡是像耐克这样的跨国大公司往往拥有强大的力量,因此公司法人在言论自由的新问题上不仅仅不存在表达意见的障碍,相反,它的意见还经常是影响性的。从这一点来说,也不应给予公司法人以言论自由的保护。第三,从历史上有关言论自由的判例来看,言论自由和个人声誉的保护和欺侮、诽谤案件是密切相关的。而公司法人,就如同其不具有人格尊严一样,也很难说具有主张保护基于人格尊严的声誉的立场。 支持公司法人具有言论自由主体资格的学者则从反对“基于言者身份的歧视”(Speaker-Based Discriminatio)的传统立场出发提出了反驳意见。他们认为,虽然公司法人发表和公共事务有关的言论的动机受到了质疑而被认为是受到利益驱动的,也就是和产品的推销具有隐蔽的联系的,但是从言论的内容来看却和 个人所发表的言论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那么对于相同的言论,仅仅是因为公司法人这一身份的非凡性就予以限制,这是否公平合理?以耐克案为例,假如耐克的言论是由普通公众作出的,那么法院会要求政府证实言者具有明显的恶意;而对于耐克则不必要求证实其具有恶意,只要是虚假的或误导的言论政府就可以对其进行限制,这显然是有欠公平的。 无论学者讨论的最终结果如何,在社会实践中公司法人的确越来越多的对社会事务甚至是政治事务发表看法,这已经超出了传统言论自由理论所能调整的范围,拒绝赋予公司法人以言论自由的立场更是和这一事实相违反的。公司法人成为了言论自由的一个非凡主体已是无法回避的事实。因此,和其否认公司法人作为言论自由主体的资格,还不如探究如何调整这一非凡主体的言论自由。这就又回到了前面的新问题论文摘要:是应该将公司法人的言论作为一类独立的言论给予非凡的调整,还是应该给予同个人言论相同的保护? 迄今为止,有关公司法人言论的讨论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关乎一个新问题,那就是究竟应该把探究的注重力放在言者的性质或者说身份上还是应该放在言论的内容上。值得注重的是,许多非盈利的法人和团体的言论自由都得到了第一条修正案的完全保护。实际上,第一条修正案的许多核心言论的主体都是非盈利法人和团体,如政党、公众利益团体、学校等。那么是否是对利益的追求构成了公司法人主体非凡性的原因呢?答案显然也是否定的,因为言论自由的发展历史已经证实了利益并不构成排除第一条修正案保护的理由。此外,个人也同样发布广告,如一人公司及律师。实际上,商业言论保护的发展历史和律师广告的密切联系是有目共睹的。但这些言论却并没有被法院“另眼看待”。在这种情况下,对公司法人的言论若因其主体的非凡性而进行非凡的限制,其合理性也就值得商榷了。 四、对公司法人言论自由的宪法学思索 以上谈到了公司法人言论自由领域中的几个主要新问题,也介绍了美国学者对于这些新问题的一些思索。需要提请注重的是,由于公司法人言论自由的新问题产生不久,相关的探究也只是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其中有些新问题的探索尚欠深入,而对于公司法人的言论如何保护就更难说是已经达成了共识或者形成了成熟的意见。但是可以看出,学者们比较倾向于加强对公司法人言论的保护力度。针对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新问题以及上述这种倾向,笔者进行了些许宪法学思索,在此提出以就教于方家。 从涉及的具体新问题来看,公司法人言论自由新问题的产生从表面上看起来主要是在于商业言论新问题,一是商业言论如何定义的新问题,二是提高商业言论保护的新问题。因此,对商业言论进行严格而明确的定义是解决公司法人言论自由新问题的前提。此外,虽然现在最高法院表现出了加强对商业言论保护的趋向,但是出于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考虑,至少在短期内不会对商业言论给予同非商业言论同样的保护。而以言论自由的宏观视野来考察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其主要的新问题就在于公司法人言论是否应成为一种独立的言论类型,公司法人能否成为言论自由的主体,假如能,那么它在享有言论自由的程度和范围上和个人是否存在区别。正如上文中所指出的,传统的对言论进行分类的方法所依据的标准都是言论的内容而不是言论的主体性质,假如答应政府仅仅以言论主体性质为由对某一言论进行限制,我们认为是存在不妥之处的。因为,正如最高法院在Bellotti案中所指出的,某一言论所蕴涵的价值并不会因其来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那么需要解决的就是,公司法人言论在言论的性质上是否和其他言论存在区别。 而当我们站在宪法学的高度来审阅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新问题时,我们会发现,公司法人言论这一新型言论的出现及至对公司法人言论自由的探索以及最高法院日益提高对公司法人言论自由保护的倾向(通过商业言论案件),实际上都反映了公司法人对社会事务参和程度的加深和对于共同体事务影响的扩大。回到言论自由的哲学基础上,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对于言论自由的性质如何熟悉,它对于共同体成员表达自己对于共同体治理的意见的价值,也就是言论自由所蕴涵的“自治”和促进民主的价值,始终构成了言论自由诸多价值中重要的,甚至可以说是核心的内容。这也是最高法院在关乎言论自由的判例中始终重视审查言论是否是对公共事务的讨论、是否关涉公共利益的理由。这就隐含了这样一个逻辑前设论文摘要:言论自由的主体构成了共同体的组成分子,或者说是主权者的组成分子。由此反观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新问题,公司法人由最初的发布商业广告、推销产品这样一种“表达”性质较低的商业行为发展至通过商业广告表达自己对经济方 面新问题的意见,再到就劳工政策等公共事务以及竞选等政治事务发表观点,这一过程正反映了公司法人意图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参和到共同体治理中的倾向。这就带来了一个新问题论文摘要:公司法人是否能构成治理共同体的独立主体?纵观公司法人言论自由在美国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和市场经济的纵深发展和资本对公共生活领域的不断渗透存在着较大的相关性。虽然目前就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并没有达成一致的意见,最高法院对公司法人言论案件也并没有形成成熟的检验原则,但是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资本加强对社会公共领域渗透的趋向却是确定的。因此,可以预见,公司法人的言论受到保护的程度在长期内应该是得到提高而不是相反。那么,公司法人是否最终会被赋予同个人相同的第一条修正案的保护呢?假如是,那是否最后将会造成资本,非凡是大资本控制公共事务决定的局面?而这种局面一旦形成,作为公民的个人的意见必将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忽视,届时宪政的基础是否依然存在呢?这些都是我们在探究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新问题时所不得不面对的新问题。 虽然公司法人的言论自由新问题目前在我国尚没有萌发的迹象,但是基于这一新问题和市场经济纵深发展的正相关性,我们可以预见,在不远的将来这一新问题也很可能在我国出现。因此关注美国言论自由探究中的这一新的课题对于将来公司法人言论自由新问题在我国的解决必将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3篇

1.1病例选择

根据不同专科特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疑难、罕见、容易忽视的专科问题、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患者,如合并心肺功能异常、肝肾功能衰竭、高血压、糖尿病等,或实施特殊治疗、特殊监测的患者,如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特殊导管留置、溶栓、高危药使用等,以及易跌倒、心理障碍、需特殊康复治疗等患者,在责任组长指导下,由责任护士整理资料,内容包括患者病史、主要治疗、异常检验检查报告、存在的问题、已采取的措施及需要提交讨论和求助解决的问题等,以电子版形式上交科护士长,同时,积极沟通,征得患者和(或)家属同意,积极配合评审员工作并做好现场查房准备。

1.2评审小组设置

接到查房资料后,根据患者病情所涉及的相关问题,由科护士长、主查科室护士长及责任护士共同商讨,有计划、有目的地指定人员,初期多为病区护士长、专科护士、经过专业进修或临床资深护士,科护士长负责组织,召开小组会议,初步研究个案资料,熟悉病人的发病过程,确定需追踪的问题,合理分工,除督导专科护理问题之外,另确定至少1名护士长负责整体护理质量及重要环节质量上的追踪,并在确定问题初期就共同协同责任护士一起提供跨专业的持续性照护,持续追踪及监测病人住院过程中的服务效果,直至问题有效解决,同时,责任护士负责完成查房PPT制作,交科护士长审阅通过。

1.3组织查房

1.3.1时间安排

在责任护士及评审员确立问题、文献查证、初步分析、确定护理方案并与病人及家属充分沟通取得善意合作后,通知各病区护理人员、实习护士等相关人士参加集中式现场实境护理查房,由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共同主持。查房前先集中,简要介绍病例,布置查房流程及查房中需关注和遵守的问题,控制床边查房人数,以不超过25人为宜,时间控制在30min内,以免妨碍病人休息及造成患者心理压力。

1.3.2床边查房

由主查科室护士长主持,站在患者右侧,责任护士及责任组长站在患者左侧,其他人员依床尾“U型”站立。先由责任护士汇报病情、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目前护理效果,内容包括评审组追踪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情况,实施专科护理体检,责任组长予以补充,最后,由主查科护士长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提问相关问题,了解病人及家属对服务的需求及对相关注意事项的掌握,强化相关健康教育内容及康复指导,致谢后离开病房。

1.3.3组织讨论

先由责任护士通过幻灯片详细叙述病人的整体情况、存在的问题、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包括从保护病人角度不适宜在床边查房时透露的相关信息,接着由评审员分别汇报个案追踪过程,详细解析所涉及问题的缘由、文献查证的支持及措施效果,然后展开提问和讨论,鼓励发言,由责任护士、评审员共同解答,最后,由科护士长做总结性发言。2.4管理评价讨论结束后,由责任护士、评审员共同完善优化护理方案,制定改进措施并加以落实,评审员将对个案护理质量持续追踪督导,直至问题有效解决。

2结果

通过护理团队的追踪与共同干预,本组患者住院期间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对康复内容的掌握及运用效果显著,紧张情绪得到有效缓解,对治疗护理依从性增加,护患关系更为和谐。另外,护理人员对复杂的病情观察、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治疗、舒适、并发症预防、合并症护理、特殊药物正确使用、专科护理落实到位,防坠、防压疮、防误吸、导管维护、特殊仪器使用、外出检查、转出等安全措施落实更加规范。使用本院自制的各项《护理质量考核标准》考核结果显示:患者的基础护理合格率大于98%,专科护理质量合格率大于90%,安全护理质量合格率大于97%,患者满意度大于98%,较传统的个案护理查房质量有明显提高。

3讨论

3.1追踪与解决问题环环相扣,确保了护理质量追踪方法学在个案查房中评审员遵循以问题为基础、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服务理念开展个案追踪干预[1],实施以本专科护理为主,整体护理共同协商讨论的方法。针对各专科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有着更深层次的见解,从发现问题、文献查证入手,在干预初期就提供跨专科整体性护理,把解决问题贯穿于个案管理的全过程,协助责任护士及病人顺利完成各项护理活动并监测效果,而病人及家属通过整合团队对存在的疑虑和需求,可以得到更满意的咨询和商量,可获得更符合自己的康复计划和更舒适的专业照护,护理质量与安全均得到了保证。

3.2科室间先进的专科管理和技术得到推广随着诊疗技术的发展和医学学科的不断细化,专科护理水平也随之提高[2],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专科技术、管理体系。如神经内科脑梗塞合并糖尿病病人鼻饲流质时血糖的管理,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监测技术,血液净化治疗在危重患救治中应用,先进的护理压疮技术,意识障碍的评估与管理,专科导管维护,溶栓治疗护理,各专科风险评估与应急预案实施等,其中,各科合并糖尿病的病人最多,因此,糖尿病专科护士的需求及参与最多,技术推广最为普遍。通过跨专科的追踪指导、交流和学习,科与科之间护士也相互获得了立体化的知识、技术,先进的专科护理和技术也得到了及时推广应用。

3.3整合了护理资源,实现了专业价值个案护理查房中的评审员主要为专科护士、通过进修的资深护士,包括护士长等,她们专科护理实践经验丰富,专科理论知识扎实、技能娴熟,可为病人解决普通护士无法解决的专科疑难问题,得到了病人与同行的充分认可,对涉及外科、妇产科等相关问题,我们采取护理会诊的方式获得专科护理资源。通过与责任护士、病人充分接触、沟通、协调、咨询、监测、业务指导,以及更多的进行独立思考,她们展示了各自专科所长,在尽量满足病人全方位的护理需求的同时,专科护士、资深护士更高层次的职业价值也得以实现。

3.4参与者临床护理综合能力显著提高我院临床一线低年资护士相对较多,临床护理能力相对薄弱,参与个案查房是一次很好的实景训练[3-4],每次查房都尽可能多的人员参与,有的甚至放弃休息时间,他们跟随查房全过程,通过现场实景观摩,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如礼仪规范、专科护理体检、整体护理评估、专科健康教育的技巧等,通过积极发言与激烈讨论,培养了他们心理素质、语言组织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同时,评审员及责任护士对查房中所列问题做出科学性分析与推理,充分倡导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方法,引导护士将问题意识变成一种经常性活动,激发他们采用评判性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及查阅文献的积极态度,为临床护理综合能力的提高创造环境和氛围。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就业;实践教学;档案学

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党适应时代需要提出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实行教育和实践相结合,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学生就业困难日益成为社会主要问题而备受关注,毕业即失业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育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实践教育环节的薄弱更是就业困难的罪魁祸首。因此,实践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档案学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对培养档案学专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其重要,所以,实践教学应担负起培养高校学生实践能力和提升综合素质的中流砥柱的重任。

一、实践教学的概念界定

实践教学的概念是相对于传统教学提出来的,我国传统教学主要有两个优势:一是学生文化基础知识扎实,二是应试能力强;同时,传统教学还有其弊端:一是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差,二是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可见,传统教学存在先天性的机能缺陷,那就是不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传统教学的这种缺陷恰恰能通过实践教学来弥补,传统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相辅相成的,如果两者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兼备的优秀人才。

实践教学是在高等学校专门领域内,相对于理论教学,从专业或职业需要出发设计的多种教学活动总称,包括实验教学、参观、社会调查、见习、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的内容很丰富,不同的学科和专业应该采取适合本学科和专业培养人才的实践教学内容。档案学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开设档案学专业的高校应建立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为社会培养优质的档案人才。

二、就业导向下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就业难越来越成为大学毕业生的棘手问题,并已然成为社会问题。这种问题的出现使越来越多的人对高等教育产生了怀疑的态度。人们不禁会问,难道高等教育带给毕业生的就是高分低能、毕业即失业吗?高等教育的“产品”不适应社会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与社会发展脱节,这未免与高等教育为社会培养有用人才的初衷相违背。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等教育中实践教学的不完善或欠缺是造成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因此,增强高校实践教学十分必要。

(一)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过渡到大众化,在高校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也带来了就业市场的变化。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既有高等教学体系设置以及用人单位要求的客观原因,也包括学生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这是所有专业毕业生的共同原因,档案学专业的毕业生亦是如此。

1.高校教学体系设置不够完备。高校教学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大部分高校理论教学方面做得很好,但是实践教学方面与理论教学相比却逊色很多。学生可以通过理论教学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学科的概念体系,理性思维能力得到培养。由于大学具有学术自由与自治、研究自由的传统,所以通过理论教学来彰显学术性,鼓励通过理论创新,特别是重大的理论创新来为学术事业做贡献。因此,理论教学一直备受大学关注,并在高等教育中占有很高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政治经济的发展,社会越来越需要思维与能力兼备的人才。但这又是仅靠理论教学无法达到的,理论教学培养下的学生理性思维能力可能很强,但是实践动手能力却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实践教学的作用日益凸显,应逐渐被纳入高等教育体系,与理论教学平分秋色。

2.用人单位要求苛刻。随着大学的扩招,毕业生的数量已经超过了用人单位需要的数量。毕业生的质量和能力就成为被用人单位雇佣的筹码,正是因此,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要求也就越来越苛刻,曾经“一个萝卜一个坑”的就业观念被如今的“适者生存、优胜劣汰”所取代。此外,用人单位为了节约成本,提高工作效率,更愿意聘用具备一定职业经历和专业技术能力的综合型人才,这种做法增加了大学毕业生应聘的难度。

3.大学生对自身定位不准。很多毕业生在学校期间缺乏实践锻炼,却还眼高手低,难以快速适应工作环境,更难以适应社会,因此在工作中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也未能得到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赞许,这导致大学生有种挫败感,由此会对自己缺乏自信,用人单位因此对大学生也感到很失望。

(二)就业导向下加强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1.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需要。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成为毕业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加强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有助于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增加大学生的就业筹码,更有助于明确大学生的自身定位。我国传统教育之所以忽视人的能力的培养,忽视人的能动的实践,是与坚持教育“工具论”观点,忽视人的价值主体有关。而教育理论近几年来发生着由重知识向重能力的重要转变,这使得实践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_中央、_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高等学校素质教育“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独立工作能力的人才。

2.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需要。完善的高等教育体系是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延伸的教育各环节的契合。仅仅依靠理论教学培养出来的大学生虽然理论知识充实,但是缺乏实践能力;而仅凭实践教学培养人才更是空中楼阁,缺少理论知识作为基础。所以,在人才培养方面,“理论”与“实践”二者缺一不可。理论教学比实践教学产生得早,而且发展水平也较高。实践教学在近些年来逐渐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包括高校、用人单位和学生自身。加强实践教学在提升大学生实践素养的基础上,满足了用人单位对理论与实践兼备的人才的需求,更是完善了高等教育教学体系。体系的完善是依靠体系内所有环节的共同进步才能实现,实践教学环节的薄弱成为体系不完善的重要原因,这势必影响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发展。因此,加强实践教学是完善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必经之路。

3.全面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党的_报告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由此可见,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是党适应时代需要提出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对于高等教育的发展来说意义重大,是高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2002年《_关于大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把教学活动和生产实践、社会服务、技术推广及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把能力提高和道德培养紧密联系起来。”_、_关于产学结合提高学生实践性的指示,是在统筹就业大背景的前提下做出的明智选择,为学生就业开辟了新道路,为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必须响应国家号召,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秉承实践教学为主的教学理念,以培养能力高、素质好的人才为目的,这样既保证教学改革的质量,也促进学生就业,实现了教学与就业的双赢。

三、档案学专业轮盘式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较强的实践性是档案学专业显著特点之一。然而,理论与实践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有机部分。以培养人才为目标的教育体系更是如此,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不可分割的,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因此,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势必是以档案学传统教学,即理论教学为基础的。所谓档案学轮盘式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是由“一个基础”和“四个部分”所组成。其中,“一个基础”指的就是档案学基础理论课程,“四个部分”分别是基础实践教学、实验课程、实习和毕业论文。基础理论课程作为“基础”,可以看作轮盘的轴心,“四个部分”是实践教学主要内容,它们以轴心为基础,并以逆时针的方向“运转”着。这样,这个轮盘就被带动起来进行工作,从而档案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由此构建起来。

(一)基础实践教学

基础实践教学主要是大一阶段对学生开设的以重点培养其基本技能的实践课程,外语和计算机是基础实践教学的两个主要内容。这类课程是高校所有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可由学校统一进行安排。由于档案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对。于学生计算机能力的要求较其他专业相对较高,因此,院系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计算机教学的课时量,或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更为专业的计算机技能。

(二)实验课程

实验课程是与档案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相匹配开设的。在档案学专业基础理论课程中,需要开设实验课程的主要有“文书学”、“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档案文献编纂学”等。开设实验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有消化理解所学理论课程知识的机会,“文书学”实验课可以使学生掌握文件的书写格式和写作要求,为今后规范行文打下坚实基础;“档案管理学”实验课,可以使学生掌握档案管理的基本环节和流程,为今后走向档案管理岗位打下坚实基础;“科技档案管理学”实验课,可以使学生掌握科技档案的管理流程,特别是对CAI制图以及图纸的管理有相当的了解,为今后进入专业性较强的科技部门打下坚实的基础;“档案保护技术”实验课可以使学生掌握如何保护档案的安全以及破损档案如何修复,为今后从事档案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档案文献编纂学”实验课可以使学生掌握生产出高质量的档案文献信息产品的方法,为今后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

实习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到现场从事一定的实际工作,借以掌握专业技能和有关的直接知识,学会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培养独立工作能力的教学方式。因为档案学专业的课程相对于其他专业的课程较少,所以学生们的课余时间比较多,院系可以利用学生们的课余时间安排专业实习。专业实习的时间长度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践而做相应调整,实习地点可由教学单位与机关档案室、校内外档案馆、企事业单位等机构联系,请求他们的帮助,以解决实习档案源的问题。专业实习不仅锻炼了学生们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而且让学生们清楚地认识到实践环节中自身存在的不足,这为大四毕业前的毕业实习奠定基础。毕业实习是指学生在毕业之前,即在学完全部课程之后到实习现场参与一定实际工作,通过大学四年学习期间的基础知识和全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技术问题,获取独立工作能力,在思想和业务上得到全面锻炼,并进一步培养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形式。它往往是与毕业设计(论文)相联系的一个准备性教学环节。因此,搞好专业实习为毕业实习打基础,搞好毕业实习为毕业论文和今后的工作打基础,是档案学实习的宗旨所在。

(四)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是档案学专业学生完成四年大学学习的终极成果,也是毕业必经的过程。毕业论文的形成过程凝聚着学生们的理性思维和实践成果,正是因为有了实验、实习等实践课程的熏陶,学生们才能撰写出质量较高的、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性意义的成果。同时,学生们在撰写毕业论文过程中需要搜集大量的资料,阅读较多的书籍,筛选有用信息,这些都是对大学生能力的一种培养。因此,毕业论文也就成为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

就业导向下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今后档案学专业学生就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理论教学,二者关系之密切充分体现出两者相结合的必要性。目前,我国档案学专业实践教学的开展情况不容乐观,有待完善,希望笔者针对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提升的档案学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提出的建议,能为档案学教育的发展和解决档案学专业学生就业尽以绵薄之力。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5篇

【关键词】 病案教学法; 传统教学法; 心血管内科

病案教学法主要是将已发生和将发生的问题作为个案的形式让学习者去研究和分析,从中提出相关解决方案,进而达到提高学习者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在国内已经被广泛使用[1]。该方法通过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具体的病例场景和教学内容充分结合,对理论知识在实际中进一步演化分析,充分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内科护理学为一门实践性及理论性都比较强的学科,笔者所在科根据自己的特点,在2011年开始的学生区病房教学模式中探索多种教学模式,以寻求一种最适宜本科临床护理实习的教学法。笔者所在科采用的病案教学法进行心血管内科护理教学,现将取得的效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安排到笔者所在医院心血管内科轮科的60名护生(护理实习生)进行8周的临床实习,随机分为试验组(病案教学组)和对照组(传统教学组),各30例。其中试验组男护生3名,女护生27名,年龄21~23岁,平均(±)岁;对照组男护生4名,女护生26名,年龄21~24岁,平均(±)岁。两组护生年龄、性别、在校理论水平及入科前实习时间等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具有可比性。

方法

对照组 同试验组一样,进科前先了解心血管内科的相关护理知识及注意事项,然后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护生跟随自己的带教老师同班,学习相关的基础和专科护理,学生遇到问题可请教老师。

评价方式

出科考核情况 两组护生在出科前1周集体参加科室统一出题的考试,具有统一的标准答案。(1)闭卷理论考试,内容均按心血管实纲所定,总分100分。(2)技能考试,包括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总分100分。(3)科室及学生互评,包括积极性10分、责任心20分、纪律性10分、计划能力10分、学习能力20分、判断能力10分、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20分,总分100分。(4)综合素质评分即30%理论成绩+30%技能成绩+20%科室评分+20%学生互评[2]。

实行问卷调查 通过科室自己制定的调查表,在护生出科前,了解该30名护生对病案教学法的认可情况。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均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率或构成比表示,用字2检验,P

2 结果

出科考核情况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情况的比较,试验组在理论考核、技能考核、科室评分、学生互评、综合素质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护生出科考核情况比较 分

组别 理论考核 技能考核 科室评分 学生互评 综合素质

试验组(n=30) ±* ±* ±* ±* ±*

对照组(n=30) ± ± ± ± ±

*与对照组比较,P

病案教学法的认可情况

30名参加病案教学法的护生对该方法认可度极高。在提高自学能力、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参与度、增加师生交流及扩展自己思维的五方面调查中,认可认识均达25名以上,平均认可度高达。见表2。

表2 试验组30名护生对病案教学法的认可情况 名(%)

调查项目 能 不能

病案教学法能否提高你自学的能力 28() 2()

病案教学法能否培养你更多的学习兴趣 25() 5()

病案教学法能否增加你对教学的参与度 28() 2()

病案教学法能否促进你与老师之间的沟通 27() 3()

病案教学法能否让你更好展示自己的思维 29() 1()

3 讨论

病案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充实和扩展了护生在课堂中或实验室里所学到的知识及技能,可以直接参与到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实践与知识能有效结合,充分发展了护生的主动性。案例教学法要想取得最佳效果的关键在于病案质量,因为案例教学模式是根据案例为主导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模式,所以案例质量是案例教学成功的首要因素。在责任护士选择案例时需要遵循针对性、启发性、典型性等原则[3]。

还有,案例的编写至少需要具备下面几个特点:(1)目的性要明确,能重点突出教学的内容;(2)要具有真实及客观性的特点,才能真正有利于扩展学生的临床思维;(3)病案还需要具有启发性,能够有当代护理的前沿性,不宜思维太落后;(4)同时能提高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可以提高护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4]。虽然病案教学法目前逐渐被临床护理教学所接受,但是毕竟病案教学法具有一定的优势,但也存在不足,要想有效开展并充分发挥其效果,不但需要继续去探讨和研究更完善的实施方案,还需要提高自身科室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水平,才能真正胜任带教老师一职。下面对病案教学法的优劣进行总结,以便在临床工作中能做到扬长避短的成效。

病案教学法的优势

通过调查显示,能够提高护生的各方面考核成绩,包括理论及技能考核,还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病案教学法可以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因为在步入临床之前,学生们都是面对固定的课程安排,往往受限于课本上的知识面。进入临床后,传统的带教方法注重模仿及灌输教学,学生尾随着老师,从中观看相关技能的操作,遇到问题如果不善于提出,就没有办法获得带教老师的讲解,导致护生的主动参与性不足。病案教学法可以促进护生自己阅读及查找相关资料,调动学习的能动性,把遇到的学习点消化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结合病案学习,更有利护生对全面知识的掌握。

病案教学法存在的问题

病案教学法虽然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及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病案的编写及设计方面,需结合实际临床出发,又要联系教学内容。这方面要求编写者不仅编写能力高,还应对护理知识的更新掌握得够为全面,否则造成病案编写的不规范,导致护生们在寻找资料中发现有所出入,而影响了继续学习的兴趣[5]。还有,临床护理工作较为繁琐,编写者常因临床工作的原因,导致无法静心编写病案,这些因素都可以导致病案教学无法有效持续开展下去。因此,如何做到病案编写的规范,又能增加病案编写者的工作量,也是当前病案教学法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综上所述,病案教学法比传统的教学法更适用于心血管内科护理的带教工作中,对护生起到更多有利的帮助,值得在临床护理带教中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恩琳.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医学信息检索教学中的应用[J].西北医学教育,2004,12(5):389-401.

[2]董丽华,马忠英.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大专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7):126-127.

[3]刘光维.案例教学法在护理本科神经内科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8,17(4):268.

[4]李健芝,于小华,胡丽,等.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09-110.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6篇

1国外高职护理教育毕业生综合素质教育及考核现状

国际医学教育组织确认了全球医学毕业生应当具备的7个领域

近年来,全球医学教育最基本要求(,GMER)成为医学教育的一个研究热点。GMER是国际医学教育组织(,IIME)在2001年的文件。GMER着重于医学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对医学毕业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核心能力进行了明确界定,并将其分为7大领域:职业价值、态度、行为和伦理;医学科学基础知识;交流与沟通技能;临床技能;群体健康和卫生系统;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和研究[4]。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属于医学毕业生的范畴,因此高职护理教育及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要围绕GMER开展,从而有针对性地培养具备上述7大领域最基本核心能力的护理人才。

国外高职护理毕业生综合素质教育及考核现状

综合素质教育现状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格林威尔市鲍伯琼斯大学的办学宗旨是:除教授学生知识外,强调学生本身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标准为每一位毕业生都是高素质、高质量、优秀的,没有好、中、差之分,学生必须做到诚实、正直、有信用、谦虚,愿意牺牲自己、帮助别人,掌握专业技术并且努力工作。护理是一项需要与人交往并且需要极富爱心的职业,因此这所大学非常重视人文素质的培养[5]。

考核现状

在国外高等教育领域,以美国为代表,进行毕业生社会评价已成为各学校常规的教育活动,教育评价已形成较系统、完善的制度[6]。例如,由Neibors等所做的研究中,对在工作场所护理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进行了调查。结果提示:护士和护理管理者所希望毕业生达到的护理技能水平和在护理院校所教授的护理技能水平存在着差异。Ryan等[7]进行了有关雇主对具有学士学位的护理毕业生的质量评价研究,结果显示:毕业生在临床技能和护理管理能力方面有所欠缺。综上所述,国外的护理教育机构对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较为重视。他们通过广泛深入开展考核活动,加强教育部门和用人机构的联系,建立社会对毕业生绩效考核的反馈机制,据此不断指导护理教育进行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改革,不断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和临床护理水平[8]。

2国内高职护理毕业生综合素质教育及考核现状

国内高职护理教育概况

高职护理教育是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护理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是掌握现代护理工作方法,满足逐渐增加的社会需求的应用型护理人才。因此,高职护理教育必须按照高职护理的人才规格和基本特征,把培养目标定位在掌握“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具备较强的技术应用能力,能满足临床护理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实干、创新、创业精神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9]。高职护理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从事临床护理工作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能“以人的健康需要为中心”,独立运用护理程序对病人实施整体护理,人文素质良好,有一定发展潜能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10]。目前,高等教育界已经明确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有思想品德素质、学习素质、业务素质、科研素质、身心素质及人文素质,这些都是大学生成才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而其中思想素质是根本,文化素质是基础,业务素质是本领,身心素质是本钱[11]。

国内高职护理毕业生综合素质现状

在新的世纪,我们身处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知识经济初现端倪,现代社会对人才的综合素质要求逐渐提高。我国大学生面临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整体素质水平在不断提高,综合能力不断加强,是适应现代化的趋势和知识经济潮流的。现阶段我国高职护理毕业生整体素质,从思想品德素质、专业素质、文化素质、身心素质4个方面进行评估和分析。

思想道德素质

目前高职护理毕业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总体是好的,有比较明确的政治目标,但是缺乏稳定性与系统性,缺乏有效的价值评估。由于思想、文化和知识背景的差别,高职护理毕业生对社会的道德评价不一,整体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在道德行为与认知水平上的差距依然存在。在坚持主流思想道德的背景下,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也日渐呈现出多元化倾向,但在这些多元的、多层次的价值中缺乏一种行之有效的价值评估体系,这就造成了高职护理毕业生缺乏一个对于自身思想道德素质合理的评判标准。

专业素质

目前高职护理毕业生对专业的认同和个人的爱好追求不一致,比较注重工具型知识的学习。我国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时期,现在接受高职护理教育的学生多是从应试教育的体制中成长起来的,入学前是以考上大学为目的,对专业选择也多是看重社会的需求和潮流,忽视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就出现了许多学生入学后对专业的认同和个人的爱好追求不一致,影响了对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对护理专业知识了解肤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护理专业知识缺乏深刻的钻研和探讨,更少见对护理专业的独到见解。

文化素质

目前高职护理毕业生是综合素质较高的群体,在文化素质方面的表现更加明显。他们的主流文化是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但是,由于他们的思想还不是很成熟,对文化的吸纳有时缺乏辨别能力,影响了毕业生的价值取向,在文化内化的过程中产生了矛盾和混乱。因此,他们需要一些健康的社会实践,培养积极向上的文化素质和方向。

身心素质

目前高职护理毕业生的身体素质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是心理健康素质问题较为突出。有调查表明,约有60%的在校大学生从未或几乎没有独立参加过社会活动[12],他们以独生子女为主体,受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社会转型所带来的种种变化和影响,心理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心理不稳定、缺乏安全感和认同感,在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繁重的课业压力,以及复杂的人际关系等问题时,大多显得手足无措[13]。

国内高职护理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我国关于高职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研究有所增多,但对护理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考核方面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黄会明等[14]基于加权TOPSlS法对某高职学院2006级汽车维修专业学生综合素质进行调研并评价;王萍等[15]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构造了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基于变权评价理论构造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变权评价模型,再将变权理论和模糊数学理论结合,构造出模糊变权综合评价模型。徐袁瑾等[16]采取问卷调查法对上海交通大学口腔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行了调研,为在校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供建议;徐朝阳等[17]采用定点函调的方式对皖南医学院近年的本科毕业生及所在单位就医学生必备的综合素质进行了调研,以反思素质教育,发现薄弱环节,进一步构建素质教育模块,培养合格的医学人才;张楠等[18]采取问卷法对首都医科大学中药专业毕业生所在单位进行调查,就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知识结构进行评价,分析了中药毕业生目前的就业状况及在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为中药专业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资料;余凤英等[19]采用自编的问卷,对湖南省28所医院的护理高职毕业生的工作现状进行调查,了解了用人单位对护理高职毕业生及护理高职教育的看法,对岗位人才培养方案做出评价。当今国内还没有专门的机构、科学的方法、健全的评价标准、完善的考核方案以及畅通的反馈渠道来进行高职护理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工作。国内高职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存在的问题

考核办法、目的不明确

考核学生的侧重与高职培养人才目标不相符,起不到准确考核高职学生的作用。高职护理专业毕业生将以照顾者、决策者、管理者、教育者及研究者等多重角色工作于临床第一线,为服务对象提供全方位的服务[20]。目前,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已明确,但高职院校对毕业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办法不是围绕树立“以人为本、人人都可以成才”的观念、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去考核学生的,使得对学生的考核工作明显与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脱钩,没有起到人才评价系统所具有的反馈、调节和指导功能。

考核方法不科学

完全量化学生的素质缺乏科学性,很难说综合素质79分的学生就比80分的学生差。把学生的德育、智育、身心、能力素质都分数化是不科学的,这样既不能真实、准确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不符合对高职人才的要求。高职人才应该是除了职业能力以外,当他某一方面达到一定水平就够用了,并不因他在这一方面的更高水平而改变他的价值。

考核结果无效用

考核结果没有成为调节和引导学校教育、教师教学和学生发展的风向标。考核办法不仅是检查、鉴定学生的标准,同时还应该是引导学生的路标、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重点调整的信号。学校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核工作既是对整个学校教育效果最终的检查,又是下轮教育方向进行调节的依据。因此,建立一个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阶段、分层次、简单易行、行之有效的符合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动态的考核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关系到高职教育发展的大事[3]。

3高职护理毕业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的应用前景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7篇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案例分析法;教学方法;考核

目前,我国的医学护理教育尚没有医疗风险教育课程,而护士属于高风险职业,培养我国医学生特别是护理专业学生的风险意识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医护人员避免医疗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1]。我校于2013年开设了《护理风险管理》选修课,这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为了加强学生理论与临床实际工作的联系,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于2015年第2学期引入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在课堂中将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案例灵活运用,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以此增强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教程中[2]。案例分析法在《护理风险管理》课程中的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抽取2015年第2学期选修《护理风险管理》课程的学生,共计140人。学生均为护理本科生,均为全国高考统招生,学制4年,其中男生5人,女生135人,年龄21岁~24岁(22.4岁±0.5岁)。

1.2方法

2结果

2.1案例分析法教学效果评价(见表1)绝大部分学生对案例分析法的应用表示认可,其中121人认为案例分析法的应用效果很好,占86.4%;14人采取中立态度,占10.0%。2.2案例分析考核形式评价认为本课程适合使用案例分析考核形式的134人,占95.7%,中立的3人,占2.1%,反对的3人,占2.1%。

3讨论

3.1案例分析法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次调查结果表明,86.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本课程总体效果很好,对案例分析教学模式总体持肯定态度。《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的应用性学科,通过课程培养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是规避医疗风险的一个有效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分析法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有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案例讨论过程中组间辩论使学生置身于多种观点中,有利于学生在讨论中学习他人良好的思维方式和观点,创造了良好的互教互学的氛围,且最终以团队的方式解决,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3]。另外,教师也反馈应用案例分析法增加了学生的参与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2突破传统考核方式,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由于《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门应用性学科,更适宜采用重视过程和思辨能力的半开放型考核形式。从专业特点和课程目标出发,侧重考核学生理论联系临床实际、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分析考核形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肯定,95.7%的学生对这种考核形式表示认可。表明突破传统考核模式,应用灵活多样,贴近临床的新型考核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而且有助于改变“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消极学习态度[4]。

4小结

案例分析法是近几年教育学家较为提倡的一种教学方法,经过我校在《护理风险管理》课程的应用已发现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卢锡芝.护理风险管理课程设置探讨[J].现代护理,2006,12(17):1661-1662.

[2]解丹.案例分析法在急危重症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3(30):163-164.

[3]陈海燕,尹志勤,李菊芳.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在小儿液体疗法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14,28(2B):537-539.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8篇

关键词:护理;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调研分析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化,护理工作的重点从“以疾病为中心,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转变,充分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和谐统一的理念深入到护理职业教育中。护理专业作为我校示范校项目建设的重点专业,为使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就业岗位需求紧密结合,进一步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依据。

1研究目的

深入了解毕节市护理人才队伍现状、人才需求状况、岗位分布、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岗位所必需的专业素质、知识、技能,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深化课程体系改革,突出中等职业教育实用性、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增强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专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研究内容

国家、省、市护理人才现状及需求规划;岗位工作任务;就业岗位及岗位群;岗位对专业的人文素质、专业知识及技能要求;岗位拓展对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行业对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

3调查单位及对象

市县卫生局、三级医院、二级医院、民营医院、乡镇医院及村卫生室的领导、护理部主任、护士长、护理一线专业骨干进行调研。

4调查方式

个别面谈式、问卷式、座谈会讨论式,会谈中使用适当语言和不添加评判态度。

5调查结果

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609所,病床15124张,千人口拥有床位数张,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且全省最末位。截止2010年,全市共有注册护士3218人;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人。同样远低于全国及全省平均水平。按贵州省“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毕节市“十二・五”期间应累计增加床位18916张,床位总量达34040张;每千人口注册护士数人以上,注册护士总数11760人以上。

6分析

毕节市及周边地区护理人才需求量较大,仅“十二・五”期间,毕节市护士需求量就比较大。临床护理与专科护理人才需求量均大。问卷调查结果综合分析,90%以上的人认为中职护理专业建设及课程改革很有必要,专业培养目标是理论联系实际、动手能力突出、人文关怀到位,临床一线最注重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临床一线急需理论及技能型人才。明确培养目标,培养全面发展、理论联系实际,既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规范的实践操作技能的实用型人才。增加临床见习,使教学与临床零距离接轨。对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议,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理论与操作并重;实训内容要实用,多开展见习实训;加强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增加案例分析和讨论;加强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注重心理素质培养等。

7结论与建议

岗位需求定位,培养具有专业基础和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应岗位需要,能在各级医疗机构从事护理工作,整体素质高、沟通能力强、献身护理事业的理论+技能型人才。培养人文关怀到位、德才兼备、责任心强的系统化、专业化、技能型人才和专科护理人才。熟练掌握各项基础护理技术操作、急救护理技术操作、临床专科护理技能操作、临床护理评估,熟练应用临床各项护理措施,沟通能力较强,能为护理对象提供专业、优质、高效、人性化的服务。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导,使专业理论课与专业实训实习相衔接,培养目标与岗位需求相衔接,专业素质与人文素质相衔接。

以护士岗位需要和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突出实践技能训练为重点,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完善“院校融合、工学交替、教学做一体”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二元三段式”、“”的人才培养模式,“二元”强调学校和教学医院在人才培养中的“双主体”作用,突出学校与教学医院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位置。“三段式”指学生临床课程实践能力培养分三阶段:通过“校内实训(第一段)、基地见习(第二段)、基地顶岗实习(第三段)”,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三阶段学习。“三段式”人才培养中强调注重“三结合”:在校学习与临床见习相结合(第一结合),毕业实习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第二结合),毕业考试与执业考试考前辅导相结合(第三结合)。“三段式”教学安排前学年(第四学期只上前6周课程)在校完成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及临床护理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并使人文素质、道德修养得到加强与提高。学年后到医院进行1年的临床护理实习,实现“零距离”对接。1年实习结束后返回学校进行为期3个月(学年)的理论强化及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辅导,为学生持证上岗、提高就业率打下坚实基础。

按照护士工作任务、岗位能力需求和护士执业资格准入标准改革课程体系,确立护理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密切理论与实践的联系,突出职业能力培养。根据岗位职责要求,构建“人文基础模块”、“医学基础模块”、“护理专业模块”、“岗位特色模块”四大模块组成的新型护理课程体系。制订课程标准,修订教学计划与实训计划,改革教学方法,制作教学课件等,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研开发职业技能考评与执业资格考试辅导用书,对实训操作进行规范。重视综合素质的提高,加强专科护理知识、技能的学习,加强沟通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培养,加强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学习,加强心理素质锻炼,提高自学能力,加强实习管理。规范教学医院临床实践教学管理,明确职责和要求,选拔学历层次较高、素质好、护师及以上资格、能胜任教学工作的护士带教,加强教学督导,建立健全带教管理制度。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9篇

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的学生在毕业后是直接接触临床医学护理的,所以对于他们的培养过程应该是全面并且注重实践的,传统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学科的课程设计不合理,理论教学的内容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忽略了不同学科之间、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之间、理论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没有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良好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法和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是医学教育改革的教学新方式,目前得到了很多国内外医学专业学校采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本文首先就案例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系列细致探究,分析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外科护理学教学的优势,分析了如何选择案例进行教学,就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实际应用进行了详细阐述;然后就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本文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医学岗位,提高学校整体就业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医学视频导入;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

随着我国医学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于医学教育的整体教学结构也发生了变化,由于中职卫校的学生的生源水平不是很高,所以近年来对于中职卫校的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自身素质的评价不是很理想,直接影响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情况,由于处在中职卫校的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他们的自身的约束力不足,严重缺乏学习积极性,并且对于学习的领悟性较差,很多知识通过教师机械的讲解不能完全领悟到课堂的精髓所在,也就是说现在的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应现代中职卫校学生的学习需求,在医学学科的学习中,内科护理学在护理专业是一大主要课程,所以学生只有在学校打下坚实的基础,才能在今后的临床实习和工作中胜任工作,所以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引入先进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自身综合素质是势在必行的,案例和医学视频导入情景教学法是符合医学教育的改革要求的,下面本文进行细致的探究。

一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在中职卫校内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一)采用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的优势

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由于都是紧密的结合生活实际、社会生产和科技发展的,所以给学生提供的案例来源于生活和实际的教学案例,能够极大的增强课程教学与医学临床实践之间的联系,学生在进行知识的学习掌握的同时了解了临床内科护理的现状,并且能够将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恰当的运用到实践中,能够紧密的结合实际;其次,采用案例情景教学法能够做到知能并重,教师在进行知识的教学的同时,不能只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该重视学生多种学习能力的培养,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让他们学会利用所学到的临床护理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1]。教师在列举案例的时候可以分阶段进行引入,让学生对所引入案例进行模拟、谈论、创设,达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做到知行合一,采用案例导入教学情景教学法还能对学生起到启发诱导的作用,它可以说能够让教师更好的发挥循循善诱的教学手段,诱导学生动脑思考,勇于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二)典型案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选择

1.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启发性

由于在中职卫校的内科护理教学中,将案例引入情景教学过程中是促进学生更好的进行学习的,所以这就要求引入的案例必须要对学生有启发作用,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并且教师设计的教学案例必须要有很强的针对性,富有吸引力,这就要求教师应该精心选择教学案例,首先案例必须真实的来源于临床医学实践,根据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对教学案例进行有针对性的收集,对于案例的具体内容必须精心挑选,寻找案例与课堂理论内容有良好的契合点,案例在课堂中出现的时机必须恰当,无论是在课前还是在课中亦或是在课的结尾,目的都是为了加强学生的理解。

2.案例的选择要包含足够的专业知识

案例导入情景教学法运用于中职卫校的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最终目的就是为课堂服务的,帮助学生进行本节课的知识理解和学习,所以案例的选择必须要充分的结合教材,包含充足的知识,让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了解内科护理过程,对于护理的诊断、设定护理目标以及实施护理过程都能够有比较全面的认识,将内科护理的知识与临床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2]。

3.案例的选择应该易于学生接受

针对案例的选择还必须要注意设计过程必须要典型并且简明,让学生容易接受,遵循的原则是由浅到深、有简入难的原则。教师首先通过简单明了的案例让学生对于学习过程能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然后选择恰当的事实将引入的案例分析加大难度,让学生学会一步步的进行分层次学习,对于学生解决临床实践能力要逐步培养,逐步加深。

(三)案例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1.案例教学法离不开教师的组织管理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10篇

关键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系统的法律专业知识、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现代法律人才。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提出深化教学内容改革,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课程体系。要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提倡启发式教学,注重因材施教。由于我国传统法学教学教育重理论、轻实践,不利于学生法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因此,改革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以适应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需求乃大势所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育的改革应当以培养生态文明法律新型人才为目标,为我国创建生态文明社会目标奠定基础。

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模式反思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新兴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1997年被列为法学二级学科以来,已有二十年,教育部于2007年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增列为法学核心课程。“生态文明”写入党的_报告,党的十报告指出,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在提高大学生环境保护意识、树立环境法治理念、普及环境科学知识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部门法无可比拟、也无法替代的。目前我国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方面处于蓬勃发展时期,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研究亦是近年来法学界最为活跃的领域之一,处于蒸蒸日上的时期。生态文明建设不仅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带来新的契机,也为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三江学院法律与知识产权学院为本科生独立开设2个学分32个课时的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选修课。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是一门边缘学科,它的许多原则、制度和专业术语与宪法、法理、民商法、行政法、经济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等多个法学学科紧密联系,其内容更体现出与环境伦理学、环境经济学、环境社会学、环境生态学等多个跨一级学科的交叉制式。与传统部门法相比,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这门课程本身的理论性并不是很强,但是该课程呈现出整体的理论体系比较分散的特点。笔者从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教学多年,深知传统教学方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在法学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同时它也存在着诸多弊端:

(一)讲授式教学法

如果仅仅单一的讲授式教学法,学生对知识的了解限于教材和教师的灌输,对知识点的掌握靠强行记忆,会导致缺乏学习热情,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无法达到对学生解决实际环境纠纷能力的培养。如何对现有讲授式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是法学教育尤其是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这样一门具有强烈专业特色的学科教学中的瓶颈。法律本身就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诞生和发展的历史表明其是作为解决社会问题之利剑应运而生,是实践推动着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的建立和完善,其实践性、应用性更加明显,且环境要素本身体现出高度的社会性,是社会的整体利益和价值追求,此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特殊性意味着其必须反映自然科学规律,在理念上吸收环境科学的研究成果,通过技术规范和标准发展出相应的法律规范即较强的技术性。因此从根本上说,对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对环境立法、环境执法、环境司法状况的了解,是单一的教师中心型教学方法无法完成的。加之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内容较为庞杂、课时较少,若教师细致讲解,会导致填鸭式教学,反而影响教学效果,若教师不讲,会导致学生只能了解教材上的知识,所学有限视野狭窄。

(二)案例教学法

在我国传统法学教育中,案例教学法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等,当然,案例教学法在教学实践中也体现出它的局限性:第一,如何保证高质量案例作为素材。第二,学生愿意深入思考案例而不是仅仅“听故事”。

(三)模拟法庭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内容包括了总论、自然资源保护法、污染防治法、国际环境法等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法理、民法、行政法、刑法、诉讼法等基础学科的功底,且需了解环境学、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等其他跨学科的基本原理,知识跨度大,科技性强。这使得在32个课时的条件下,不宜选择模拟法庭等特别费时耗力的实践教学模式,否则可能会导致因教学基本信息量不足,致使学生无法较好应用,反而影响教学效果。较之民法、刑法等部门法,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目前尚不处于“显学”地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内容在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中所占分值极少,这使得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和学习兴趣降低;同时,现实的就业压力促使学生更加现实,多数学生在四年的大部分时间里准备研究生考试或准备司法考试,无心在课程学习中投入过多精力。

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教学改革思路

现代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创造性思维包括:一是发现问题、二是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即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创造性。

(一)优化教学方法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11篇

关键词 案例教学法;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将临床典型的病例展示在学生面前,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等的教学方法[1]。《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在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理论课中开展案例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 选取2006级护理本科生244名为对照组,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185名为实验组。两组均由我院《内科护理学》教研室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使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如下:①收集病例:教师在临床工作中,在相应科室收集5~10份典型病例。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心理社会反应、护理体检、辅助检查、入院后病情及临床处理等。②实施:每个系统疾病讲授中采取理论引导式病例专场讨论书写1份护理病历的形式。a.理论引导式:主要是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病例可以不完整。教师可在课堂讲授前、中、后介绍病例,使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要点等。理论引导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b.病例专场讨论:是在某种疾病讲授结束后给学生提供1份病例,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要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总结。c.书写护理病历:是在一个系统疾病讲授结束后,提供1份护理病历,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后书写1份完整的护理病历,教师批阅。书写护理病历的内容包括填写入院患者评估表、护理计划单、护理日志、出院护理小结。如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中,传统教学中理论讲授18h,案例教学中理论讲授16 h,病例专场讨论2 h,最后书写1份护理病历。

教学评价 ①理论考试成绩评价:包括理论考试(占85%)和书写护理病历考试(占15%),理论考试中基础理论知识占90%,病例分析题占10%。分别对两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病例分析题得分、书写护理病历得分、总分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②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85份,收回185份,回收率100%。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x[TX-*4]±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内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

实验组问卷调查情况 ①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对教学效果满意170名(),认为学习后收获较大185名(),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172名(),认为提高了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165名(),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158名(),认为提高了沟通与交流能力146名(),认为提高了合作能力154名(),认为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168名(),认为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150名(),认为提高了知识的记忆能力157名(),认为提高了创新能力134名()。②存在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需进一步发挥学生主动性,达到师生互动;增加病例教学,多讲解临床上常见病例及护理要点,避免满堂灌;增加小组讨论,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

3 讨论

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学习活动最积极的心理因素。通过教师讲解临床真实的病例,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感到理论课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患者”,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识需要。特别是在教师引导下的病例讨论中,提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

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医学护理人才,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素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3]。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提高。在书写病历时,学生通过分析病例,查阅资料,拓宽了知识面,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了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今后进入临床打下基础。

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沟通交流能力 同心同德、互尊互助、相互学习、团结协作是处理护理人员相互关系的基本规范。在小组讨论、汇报与总结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可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与互助的精神,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但在病例讨论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只能小组代表发言汇报,使一些同学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案例教学法中应体现护理特色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贯穿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的临床思维方式。①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患者主要和次要的护理诊断,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措施。②要求学生要重视心理、社会方面的评估与护理。病例中要提供心理、社会资料,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③通过病例讨论和书写护理病历使学生熟悉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掌握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的理念。

教学中应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 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课,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病例,对病例所涉及的内容要熟悉,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应提前考虑[4]。教学中认真组织课堂,围绕主题,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结束后,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价。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满意度较高。学生理论成绩与书写病历成绩均有所提高。但是我们还需吸取经验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不断改进;如还需进一步发挥学生主动性,多讲解临床上常见病例及护理要点;增加小组讨论课等。

参考文献:

[1] 蔡艳芳. 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86-87.

[2] 高国珍.病例分析应用于诊断学教学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7):860.

[3] 李健芝,于小华,胡丽,等. 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09-110.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12篇

魏彩虹:女,本科,护师,护理部主任

魏彩虹 曾梅玉 蔡丽月

关键词 护理;业务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doi:

中医医院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是医院档案的组成部分,所涉及的内容多且范围广,是中医医院护理管理者较为困惑的问题。技术档案数量急剧增加和档案利用率不断提高,传统手工整理检索档案已越来越不适应信息时代护理管理需求[1]。2010年我院护理部在计算机工程师技术支持下,进行“护理业务技术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研发和投入使用。利用计算机管理护理人员技术档案使我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规范,应用方便快捷[1]。

1设计思想及内容

设计思想以骨科专科医院护理人员信息为中心,建立电子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系统,本着满足护理人员的信息管理要求,提供护理管理者查询护理人员有效信息为宗旨,多元化地体现护理人员的整体业务情况及个人信息。由护理部提出我院护理技术档案管理需求,交由信息科工程师技术研发。

主要内容(1)简历。主要有姓名、性别、毕业时间、毕业学校、学制、学历、学位、家庭地址、政治面目、业务职务或级别晋升情况、学术团体情况等,附贴照片。(2)主要经历。(3)外出学习进修,在何地参加各类学习,学习时间,进修单位的鉴定表及进修结束时的考试成绩。(4)继续教育。记录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培训及获得学分情况。(5)院内业务培训情况。记录何时何地参加院级的何种业务培训。(6)业务考核。包括各阶段的理论考试、技术操作、护理带教查房、全院授课等考试成绩。(7)论文。何时在何期刊上发表何论文或综述。(8)著作。何时参加过何著作的编写,何时出版等。(9)科研、技术业务受奖。何时参加何种科研活动,何时有新成果,当时领先水平如何或附鉴定书及专利证复印件。(10)差错事故。记录医院、护理部处罚通报等。

2档案系统功能与实现

完善护理人员资质管理(1)能自动统计全院护理人员花名册。(2)有护理人员中、西医院校毕业的统计和分析。(3)各级各类人员所占比例分析报表。(4)护理人员与各科室床位比的相关报表。(5)培训课题及培训时间相关报表。(6)统计护理人员每年发表的护理论文、荣誉、科研报表,有排序和查询功能。(7)护理人员流动统计报表,根据护理人员的所在科室的工作卡来统计护理人员的动向。

加强护理人员教育、科研管理(1)取消护理人员业务学习的纸质签到表,采取电子考勤。所有全院护理人员参加业务培训考勤记录,可自动生成出勤率统计报表,并能按照年月日排序和查询。(2)培训内容根据护理理论、护理技能、公共、院感等类别进行分类,对护理理论、技能培训可标识是否是中医护理培训,以利于自动统计中医护理培训时间及相关课程和出勤率。中医护理培训作为护理业务培训一大重点,在护理质量检查中可以独立出来。(3)院内业务培训、考核等记录与个人技术档案中的院内业务学习、考核相关记录同步,不需要再次维护护士个人信息。(4)全院年月日理论、操作考核合格率统计报表。(5)设立护理课件共享平台能将课件以附件形式上传至业务学习课件管理。

加强护理人员外出学习培训管理护理部能动态记录护理人员外出学习情况,相应的培训费用从财务平台自动导入。能记录护理人员短期培训、进修的人次数,利于护理部申请人员培训经费。

权限管理要求护理人员有权查看和修改个人信息,修改个人信息需向护士长提出修改申请。护士长有权查看本科室护士信息,审核护士修改申请后提交护理部。护理部可查看和维护全院护理信息,审核科室提交修改申请。

3讨论

实现护理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取代传统的手工、机械的重复劳动,自动生成数据和图表,降低了管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减少了人工操作环节上造成的误差,使信息可靠、全面、快捷[2]。管理人员可以将精力和时间花在护理管理探索上,提高了管理工作的效率和决策水平。同时可以解决传统的手工管理方法资料较多、占用空间大、保存期限短、纸张易变黄等问题,减少资料保存空间,保存期限长,避免资料受外界环境的腐蚀[3]。中医医院护理信息化发展速度总体较西医医院发展慢,中医护理管理者应用护理业务技术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大大推进实现自动、高效、全面的中医护理业务及培训管理进程。

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全面管理护士作为医院重要的人力资源,护士的整体素质、工作积极性、队伍稳定性直接影响优质护理服务的深入开展,影响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因此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护理管理的核心内容[4]。要实现护理人力资源的高效管理,护理业务技术档案管理系统能为管理者提供全面、准确、实时的护理人员业务技术动态信息。能真实记录每个护士成长的轨迹,管理者可以便捷地掌握护士业务技术信息、个人业绩以及技术能力测评情况,从而为选拔护理人才提供科学依据,做到合理评聘,量材用人。

信息资源得到共享护理人员可以相互查阅院内培训学习情况,很大程度提高培训出勤率,培训内容共享,方便护理人员查找和复习。

护理信息化建设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护理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满足用户的需求。计算机工程师是技术人员,对于护理管理流程及需求相对不熟悉,护理管理者要结合本院的实际提出自己的需求,使得研发的软件更能贴近临床,更科学,避免浮夸和表面形式化。

总之,业务技术档案是一个动态信息,而传统的手工人事档案内容简单、条目单一,无法对其作出全面、完整的评价,不利于护士能力的发掘和评价。通过使用护理业务技术管理系统,我院的护理工作从手工到电脑、从宏观到微观、从主观到客观,都有了很大改变,大大提高了我院的护理质量、护理水平及护理人才的选拔[5,6]。

参考文献

[1]王莉芳,王玉娟.护理人员技术档案信息管理[J].中国水电医学,2006,4:247-247.

[2]魏春波.浅谈新形势下档案信息的开发利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8:304.

[3]王晋.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2,17(4):301.

[4]魏畅.决策支持系统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9-10.

[5]张琼瑶,李红,陈美榕,等.信托信息化平台,全面推进优质护理[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10):5-8.

[6]杨金东.护理管理系统在我院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8):148-149.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13篇

霍尔姆斯曾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种经验产生于各种典型案例的司法实践。案例就是活生生的法律,也是行动中的法律。

虽然我国是成文法国家,法律规范主要表现为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文本,且尚未建立也不承认判例制度,但是,案例分析在我国法学理论研究中却具有重要意义,因为深入细致地进行案例分析的同时就是在进行着法学理论的探讨与运用。案例分析可以明确现实中对法学理论的需求,发现实践中的真问题,从而有助于法学研究工作。

通过典型的案例分析,学者能够发现社会实践对法学理论的新需要,激发理论的创新,有助于学者真正把握时展的脉搏,实现理论和实务的良性互动。下面笔者以几年前的一个案子为例说明案例分析方法在法学理论研究中的上述作用。

2005年4月14日,江苏南通儿童福利院有两个重度智障的女孤儿,生活不能自理,经常发生痛经,院方觉得护理难度太大,也为避免意外的性侵害带来恶果,经过福利院领导的集体讨论,决定请城东医院给两位女童做子宫切除手术。

后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案发后被告人分别向主管单位汇报了子宫切除事件,能及时交代犯罪事实,有自首情节且主观恶性较小,可酌情减轻处罚,对于其中一人判处有期徒刑1年缓刑2年,其余3名被告人管制6个月。

案子虽已尘埃落定,但是法学理论界对于此案的分析思考却并未止步。不同的学者对于这一案例从不同的侧面切入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智障少女有无生育权。第一类观点不主张智障儿童具有生育权。论点主要围绕社会利益的维护和智障儿童行为能力的缺失。一些学者认为确认智障儿童具有生育权将可能破坏社会利益,也可能给下一代造成损害;另有个别学者认为,即使赋予智障儿童生育权利,她们也没有相应的行为能力。

而另一类观点对剥夺智障儿童生育权的做法提出质疑。他们认为:第一,宪法没有说智障儿童不能生育,禁止智障儿童生育也没有医学上的依据;第二,不排除有人愿意娶智障女为妻,结婚生子,也没有证据证明其后代就是不健康的。

因此,剥夺智障儿童生育权没有任何事实和法律依据。其中曾争志在《智障者生育权的保护与限制——从一起智障少女子宫被切案出发》一文中也写到“无论是从生育权对人类本身的意义出发,还是从生育权对个人存在价值和尊严的重要性出发,它作为一项独立的个人基本权利的地位毋庸置疑,应该受到一国宪法和法律的保护。

既然生育权在性质上属于个人基本人权,那么意味着包括智障者在内的每个人都应平等而自由地享有这项权利。”不过基于智障者的特殊情况,学者们普遍同意对其生育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同时还必须严格遵守“智障者最大利益”原则。

第二、智障者的医疗同意权和监护权问题。医疗同意权是近年来一个较为热点的话题,随着医患关系的紧张,医疗同意制度得到不断发展,但是我国法律对此涉及的较为片面,其中对于未成年和智障者的医疗同意权应该如何行使未作明确规定,立法的缺失会导致他们的权益受到损害。

胡雪梅教授通过深入分析我国立法规定,觉得我国既往法律关于未成年医疗同意制度存在很大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不合理的认定所有未成年人均不具备任何医疗同意能力,损害了未成年人应有的医疗自决权;二是对未成年人医疗同意权的代为行使没有做出任何限制和约束,使未成年人的生命权与身体健康权的保护缺乏最起码的法律保障。结合西方的立法实践,胡教授提出应该从未成年人医疗同意能力的确定、未成年人医疗同意权的代为行使和对未成年人医疗同意权代为行使的限制三方面进行制度的合理构建。

另外,对于福利院能否作为智障者的监护人,学者们也各执一词,监护制度设立的初衷是维护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利益,因此,确定监护人时也必须坚守他们的利益最大会原则,不能机械的适用法律。

第三、法律有漏洞时如何弥补。正如主刀医生的辩护律师所言,很多国家对智障女性做类似手术都规定了司法审查程序,而目前我国还缺少这样的程序,因此不能让他们因国家法律的漏洞而承担刑事责任。

有学者曾说,把一个现行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争议案件推给成文法国家的法院审判是不幸的,而推给一个成文法且尚不完善国家的法院审判则更不幸。

即当成文法国家的法院判决不能同时满足两个对立的伦理诉求时,我们就会发现,我们缺失的是规则。因此,不论是立法的缺失还是程序的不到位,本案很多难题的根源在于法律存在漏洞。

由一及万进行思考,当面临法律漏洞是该如何解决,能否机械的套用国外的先进立法,在目前情况下能否放开我国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这些都是法学理论研究中亟待理清的问题。

从上述案例分析结果可知,案例分析可以激发学者的研究热情,促进理论创新。因为对于学者而言,如果随波逐流,自然是被舆论淹没,“泯然众人”;如果言而无据,自然会被人嘲笑有“哗众取宠”之嫌,所以,学者们势必殚精竭虑的进行研究和创新,这样我国法学理论研究大有裨益。

另外,案例分析的结果能被更多的读者所接受,而不局限于学术研究圈,且因案件具体,对其分析也较为形象,会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现实感,能更好地传播法律精神,实现法的终极价值追求。

再者,案例分析为其它类似案例提供了易于理解的解释并有可能发现被传统的统计方法忽视的特殊现象。

因此,在我国法治还不健全的当下,在法学理论研究中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可以不断促进法学理论研究的进步,引发学者们的深入思考,从而以理论带动实践,不断完善我国的法治建设。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14篇

上述两种观点仅从语词表述上看,一个认为科技档案可以更改,另一个认为科技档案不容更改,显然是相互矛盾的。产生这一矛盾绝非偶然现象,既是一定的历史原因所致,也是科技档案管理学发展和完善过程中的必然现象。

在一般人看来,档案是神圣的,它不容任何形式的更改,更不允许随意篡改。何嘉荪教授在研究档案概念时发现,在档案学原理(概论)、普通档案管理学和除科技档案管理学以外的专门档案管理学的著作中,我们一直强调“档案不容更改”,或者强调“档案是历史的真迹,必须保持它的特性,档案才能充分发挥它的效益。后人不能为了迎合现今的某种潮流或按照自己的观点和需要去篡改档案”。④ 而在传统的科技档案管理学著作里,却肯定科技档案的内容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按特殊办法作一些必要改动。他认为这两种观点也是相互矛盾的,只是由于不出现在同一著作和教科书中才避免了难堪。在他看来“有不少科技档案,由于实际上是现行文件,仍处于动态之中,当然就需要修改。否则后果就不堪设想”。⑤ 进而提出我国档案概念以非现行性为基础不合理,必须扩大我国档案概念的外延,将文件与档案概念等同,方能正确解释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问题。然而,宗培岭、谭 培二位学者对这一解释持不同见解,他们认为“科技档案更改”命题的正确性与否和对文件与档案关系认识密切相关,我国“档案概念以‘非现行性’为基础是合理的”,与文件的现行性对应,“科技档案的非现行性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科技档案更改“仍属档案原始记录性的继续”。⑥ 他们认为我国已有的对文件与档案关系的认识是基本正确的,能够合理解释科技档案更改现象,没有必要不顾我国的国情和档案工作的实际状况去扩大档案概念外延。而吴品才博士则坚决否定“科技档案更改”一说,他认为运用文件生命运动理论能够解释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现象。因为科技文件除了纵向运动之外,还存在横向运动,这种横向运动使得“科技档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现行科技文件”。⑦ 所以他认为,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是科技文件横向运动的结果,“必然是在科技档案转化为现行科技文件时进行,是为形成现实科技活动开展所需的现行科技文件过程中的修改,而且更改的不是原件,而是复制件。”在他看来,“科技档案和其他档案一样是绝不允许更改的”。⑧ 那么,“科技档案更改肯定论”与“科技档案更改否定论”孰对孰错呢?我们又该如何去看待这种不同的观点呢?

二事实上,对“科技档案更改”简单地下肯定或否定的结论都是有失偏颇的,科学地认识 “科技档案更改”现象的本质才是关键。我们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此作扼要的探讨。

首先,必须认清理论上和现实科技工作中同时存在着的“科技文件更改”和“科技档案更改”两个概念。一般而言,“它们在更改原因、更改主体与更改的后处理上均有所不同”。⑨ 人们认为它们的最大区别在于,科技文件未履行归档手续,而科技档案是已经归档了的科技文件。而从论理上讲,归档并非是文件和档案的分水岭,而是人为划定的文件工作和档案工作的界线。例如,档案界有人提出:“没有立卷归档的文件不一定不是档案;已立卷归档的文件未必是档案”。⑩ 按此说,实际工作中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是对归档后科技文件的更改,而不管这里的科技文件是否可以称作理论意义上的档案;理论上的“科技档案更改”则仅包括对半现行和非现行期的科技文件的更改,而不管其是否归档。对于档案人员来说,我们主要是对科技文件归档后的所谓“科技档案更改”实施必要的指导和监督。

其次,“科技档案更改”与“科技档案篡改”有本质上的不同,不能将两者等同起来。“科技档案更改”有合理的更改原因、严格的更改权限、规定的更改程序及更改要求和更改方法,它根本上是为了使科技档案与所反映的事物始终保持一致;而“科技档案篡改”则不然,它总是为了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逃避正义力量的合理控制,而采取非法手段改变档案真实内容的。由此可见,有些同志在档案学理论研究中,简单地将“更改”理解成“篡改”,并将二者等同起来,进而将“科技档案更改”理论加以全盘否定是不足取的。

再次,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有其理论上的缺陷。第一,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理论并不是针对所有类别需要更正的科技档案而言的,有其逻辑推理上的缺陷。我们可以看到,科技档案需要改动的情况有二:其一,科技档案形成过程中与所记载和反映对象发生偏差,即科技档案存在先天性的不足;其二,科技档案记载和反映对象由于某种需要发生新的变化,即科技档案本身不会随其反映对象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存在着后天性不足。而科技档案内容和与其相对应的客观事物不一致的情况比比皆是,它可能出现在任何种类任何载体的科技档案中。而现实工作中的所谓“科技档案更改”则有其针对性,一方面是针对基建、产品、工艺、设备等类别科技档案;另一方面是针对上述类别科技档案中的图样科技档案,而非包含表格类、文字类、声像类科技档案。也就是说,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是从个别推论一般,并不具有普遍意义,或者说并不应该称之为“科技档案更改”。第二,“科技档案更改”理论有违反档案学的基本原理和概括不全面的地方。所谓“科技档案更改”的形式主要有两种;一,内容改动较少的在原件上进行;二,内容改动较多的,但可以利用原件大部分的,复制原件并在复制件改动。在科技档案原件上更改,虽然有其方便的地方,但在一定程度上很难真正做到维护档案的真实历史面貌,这正是许多同志对所谓“科技档案更改”提出异议的原因。而对内容改动较多,但又不好套用原件的,在充分利用原件的基础上,重新制作文件来实现对原件的改动的这种情况,“科技档案更改”理论并未包含。

最后,“科技档案更改”尽管在理论上有缺陷,在实践中有不足,但它在长期的科技档案工作实践中还是发挥了重要作用的。尽管在理论上或者口头上表达“科技档案可以更改”,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并没有真的恶意地去改变科技档案的某些内容,反而更注重维护科技档案的真实历史面目。比如在反映科技档案相对应的客观事物现状的同时,在科技档案复制件上进行更改,或者重新制作科技文件,并保留更改过程?一般不在科技档案原件上更改,只有极少部分单位在改动较小情况下在原件上更改。事实证明,这样做除了在原件上更改这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维护科技活动的真实历史面目外,总体上是有利于科技活动的进一步开展的。

通过对所谓的“科技档案更改”问题的简要分析,我们不难得知过去乃至现在的科技档案工作中,“科技档案更改”只不过是由于受人们认识水平限制而延袭下来的一种习惯表述。理论意义上的“科技档案更改”不仅应包括对已归档科技档案、科技文件的更改,还应包括应该归档但尚未归档被称作为科技文件的科技档案的更改;不仅应包括对被称作科技文件或科技档案原件或复制件的更改,还应包括另行制作科技文件对科技档案内容的修正。从“科技档案更改”具体工作的诸多限制我们不难看出,“科技档案更改”和“科技档案篡改”不同,它并非鼓励人们去改变某些科技档案的真实内容,恰恰相反是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维护科技档案内容的真实性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仅因为看到科技文件更改是无可厚非的,就试图通过扩大档案概念的外延,将文件与档案概念等同起来,以此来说明对“科技档案的更改”就是对“科技文件的更改”,并试图用科技文件更改来代替“科技档案更改”,回避业已存在的所谓“科技档案更改”引发的问题,不仅回避不了,反而会造成认识上的更大混乱。由此可见,该法并不足取。用文件生命理论来解释 “科技档案更改”问题似乎有较强的说服力,但是仅就相关科技活动、同一科技活动的前后阶段,后者套用前者的科技档案并将之复制后作部分更改转化为后者的科技文件的事实,仍然不能合理解释全部的“科技档案更改”现象。科技文件横向运动理论只能解释图样类的科技档案复制件更改后转化为现行科技文件的部分事实。对文字类、表格类和声像类科技档案内容需要改动就难以合理阐述。按照科技档案内容需要更改的情况,假若某些基建档案中,发现施工日志与所记客观事实有出入,无疑需要更正。我们是找有关人士重新追记,力求档案与事实相符,还是非得将之复制后,转化为复制件后再找有关人士修改。显然,后者有些荒谬,既行不通,也有违情理。由此可见,想通过扩大档案概念的外延和借助文件生命运动理论来解释所谓“科技档案更改”现象都是行不通的。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1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成人高等教育;内科护理学;教学

案例教学法是将临床典型的病例展示在学生面前,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等的教学方法[1]。现阶段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教学模式仍以学科式教学模式即三段式教学模式为主,只是对普通本科护理教育课程的课时进行了一定的压缩。这样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始终无法摆脱自身的局限性。由于此模式过于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使内容很难减少;同时随着时代的发展,新知识、新理念不断形成,由于课时的限制,新内容又很难加进去;基础知识反复学习,学生兴趣不大,新知识又没有及时接收,实际应用时也显得捉襟见肘。二者形成了难以调和的矛盾,我们必须要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鉴于成人学生自身的特点,本改革在《内科护理学》课程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取得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入学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学生195例为研究对象。

教学评价 包括理论考试和问卷调查。①理论考试成绩评价: 《内科护理学》所有课程结束后进行理论测试。理论考试成绩中理论考试(占75%) 和书写护理病历考试(占25%) ,理论考试中基础理论知识占60%,病例分析题占40%。②问卷调查: 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对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①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 对教学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收获、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自学能力、沟通与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②存在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

2结果

问卷调查情况分析:①本项目课堂教学部分自2014年2月课程开始以来,共计学生195人,平均出席人次,出勤率为。授课结束后完成1次教学效果测评,发放调查问卷195份,收回160份,回收率。学生对课程满意程度达;学生表示通过这次教学的改革,吸收了新知识,了解了更多的临床资源;学生表示提高了沟通与交流能力;学生表示本课程改革缓解了工学矛盾;学生认为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认为学习了中医的理论知识及辨证施护能力。②存在问题及需要改进的地方:学生反馈对于本身学习西医的学生来说,讨论及书写中医案例对于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希望学校在课程安排中假如更多的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3讨论

教师能力的提高 在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内科护理学》课程中改革应用案例教学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灌输式教学方法为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改变以往教学内容是临床医疗专业的压缩本的现状,使教育内容遵循成人教育的特点[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课前的集体备课、收集案例、研究案例教学的相关理论、书写案例、进行课堂设计。这一系列的过程要求老师必须教师不断努力、不断学习, 提高自己各方面的素质, 否则完不成教学任务。

案例教学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中医护理能力 在编写案例过程中,详细参阅了多本教学教参并结合临床,共组织编写教学案例6例,案例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虚劳》、《膜性肾病-水肿》、《慢性肾功能不全-虚劳》、《高血压-眩晕》、《慢性心功能不全-喘证》、《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胸痹心痛》。

内科护理学是基础课程,授课对象是具有一定临床工作经验的各医院的临床护士,临床工作经验丰富,但是 护士为西医医院工作,对中医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较少,知识储备较少,因此学生在完成案例时必须以临床病例为导向,以问题为基础,自觉地复习中医基础理论知识,查阅资料,才能高质量完成案例,学习内容得到了巩固,学习效率、学习成绩得到了提升。

实施过程中注意事项

案例教学在在总教学时数不变的基础上,以往理论教学与案例教学时数比例为2:1。为保证以往理论教学的教学质量,每章节开始前,教师预先指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复习在病例讨论环节教师有针对的检查学生理论知识复习掌握情况,并将课外复习内容纳入课程考核范围之内。

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贯穿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的临床思维方式。①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患者主要和次要的护理诊断,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措施。②要求学生要重视心理、社会方面的评估与护理。病例中要提供心理、社会资料,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③通过病例讨论和书写护理病历使学生熟悉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掌握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的理念。

教学中应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课,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病例,对病例所涉及的内容要熟悉,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应提前考虑。教学中认真组织课堂,围绕主题,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达到师生互动; 教学结束后,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价。

4结论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16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 基础护理 应用

案例教学法是根据确定的教学目的,围绕一个或几个相关的教育教学内容,选择代表性强的实际案例,组织学生通过案例获取相关信息,并根据自己所得到的实际信息让学生进行分析与讨论,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专业理论、专业知识及其专业技能的理解与掌握。众所周知护理学是一门融科学与艺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应用学科,其任务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为核心,使学生具备较强的护理实践技能和专业的护理基础知识,同时也需要具备有效决策、协调、沟通、激励等方面的能力,在这种社会需要护理人才的情况下,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以行动和目标为导向的新型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广大教师的关注,把护理的实际案例恰到好处地引入基础护理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之一。因此笔者对案例教学法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与各位同仁共同交流。

首先,案例教学法产生的条件是护理案例必须是真实事件的描述,案例内容是以问题为导向的,其中蕴涵着很多疑难问题,并且这些问题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问题,为学生去解决问题提供平台。

其次,案例教学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通过阅读真实性、完整性、启发性的案例,使学生积极开展了对按例的调查、思考、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学习,从而使学生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再次,案例教学法以解决问题为目的,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掌握了对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技巧,有利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技能、基本知识、情感态度的融合与学习,以便将来发生类似事件的时候学生能够合理妥善处理。

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中应用的新认识:

认识一:教师尽量多参与临床实践并自己制作案例,因为这样教师在撰写或制作案例过程中,教师会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案例中,从而使课堂教学更加融合、统一。如果想让学生的课堂讨论更加活跃,教师最佳做法是把案例以文本的形式打印并发给各学习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前进行预习,对教师布置的问题进行信息资源的查找并进行系统思考,为课堂开展讨论奠定基础。

认识二:课堂上教师可以不同的案例展示形式,如文本展示、多媒体播放、分角色扮演等形式。教师导语要简洁扼要,具有启发性和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认识三:讨论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要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一般以6到8位同学为一组,在教师的主导下,由浅到深、层层深入,发现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学生在围绕问题进行分组讨论的时候教师要认真倾听,并适时启发诱导、调控课堂,为学生创设一个人人参与的开放式课堂。对于每一个案例可能每个学生都会挖掘不同的意义,有的只找到了深层次的信息,有的自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即使学生的思考或评价是错误的也不要忙于制止,教师可以把讨论引导到解决问题上来。

案例教学法为课堂教学带来实效的新认识:

第一,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陈述抽象的理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学生的积极发言,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

第二,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记忆,案例教学的特点是知识的呈现形象生动,并通过学生对知识点的讨论与分析,使学生对深刻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运用。

第三,有利于提高学生实际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学生学习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运用,需要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他人提供护理关怀,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临床案例所涉及到的护理问题,有利于学生更快熟悉以后的护理环境。

第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案例教学不仅能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能使其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各个方面的锻炼,从而开发学生心智,增长智慧,提高学生吸取和探索新知的能力,这样就使学生在无限的知识海洋和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找到了一把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受益终身。

总之,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中是有必要应用的,教育是一种培养人才的有效活动,其具有两大功能:一种功能是促进个人的发展,另一种功能是促进社会的发展。新世纪的到来和社会的发展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盼,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也使我国的护理教育面临着一个更大的竞争环境。当今国际的竞争实际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竞争实际就是教育的竞争。护理教育还需要更大的改革,护理教育既需要体现社会对本专业的需要,也要体现专业对培养人才的期望及其专业的理论和价值观,开展案例教学法可有效实现护理教学改革的要求,曾经有句名言是“成功者和失败者的差异,不是知识也不是经验,而是思维方式。”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及其他多种能力。

参考文献:

[1]郭文华.《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改革与思考[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6年12期

[2]李健芝,于小华,胡丽,张平.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年01期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 第17篇

基础护理是护理专业课程的核心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及处理问题能力,不断创新与探索,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其应用在临床中。案例教学主要是以相关的案例情景作为教学材料,结合课程教学的思想,使学生了解与教学相关的理论知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因此,研究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案例教学;基础护理教学;应用

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方法是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临床实践活动出发,设计具体的案例情景,在教师精心指导下,通过讨论、回答等形式对问题进行分析,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总之,基础护理教学的核心主要是使学生掌握在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将理论知识运用到临床操作中。因此,如何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使案例教学应用于临床教学是非常关键的。

一、案例教学的概念与作用

(一)概念

案例教学主要是结合课程主题,采用相关的临床案例,通过学生独立思考或讨论完成问题,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总之,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对一个实际的案例情景进行描述分析,引导学生在特殊的情景中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第一,案例教学应用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可使学生通过一些情景案例,充分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临床相结合,为以后打好基础。第二,教师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使课堂讨论形成的不同观点碰撞出火花,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提升思辨和表达能力,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加强师生的双向交流,从而大大提高基础护理课堂质量。第三,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处理问题能力。学生可以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对案例进行联系、分析与思考,采用案例教学的方法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了解与拓展,开展一系列的创造性活动,充分体现出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总之,传统案例教学的方法定期对学生进行考核,充分强调对基础知识的考察,在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处理问题及实践能力。

二、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充分发挥其作用,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实践能力。使案例教学在基础护理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具体方法如下。

(一)提出问题

教师要根据知识的特点选择典型病理,其关于基础护理方面的病理要充分满足教学环境的需求,使学生充分了解该基础护理课堂中的重点知识。教师可以利用课堂开始的几分钟时间,通过声音与文字的方式将重点知识充分呈现出来,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一定的巩固。比如:患者为张某,患有支气管哮喘疾病,呼吸比较困难,病人非常焦虑。针对该案例,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作为护士,应该如何采用相关措施来解救患者?采取卧位的目的又是什么?

(二)分析实际案例

在基础护理教学过程中,案例教学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提出案例问题之后,要引导学生,使学生通过语言和动作来表现,同时还要纠正学生在表现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动作上的不足。另外,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学生可扮演护士,教师可扮演患者。在此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比如护士问病人:“您这样躺着舒服吗?”病人“:挺好的。”让学生知道怎样表达自己。

(三)讨论案例

学生在学习护理的过程中,教师不断要求学生独立分析问题,组织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并和同学及时沟通与讨论自己的意见。另外,每个小组在代表发言的时候都可以结合相关案例,取其精华,并提出自己的见解,相互谈论。

(四)总结案例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各种有针对性的意见进行总结,补充学生的观点。并要求学生在课堂讨论结束之后,针对案例写出自己的总结和心得体会,并总结在课堂上不明白的问题,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提高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知识有较系统的掌握。综上所述,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很关键。且案例教学的方法、讲授知识的方法并不是统一、固定不变的,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案例教学才能得到更全面的推广和应用,才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领,姜小鹰.护理本科生一般自我效能感与专业认同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2(1):4-6.

[2]王磊,温雅,杨柳娟,等.PBL教学法在“护理临床推理与决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杂志,2011(22):5-7.

[3]高洁,郭艳阳.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实习带教中的应用体会[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8):119-120.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护理个案论文范文(17篇)

微信扫码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