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范文 > 道路工程简介范文(实用4篇)

道路工程简介范文(实用4篇)

奥奇吧 收藏 投稿 点赞 分享
道路工程简介范文(实用4篇)

微信扫码分享

道路工程简介范文 第1篇

关键词: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1市政道路路基的施工质量要求

道路路基承载着道路上的所有荷载,必须有足够的强度与稳定性,包括结构稳定与水稳定。路基强度,也就是必须保证路基在外荷载作用下不会发生较大变形。路基的结构稳定性,是保证路基不会出现失稳或者较大变形。因此,路基工程必须从设计阶段开始就利用一定的技术手段,保证其结构稳定性。由于路面处于露天环境,经常遭受雨水的冲刷,所以,路基的水稳定性,就是保证路面在受到雨水或地下水的作用下,路基强度不会大幅度下降,路面结构不会受到破坏,尤其是雨季、冬季,路基不会出现冻融现象导致路基强度下降。

2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特点

(1)市政道路工程属于室外操作,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很大。同时,由于市政的管道、线路比较多而且很复杂,所以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应该与这些单位协调好,弄清管道和线路的位置、排列方式,在施工中采取措施避免其影响。另一方面,市政道路很多都是在市区,会对周边居民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应该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小对居民生活的干扰。

(2)虽然市政工程施工很单一,但是其涉及的工序不少,不仅仅是路基部位的施工,还包括土方的开挖、基坑的防护、挡土墙的设置、施工的排水降水等等。应该在施工前制定一套完整的施工方案,按照方案要求,安排施工工序的进行。尤其是交叉施工的地方,合理安排好施工流程,避免相互之间的干扰。

(3)路基工程比较特殊,很多工序靠人力无法完成,只能借助机械。机械设备的种类比较多,施工操作中需要有专人指挥,避免各个机械之间的碰撞或者影响。

3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1)路基施工放样与测量的施工技术。在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施工中,放样与测量是施工准备阶段最基本的两个工序,其操作要点就是符合图纸规范,能够满足施工要求。在施工之前还需要进行中线复测,这个过程中,必须熟悉图纸,查看规范,检查与设计是否相符,如不相符必须校核。必须保证所有的放线误差都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尤其是纵横断面的定位,其精确度必须有所保证,不仅定位相符,尺寸也应该对应上。另一方面,在放样、测量中,应该随时关注地下的市政管线,避免由于施工而产生的管线中断,造成一定的损失。在开工之前应该特别注意的是,必须复测高程与线路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核对控制桩与水准点的增设,同时测量并准确的绘制路线横断面,并记录测量结果。

(2)路基的填方和挖方。在路基工程中,涉及到土方的开挖与填方,两者相较,填方的工程量多于挖方。在填方的施工操作中,要保证其施工质量,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采用分层填筑的方式,当上一层土方填筑完成,应该检测土质的含水量,如果含水量不在要求的范围内,应该采取相关措施,指导含水量达到要求,才能进行下一道的压实施工,避免由于含水量不符而出现的返工;②控制干密度试验误差,越小越好,不同的土质,选择相应的干密度标定,假如都适用同一种刻度,那么土质压实度就有可能无法满足设计要求;③采用分段施工的方法,在纵向搭接的连接点处,分别安排不同的时间进行填筑,如果由于技术要求必须同时填筑的,也要采取分层交叠的填筑方式。另外,在纵向搭接的地方,应该对搭接长度进行控制,不能太小,一般大于2m为宜。④土体改良,主要就是给土壤加劲,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在进行土方开挖的时候,一定要先勘查土质,结合气候条件,观察路基周围有没有渗水现象。在开挖过程中,一般为了保证土体的稳定,可以采用分层开挖的方法,对于地质比较复杂的地方,可以采用人工开挖的方法。如果开挖的过程中,发现有特殊的土质,要立即停止开挖,报告相关单位,及时对土质进行勘测,针对土质情况对设计做出调整。

(3)路基防护的施工。所谓对路基进行防护,就是增加的强度和稳定性,这是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现阶段,我们最常采用的方法就是利用绿化植被坡或者是浆砌片石挡土墙、砌片石护坡等进行路基防护,所选择的砌筑材料应该质地均匀、结构密实,没有裂缝,并且是硬质石料,其抗压强度应该在30MPa以上,还可以使用大体积的石料砌块进行砌筑。对砌块的选择,以长方形或者正方形为主,各个表面平整、干净、无缺块、无麻面,砌块的厚度应该大于,长度和宽度分别是厚度的~3倍及1~倍。最后,在对路基防护进行镶面施工的时候,应该从外向内,依次进行修凿,使表面平整度达到要求。路基防护施工是路基施工中的最后工序,其质量好坏关系着路基的使用寿命,在施工中一定要重视。

(4)路基排水。道路路基的施工是在露天环境进行,施工中难免会遭遇降雨天气,或者是施工用水会在路基积累,会严重影响路基施工及其质量,所以路基排水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另外,道路遭受常年累月的雨水冲刷,如果不做好路基排水,那么路基就会受到雨水的侵蚀,对路基的稳定性和强度造成损坏,影响道路的正常使用。由此可见,路基排水在道路路基的施工中,是必不可少而且非常重要一个环节。进行路基排水,其原理就是利用排水沟将积累在路基周围的水排到外面,在地基施工中,将积累的雨水、施工用水或者地下水排出去。在路基排水的施工中,最常见的技术手段有暗沟排水、明沟排水等等,其目的都是对积累的水进行收集、阻拦、排出。对于明沟排水方法,更适合地下水位较浅的地方,对于地下水具有很好的阻拦作用,同时对于积累的雨水能够很好地将其排出,但是对于气温较低的季节或者地区,这种方法并不适用。对于暗沟排水法,主要是通过引流的方法将积水排出,一般情况下,其横断面是矩形,具体的断面尺寸根据地形、天气、湿度来定。

4结束语

市政道路直接影响人们的出行方便与安全,所以必须保证道路施工质量,而其中最重要的当属路基施工质量,是道路稳定、安全、耐久的保障。所以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明确施工方法,做好施工措施,加强养护力度,保证路基质量,为人们提高方便、安全的出行保障。

道路工程简介范文 第2篇

关键词:道路工程;施工技术方案;裂缝

0引言

道路的病害诸如不均匀沉降、钢筋腐蚀等不仅会影响道路的使用价值,还会影响其美观性。道路病害与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存在关系。为此在实践中应积极改善施工技术方案,并提高施工材料的质量,选择技术成熟并认真负责的施工人员,通过针对性地解决常见病害,及时改善道路的状态,使其发挥应有的作用。

1道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病害

不均匀沉降

道路的不均匀沉降主要发生在路面上,属于常见的病害之一。引发道路不均匀沉降的原因包括设计缺乏合理性、缺乏对环境的了解等。由于这些原因一定程度上增加了道路不均沉降发生的几率,往往会引发其他的安全问题,需要引起重视。除了这些原因之外,管道安装如果不符合要求和标准,同样会引发不均匀沉降问题。在管道底部和周边回填夯实碾压等细节方面处理不到位也会加大不均匀沉降病害发生的几率。

裂缝

道路工程投入使用过程中因为外界因素的作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如果属于长期使用状态下形成的裂缝,则需要从养护和修复方面来恢复道路的使用性能。不过部分道路尽管没有经过长期使用,仍然出现了很明显的裂缝。那么则要考虑是否是混凝土的抗拉力不符合要求,或者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温度控制不到位等。

钢筋腐蚀

钢筋腐蚀属于道路常见病害的一种,除了自然环境的影响之外,还与钢筋的质量有关。通常钢筋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腐蚀病害,这是因为这一类材料暴露在空气中,会产生氧化反应。若钢筋腐蚀的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和处理,腐蚀的程度加重,将会直接导致周边混凝土出现病害,影响道路的整体稳定性。

梁端头局部破损

梁端头局部破损属于道路修复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由于这一环节的要求较高,如果技术人员稍有失误就可能引发梁端头局部破损。道路的设计缺乏科学合理性也会引发梁端头局部破损,例如在参数、张拉力方面若存在误差,那么就会导致最终结果缺乏准确性,一旦直接应用到施工中,就会对道路施工质量产生影响。

2道路工程的病害预防及处理技术

低压注浆和灰石挤密桩修复处理技术

为了解决道路的裂缝和不均匀沉降问题,通常都需要采用低压注浆修复处理技术。这种方法要求施工人员结合裂缝的宽度、大小,确定具体的修复方案。另外也需要从混凝土材料入手,经过科学调配比例,将其用作灌缝的材料。为了提高修复的质量,在修复之前需要针对裂缝进行彻底清理,防止存在杂物。针对道路存在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则应当选择灰石挤密桩施工技术,利用石灰、碎石屑、粉煤灰等材料来填筑,并按照要求进行夯实处理,提高密实度。

混凝土施工处理技术

这一技术的重点是混凝土浇筑,要保证混凝土内部温度达到标准,才能起到良好的修复作用。应用混凝土修复技术时需要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和配合比,要尽量避开高温、高寒天气。若不得不在高温天气施工,那么应当设置遮阳棚,减少阳光直射。桥梁加固修复过程中应提高养护和振捣环节的施工质量,按照要求在混凝土最终凝固之前完成二次振捣。同时也要做好道路中水平钢筋空隙和水分的控制,从而提高道路工程内部结构的稳定性。在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处理裂缝问题时,应当充分了解裂缝情况。当道路的裂缝处于以下时,则可以选用环氧树脂浆液进行涂刷。

提高钢筋材料质量

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难以避免地遇到钢筋锈蚀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解决钢筋锈蚀问题,则会引发其他的质量问题。为了保证道路的抗压性能和强度都满足要求,需要选择符合要求和标准的钢筋材料进行施工,钢筋材料需要经过防锈处理。在此基础之上也要重视涂层钢筋的选择,确保其质量。为了保证最终的施工质量,施工企业也要安排施工人员接受相关的技术培训,以提高其施工技术水平。

施工养护处理技术

施工养护处理属于道路施工的重要环节之一,能够有效降低道路病害发生的几率。从当前的情况来看,施工养护相对薄弱,很多施工单位没有意识到养护的重要性,从而导致了病害的发生。道路的裂缝、不均沉降以及沉陷等病害,均可以选择合适的养护处理技术来控制。全面控制施工养护处理的细节和质量,制定相关规章制度,提高道路的质量。

结构加固处理技术

结构加固处理技术要求施工人员按照要求和标准,借助运转正常的施工设备完成钢筋结构的涂抹,为了更好地防止钢筋结构锈蚀,要全面涂抹,不可忽视衔接处以及拐角处。通过这种处理方法还能够有效地防止桥梁工程结构变形等问题。施工人员选择合适的道路工程加固处理技术是防止病害的一个重要前提。针对道路管道、井周边、水稳等结构层的处理要到位,严格参照标准和要求进行碾压,提高密实度,从而有效防止翻浆等问题,减少病害发生。

构建施工技术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从施工方案的确定阶段就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参照技术管理体系开展工作。施工单位结合实际情况构建施工技术管理体系,为避免道路常见病害打下基础。道路施工技术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要合理规划施工单位、施工人员、管理人员以及技术人员的责任和义务,并使这些主体之间建立相应的联系,为顺利完成施工创造良好的条件。针对道路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形成具体的技术方案,做好规划设计和引导。将具体的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环节,促使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相互配合,减少不必要的质量问题。积极开展员工学习培训,确保每一位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均了解自己的职责,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内容。可以设立相应的奖惩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使得他们更加严格要求自己,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3结语

通过分析道路常见病害的成因,提出了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以确保道路的质量符合要求。道路的常见病害对于道路影响程度不同,需要利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方案做好整个施工过程以及后期的养护维修,从而提升道路的整体水平,减少病害的发生几率。

参考文献:

[1]孙欣.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5):117,120.

[2]徐国强.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5):142.

[3]霍光.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究[J].居舍,2019(10):49.

[4]陈博瀚.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6):117-118.

[5]王延涛.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6):200-201.

道路工程简介范文 第3篇

关键词:BIM技术;道路工程;模型;信息

0引言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目前被广泛翻译为建筑信息模型,但其实BIM可以应用于几乎所有的建设行业。BIM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建模-仿真-分析,建模的数据来源于项目的基础资料,包括地形地貌、规范标准等。信息、标准是以工程项目的各项相关信息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通过模型的建立,运用数字信息仿真模拟建设项目的真实信息。BIM是通过三维的建设模型代替传统的二维图纸表达的一种设计思路,是一种更高级的表现设计意图方式。将BIM技术运用在建设项目全过程,设计意图表达更加完整、设计变更率降低,还可以从源头控制项目投资,同时它具有信息完备性、信息关联性、信息一致性、可视化、协调性、模拟性、优化性和可出图性八大特点。目前该技术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技术较为成熟,在市政道路项目方面尚且处于摸索阶段,但是发展趋势已经逐渐明朗,不久后BIM将会运用到市政项目的设计-施工全过程中。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是提升工程管理、设计、施工效率的有效方式之一,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多种信息技术间的集成,提升不同主体间的沟通能力,加强工程管理等都是在当前条件下可以实现的有效方式。

1道路工程特点分析

2BIM特点

BIM技术工作原理是通过数字信息的导入将建筑实体动态三维呈现,但是表现形式只是BIM技术的一个优点,BIM主要的优势在于可以检验设计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后期施工过程全模拟,避免设计冲突、施工冲突、施工延误以及设计美观度的直观体现。

3BIM技术道路行业规范化技术路线

道路设计过程需要各个专业间信息传递、回馈、对接。为保证各个专业以及设计流程的高效、顺畅,可以采用一站式的基于BIM技术的多软件协同作业方式,建立包含整个流程的平台,采用IFC标准数据传输结构。IFC(IndustryFoundationClass)产生于1994年Au⁃todesk公司发起的一项产业联盟,用于定义建筑信息可扩展的统一数据格式,功能为辅助建筑、工程以及施工软件这三个程序之间的互传。IFC标准的核心技术内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工程信息如何描述,另一个是工程信息如何被获取。IFC标准可以促成不同软件数据源的有效链接,实现数据在产品全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共享和交互。目前各BIM应用软件也基本上完成了对IFC数据格式的支持开发,IFC标准是BIM技术发展的基础。对于城市道路而言,道路平面及纵断面设计必须遵循城市总体规划,建模基础数据主要包括:道路沿线地形地貌、城市总体规划、地勘资料、周边建筑物范围、地下管线布置情况;公路设计重点在于选线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经济性,建模基础为:地形地貌、不良地质勘察情况。建模步骤(如图1所示):(1)将上述影响因素输入至系统作为基础数据进行建模,系统自动识别并同步进行分析各个因素对整体设计的影响;(2)实现设计方案落地;(3)公路项目空间关系简单,可通过3D模型,直观判断方案与周边的环境互适性、用地适应性以及周边其他建筑衔接性,市政道路工程空间关系复杂,通过BIM技术建立总体场景,将所有专业集成,可直观判断方案整体协调性,主要包括路线方案起终点的高程是否与既有路相接、纵坡是否与相交道路进行顺接,路基路面设置是否合理,下穿或者上跨方案净空是否满足要求、与地下管线是否存在碰撞,景观设置是否与周边环境相适宜,各专业设计方案指标是否符合规范,为技术可行性提供保障;(4)方案比选功能,通过工程经济学、美观度、安全性等多个方面量化进行比较,推荐较优的方案;(5)通过输入预测的未来年交通量,BIM技术进行区域交通仿真演示,突出项目建设必要性;(6)在项目施工图阶段,整个工程过程中工序较多,存在很多的交叉、冲突,施工过程安排不合理就会延误工期,造成经济损失。BIM技术可以实现施工全过程模拟,同时优化施工决策,形成最佳施工次序,保证施工可操作性,明确提升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提升其准确性,形成良好的发展循环。目前建筑行业较为成熟的BIM技术应用也主要在于施工过程的控制,通过模型的反馈,整体的施工过程得到提升,成本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有效控制,减少了返工、误工的概率,同时有效规避了可能出现的施工风险。

4结束语

时代高速发展,信息化、自动化将会惠及每一个行业。当初CAD的出现使得工程制图速度和效率得到质的飞跃,但是根据时代特点和行业发展,目前单纯的制图软件已经不能满足行业的发展,BIM三维制图终将取代CAD二维设计。目前建筑行业已经成熟运用BIM技术,道路设计中存在牵扯专业众多、空间结构复杂等困难,但BIM技术可以将多个模块多个功能融合,在方案比选、空间关系碰撞以及最后效果展示等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优势,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以往道路设计依赖经验和技术,缺少一定的科学性和创新性,运用建模可以补充这个缺陷,使得方案更具科学性、经济性。目前在施工工程设计以及施工领域,BIM技术尚处于摸索阶段,且仅仅运用在某个阶段,例如地基处理、桥梁设计或者施工进度管理等,并没有将项目从设计到施工整体贯穿起来,缺少连贯性。目前根据建筑项目的经验可知,工程设计三维化是大势所趋,将BIM技术运用在道路、公路建设项目的各个分支上并进行整合,数字模型和三维视频终将替代图纸出图,设计成果直观呈现,同时设计和施工过程紧密联系,相互制约,提高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科学性、经济性,建设工程将会实现伟大的革命转变。

参考文献:

[1]冯俊峰,常明辉,孙洪阳.基于BIM的市政工程施工进度管理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9(16):233-234.

[2]张晓恒.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优化的应用研究[J].智能城市,2019,5(21):35-36.

[3]张达峰.BIM技术应用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优势及阻力分析[J].工程与建设,2019,33(5):711-712.

[4]王旭良,袁有生,杨万伟,等.探讨基于BIM的市政道路优化与设计[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9):47-48+54.

[5]余拥华.BIM技术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科技风,2019(18):111.

[6]罗超,曾娟.BIM技术于市政立交工程方案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9,17(16):46-48.

道路工程简介范文 第4篇

关键词:加筋土挡墙;道路工程;技术;应用

0引言

随着我国交通运输和城乡建设的高速发展,加筋挡土墙工程逐步在国内应用推广,也同时带动了加筋土挡墙在道路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同时,加筋土挡墙的设计理论和施工技术也日渐成熟,特别是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加筋土技术更广泛应用于现代化建设。

1加筋土挡墙原理分析

土体在受到外力或自重影响下,容易发生倒塌或严重变形沉降,加筋土挡墙在土体中沿应变方向设置筋带材料,通过交替铺设拉筋与填料的方法,使得筋带材料和土体产生摩擦而更加粘着,使挡墙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等力学性质得到改善。同时,加筋可赋予结构一定的柔性,能够预防轻微的土体变形,从而减少由于变形带给公路的危害。在加筋土挡墙的结构中,外部荷载所产生的侧向压力和土体自重作用下,面板将承载的压力传递给拉筋带,拉筋带被土体紧固,因筋带与填土之间的摩擦阻力使其无法从土体中拔出,从而进行加固。因此增加筋带材料的强度,可以使摩擦阻力提高,并且达到不滑移的强度条件,通过加筋带使土体力学性能提高并得到改善,形成能够承载自重和外力的结构体。

2加筋土挡墙的特点及应用优势

加筋土挡墙能得到迅速发展和应用,因其与传统土挡墙(装配式土挡墙、混凝土挡墙等)相比,有以下优势。1)施工简便。可预制面板,采用工厂化生产的拉筋带,在施工现场进行人工分层填筑或机械填土,由于挡墙采用装配法,因此施工简便快速,并且节省人力物力和缩短施工工期。另一方面,土挡墙是由预制的面板和拉筋带以及填料形成,因此在一些狭小的施工场地或对噪音有限制的城市施工项目中同样方便,施工限制较少。2)经济性好。土挡墙的填料可通过就地取材的方式获取,工程填料可充分利用回填土、粉煤灰等建筑垃圾。如本段建筑工程采用的是加筋土挡墙,减少了大量拆迁工作,降低工程成本。3)柔性较好,能适应一定地基轻微变形。由于加筋带是柔性材料,对地基稳定性的要求不是很高,加筋带等柔性材料采用的是逐层回填并压实的工艺,具有良好的抗振动性,可更好地适应土体变形,并广泛应用于软土地基。4)可有效减少用地面积。因其墙面为垂直平面,自然而然形成了错落有致的规整图案,另外,还可对面板进行各种图案和造型设计,整体美观。5)加筋土挡墙还具有造价低的优势。墙体越高,经济性越明显,因此在道路工程建设中,可对加筋土挡墙进行大力推广和广泛应用。

3加筋土挡墙在道路工程中的应用

施工工艺与控制要点。加筋土挡墙的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地基基础的处理、土挡墙面板的安装、筋带铺设和填料的摊铺、压实。地基基础的处理基础开挖前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进行适当的放坡和人工清洗。第一步是对基础承载力进行检验,确保地基满足承载力要求。进而平整地基,使地面平整光滑,便于第一层混凝土挡墙面板的支撑和安装。基础浇筑采用片石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振捣,浇筑完成后应进行洒水养护,以确保工程质量满足建筑工程的要求。垫层是加筋土土挡墙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为了准确定位垫层,水平段和曲线段必须在保证直线圆顺性的同时满足相关要求。其次,调整垫层高程,保证土挡墙的整体美观,保持模块整体受力。每层地基的顶面均在同一水平线上,且加筋组合式挡墙中条形基础的长度应满足模块数的要求,使受力更加均匀。土挡墙面板的安装安装前,首先进行定位。在清洗面板的基础上,标记外缘线和正确测量边缘,并对各个板面的位置进行精确测定。面板采用人工安装,并及时进行水平检测,确保整体墙面的垂直度,防止面板因压实而倾斜。检查完成后,在墙体内部放置竖向泡沫缝,接着对第二层土料进行摊铺,待完成土体的回填压实后,就完成了第二层面板的安装。其余各层的操作流程与第二层相同。连接接缝用泡沫填充,以允许水的流动,并防止回填颗粒流出。筋带铺设与填料压实筋带与面板之间的连接采用螺栓链连接,筋带铺设在整平压实的填料上,不宜重叠、卷曲或弯曲。筋带可用少量填料压实,防止筋带脱落或变形。挡墙面板安装完成后,回填砾石、碎石等填充料,填料要符合规定要求,并按筋带垂直间距分层摊铺和压实。填料过程中,可采用人工或机械进行摊铺,要保持厚度均匀,表面平整,每层厚度不超过20cm。填料填筑过程中,时刻检查含水量是否在规定范围内,并严格按照分层分步要求,碾压各层填充料。另外,当压路机前进时,要保持与面板平行,从筋带的起点延伸至筋带末端,最重要的是,要时刻保证在各个阶段,各层填料的含水量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结语

加筋土挡墙结构作为新型结构物,在道路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通过介绍加筋土挡墙的技术原理和优势,对其在道路工程中的技术和应用进行了探讨。在今后的发展中,加筋土挡墙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使经济性和技术性更好地融合,在技术工艺、成本费用以及造型外观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使加筋土挡墙技术更好地适应复杂工程。

参考文献:

[1]魏贇.加筋土挡墙在山区段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J].交通世界,2019(11):60-61.

[2]王忠星.公路加筋土挡墙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8(7):199-201.

[3]_杰.加筋挡土墙在公路工程中的设计与施工[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2):60+62.

精选图文

221381
领取福利

微信扫码领取福利

道路工程简介范文(实用4篇)

微信扫码分享